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观念——求职的“两道坎”

80酷酷网    80kuku.com

      花了近两天时间,咨询了500多个现场招聘的用人单位,山西太原的王大名,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期待已久的新工作。“我看不上的当然不干,我看上的人家又不要我,总之找不到合适的。”在离开交流洽谈会现场时,王大名说:电脑、通信这些高科技行业咱干不了;管理工作自己没有经验;家政、饭店等服务行业自己又不想去,挣多挣少不说,咱丢不起那个人。

    王大名今年42岁,原来是太原市某工厂的职工。他虽然没有太高的学历,但在厂里也算是一个大能人,机床开得好,电工、焊工、钳工也样样精通。因为所在单位一直不景气,无奈出来找个新工作。太原市政府在滨河体育广场举办的这次为期两天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洽谈会,参聘单位5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其规模之大、岗位类别之全,在太原市是空前的。王大名自己也说,这次交流会开得很好。但好归好,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没找到。

    通过现场了解,类似王大名这样乘兴而来、失望而归的情况还真不少。原因很简单,“好”的岗位自己的个人素质达不到,或者不对口;“差”的工作又由于观念问题不愿去干。在洽谈会现场的太原市劳动保障局局长韩志隆表示,目前再就业工作的很大一部分阻力就来自于求职者的素质与观念,如果不挑不拣,或者说不要太挑拣,大部分人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韩志隆介绍说,近年来,政府努力通过社区、学校等多种途径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接受培训后的再就业率达40%以上。但观念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引导。

    从洽谈会的情况来看,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根本不存在了,但许多求职者还是抱有这样的幻想,企图找到一个旱涝保收、没有颠簸和失业风险的工作。韩志隆说,要想从整体上改变再就业观念,必须进一步深化人事、医疗、保险、养老等方面的改革,彻底打消一些人存在的幻想和攀比等不平衡心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自主择业、合理流动的就业局面。这样,许多人就可以打消顾虑、放下包袱,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张自强也是一家企业的下岗工人,与王大名不同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打扫卫生的钟点工,每天上班两次,每次两小时,月薪400元。三十出头的张自强坦然地说:“以前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没能考上大学。现在单位不景气,自己没有别的本事,就先随便找个工作干吧。再说钟点工也没什么,自己劳动挣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现在国家取消了高考年龄的限制,钟点工的优点就是时间富裕,每天4个小时以外的时间都属于自己,可以复习功课,说不定还能圆一下自己的大学梦。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找工作的选择余地就大多了。”

    张自强的话令人回味。许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来说,提高素质难,更新观念更难。但无论如何,他们必须过好这两道坎。或许,这也是今后每一个人都需要过的两道坎。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