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有玺:"脱穷"的真正秘诀

80酷酷网    80kuku.com

  

  只有对“穷”有切肤之痛的人,他的“脱穷”意愿才最为强烈,寻找出路的脚步才最为坚决。滕有玺就是这样的一个“穷人”,在过往的四十年中,贫穷占据了他人生岁月的四分之三时间。

  贫穷就像梦魇一样

  滕有玺出生于江苏盐城市阜宁县的农村。家中兄弟姐妹七人,他是最小的一个。

  从他记事起,贫穷就在他的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痕迹。由于穷,山芋管饱曾经是他幼年时最大的梦想;由于穷,他没有上过一次晚自习,因为点不起油灯;由于穷,他总是穿哥哥们的旧棉鞋,破旧且不保暖……

  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读书高考跳出“农门”是滕有玺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希望。为了读得起书,其他同龄人玩耍时,小小年纪的滕有玺却要拿着镰刀,跟着大人上苇滩割芦苇。

  割芦苇是一件很苦的工作,尤其是在寒冬腊月里。苇滩里的水都冻成冰,脚踩上去,薄冰裂开,脚浸在冰凉的水里,疼得钻心刺骨。割芦苇是体力活,出汗多,北风一吹,汗水就成了冰屑。但汗仍在不停地出,汗是热的,把冰屑融化了,融化了的冰屑又和刚流出来的汗水合在一起,又让刺骨的北风吹成了冰屑。就这样一次次水成冰、冰成水、水又成冰,一天下来,里外衣服全湿透了,结成冰,仿佛套了一件厚重的盔甲。就这样每天起早摸黑,整整一个寒假,才能勉强凑足一个学年的学杂费。

  “穷就像梦魇一样缠绕着我,学习中那些带‘穷’的字句,像一把把无形的刀割着我的心,就连常见的‘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穷困潦倒’、‘穷途末路’等成语,也让我毛骨悚然。唯有‘穷则思变’给我鼓舞,给我力量。就这样,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高考’这根救命稻草上。”

  北大和清华,这是滕有玺的目标。但贫困仍旧令他与梦想失之交臂。

  “父亲当时已经70多岁,干不动活了,我是靠哥哥姐姐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我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了。”师范学院学杂费全免,还有生活补贴的现实诱惑,迫使滕有玺最终还是选择了扬州师范学院的化学系。

  进了大学之后,贫穷的梦魇依旧未能摆脱。甚至差点错过了读研的机会。

  “复习考研的时候,由于营养不足和连续熬夜,我受凉感冒了,为了省钱,我没有去医院,自己找了几颗药,以为可以扛过去,谁知病情加重,转成了肺炎,不得不住进医院。”住院的半个月,令滕有玺拉下了政治复习,尽管总分远远超出录取线,但政治成绩差了三分。
  如果不是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的陈文建老师极力推荐,如果不是苏州大学曹阳教授爱才心切,争取到一个特批名额,滕有玺或许就永远被挡在苏大的门外。

  寻找“脱穷”的秘诀

  1997年研究生毕业后,滕有玺进入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尽管当时这只是一家只有300人的校办企业,但这家企业却有着成为“滕有玺总结出,“脱穷”的秘诀是掌握六大要素―――不断积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定发展高度的“素质”、问对问题的“悟性”、持之以恒的“实践”和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信念”。

  “总而言之,知识是奠基石,能力是双刃剑,素质是结晶体,悟性是智慧泉,实践是运动场,信念是导航台。知识能力奠定基础,素质悟性搭建平台,实践创新追求卓越,信念坚定激发活力,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我们已经有了太多富人写给穷人看的书,可是,穷人看了依旧穷,依旧无法摆脱困境,依旧无法改变现状。

  穷人的出路究竟在哪?

