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古寺庙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牛王庙戏台

  河东地区是我国北方古代戏曲艺术的摇篮,至今保存着多处古代戏剧壁画、雕刻和戏剧艺术建筑。

  牛王庙戏台在山西临汾市西北25公里魏村牛王庙内。戏台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七年(1303年)毁于地震,至治元年(1321年)重建,明、清曾予修补。庙内现存廊庑、献亭、正殿、垛殿等。正殿供三王(牛、王、马王、药王),塑像俱存。戏台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方形,单檐歇山顶,四角立柱各一根,前面及两侧前部敞朗,作为台口,音响效果较好,背面及两侧后部筑以墙壁,还保留着宋金乐亭古制。台上无后场之分,前檐用八棱石柱两根,正面雕牡丹及化生童子,柱侧刻创建与重修年代。台上梁架迭构,额枋、兰普、斗拱上下三层,形如庞大疏朗的藻井,简练精巧。戏台古称舞亭或舞楼,宋、金时晋南一带已有,元代相当普遍,但保存至今者较少。戏台为研究元杂剧在山西一带发展历史和金元时期戏台建造规制的重要资料。庙内献亭,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也是一处较为珍贵的古代建筑。   

no.2 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蒲县城东二公里的柏山之巅。这里环山十多里皆为松柏丛林,鸟语柏香,峰峦耸翠,景色宜人,故东岳庙俗称柏山寺。

  庙宇规模宏敞,布局完整,占地一万平方米,是一处宫殿式建筑群。有山门、凌宵殿、乐楼,议事厅、献亭、东岳行宫大殿、后土祠、圣母祠、清虚宫、地藏祠、地狱、角楼以及环周楼廊等六十余座建筑,数百间房舍。创建年代不详,金泰和五年(1205年)已有。这处宫殿式建筑,像其它名地的东岳庙一样,都被视为传统中的东岳大帝黄飞虎的行宫。

  来到东岳庙所在地,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影壁上的“蒲县胜景”四个大字。东岳庙创建年代不详,金泰和五年(1325)已有,历代修葺。由此北上,沿长虹磴道,经土地祠、将军祠、“御马厅”、“莲云厅”,便可远远望见山门。穿山门往上望,可见登仙桥,它是凌霄殿通往天堂楼的唯一通道。凌霄殿的神龛塑像是黄滚夫妇,即黄飞虎的父母双亲。在乐楼背后的通道口有一幅醒目的对联,它是蒲县的一个知县写的,上联是“伐吾山林吾勿语”,下联是“伤汝性命汝难逃”。大概是因为有这幅对联的原因,柏山的树木保护得很好。从乐楼下到看亭里,南望是正面乐楼,再看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乐楼。显然这里过去可以同时演出三台戏,其热闹景象可想而知。正面乐楼横楣有精致的木雕,其内容为人物故事,左为“渔樵”,右为“耕读”,中间是“八仙庆寿”,并有花卉穿插陪衬。工艺细致精巧,深受游人赞赏。

  从看亭过金水桥是献亭,是为东岳大帝供献祭品、进行祭祀活动的地方。该亭建于金泰和六年(1206),四周敞朗,顶盖为歇山式;四角均为蟠龙石柱,造型精湛,或拱躯待发,或回首怒视,或腾于云雾之中,或游于波涛之上,或追鱼,或捕龟,生动逼真,是我国宋、金石雕艺术中的珍品。

  献亭的正北是东岳行宫大殿,宫门额书“东岳齐天”,这处行宫居于东岳庙中心。是元代地震毁坏后于延佑五年(1318年)重建,宽深各五,幅阶周匝,重檐歇山顶,为四方形结构,鸱尾高大,柱全为石雕,并刻有《木兰花词》五首,木制神龛阔大壮观,宫内龛壁悬塑飞龙、人物、飞云,悬塑精彩、逼真、色泽艳丽,塑像神态威武。殿内木制暖阁,高大、壮观,龛壁悬塑流云、飞龙、人物、骑乘,塑法别致,精巧,彩绘色泽艳丽、堂皇。内塑着东岳庙之主神——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坐像,神态肃穆,长须垂胸、神态端庄,仪表非凡。传说,黄飞虎是商朝大臣,因纣王暴虐无道,遂反殷投周,跟周武王一起伐纣,屡建大功,直至战死沙场。为了表彰其伐纣功绩,道教祖师封其“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为五岳之尊,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并执掌幽冥地府十八重地狱。传说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所以这座庙里还设置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地狱。

