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让人错位的身份

80酷酷网    80kuku.com

  

  在圣彼得堡的大酒店排队等办离店手续,美国记者环顾四周,说,这大概是我住过的最好的酒店,里面有那么多木头做的老式家具,很有家的那种舒适感觉。

  然后又问我,你住过的最好的酒店是哪一个?

  我想了想,说,这个酒店没有游泳池,若说我住过的最好的酒店,对了,你去过香港的半岛酒店吗……

  哪有记者可以住半岛酒店,还要游泳池!美国记者打断我的话,笑着说。

  我赶紧澄清说,你误会了,去半岛跟这次一样,也是采访安排,自己轻易怎么住得起。

  然后很自然地说到记者这份工作怎样经常让人处于错位的境地。

  比如这次在圣彼得堡采访,住的是当地最漂亮的酒店之一,叫做欧洲大饭店。自从1875年开业至今,许多名人在此留下令后人神往的佳话,比如肖斯塔科维奇为普罗科菲耶夫演奏一首奏鸣曲,肖伯纳跟高尔基见面,柴可夫斯基在这里度蜜月。当然,这个酒店的收费也高,如果不是采访安排而要自己掏腰包,估计没有几个记者有能力选在这里下榻。

  但是,“采访安排”恐怕不能成为借口而随便对付细节问题,比如衣着。

  这不是只有我想到的问题。2006年在德国采访,晚上安排看小剧场话剧,因为日程没提到,世界各地的记者就马上问东道主,衣着方面有什么要求吗?

  对方说不用穿正装,套一件深色外套就可以了……没怎么记住这部分内容,因为她最后加一句:别紧张,反正人人都知道记者不懂衣着之道。

  这下可就让记者们逮住“把柄”,说,原来是这样,原来人人都知道记者不懂衣着之道。

  她赶紧说不是这个意思。还好因为通过之前一天的相处,记者们已经知道她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姑娘,所以只是当作一个插曲,一笑而过。

  但她说的外界看法大概也是实情。只是如果你能从记者的角度出发,就会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挑战:记者生活在一个圈子,因为工作需要而出入代表另一种生活水平的圈子,而自己并不属于这个圈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讲究细节,比如最起码的一点,知道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衣服,就需要一点课外学习才能应付。

  错位的烦恼。

  说到底,如果你本身属于那个圈子,出入就是在圣彼得堡的欧洲大饭店或香港的半岛酒店,你肯定不会烦恼,因为那是你的世界,你的家,在那里你会感到如鱼得水。但对记者而言,那不是他的家,如果不事先问清楚衣着要求,恐怕就会发现自己在聚会当中显得不合时宜,然后变成外界一个新例子,证明记者确实不懂衣着之道。

  对此,北京一位记者有这样的对策:无论去哪里,都带一套西装加领带,肯定没错,至少不是大错。毕竟这只比西方衣着之道的最高要求低一点,并且,一般说来,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觐见总统或国王,因此,他可以大胆判断这足以应付多数场合。

  偏偏也是这位记者,当他穿好西装,打好领带,出席俄罗斯东道主举办的欢迎宴会,却发现东道主选的餐厅很有新疆风味,空气里飘着烤羊肉的香味,他就不得不自嘲说,哈,原来自己穿了一身西装来吃烤羊肉!——又是一个“错位”的考验。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