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是多久(十世可知也怎么翻译)

80酷酷网    80kuku.com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①? ”子曰:“殷因于 夏礼,所损益可知也②;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①十世可知也:

世:三十年为一世。

也:同邪或耶,表疑问。

②因:继承,因袭。

损益:损,删减;益,增补。损益指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变革或发展。

因和损益即常与变或变与不变。

【翻译】

子张问:“能预测三百年后是个啥样子吗?”孔老师说: “殷朝继承夏朝的礼制,我们看到有删减,也有增补;周朝继承殷朝的礼制,我们看到同样有删减,也有增补。那么,将来继承周朝的,我们可以确信,即使三千年以后, 必是在周代礼制的基础上有所变革而已。但是,礼的精神永恒。”

【解说】

本章讲孔子之历史哲学。孔子认为,有变,有常,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鉴古可以知今 ,由往可以推来。孔子很自信,以先知一般的口吻预言:“虽百世可知也。”自孔子没世迄今,已历八十余世,变耶?抑未变耶?

一,子张之学

子张对政治有浓厚的兴趣,从《论语》记录下来的有关子张的资料来看,他曾经想“学干禄”(《为政》篇),以及“问政”(《颜渊》篇)、“问达”(《颜渊》篇)、“问崇德辨惑”(《颜渊》篇)“问行”(《卫灵公》篇)等,所关心的大多是与当下政治或自身前途相关的现实性问题,明显表现出向外探求治平之道也即外王之学的倾向,确乎不同于颜曾等人专心内求也即内圣之学的理路。此章问“十世可知也?”,子张之问由对现实的疑惑进入到了历史文化视域,他要探讨的是社会形态和历史规律问题。

关于子张之学的特色,李泽厚涚:“据云孔 子身后,儒分为八(《韩非子》),其情不详。但至少可看出两种倾 向,即以颜回、曾参为代表而于宋明理学达顶峰的心性修养的‘内 圣’之学,和以子贡、子张、子夏等为代表,由荀子、董仲舒以至后 世许多政治家思想家讲礼制、讲事功、讲‘春秋大义’(如‘通三统、 张三世’等等)的‘外王’之学。前者是非历史甚或反历史的道德形而 上学,后者是重历史重经验的社会政治思想;前者吸收了佛学禅宗, 后者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但均以儒门孔学为主。这才是儒学展 开的全面图景,现代新儒家以‘心性’论为儒学‘神髓’、以孔孟程朱 陆王为儒学‘命脉’,其实片面。”(见《论语今读》)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

关于因与革即变与不变,历代儒家论说极夥,汉代以降,儒家热衷阐扬“纲常”大义,总是拿孔子本章的概念和命题作开场。

朱熹《集注》:“马(融)氏曰:‘所因,谓三纲五常。所损益,谓文质三统。’愚按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谓仁义礼智信。文质,谓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三统,谓夏正建寅为人统,商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则自今以往,或有继周而王者,虽百世之远,所因所革亦不过此,岂但十世而已乎?

《集注》又引胡瑗:“胡氏曰:‘子张之问,盖欲知来,而圣人言其既往者以明之也。夫自修身以至于为天下,不可一日而无礼。天叙天秩,人所共由,礼之本也。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谓天地之常经也。若乃制度文为,或太过则当损,或不足则当益,益之损之,与时宜之,而所因者不坏,是古今之通义也。因往推来,虽百世之远,不过如此而已矣。’”

张栻《论语解》:“三王之礼,各因前世而损益之。其所因者,五典五礼之大纲也;其损益者,见于节目文质之随时也。以殷周已验之迹而推之,则夫百王继承损益之常道,盖不可得而易此矣。后有作者,欲法先王之善治,则先立大纲;而所谓损益者,随时以制其宜焉,则亦何远之有?谓之百世可知者,不亦信乎?”

顾炎武《日知录》:“《记》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自春秋之并为七国,七国之并为秦,而大变先王之礼。然其所以辨上下,别亲疏,决嫌疑,定是非,则固未尝有异乎三王也。故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总括以上诸位大儒的议论,其实就一个意见:礼的具体条文规定(“文章制度”)可变,历代各有“损益”,但礼背后的“大体”,“大纲”,“本”,“常道”,“常经”则不可变,必须因。其实用一句话即可以概括所谓“常”:“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这个道就是三纲五常,这是儒家坚定的信仰,也是儒家历史哲学的基石。

问题是,三纲五常是汉代以后的观念,是大一统专制时代的产物,孔老师能同意吗?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