  东岳行宫后面是寝宫。寝宫神龛里的塑像是黄飞虎夫人。寝宫背后是昌衍宫,又名“子孙圣母祠”。殿内木制神龛、泥塑主像三尊,为三霄娘娘。传说其执掌人间生育。最后是地狱。从地狱入口下去,第一层是阴曹,分东曹、西曹。周围廊下面的梁上绘着《封神演义》的故事。

  从阴曹再下18个台阶,便是地狱。地狱山由三面合围的15孔窑洞组成,是东岳庙中泥塑艺术之集锦。正北五孔窑内设五岳大帝,东西两边是十殿阎君。十八地狱在各殿案前交错罗列,各狱鬼卒,都在历行职守,施行冥罚:有的推磨,有的拉锯,有的挖眼,有的刮面,有的搅油锅,有的烧火坑……或突眼怒视,或切齿鼓力,无不逼真传神,给人以生动之感。在地狱塑像中,还穿插有“目连救母”、“龙王告状”、“唐王游地狱”、“刘全进瓜”、“胡迪骂殿”等人物造型。整座地狱,从第一殿“阴阳界”始,到第十殿“轮回转生”止,各类塑像140余躯,尺度约同真人相等。像这样庞大完整地狱造型,是我国现存寺庙中稀有的一组明代泥塑佳作。尽管其表现内容荒诞无稽,但塑像本身却是研究我国古代塑造艺术的宝贵资料,因而受到国内外专家及游客的赞赏。

  东岳庙内,文物极多。其中,金代泰和六年建的献亭石柱下的石雕柱础,尤为出色。柱础上有飞龙腾跃,追鱼、捕龟等各类形象,雕刻生动,造型优美,是宋金时期的艺术珍品。

  东岳庙在设计上独具一格,主体突出,左右对称,亭台点缀,围廊上下两层,殿院四角角楼高耸。庙外附近,梦觉观、太尉台、华池庙、笔峰塔,耸立山巅。漫山青松翠柏,黛色参天,把东岳庙陪衬得秀丽无比。

交通:
    从临汾乘汽车六十公里,柏油公路直达山门停车场。

no.3 临汾尧庙

    临汾尧庙位于临汾市城南4公里的尧庙村,是为纪念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尧帝而建。尧庙汉魏时代始建于汾西古平阳城,晋惠帝元康年间徙尧庙于汾东原上。唐显庆三年(658)徙庙于城南今址。历代修葺,屡遭战乱,现存建筑原为清代遗物。前有山门,内有围廊、牌坊、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建筑,占地面积80亩。尧为史前传说人物。传说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在平阳(今临汾)西南有一个名叫“陶(音ydo)唐氏”的部落,领袖叫尧,又弥唐尧。唐尧向以勤劳、节俭、让贤和爱护人民而流芳后世。

  山门正中门额嵌“古帝尧庙”四字,旁门东刻“就日”,西镌“瞻云”,意为人们依就如葵花向太阳,万民瞻望如五谷盼甘霖。山门以南两旁栽植柏树,原东西厢房百余间无存,仅有零散竖立着的历代碑石。西边新迁建琉璃九龙壁1座,面东。

  五凤楼,原名光天阁,尧王及其四大臣被喻为“五凤”。“一凤升天,口民共鸣”,五凤楼就因此而得名,意为尧舜光天下之明。五凤楼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维修,重建,高达19.3米,3层12檐,楼形精巧,外观雄浑。楼下有3个砖券门洞直通中院,楼上重檐之下,围设围廊门台,登高望远,宫内外景物尽收眼底。顶上脊饰陶俑31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据传,五凤楼是尧王与四大臣团结一致,共理朝纲的进取精神。五凤和鸣象征天降仁君,君臣团结,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的后面是尧井亭,相传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尧井亭亭形为6角,周设围栏,亭高5.4米,呈高檩楼阁式。亭中有井,据传是尧王开掘,实为启示后人饮水思源,不忘帝尧功德。井深45米多,井口直径26厘米,井中间有铁隔,井口盖有石板,井内水波粼粼、清冽可饮。

