益阳市风俗习惯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益阳民俗之益阳弹词
 益阳弹词俗称“道情”或“月琴戏”。清嘉庆年间自长沙传人。艺人演唱时,一般以茶社为基地;有时也为婚寿喜庆之家演出助兴。内容以劝善方面的居多,杂以旧的礼教,谓之“怀抱月琴,口吐圣贤”。1926年,益阳王典山等发起成立“湘子会”,参加的艺人遍及全区。每年农历二月十三均于益阳县城聚会,用以纪念韩湘子诞辰。弹词演唱时,分说白、表白、说唱、表演4种,语言通俗易懂,唱词合辙押韵。著名曲目有《双风奇缘》、《月唐演义》等。新中国成立后,益阳弹词艺人一方面演唱传统曲目,一方面创作《林海雪原》、《江姐》、《雷锋》等新的唱本,并在演唱形式上进行革新。1957年,李青云在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加进小锣,创造“三响”联唱弹词新形式。1979年,又有艺人于演唱时再加进三弦、二胡、扬琴等器乐,表现力更加丰富。盲人曲艺亦有发展,益阳市盲人曲艺组是全国盲人先进集体,言艺人谭水利曾代表该组赴北京参加全国盲人聋哑人先进代表会议。

no.2 益阳民俗之地花鼓
地花鼓又称“对子花鼓”。清同治年间开始在益阳流行。多于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演出。分一旦一丑单花鼓,二旦一丑双花鼓和多且一丑或多旦多丑群花鼓几种。当地人称丑为“小花脸”或“三花脸”,头戴无边草帽,系白裙,执青折扇,演出时多走矮子步。旦着彩衣裙,戴凤冠,演出时一手舞巾,一手舞扇,多走摇步、膛步、云步和闪步。向有“旦角风摆柳,丑角巴地梭”的说法。最具特色的舞蹈组合动作为“车窝子”,分为单双窝子、滚筒窝子、阴阳窝子等数种。按音乐分,又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伴奏乐器以锣鼓、唢呐和大筒为主,唱词多为七字句。主要曲目有《望部》、《对花》、《十锈》、《送子》、《挨角》、《比古》、《月照山》等。地花鼓表演时,四周围以龙舞者叫围龙花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挖掘整理,益阳的地花鼓有较大创新。1963年,地区群众艺术馆编印地花鼓专辑,供各县、市选用。1980年,益阳市举办地花鼓专业人员培训班,通过广泛征集和整理,编成《益阳地花鼓》专辑,收有《十杯酒》、《拖地板》、《红灯歌》等26个曲目。安化县创作的《老伴瞧山》、《偏偏爱你作田哥》等,深受群众欢迎,曾获湖南省文化厅嘉奖。

no.3 益阳民俗之擂茶
益阳市境内桃江、安化两县,喝擂茶早已成为习俗,几乎家家户户备有陶制擂钵、擂钵架、擂茶棒(长约1.67m的油茶木)。做擂茶时,先将茶叶擂烂,次放芝麻、生姜、花生米,均擂成糨糊状,再用白糖开水调制而成,像豆浆、似乳汁,喝起来清凉可口,滋味甘醇,四季可饮,尤以暑季为盛。有客来时,用大碗盛满,客随喝随添,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是高兴。这是接待常客。若有稀客来,一边喝擂茶,一边还摆上自制的茶食,如油炸红薯片、炒黄豆、炸巧果皮、爆米花、酸刀豆、辣椒萝卜等。20世纪80年代后,夏季喝擂茶的习惯在区境其他城镇居民中,也日渐流行。也有个体户专门从事卖擂茶的。

no.4 益阳通道侗乡-村寨习俗
 侗族聚族而居,多是一姓一村。村寨依山傍水,溪上有福桥,村寨设有鼓楼、寨门、芦笙坪、池塘、萨坛、祖先殿。寨周围蓄有风景林,有水井、榨油房、磨房。下乡一带有仓楼(唱歌的地方)。

  苗族在村寨背沿后设海缸(灭火用),一姓一家祠,有歌堂和
 
    绣楼。一姓一花园(对歌的地方)。
  
    塞寨:

   村寨有塞寨之俗,有的栽刺设竹尖围寨,有的筑墙围寨,有的用木棒围寨,以保村寨安全。还有轮流或固定人守夜的习惯,一防外患,二防火警。
 
    蜡树标:

   侗族村寨发生流行疾病,便在寨门上挂蜡树枝叶,告诫人们不要进入疫区。

    禁忌:

