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苗族语言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川黔滇三大方言,每个大方言又分次方言和土语。湘西方言又称东部方言,通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北松桃苗族自治县、湖北宣恩、恩施、来凤、咸丰,四川秀山、酉阳、彭水等县。黔东方言又称中部方言,通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黔西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地区。川黔滇方言又称西部方言,通行于贵州中部、南部、西部、北部和川南、桂北及云南全省的苗族中,也通行于老挝、越南等地区的苗族中。由于长期分割、互不往来,形成苗语的复杂性,三大方言互不通话,大方言里的次方言也有较大的差别。其差别主要在语音上,如黔东方言没有复辅音、鼻冠音、浊音等,川黔滇方言则有之。声韵调的多少,是否区分清浊、塞擦、鼻化,两套方言也各不相同。限于种种具体原因,有的地方苗族说其他民族语,如海南岛苗族说瑶语,广西三江苗族说侗族,湖南城步、绥宁,广西龙胜、资源,贵州锦屏等地的苗族说的是一种不同于当地汉语方言的汉语。

no.2 苗族文字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英帝国主义传教士在黔东南的旁海和黔西北的威宁石门坎各创一种拼音符号拼读《圣经》。在旁海地区无人问津。在石门坎却被人民接受,在川黔滇方言当作文字看待,且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1957年中国gcd帮助苗族人民拉丁化拼音文字,深受苗族人民的欢迎。

no.3 苗族文学
用苗语讲述演唱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多彩。以诗歌最发达,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以她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黔东南的《古歌》13首,8000余行,形成体系,反映宇宙万物的起源,先民的生产、迁徙,想象极其瑰丽。不仅是文学作品,也包含社会历史和哲学的内容。湘西的《古老话》长篇巨著,是古代社会史与习俗的记录。川黔滇的史歌篇幅短小,侧重反映先民开疆拓土、艰苦创业、争城夺地的战争。黔东南上万行的《贾》(《佳》),是一部珍贵的社会通史。

no.4 苗族诗歌
苗歌格律的特点有不押韵而押调(黔东南)和押韵又押调,分甲乙两联奇偶句对押(湘西)的,也有只是押韵的(川黔滇)。有三五言、五言、七言、长短句、对仗句。黔东南地区古歌多用问答体,古今对比,拟人化极为突出。湘西《古老话》多用对偶体,川黔滇方言区用一般叙事诗体。

no.5 神话传说故事
神话传说故事的特点是人神为友或相斗,天上人间和地下自由来往。虎作正反面角色,爱情与劳动贯穿一切。老变婆、尊麻婆为惊险的魔鬼故事。反映风物与习俗的传说故事,黔东北、湘西地区的机智人物故事,颇富地方特色。黔东南地区散文与韵文结合的《嘎别福》是一类独具特色的说唱文学,它的讽刺性和喜剧色彩特别突出。

no.6 苗族作家文学体系
苗族作家文学体系解放后才形成,据研究屈原为苗族①[龙海请著:《屈原族别初探》。《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论文集》(上)。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湖南凤凰清末秀才龙凤翔(公元1862-1945年)也写过诗作。沈从文(公元1902-1988年)是现代多产作家,国内外享有盛名。陈靖(1919一)是老红军作家。新成长的作家和诗人有伍略、潘俊龄、石太端、吴雪恼等,他们都成绩卓著。

no.7 苗族盛行群众性的芦笙舞
苗族盛行群众性的芦笙舞。规模大,场面壮观,多达万余、几万人(贵州黄平的芦笙会和凯里舟溪芦笙会)。舞曲多种多样,巨型芦笙高数丈,黔西北、云南芦笙短小。舞技高超,带有杂技性。铜鼓舞和木鼓舞也是群众性的娱乐活动。苗戏贫乏,湘西的傩戏和鄂西的花鼓戏是苗戏的佼佼者。湘西是苗族的武术之乡,有七十二手、三十六手、十八手的拳术秘诀,根法秘诀,十二套神拳等②[石启贵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第238-244页。]。西部方言的“踩花山”吹芦笙表演别开生面,有”倒立”、“蚯蚓滚沙”、“滚水碗”等。爬花杯表演,既精彩又惊险。贵州松桃的爬刀杆,表演者技艺高超。湘西的转秋千,各地的赛马都是有趣的体育活动。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