  广运大殿,是尧庙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唐代,殿高27米,宽九间,进深五间,周设围廊32间,近似故宫太和殿。该殿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饰边,脊立五彩琉璃脊饰,龙飞凤舞,金碧辉煌。殿内有18米高的通顶立柱42根,每根柱下都有石雕柱础,水磨青石,光洁可鉴。浮雕麒麟、狮、象、花卉、禽兽,形象逼真,刻工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殿外立柱76根,柱础石雕精美、诱人。庙内存有碑碣10余通,记载尧王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殿基高2米,长五条压边。殿前月台宽阔可容数百人参祭。月台前正中砌滚砖成坡,边砌石条,中心嵌有二龙戏珠青石巨雕,除皇宫外,非一般庙殿所有。殿中砖木神龛中,彩塑帝尧圣像,高2.8米,身着九章服,头戴平天冠,帝王威仪,神采奕奕,旁立四男侍,龛台下四大臣分立两旁,传说左为方季、五满,右为单非、禾覃。龛前居中竖立两根盘龙大往,彩塑缠柱盘龙,威严可怖,名曰虬柱。殿前正中上方有二层彩楼,与大殿一体构成,新颖别致。殿内靠前墙两分各有悬空木梯可上彩楼。登楼眺望,尧宫景色,一览无余。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民无能名”依张守节《谥法解》为:“民无能名曰神。”广运殿1998年毁十大火,后于1999年重建。

  广运殿后面为寝宫,是尧王与夫人的塑像。传说中的尧王是临汾伊村人,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现在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石碑。相传尧王夫人被称为鹿仙女,善骑射。后院为帝尧寝宫,宫内彩塑帝尧及其夫人像。寝殿两旁新修长廊东西各20间,供展览参观之用。

  尧庙内,还有对称的四株晋代古柏,高达10米,直径2.1米。一曰柏抱楸,二曰柏抱槐,翠柏丛中紫红楸花,洁白槐花盛开。三曰鸣鹿柏,四曰夜笑柏,传说曾有梅花鹿来树下嘶鸣。夜笑柏或说原产于印度,每年腊月三十日夜,树上沙沙作响,似笑语声,故名。

住宿:
    一年四季都时宜。有壁画,参观大殿,需要自然光观看,晴天更好。

交通:
    1、10、11、13路公共汽车百汇站下车,转乘3路汽车到终点就是尧庙(之前有尧庙公园站,不可下车)

美食:
    尧庙在临汾市的市区。
    临汾风味小吃有:烧 麦 太后御膳泡泡糕 油炸馓子 羊杂烩 猪血灌肠 元宵
    其中: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本地没有特色美食。

no.4 广胜寺

    广胜寺为我国一著名佛教寺院,位于汾河以东,距临汾市45公里,洪洞县城东北方向三十余华里的霍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平阳府志》记载,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初名俱卢舍寺,亦称阿育塔院,又据寺内碑记载,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汾阳郡王郭子仪奏请皇帝改名为广胜寺,整修和扩建了寺庙。郭子仪见到佛教“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便奏请皇帝改名为广胜寺。元代毁于地震,现存殿堂为元代所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15-1527年)在上寺增建琉璃飞虹塔,始成今日规模。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宝塔高耸,殿阁峥嵘,红墙殷殷,翠柏森森,呈现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广胜寺坐北朝南,由上寺、下寺、水神庙、霍泉四部分组成。上寺踞山顶,主要建筑有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主殿、观音殿、地藏殿、厢房、廊戾。虽经明代重建,但形制仍保持元代风格。院内飞虹塔,平面八角形,为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天启二年(1622)底层增建围廊。高47米13层,塔身砖砌,各层皆有出檐。为国内保存最完整、最高大、历史最久的八角锥形琉璃塔。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寺内碑碣甚多,是研究寺史沿革的重要资料。向后为弥陀殿五间,内施六根大斜梁,减少两缝梁架,在结构上有独到之处。殿内奉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菩萨,称“西文三圣”,工艺甚佳。东壁及扇而墙上满绘壁画,内容为三世佛及诸菩萨。金皇统间平水版大藏经原存于此,后移北京图书馆。大雄宝殿五间,悬山式,殿内木雕神龛及佛像,或剔透玲珑,或丰满圆润,工艺俱佳。毗卢殿五间,庑殿式,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该殿装修上木雕棱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殿内奉毗卢、阿闪、弥陀三佛及胁侍菩萨、护法金刚等像,沿壁木雕龛阁,内供铁铸佛像35尊。四周壁画,以后壁十二圆觉技艺最佳。寺内碑碣数十通,对研究广胜寺的历史很有价值。

