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柔性流动"中所得到的启示

80酷酷网    80kuku.com

      据报道,山东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山东省人才柔性流动若干规定》。《规定》明确,柔性人才中的紧缺急需人才愿意调入山东省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受单位性质、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总额、城市人口控制指标的限制。柔性流动人才中愿意在山东省落户的,可直接凭“山东省人才居住证”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规定》适用于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以及山东省急需的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或其他在技术、管理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员。

  我们说用一个人,实际上是用他的才。但是,长期以来,对某些人才来说,诸如单位性质、编制、增人指标、工资总额、城市人口控制指标等“才”以外的东西往往比“才”本身还重要。这些东西许多时候禁锢着人才的使用、发展和流动,制约着人才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去工作。把不属于“才”的东西附加到人才身上,这是对人才和用人的误解。所以,这次山东省将“才”以外的东西从人才的身上剥离出去,只看重诸如学历、职称、技能等属于“才”本身的东西,实际上是对用人的一种解放,也实现了以“才”为本的用人理念。由于有了编制、户口等的限制,一个人虽然有了可以更好施展自身才能的用武之地,但他往往依然不能实现愿望。“才”此时被迫退居“二线”。这不但是对人才的不公平,也是对需要人才的单位的不公平。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那么,每一个人怎样自由全面发展呢?答案就是要每一个人都人尽其才,且其才能有充分的施展空间。说到底,充分的施展空间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拥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单位。

  在用人问题上,我们还经常听到“破格录取”某人,但归根到底,这个“格”实际上就是一种条件,如果它体现在“才”上,是对人才的肯定,但如果体现在其它方面,则是对人才的限制。而一些地方恰恰把这个“格”定位在了后者,以诸如编制、户口等条条框框将不少人才拒之门外。山东省用人的改革告诉人们,突破编制、户口等条条框框用人,是回归到了“用人”的本来面目。

  将“才”以外的东西从人才身上剥离出去,用人以“才”为本,编制、户口等“才”以外的东西不再是制约人才的瓶颈,而成了为人才服务的“工具”,这就是山东人才“柔性流动”给人们的启示。这一人才制度的改革,说明很多地方在人才观上、在用人观上已有了明确的变化和显著的进步,而这一变化和进步无疑是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拍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人的因素的活跃,我们也相信这一改革对人才、对用人单位,乃至对于整个地方经济和人文环境的带动都将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有示范效应。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