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忧是什么意思(丁忧为什么是三年)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丁忧是什么意思(丁忧为什么是三年)

丁忧是延续几千年的官吏制度,父母仙逝,作为子女的官员要回家守孝三年。有意思的是,这项充满人情味的制度却不是源于官员为父母守孝,而是岳父和女婿之间的权力较量。那么,从"尧舜禅让"中孵化出的丁忧制度,后来怎么变味儿了呢?

丁忧为什么是三年,尧舜禅让孵化出的丁忧制度,后来怎么变味儿了

《大舜》尧舜禹剧照

丁忧是什么

丁忧是古代丧葬文化之一,主要限制在世之人的一些行为,从形式到精神,为人们提供"纪念先人,寄托哀思"的机会。但同时丁忧也是古代官吏考核制度中的一项。纵观历史,因为父母过世没有丁忧、或在丁忧期间婚娶,进而仕途夭折的官员,不在少数。

那么,丁忧到底有哪些规定呢?

丁忧规定,父母去世,子女必须守丧三年,不婚不嫁,不庆不典,凡任官者须去职回祖藉,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此为"丁忧"。

这段文字传递出两个重要信息:

其一,对普通人而言,丁忧期间要"不婚不嫁、不庆不典",这是对考妣的尊重,也是对子女孝道的考验。

对普通老百姓来讲,丁忧在生活方面有一定影响,主要是婚姻。但古人也并非死心眼儿,还是有一些解决办法的:男女双方可以先订婚,丁忧期满再行仪式。因为古代社会讲究"三媒六聘",一旦婚前变卦,是要影响名声的,再娶或再嫁都很难了。更厉害的是,如在此期发生变故,视同于悔婚,也是一种不孝之举。不得不说,这也是古人契约精神的体现。

其二,对官员来讲,无论做多大官,上至丞相、下至小吏,都要"去职还乡"二十七个月(视同三年)。可见,丁忧制度主要是对官员影响较大,而且官职越高影响越大。因为无论是谁,都必须去职回乡。甚至连皇帝本人在内,都要丁忧,以尊孝道。比如宋英宗继位之初,先守孝三年,由太后和丞相摄政。

丁忧为什么是三年,尧舜禅让孵化出的丁忧制度,后来怎么变味儿了

《知否》宋英宗剧照

那么,丁忧为什么会对官场影响这么大呢?

因为丁忧这个词就源于官场……

"尧舜禅让"孵化了丁忧制度

这个结论有点出乎意料!其实早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已露端倪:

《史记·五帝本纪》中载:"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

这段话出自五帝中的第四位唐尧,但他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几千年前的一天,平阳城那座恢宏的大殿里,七十岁的大尧独自坐在宝座上,痴痴地望着殿下群臣。他不记得自己在这个宝座上坐了多久,只记得原来殿下那一头头乌发变成了银发,一个个少年同他一样,变成了垂垂老朽……

是呀,他们都老了,也终将化为尘土,可脚下的千里江山该何去何从呢?

尧也遇到了千古帝王都要面对的难题——继位人选问题。是留给自己悉心培养多年的儿子,还是另觅才俊?他的儿子丹朱很好,但并不出众,还没有万邦臣服的威信。然而,共主的位置一旦交由外姓人,那他的儿子、姬姓部族将去何处安身呢?

因为当时的天下共主是由联盟内各部落推举出来的,虽然姬姓部落较多,也占有压倒性优势,奈何人才凋零,才俊稀少。反观东夷诸部却日渐强盛,尤其是有虞氏出了一位名叫重华的青年酋长,以孝闻名天下,大有民心所向之势。即便日后丹朱坐上了共主之位,与此人难免有一场恶战,而丹朱能力不足,必然落得下风,甚至有性命之忧,届时姬姓诸部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丁忧为什么是三年,尧舜禅让孵化出的丁忧制度,后来怎么变味儿了

《大舜》剧照

大尧明白,他坐的位置要换人了!

但是如何换,怎样保全子孙和部族的性命,成了他晚年最头痛的事。毕竟重华来自东夷部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岂能不忧虑?于是,聪明的大尧发明了一个有意思的"试用"机制:

与今天我们求职竞聘时的试用期非常类似,要求继任者在共主死后摄政三年,然后再退位,由各部落和民众公投。如果这个人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拥护,那么他就可以成为新任"共主"。

这个看似公平的决定,实则却充满了对重华的重重防备。

不过,重华也并非池中物。他凭借自己的智谋、人气和威信,化险为夷、遇难成祥,顺利地度过了三年试用期。大尧这个董事会主席,不得不给重华这个代理总裁转正,于是才有了开头那一段。

