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沪上才市盘点(上篇):人才“动”中“增值”

80酷酷网    80kuku.com

    又是一年,值此新旧交替之际,记者试图通过点击几大关键词盘点、勾勒出2003 年上海人事人才的变化和走向。业绩档案、长三角交流、赛马场上选骏马……这些关键词凸现第一个主题:让人才在“动”中体现才干,在“动”中“增值”。

  关键词一 业绩档案

  没人能想到,2003 年开始,沪上人才看自己的档案就像看个人传记片,还能随时更新内容。今后一段时间内,上海15万人就会有这样一份多媒体档案。

  这个档案叫人才业绩档案,主要包括人才的基本信息、教育培训经历、工作履历、工作业绩等。

  市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强调:传统的人事档案只能简单记录个人的毕业院校、工作单位等基本要素,无法反映他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业绩档案动态、及时地反映人才职业经历、能力和信誉,能对人才作出更科学、公正的评价。

  目前,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12类人才被列为重点建档对象,今年起,本市新录用公务员也将有一份业绩档案。

  关键词二 长三角互动

  2003 年8月6日,苏浙沪三地政府人事部门行政首长共聚杭州,就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互认、异地人才服务、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公务员互派等六个制度层面的合作协议达成一致。

  “破冰”之后,绍兴、杭州、浙江纷纷来沪揽才,上海博士后实践基地开到嵊洲……“长三角人才互动”来得又快又猛。

  市人事局人士说,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实质是:让三地人才充分流动起来,因为个人在不同地区不断变化的岗位中可全方位体现自己的才干。

  为此,上海人事局甚至表态:作为全国的人力资源交易所,上海欢迎各地来“抢”人。

  人力资源专家说,长三角互相“寻智”,能改善三地本身人才结构的弊端;共享智力资源,能提升三地的人才储备;而柔性流动,特聘兼职、项目合作等方式加盟各地,是对人才本身的尊重和资源的进一步开掘。

  关键词三 精英赛

  一个普通维修工人也可被选为上海的精英。

  今年,以“赛马场选骏马”为原则,上海人事局以打擂台的形式,在嘉定等地区建立10个“赛马场”,每月举办一次“赛马会”,在实践中选出“想干事、会干事”的人。

  首届精英赛落幕,55岁的张宏达获奖,他只有电视大学的文凭,当过钳工、机械工,但他发明的快速拆装汽车前避震工具让专家咋舌,和他一起获奖的还有中学生、大学生。

  市公共人力资源研究所金副主任说,从“唯学历”到“重实绩”,上海人才的评价标准正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会充分调动起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赛马场”脱颖而出,为上海贡献自己的才能。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