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抢人

80酷酷网    80kuku.com

    最近,重庆银行界陷入纷争,重庆银行业协会18家会员单位为一份《重庆银行同业人才流动公约》争论不休。

  按照重庆银行协会拟订的《公约》,银行人员想走,但单位不同意的,可选择有偿流动。即由新单位或本人向原单位支付人才资源费,类似“转会费”。交“转会费”后,流出单位不得阻止流动。“转会费”的收取标准由各家自定,不尽相同。但中层干部的流动缴纳费用在1万元左右。

  此外,《公约》还规定,九类人员限制流动,包括处于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程序中的员工等。

  据悉,国内还有一些城市也出台了类似公约,随着银行业收入差距的增大,国有银行不得不采取这样的办法来限制人才流动了。

收入差别有多大?

  记者在沈阳对六家银行员工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四大国有银行员工的薪金收入已经远远落后于民营银行。在记者取样的六名员工中,工作性质和工作年限也大致相同。但招商银行的一名员工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建设银行的却只有600元。

    六家银行薪金的最大差别出在“补助”上。工资虽然各不相同,但出入却不大,招商银行的1300元最高工资,实际上是由200元的基本工资加700元的级别工资再加400元的浮动工资构成的。

  “补助”分为车费、餐费、奖金等众多部分,名目各不一样。招商银行的高额补助主要是由1500元的奖金加上550元的加班费组成的。由此可见,民营银行更“活”一些。

  几年内,招商银行以不足国内银行4‰的从业人员、2‰的机构网点支撑了约1.6%的资产规模、约6%的效益。用人及薪金制度,不得不说是他们成功中的一大特点。

  通过这个简单的工资对照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明白,为什么更多的储户反映,在招商银行可以感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而与之相对,四大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显得懒散、没精神。收入与服务挂钩,的确不失为激励的好办法。

  曾经被人们视为待遇丰厚的国有银行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人才之痛

  “银行业是人员跳槽最频繁的行业之一”,这是重庆市银行业协会制订《人才流动公约》的起因,据说银行业“三日不见、改头换面”的事很普遍,更致命的是集体辞职也不鲜见。不久前,中国银行重庆分行的一家支行同时有15人没办手续就不辞而别,导致这家支行一下子陷入半瘫痪。

  人才大战中,失败受伤的似乎总是几个“国”字头的老大。人才之痛越来越让国有商业银行的老大们揪心,有时候甚至会伤筋动骨。

  据统计,在过去的3年,全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有6万多人辞职,较大规模的集体跳槽如建行苏州事件和中行济南事件等也时有发生。

  国有银行其实也很清楚,光靠“硬保护”并非治本之举。早在一年多前,国有商业银行就开始着手应付“人才战”,甚至已经拿出“政策性”的应对措施,比如推行领导干部聘任制度,探索新的工资分配办法,推行福利货币化等。但是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正如一位老员工所埋怨的:“都是说得多,做得少。”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人才争夺战已从中资与外资、业内与业外、业内与业内3条战线上全面展开。在争夺的方式上,有从源头上(高校)抢的,上海的一些著名外资银行如汇丰、花旗银行等已将目光瞄准了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从而有效地抢占了“先机”;去年广州民生银行从各高校进了200多名金融、保险、证券及相关学科的大学生,把这些新人才作为优质资产来“经营”。而中、高层管理人员跳槽更为频繁,据报道,福建兴业银行第一批招聘的60人中,几乎全是来自中行、农行、建行、工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更有业内人士说,目前股份制银行除少数高层领导以外,中层以上人员基本都是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入的,国有大银行正无奈地成为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人员培训基地”。在人员流失的同时,一些客户、存款的流失也不可避免。

  因此,不少地方的国有银行便采取“卡人”的方式来应付人才战:卡档案、卡户口等。他们说,银行培训出一名成熟的经营骨干,耗费的人力、物力很大,而且员工都与银行签有劳动合同,员工不辞而别,是对原单位人才所有权的漠视,也是法律上的违约。招行重庆分行一名人事经理气愤的说:“人心都走了,他们还卡这干什么呢?故意刁难嘛!如果我们招行有人离开,我们不但会放行,还会向他了解离开的原因。”

《公约》保护国有银行?

  四大国有银行的人事部门显然对他们自己主持制订的《公约》比较满意。重庆银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讲:“签订这样的公约当然很好啊,能对人才流动起到规范作用。”他同时强调说:“我们的员工流失得太快了。”

  相反,接受记者采访的几家股份制银行人事部门提起这份《公约》就颇为愤慨。“人才流动是趋势,也是员工自己的事,强行出台这样的规定来控制,真是毫无道理。”各人事部门现在只是草签了《公约》,“我们会继续跟他们协商。”

  据称,该公约酝酿时间已有两个多月,协会组织会员单位也讨论了多次,有意思的是,每次各银行人事部门开展讨论的时候,协会总是把他们分成2至3组,4家“国”字头的老大独成一组,讨论过后再分别吸收各组意见。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人事部总经理告诉记者:“跟他们(国有银行)坐在一起讨论肯定是不行的,说到后来一定会发生争吵。”

  银行协会的王处长说,《公约》必须要各行长签字后才生效,由于目前争论很大,所有的会员单位还将继续讨论。他不是很肯定地说:“大概还要一个月才能定下来吧。”

国有银行不改不行了!

  新兴股份制银行的人才机制对员工很具吸引力。一位工商银行的职员举例:按传统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一个大学毕业生要奋斗十几年才能升到处长职务,工资收入可能只比普通职员高几百元。而在这些新兴商业银行里,职务、薪水直接与业绩、能力挂钩,能让人更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潜力。

  记者在网上所做的一个小型调查显示,国内银行在员工心目中的排位,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总是排在前面。

  银行、证券、保险,并称金融三大支柱产业。但近年来流传一种说法:银行已属夕阳产业,证券与保险业处于发展中,即将与银行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国有银行工作没什么挑战性,收入也不高,人在那里待几年就完了。”在建设银行工作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如果有机会,他更想跳槽到合资或民营银行去。

  银行工作已不再是人人羡慕的职业。跳出整齐制服的光环,明天还会有多少人愿意来“收入稳定”的国有银行工作、发展?银行这个“夕阳产业”是否真的快走到尽头,薪金制度亟需改进,激励才有进步。

  “我们要的是工作的战场,而不是安稳的养老院。”一位工行的员工话说得有点刻薄,但却表达了很多人真实的想法。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