当然,这次转正还有另一个条件,那就是丹朱以后长住唐都。唐都在哪里?尧是以"唐侯"的身份坐上共主之位的。陶唐,是尧的封地。如今他让自己的儿子丹朱返回封地,也就是让儿子继承唐侯之位。更深层的意思就是,带着自己的部族回老家去生活。或许,尧舜二帝当时达成的私下条件之一就是,帝舜一朝不侵陶唐部落。

丁忧为什么是三年,尧舜禅让孵化出的丁忧制度,后来怎么变味儿了

《大舜》剧照

在尧和舜的权力更迭中,三年试用期这个招数起了作用,并且一直延续到舜和禹的权力更迭,但是到了禹选择继承人时,形势发生了逆转。

无论诚心还是敷衍,禹名义上选定的继承人是大臣伯益,而他的儿子启会像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那样,在父亲百年之后回到封地去,做一个安乐的诸侯。而伯益在经历三年试用期(名义是为先君守丧)后,也将上位。

但启不是丹朱,也不是商均。他有权势、有威信、有谋略、更有胆识。三年之后,他和伯益的身份发生了逆转:启成为新一代天下共主,而伯益回到部落做了一名诸侯,也就是后世赵姓族人的祖先。自此以后,启创立了夏朝,也开启了世袭制,将国君之位被永远留在了姒家。如此一来,继任者由部落首领变成了儿子,三年试用期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由原本的能力考核又增加了一项,就是为君父守丧。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为父守丧三年,由宰相代行政事。到了汉代,由于孝文化的发展,上行下效,天子家的守丧三年逐渐向官员、普通百姓阶层下沉,并逐渐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守丧制度——丁忧。

"丁"是遭逢遇到之意,而"忧"可以理解为忧伤之意,也就是遇到人生中大忧大伤之事。而丁忧制度以三年为期,则是从夏启后就定下来的,一直贯穿下来,形成了一种官吏制度和文化。

丁忧,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味儿了

我第一次见到"丁忧"这个词,还是通过《晋书》:

《晋书·袁悦之传》载:"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

可见,丁忧制度主要还是影响到官员这个阶级。毕竟丁忧期间必须要去职,这就等于扼杀仕途。除非对朝廷有重大贡献的,皇帝会采取"夺情"之法,不准其去职,或是提前官复原职,称为"起复"。但对于绝大多数官员来说,基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在古代官场,丁忧常被拿来用作官斗伎俩。

丁忧为什么是三年,尧舜禅让孵化出的丁忧制度,后来怎么变味儿了

《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

比如明代首辅张居正,就曾被皇帝"夺情"。这个看似无情的做法,却满满都是皇帝对大臣的爱护。万历五年,张居正刚刚问鼎权力巅峰不久,十九年未见的老父便去世了。按照礼制,他必须要回原藉丁忧三年。但此时明王朝的中兴改革刚刚起步,一旦张居正去职丁忧,不但首辅地位不保,改革必将流产,这是张居正和万历小皇帝都不愿见到的。

如果张居正不去职,对其他朝臣而言,便有失公允。于是,一些曾被张居正打压的官员便拿丁忧说事,谴责他的不孝行为。万历皇帝为老师鸣不平,甚至将激进的官员杖责致残,但最终还是下了一道夺情的对旨,为老师开脱。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有时候朝臣之间借此来相互倾轧,有时候皇帝用来制衡权臣……总之,"丁忧"在民间是习俗,在官场则是手段。

丁忧是在立人设吗

丁忧制度是在立人设,还是在弘扬孝文化呢?

至少汉代确立这项制度,是颇具人情味的,是对官员思念父母之情的体谅。但到了封建王朝后期就有些变味儿了,成了官场争斗的武器,成了制衡权力的软刀子。

很多人觉得,孝与不孝,在心不在形。但实际上,生活中有时候还真需要一些仪式感。比如前不久热播的《清平乐》开篇就写了时任兴化县令的范仲淹奏请为母丁忧辞官一事。宋仁宗和八贤王为此与皇太后刘娥就"孝"字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

丁忧为什么是三年,尧舜禅让孵化出的丁忧制度,后来怎么变味儿了

《清平乐》剧照

功名利禄是官员为之奋斗一生的追求。能够主动辞官之人,至少是能够舍得下富贵荣华的,在他们心中有一份对父母的思念,所以才抛得开身外功名和眼前利禄。

要知道,在古代,官员回藉丁忧是停发俸禄的,甚至连灰色收入也会大幅减少。尽管朝廷会发放一些路费和丧葬费,但是杯水车薪。古代社会的生财之道远不及现代,所以丁忧官员也面临生计问题。

这其中虽然不能排除个别官员立人设的行为,但这种行为还是起到了弘扬孝文化的作用,至少百姓看到了官员放下一己之利为父母丁忧,上行下效,也自然会去效仿。这样的人设,也不错!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