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风俗习惯(侗族的特色习俗)

80酷酷网    80kuku.com

侗族的风俗习惯(侗族的特色习俗)

说到过年,总会提到家乡风俗,有人能想起新疆的“古尔邦节”,西藏的“哈达”,广东的“买金桔”,湖南的“过早年”等。可是,每位在外漂泊的游子,总是能够在他乡热闹之境中,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和彷徨。

触景生情,我们在家乡时总想着走出去看看,只有真正到了“外面的世界”,你才真正明白莫文蔚的那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了你的名字——我的故乡。说起家乡,能够让人产生回忆最多的莫过于那些独特的“乡俗”,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每一个家乡的习俗都有着浅显又深刻的寓意,浅显的是它的“俗”,深刻的是它的“情”。

侗族是一个“俗气与深情”并存的民族,我的家乡黔南便是侗族的聚居地之一,这个魅力民族虽然很有它的特色习俗,却极少听人说起。那么这份“民族大任”于是移交到我手里,我决心,把侗族习俗中的“俗气”给大家讲一讲吧……

不同民族传统风俗:俗气与深情并存的侗族习俗,这些风俗你听过吗

 01“俗气”的侗族大歌

你听这名,“大歌”?多俗啊!可谁能想到,这俗竟然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我们侗族大歌以其在没有指挥没有伴奏的前提下,以村民自然淳朴的和声为基础,分为多个声部,一气呵成的,听过的人都说“天籁之音”莫过于此。

你可能会说,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几乎个个都是能歌善舞,会唱个歌有什么神通广大的?非也。侗族大歌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谓“大俗即大雅”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俗雅不分家,特别是当我们用情至深时,雅俗之分更显得没有必要了。

如果你听厌了那些流行歌曲,那些情伤挣扎,滴滴答答,不妨去听一听我们家乡的侗族大歌《天赋侗听》吧!

不同民族传统风俗:俗气与深情并存的侗族习俗,这些风俗你听过吗

02“自由”的行歌坐夜

婚姻,是人生大事,无论是在哪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而在我的家乡,侗族的婚嫁习俗是非常深情和浪漫的。怎么说呢?

首先,自古以来,在我们侗族的男女社交,都是以“自由”著称,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侗族的男男女女都可以有相对自由的环境和选择。我的家乡属于侗族人民分布的南部地区,所以更多的是在静谧、隐秘的空间进行交往谈心,一般都是选择在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心上有姑娘的小伙子会“走寨”,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某某寨”,所以走到姑娘所住的寨子里寻求回应;相对的,侗族的姑娘们也不会早早的睡去,为了等待心上人的来访,常常会独自“坐夜”,焦急不安又甜蜜浪漫的爱情在神秘的夜晚悄悄绽放着……

不同民族传统风俗:俗气与深情并存的侗族习俗,这些风俗你听过吗

03“大雅”的赛芦笙

要说到家乡习俗,不得不说我们侗族的“芦笙节”。所谓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以竹子、木材和金属为制作原料,以其声音时而深沉时而轻盈著称。

在每年农历9月27日,盛大的芦笙会“召开”,一般持续在一个星期左右,之所以称之为“赛”芦笙,是因为这个节日主要还是以“比赛”的形式为主,在这个节日中,大家都会身穿民族服饰“盛装出席”。

仔细一瞧,这来的都一定是经过精心打扮的,你看!远处笑盈盈走来的那位侗族少女,她头戴青色帕子,身穿着淡紫色花纹图案的过膝布裙,那纤细的腰上束着深紫的螺纹腰带,腰带周边还用彩色的细线绣出别致的小花,她越走越近,你看到她那弯弯的眼睛旁一对银色的耳坠,项上一个精致秀雅的银圈十分引人注目。

仅仅是一位姑娘,你的心儿早就被征服,在这芦笙会上的男子更是为了夺得第一纷纷拿出绝活!不禁感叹道,好一个声情并茂的大雅会呵!

不同民族传统风俗:俗气与深情并存的侗族习俗,这些风俗你听过吗

04“消失”的娶亲节

看到小题,你可能会疑惑听说过“泼水节”也听说过“鬼节”,倒是没听说过还有专门为“娶亲”设置的节日。是的,在我的家乡,曾经就有一个节日是专门为了男婚女嫁而定下的盛大节日。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乡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早早的离乡打拼,留下在家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了,这个节日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这个节日仍然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深刻的烙印,说起它的由来,据说是由两位德高望重的“寨老”联合提出的,一位名叫“告峦包”,一位名叫“海恋岁”。起初,是因为侗族有同寨不通婚的习俗的,因为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导致许多喜事变“丧”,能够开婚的地方总是隔着百里千里,路途遥远。后来这两位寨老共同商议定下每年十月的第一个卯日为全寨人“一起结婚”的日子。

不同民族传统风俗:俗气与深情并存的侗族习俗,这些风俗你听过吗

所谓一起结婚,是指成对的有情人都定在这一天结婚,当日盛大之景如今虽已经无法再能够看到,但是“娶亲节”的那份情谊和历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家乡的民族文化中,源远流长。

看完我介绍的一些家乡习俗,对于这个话题,你还有哪些看法呢?欢迎你的分享。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