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即将出炉

80酷酷网    80kuku.com

  国家信息中心推出的将近10万字的《200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相信大多数人都难以完整阅读。不过,只要略微扫描一下十大预测报告的摘要,就能从中感到有关部门对2003年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这种乐观的预期与一年前人们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年前,人们对中国入世是利是弊,众说纷纭。眼下,作为世贸组织新成员的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根据有关统计数字,中国今年进出口额将超过60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的位次有望由第6位上升至第5位;实际吸收外资将超过500亿美元。

投资、消费、出口,被中国经济界人士称为“三驾马车”。2002年,国内经济在投资和出口方面,均有上乘表现;而消费也亮点不断。今年前三季度,国内通信类商品和汽车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2%和5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39%。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闪亮的数字,共同支持了2002年中国GDP的增长将远远高于7%的“下限”。所有这些,都是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的背景下实现的。

对于2003年,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将依然是世界经济的热点;而国家信息中心在《200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中预测,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8%。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对于宏观经济的乐观预期,也许无法消解许多人对于微观经济的种种忧虑。宏观经济的顺利发展,如何解释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物价下降、股市疲软、下岗与失业。日前,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就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这“三大疑问”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对于物价下降问题,邱晓华说,导致物价变化的因素之一是需求。目前,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这是物价继续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现实增长率8%,但还低于它潜在的增长水平,而一国经济现实增长率低于它潜在的增长率,就意味着需求不足的存在,这必然会带来物价下降。另外,技术进步带来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商品价格下降,而且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在通信、家电、流通等领域表现明显。

在解释就业问题时,邱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更多靠的是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是造成高增长、低就业矛盾的重要因素。其次,城乡劳动力市场打通也是产生高增长、低就业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增长格局不均衡是目前造成高增长、低就业的又一因素,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沿海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的中心城市。

随后,这位权威政府官员在谈到股市问题时说,股市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中国股市从市场主体、投资人、监管三个重要方面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股市还不能真正反映市场经济的变化,至少还不能完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