  下寺建立在霍山脚下,面临霍泉,坐北朝南,和上寺不过二里之遥。下寺由山门、前殿、后殿、垛殿等建筑组成。山门,亦称天王宝殿,为元代建筑,东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是一座很别致的元代建筑。原殿内塑有四大天王。前殿,又称前佛殿,始建于元代,因元大德年间地震毁坏,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予重建。全殿东西五开间,筒瓦悬山式。殿内仅用两根柱子,梁架施大爬梁承重,形如人字柁站,构造奇特,设计精巧。后殿,亦称大佛殿,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七间单檐,悬山式,殿内塑三世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均属元作,四壁满绘同期壁画,面积197平方米,内容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工精细,色彩富丽,堪称元代社会缩影,1928年被盗卖出国,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

  明应王殿是下寺旁水神庙。这一元代建筑内,塑像,壁画都是元代作品。壁画布满殿内四壁。其中,以东壁南侧的元代戏剧壁画最为著名,画面反映了一个民间演出社团“大行散乐中都在此作场”的演出情况。这幅画完成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正是元代杂剧兴旺的时期。显然,这幅画是研究我国元代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资料。1971年修复时已从壁画拿下,珍藏于广胜寺文物库。

  广胜寺旁侧,是有名的霍泉源头,一池泉水清澈见底,它与霍山一道把广胜寺点缀得更加迷人。   
住宿:
    广胜寺是在一个小镇上。在下寺和霍泉处有一家煤矿疗养院,对外开放。

交通:
    可以在临汾或洪洞坐到广胜寺镇的中巴车。在洪洞的财政大楼处坐车,3元,车程30分钟,17公里。到达广胜寺镇,下车后往前走10分钟到达下寺和霍泉。下寺在山脚,上寺在山顶。上下山可以走山路(20分钟,无树荫,有盘山公路和石梯两条线路),也可以坐三轮(5元/人,10元/车)。

no.5 普净寺
普净寺在山西襄汾县城西南30公里史壁村。规模敞朗,建筑巍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元、明遗物。山门三间,天王殿五间,悬山式。菩萨殿五间内柱设在前槽,依柱筑扇面墙一道,墙前为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丰润娴雅,两隅十八罗汉各具神态。墙后地藏、道敏、冥化端庄肃穆,十殿阎凝神对坐两侧。最后为大雄殿,五开间六架椽,原为悬山式,后改为硬山,斗拱四铺作单下昂,殿内后槽施二金柱制成佛龛,柱上用蝉肚形大雀替承托四椽伏,伏上架内额直达两山,次间大爬梁由檐头直承平梁以下,结架纯系元构。龛内塑释迦、文殊、普贤华严三圣,其中二菩萨身式修长,衣饰合体,面形上方下圆,神态娴静慈祥,塑工颇为精巧。

no.6 水神庙
水神庙亦称明应王殿,在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霍泉源头。左傍霍山,面临泉源,坐北朝南,与广胜下寺一墙之隔。沿中轴线往北有山门(上筑舞台)、仪门、明应王殿,据庙寺记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元时大地震毁坏,又于元延佑六年(1319年)重建,明清两代重修了山门和仪门。

  山门,又称舞台,系明代建筑,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又予重修。全殿东西三开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中有一扇面墙隔开。正面塑有三米高的巡水神两尊,背面为舞台。

    仪门,亦称献殿,为明代建筑,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又予重修,东西面宽三开间,进深四椽,殿内无塑像。

  水神庙于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重建,东西宽深各五间,四周有围廊,重檐歇山顶。檐下元塑二门神峙立,威严肃穆。殿内大小塑像九尊,中央为水神明应王,两侧四个童男童女,塑工极为精美,衣饰合体,神态娴静,形象逼真。台下水神的四个官员面目各异,细腻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地内心活动,为建殿时作品。

  殿内四壁墙上绘满了壁画,内容为祈雨降雨图及历史故事。画面由南壁西面起,有一身材魁梧的朱衣官员,手执 板,仰天朝拜,前有一簇人马高擎“大唐”旗开路,一白马驮着“神龛”、“木龛”,龛内放出道道金光,直指天空。云层里有一佛二菩萨俯视人间,下有骑马的两个僧人和一个穿红袍的官员。画面用带有佛教神秘的色彩,描绘出了唐玄奘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由印度取经回国,受到皇帝派人迎接的隆重场面,名为“唐僧回国图”。

