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80酷酷网    80kuku.com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西津古道沿阶而下,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间留有深深的车辙,这是当年西津渡上岸或离港的大宗货物运输通道,这些车辙痕迹则来自当年运货所用的独轮车,深嵌于石板中的历史印迹,令人遥想当年西津渡人来货往的繁盛景象。曾经一度,这些车辙与王朝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听历史游镇江」诗话镇江之潮落潮生渡口风(三)

唐德宗兴元元年,长安城宫廷之内,人心浮动。此时,河北三镇与淄青、淮西节度使联兵对抗中央,德宗紧急调遣军队从甘肃赶赴长安护驾。见到援军到来,德宗大喜过望。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支保驾护国的军队,却把他推向了更加危险的边缘。

帝国中枢岌岌可危,朝廷上下束手无策,唐德宗已无力调兵遣将,他只有蜷缩在宫廷之内,苦苦地等待,等待着一个他曾经委以重任的人帮助他渡过这场难关。

唐德宗期盼的这个人姓韩名滉,此时正镇守在江南的润州。润州,也就是今天的镇江。“村落家家有酒沽,黄童白叟醉相扶。恨无韩滉丹青手,更作丰年几幅图。”此时的润州和广大江南地区已然是“一岁或稔,则数岁忘饥”的富饶之地,形成“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每年丰收时节,大批的漕粮汇聚到润州的渡口,由此装船北上直抵长安。润州由此而成为控制王朝命脉的重地。

京城告急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润州。驻守润州的韩滉不敢怠慢,立即征集大米200万担。汉唐时期,一担相当于今天的27市斤,两百万担就是27000吨,一时之间,润州江面上“楼船万计”,西津古渡上,漕粮装运,景象繁忙。

「听历史游镇江」诗话镇江之潮落潮生渡口风(三)

在韩滉的重兵护送下,100艘满载漕粮的船只,率先发送到了长安。一场危机得以有惊无险地化解。

危机过后,德宗为表彰韩滉调粮及时,挽救了王朝命运,擢升他为宰相,但仍然驻守镇江。继韩滉之后,先后又有两位官至宰相的重臣驻守镇江。以宰相坐镇地方,纵观中国历史尚不多见。镇江由此跃升为东南地区的重要行政中心,下辖6州37县。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金陵渡是西津渡的别名,小山楼是唐朝时的一间客栈。当年行游途中的诗人张祜来到镇江,夜宿小山楼,远眺对岸瓜洲隐约闪现的渔火,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西津渡在那一瞬间的记忆。

「听历史游镇江」诗话镇江之潮落潮生渡口风(三)

中国自隋朝起开设科举考试,江南的学子们每年都要上京赶考,又有无数的官吏分赴各地轮值,这样大规模的人才流动史称宦游。镇江作为水陆要津,迎来送往着无数骚人墨客。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