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的创始人(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

80酷酷网    80kuku.com

现象学的创始人(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在通往哲学的道路上,要翻过一座名为康德的山,再跨过一座名为海德格尔的桥,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山和桥之间,还有一座名为埃特蒙德?胡塞尔的高峰。

胡塞尔生于1859年4月8日,是个热情洋溢的白羊座,那一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马克思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在世界的东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打了三年。

胡塞尔出生在奥匈帝国的迈林地区的普罗斯尼茨(今天捷克共和国东部的普罗斯泰邀夫)小镇上的一户平常人家。那是一个犹太家庭,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经营些小生意,生活平静而安宁。

小时候的胡塞尔表现出了白羊座异于常人活力热情,他与小伙伴们奔跑、嬉闹,梦幻般地追逐阳光下彩色的泡沫。而在他就读文科中学时,胡塞尔这头欢脱活泼的白羊完全退化成了一个萎靡不振的学渣。是的没错,学渣,尽管他阅读广泛,对天文学抱有极大兴趣并且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惊人天分,都不能妨碍胡塞尔成为学渣的事实。软萌正太胡塞尔睡眼惺忪地打着哈欠,眼一闭一睁,一堂课duang~一下过去了。为了不挂科,每逢学年结束,胡塞尔都处于“晃晃悠悠大半年,一夜回到高考前”的状态,尽管那时候的奥匈帝国并没有高考。就这样,胡塞尔直到高中毕业居然都没有留级,在毕业典礼上,校长骄傲地说:“胡塞尔是我们学校最差的学生。”

几十年后,胡塞尔用自己在哲学领域突出的学术贡献狠狠地打了校长的脸,时隔百年,我们都仿佛听到了那震天响的巴掌声,这位校长无疑可以被评为五百年来花样打脸第二人——第一是那位评价爱因斯坦是白痴的老师,这是后话了。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曾经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

1876年,花儿一样的少年胡塞尔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他选修的课程是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哲学入门课。于是曾经作为一个文科学渣的胡塞尔在他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里如鱼得水,他大量阅读,并经同学介绍读了一些哲学著作。当时的大学生在学业上比我们自由得多,胡塞尔在莱比锡大学两年,而后主动注销莱比锡大学学籍转入柏林大学,又三年,他再次注销学籍进入维也纳大学,并且以论变分理论的论文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胡塞尔就读于莱比锡大学的两年间,他就订了婚。这经历放在当时并不怎样,可今昔对比一下,不知道让多少考研党和单身狗磨刀霍霍向着这位人生赢家去。

考研党和单身狗们的福音来了!当时的男大学生也必须服!兵!役!在1883-1884年,胡塞尔成了一名新兵蛋子,在军队服役期间,除了做做日常任务比如打扫干活,下下副本杀杀怪比如操练演习,新兵蛋子胡塞尔还是勤修不辍,在田间地头,在军队前线,捧起精神食粮,焚膏继晷韦编三绝。服役期满后,他回到了维也纳大学,这一次,他遇到了他的人生导师——布伦塔诺。

布伦塔诺是当时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深刻的神棍,也是学生们眼中的爱豆男神,胡塞尔也被成功圈粉。当时,奋进青年胡塞尔正饱受选择困难症的折磨——他不知道自己应该走向哲学还是数学,这时,布伦塔诺大手一挥,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胡塞尔受到了哲学之神的感召,从此一头扎进了哲学这个他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中。那时的胡塞尔和布伦塔诺都不知道,这个决定改变了后来近百年西方哲学的走向。

到了1886年,布伦塔诺说:“我在我的朋友那里帮你弄到了一个offer,他在哈雷大学任教,去那里开辟你的新世界吧少年郎!”于是通过答辩,胡塞尔成功地在哈雷大学得到了他第一个教职,一教就是十四年。在他任教的第五个年头,他出版了《算术哲学》这种将数学和哲学两种烧脑的学科组合在一起的,丧心病狂的著作,并以此致敬他的男神布伦塔诺——即使他与布伦塔诺的哲学思想正越走越远。

在哈雷大学的十四年,胡塞尔从一个未过而立的青年变成了不惑之年的大叔,而后他离开哈雷大学去往哥根廷大学。在1901——1916年里,胡塞尔创立了现象学并使它达到了巅峰。然而,在此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在1914年,全世界人民都饱受战争之苦,胡塞尔也无法避免。他的两个最聪明的学生以及自己的长子都因为战争而丢掉了生命,这对胡塞尔的打击与折磨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在战火延烧的第三年也,胡塞尔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新康德主义哲学家里克特的继任者。而就在同年,海德格尔以一篇名为《邓?司各脱的范畴和意义学说》的论文取得了弗莱堡大学的讲师资格。这一年,胡塞尔和他的得意门生,学术领域相爱相杀的好基友海德格尔宿命般地相遇了。1918年,海德格尔成为了胡塞尔的正式助手。胡塞尔在海德格尔的身上看到了现象学传统的延续,这种感情就好像当初布伦塔诺发现了胡塞尔这块璞玉一般。胡塞尔慷慨地允许海德格尔使用他的全部手稿,并委托海德格尔出版《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甚至在自己快要退休的时候,为海德格尔争取到了教授资格的offer,堪称人生导师界的业界良心。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曾经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1933年纳粹上台,胡塞尔的犹太人身份令他的处境愈发艰难。先是卡尔斯卢厄的教育部作出了停止胡塞尔的休假的决定。他减少了各种活动,躲在一个小地方专心做自己的研究写作,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然而人不染红尘,红尘自染人,身在江湖足涉尘浪的胡塞尔并没有在专注的哲学写作中找到乱世中的归栖,1936年1月,德国政府由于胡塞尔的犹太血统而收回其教师资格证书,后又强令他退出由李伯尔特在贝尔格莱德建立的一个哲学组织。

除了政府的麻烦之外,他的生活其实是相对安静的,或者说是冷清。虽然晚年的胡塞尔获得了很多学术荣誉,但是由于当局对他实行种族歧视,冒着被迫害的危险来拜访他的人寥寥无几,比起当年家中熙熙攘攘地来往请教的学生来说,端的是门可罗雀。年近八十的空巢老人胡塞尔的内心,不可谓不无奈。他更加频繁地抽烟,身体也日益衰弱。1938年,最后的日子还是到来了。胡塞尔开始神志不清,他很虚弱,说一句话都变得艰难。但是,可以看出,他的精神生命还十分坚强,他对照料他的护士说:“生与死是我的哲学的最后追求。我作为哲学家活了一辈子,我想作为哲学家死去。”

胡塞尔自小喜爱天文学,光学望远镜的钟爱也一直伴随到他去世,在胡塞尔人生的最后几年,他过着纯书斋式的生活,写作成了生命的全部,但每当夜晚降临,他的助手让他注意一个特别的星座时,胡塞尔会立刻放下笔跑到阳台上去。在他去世前的两个月,胡塞尔一直想要一个最新型的光学望远镜,当他得知他的助手已经订购了这种望远镜时,垂垂老矣的胡塞尔开心得像个拿到了心仪玩具的孩子,他不再清亮的眼睛烁烁发光,似乎依旧是那个普罗斯尼茨小镇上追逐阳光的少年。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