   有“六不准”:不准砍风水树;不准破坏公共财产;不准放猪牛在水井边拉屎尿,保持卫生;不准小孩上萨堂嬉戏;不准放猪牛在萨堂拉屎,萨坛前留下的空坪,不许乱捡别人的油茶籽,桐油籽和棉花,霜降后放关。

    击鼓集众:

   村寨有突发事件,如匪情、火警等,必上鼓楼通报,全体集合应急。若无鼓,就放三通铁炮,若打一排铁炮不来再打二排炮,若知道而不来者受罚。(图为: 坪阳乡桐木村83岁的杨昌松老人,从50岁开始担任村里的义务巡寨宣传员,33年来坚持敲锣喊寨报平安,使桐木村成为全县文明村寨。这是2月22日下午杨昌松老人在村头敲锣喊寨时的情景。——广电局陈学武)

    通讯:

  若发生紧急事件,派人带木牌挂有辣椒、木炭、鸡毛的急信传讯,按团寨依次传递,叫“滚团信”。

    卫生:

   独坡、黄土、坪坦、陇城、甘溪、坪阳等地,厕所修在村外的鱼池上,保持村寨卫生,并以粪养鱼。

    迎客:

   一家来客全寨欢迎,争相宴请。

    团结 :

  寨与寨之间,团结和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两家孩子发生争吵,自己则多责怪自己的孩子而达成和解。

    互助:

   一家有红白喜事,各家主动互相帮助,对困难户,还要物资帮助。有老人生病,轮流看守。

    医德:

   民间草医给人治病不计报酬。以行医积德行善为荣耀。

    读歌耶 :

   进入冬季,侗寨男人聚集鼓楼,女人聚集在房子较宽敞的人家,学习侗歌、侗耶,男青年还朗读歌词。
  
  解放后至今,党和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学雷锋,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三个带表”,宣传“十六大”等活动,且各村寨宣传形式更加多样,如:村寨业余文艺队表演、哆?、对歌、琵琶等,原有的传统礼仪道德风尚进一步发扬,新的社会风尚也逐渐形成,侗乡山寨出现了一派新的习俗面貌。耶师一边教读耶歌,还教青年推算六十甲子,读耶书,(只耶师有一本)也不认字、写字,只是随耶师朗诵。耶师不取报酬,每个学员拿一块柴到鼓楼烧篝火。

no.5 益阳民俗之围鼓
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间红白喜事,亦有逢节日临时定点演唱者。新中国成立后,围鼓演唱活动继续流行,且注人新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姚度山、李健军等创作的《按小华》、《献图》等,便是具有全新内容的围鼓戏。1976年,孙文辉、杨运镇等在围鼓基础上创作花鼓坐唱《硪歌嘹亮》,演唱者加进表情动作,唱演兼有,场面热闹。不久成为全区一个新的地方曲种。

no.6 益阳民俗之狮舞


狮舞俗称“耍狮子”。按地域分,流行于益阳、沅江一带的称“木柄狮”,狮头狮尾各由两节木柄构成,表演时由两名举柄者随“狮”前耍珠人频频舞动;流行于安化、桃江及南县西部一带的称“武狮子”,表演动作激烈,融健身、娱乐为一体,表演者身着彩裤彩袜,蒙于布制“狮”身内,紧跟手持兵器的导舞者激烈起舞,时而翻腾,时而跳跃,并作搔痒、舔毛、跌扑、打滚、登高、腾转等多种动作,惟妙惟肖,惊险动人;流行于桃江县马迹塘一带的称“硫磺狮子”,每年元宵节出舞,先拜关帝,谓之“发猖”;再串村走户,边舞边焚硫磺,以期“避邪驱瘟”;流行安化县的称“罗汉狮”,造型福态,逗狮者戴罗汉头套,手持蒲扇,“狮子”舞步迟钝,两者相戏,诙谐有趣;流行于桃江、安化山区的称“讨米狮”,造型与动作均较简单,多在春节时串村走户,以送吉利为名讨得赏赐。

no.7 益阳民俗之龙舞
龙舞俗称“耍龙灯”。春节、元宵或其他重大喜庆节日时流行。益阳境内流行的“龙”,多用竹木布纸彩扎,有9~15节不等,每节皆置木柄,舞动时人各1柄,前有彩球引路,作龙戏珠状。龙舞分“翻龙”∫绞龙”两种。舞动时,锣鼓、鞭炮齐鸣,气氛热烈。另外还有两种“龙”,一为龙身较长、节数较多的“摆龙”,节内燃灯,只摆不舞;一为稻草编扎的“草龙”,表演者多为少年儿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文化事业的全面开禁,益阳各种“龙灯会”“龙舞赛”频频举行,重大节日时尤甚。但沿袭旧法者多,创新者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