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律诗的常识(诗歌常识)

80酷酷网    80kuku.com

第十讲——主讲 编撰赵玉林 同学们好!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律诗的三种写法,我们今天不进行新课,我们今天针对这三种写法用命题和图片具体的学习。

同学们一致反映,自己的作品越来越不如意,我告诉你,你进步了,是好现象。

我看了群作业,很高兴,大家都理解了讲义,都知道从哪里下手写了,这个就是很好的现象,诗语少我们慢慢来,他不是一朝一夕的,只要你跟上步伐,功到自然成。

下面我们看这幅图片图片这是一幅秋的图片,

积微学老诗词学校第十讲,律诗创作的基础知识

这样的一幅图片展现在面前怎样去写我们看看这几首诗;

深秋吟 【新韵】

逐日雁南飞,农家稻谷堆(起)

黄菊香满地,红叶映天辉(承)

电母威风去,霜姑煞气追(继)

青松常绿意,(转)任尔雪冰摧(合)

这首小诗开始平铺直叙写秋天的不同景色,我们注意转句,他用的是起,承。继。转合法。

尽管是秋天也要像青松一样,迎接任何挑战。看似写秋天的松,实则再转意。秋天的凄凉看到了绿意的松,用景做转自然天成。

这首七律简单有味道,适合初学者学习。我举这个例子是告诉大家,在平铺直叙的情况下,做转,可增加诗意。

五律 秋山忆怀

兼日卧松庐,把云就枕壶(起)

读红人欲瘦,描绿笔还枯(承)

薜(毕)径逢前冷,思窗别后孤。(转)

秋来成老忆,味苦似山荼(合)

这首诗的立意一开始就是悲秋的写法。作者开始用了兼日(连日)静静的观秋景思索,叶子纷纷落下,绿色全无,想到了自己已步入老年,如同秋,美景已不复存在。

我们看看他的转句,从景色转到人的身上,非常自然。

我们看这句;读红人欲瘦,描绿笔还枯。非常好。

一般会写成叶凋分落下,绿色已全无之类,这就是诗的语言,大家细细琢磨。

我们再看这个;

《秋山拾趣》

半隐清溪路,难遮枫叶红(起)

足分三径草,手握一山风(承)

拈nian竹敲天韵,乘云探桂宫。(继)

青岚迷处恋,坐石听秋蛩(合)

(穷)。蛩(蟋蟀之类) 这首诗立意很好,与刘禹锡诗“我言秋日胜春朝”有一样的情怀。且上下连贯,前后锲合,气脉通畅。

其中:“足分三径草,手握一山风。”不失为好句!作者快乐的足踏青草,双手展开享受着一山的秋风。用词不俗。

这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首诗积极向上,是欢快的秋。尤其是偶句值得学习。

此诗平铺直叙,一个快乐的秋展现在我们面前。下面我们再看命题律诗。现在是夏季,就写《夏》吧!

五律 乡夏

野花随岸列,杂草任嚣张(起)

溪水通沙径,南风过草堂(承)

林收归鸟急,山绕橘云长(继)

仰首晴空阔,(转)扁舟未敢忘。(合)

这首诗作者从夏天的景色入手。写了野花,杂草,溪水,山。林,接着做了一个小的转折,写到了人,最后感慨。很适合初学者学习。

薰风陌野绿重围,一挂斜阳照竹扉。(起)

田里飞来梁燕瘦,枝头爬过树蛙肥。(承)

人因白首难求是,景在黄昏好饰非。(转)

山水入怀舒渌(路)老,奇观自郐(快)已无讥。(合)

这首诗是标准的七律写法,起句写一下黄昏的夏天景色,为合句做了一下铺垫,接着继续写夏天。接着转到了人的身上,有了前一句的,一挂斜阳照竹扉。所以他转得很自然,不突兀。

人老了夏过就是秋了,是是非非都已过去了,都被这浓郁的夏天所掩盖,没人讥笑我的对于错了。所以我们要学习这种方法,写景时,一定要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要为自己的心情服务。步调一致,中心突出。

七律 夏日

春风自去桃花落,又见蛙鸣出翠芦。(起)

岸柳垂枝枝戏水,湖莲舒叶叶含珠。(承)

闲来月下筝三曲,独坐荫中茶一壶。(小转)

缕缕清凉驱暑气,流云泻韵入诗图。(合)

这首诗从春天桃花落入手,引到了夏天做起句,接着写夏天的美景,然后写夏天的人做小转,最后抒情。自然和谐。值得初学者学习。

七律 夏日村居

酷暑清风竹影长,小楼听雨润斋房。(起)

看花尤喜蝶蜂舞,赏月正行云雾藏。(承)

燕子有情落声脆,榴红无事漫庭香。(继)

纳凉也凑廊前坐,(小转到人)

夏意觅来烹丽章。(合)

这首诗作者开始交代了时间夏季,地点斋房,接着写看到的景色。花,月,燕子,石榴红 。接着转到了人,纳凉也凑廊前坐,我们看这句转的非常自然,接着抒发自己快乐的心情。

所以,律诗的写作方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了,你就不会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望同学们细看讲义,慢慢理解,消化。

以上的范例毛病也不少,我们只学习他的写法,这些都是一般的作品,为啥举这样的例子,因为他一看就懂,我们是初学,还处在小学时代,很适合我们学习。

还是那句老话,跟着步子走,慢慢来,别着急。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下面留下作业。以《夏》为题 ,写一首五律或七律。多写更好,因为时间很短大家还有工作,一首好的七律短时间写出很难。在一个老师想说的是不要把学诗词变成负担,快乐诗词,随心所欲,功到自然成。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