  北面墙上水神正坐中央,下面有一官员手执奏折,正在求水神行雨,名为“祈雨图”。正北神龛左边有许多侍女正在准备用珠宝、水果及酒供奉水神。旁边有一大框,框内放有实物,还有一大块冰。由这块冰就可以知道,早在六百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采用了以冰冷藏食物的方法。神龛左边许多侍女也正在忙于尚食,有两个小侍女在烧炉,火炉上的壶已经烧开,其中一侍女弯腰捅灰,站着的侍女怕炉灰落脏了头发,急忙用衣袖遮住了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名为“尚食图”。尤其可贵的是,从火炉可以看出燃料是煤,这座火炉已编入《中国煤炭史》。

  南壁墙东面是幅价值连城的戏剧壁画。这幅壁画完成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画面上横楷书“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画面宽311公分,高524公分,有演员11人,七男四女,其中一女演员正在幕后探头观望,形象地再现了一个民间戏班子正在登台演出的实况。从画面上看,当时元杂剧已分出生旦丑净等行当,有了刀、牙笏、扇子等道具和勾脸谱、假胡子之类的化装,并且还有了精致的布景,分出了幕前和幕后,伴奏乐器有鼓、笛、拍板等。地面为面砖铺地,说明当时戏曲已登上方砖铺地的舞台。反映了元杂兴盛时期的真实情景,是我国戏剧史上的重要作品,是研究我国戏曲发展史的珍贵史料。整个画面构图严谨,色彩艳丽,笔法苍劲有力,人物线条飘逸流畅而有韵味,布局集中而有变化,仿佛一出有声有色的元代戏曲正在演出中,使人如闻其声。

  水神庙的壁画充分表现了我国元代壁画的艺术成就,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已成为研究我国元代社会状况的珍贵资料。

no.7 大云寺

    大云寺又名铁佛寺,位于临汾市区西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遭地震毁坏,五十四年(1715)重建。寺院由山门、献亭、中殿、方塔、藏经阁等建筑组成。方塔是寺院的精华,六层,一至五层为方形,第六层为八角,按八卦方位排列建造。塔高30米,系水磨青砖砌成,塔的四角边有铁峰28个,微风乍起,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古趣盎然。各层均有琉璃图案构件,装饰成仿心,共计64块,内容为佛门传说故事,为阳城县匠师所作,引人注目。塔内一层中空,空间较大,内置高六米、直径五米的生铁铸佛头,造型丰满,眉目端庄,形神兼备,为唐代原作,故有铁佛之称。它反映出盛唐时期平阳冶炼技术水平,对研究我国采矿、冶炼技术有重要价值。

no.8 坤柔圣母庙
坤柔圣母庙在山西吉县城东北8公里谢悉村土垣上。四周山峦环绕,视野广阔,庙址居高临下。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现存坤柔圣母殿为元代遗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内减柱造,四根金柱移于次间,柱头施大雀替,额枋两层,分置上下,形成井字形梁架。下层设抹角梁,上层施栏额和普柏坊,前后檐及两山由爬梁承托荷载,中心由斗拱挑承着垂莲柱,结成疏朗的藻井,结构之奇巧,为我国古代建筑中所少见。

no.9 龙子祠泉
龙子祠泉为平水泉源,《水经注》载,平水出平阳西壶口山(如射山支脉)。群泉争涌,如蜂房蚁穴,四周渠道纵横,密如蛛网,流量6.25立方米,分12道官河,灌溉襄陵、临汾两县汾西地带。据传水出于西晋永嘉年间。有妇人韩氏,在野外遇一巨卵,持归育之,得婴儿名橛,八岁时遇刘渊征民夫筑平阳陶唐金城,橛儿应募,一夜城就,渊妒其能,欲诛之,农历四月十五日追至姑射山麓,橛儿显露原形,变成一条金龙,钻向山脚石隙,刘渊拔剑斩之,截断龙尾,泉水由此涌出,因称“龙子泉”,依泉筑池,名曰金龙池。泉水泽润于民,后世封橛儿为康泽王,于池侧建祠祀奉,名曰康泽王庙,人称龙子祠。每年四月十五日有庙会,居民云集。

  祠创建于唐,坐北向南,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增修,明清时又予补葺,现存山门、过殿、水母殿、康泽王殿等为清重修。祠内碑碣甚多,对研究当地的水利开发和祠宇沿革有一定价值。祠前有清音亭,亭侧有云津桥。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