  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滕有玺一直在思考,寻求答案。对于一个吃烂山芋长大的农村孩子而言,贫穷像梦魇一般,如影相随。

  滕有玺不甘心,更不愿为自己的贫穷寻找借口,他只有全力以赴……在漫长而艰难的摸索之后,他终于找到了答案,明白了穷人的“穷根”所在。而此时的滕有玺也过上了大多数人梦想的生活:拥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别墅、自己的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成功“脱穷”之后,滕有玺决定写一本书,把自己成长的历程、感悟、个人改变的方法及实践结果整理出来,以帮助更多的人从贫穷走向富裕。

  酝酿两载有余,三易其稿,这本“穷人写给穷人的启示录”最终得以成型面世。没有故弄玄虚,没有深奥枯涩的文字,只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些“人人应该明白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正如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聂圣哲教授所评价的―――

  这是一本负责任的书―――“就我与作者的交往来看,作者是一个很有自尊、洁身自好的人,他虽然没有太大的名气,但极看重自己的名誉,决不会写一本伪劣的书来损毁自己的名誉”。

  这是一本真诚的书―――“作者是学化学的,而这是一本与化学无关的书籍,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学术地位上的帮助。因此,作者写作时不会有所顾忌而做太多修饰,更用不着说假话。”

  这是一本没有私心的书―――“作者已经是一个有经济实力的人,不需要通过卖书挣钱糊口或致富,若不是因为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他用不着写这本书。”

  穷人的出路究竟在哪?或许,你该看一看这本以穷人的视角,为广大穷人“脱穷”而写的书―――《穷人的出路》。


  问对问题是“脱穷”的真正秘诀

  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是资金?是人脉?是学识?抑或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滕有玺的答案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他看来,只要拥有在每件事上都“问对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人,即便没有高学历、好背景、好爸爸、好专业、好工作,他也一样可以摆脱贫穷,取得成功。

  思考是一个问与答的过程。不同的提问,不同的角度,其结果迥然不同。例如,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这么穷”,如果改成“我怎么才能变得富裕起来”,得到的答案就会不同,人生的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

  好的提问,好的回答,会把人带向有利的方向。如果你一直提出好问题,就能开创出高品质的人生。甚至可以说,人类一切的进步,都始于提出问题,新问题才能得出新答案。如果我们形成了善于向自己提问的习惯,我们就有了更好解决问题的本领。譬如,你希望自己多学些知识,就会问自己:“我要如何善用这个机会,来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好呢?”这样一问,你很快就会振奋起来。当你在为某件事难过时,不妨这么问自己:“10年以后,这件事情还这么重要吗?”这样一问,你的心情就能很快改变,眼光看得更远。当你和别人相处不愉快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自问:“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影响这个人,我要怎么做才好呢?”这么一想,你很快就能找到双方的差异,进而化解这种差异,找到可以对话的方法。

  总之,你对自己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你的大脑都会准备一个答案,在问答之间,你就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或解决方法。问题若提得正确,你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又向“赢”走了一大步。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必须改变你的思想。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正式演出,每一分钟都是现场直播。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善待“问题”。

  例如,在向前走的一路上,滕有玺问了自己很多问题:

  ★在确定人生目标的时候,我的问题是:“如何成为世界第一?”

  ★在寻找工作的时候,我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在将要从事的行业中实现我的价值?”

  ★在失败的时候,我的问题是:“发生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

  ★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我的问题是:“还有哪些可以改善,让我做得更好?”

  ★在训练自己推销能力的时候,我的问题是:“我要给予什么?我要给人带来什么好处、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我的问题是:“如何给她终身幸福?”

  ★在寻找朋友的时候,我的问题是:“和他在一起,我们是否快乐而进步?”

  ★在研究世界第一名的时候,我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我和他们的差距,如何复制他们的模式?”

  ★在思考“脱穷”的时候,我的问题是:“我要如何帮助和我曾经一样的穷人,以最小的投入来帮助他们快速‘脱穷’?”

  ……

  这就是滕有玺养成的一种习惯。他说,每次问这些问题,都能让我成长和进步。如果我每次问的是另外的问题,且方向是错误的,肯定走不到今天,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问错了问题,对人生也好,事业也罢,得到的答案必然不正确,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更严重的还可能一败涂地。所以,我们一定要谨慎,要学会问对问题。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