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袁老板创业的启示

80酷酷网    80kuku.com

      拓荒

    2001年前后,五曲湾村发生了一件让村民们不可思议的大事情:有两位重庆老板先后承包了该村1000多亩荒山荒坡,据说每年还要投资近20万元发展经济林木。这是五曲湾村村民万万没有想到的,在村民们眼里,那些荒山荒坡除了放牛、放羊还可以外,种树简直是疯了。然而,两位老板还是来了,并且风风火火地干开了。

    最先来到五曲湾村的是一位女老板,名叫李佳铭,1968年出生。她来到五曲湾村投资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年她坐着车全国各地到处跑,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在西安到宝鸡的长途客车上,碰巧遇到了一位五曲湾村的移民,在这位移民的带领下,她一路奔波来到了五曲湾村,现场查看后,李佳铭对这里的环境非常满意,随后她又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请来了有关专家,对这里的土质进行了详细检测。合同签订后,她根据专家的建议,在荒山上种植了大扁桃、仁用杏等经济林木,如今总投资已经超过10万元,而且随着树木的逐渐长大,每年的投资数额都在3万元,单人工工资,五曲湾村的村民们每年就能挣到5000多元。

    碰撞

    到五曲湾村投资的第二位重庆老板名叫袁家学,他是重庆市长寿区高庙村人,今年也36岁。他和李佳铭是老乡,如果没有李佳铭的介绍,袁家学可能至今还不知道有个五曲湾村。

    在袁家学的眼里,这里的土地实在是太便宜,一亩地的承包费才2元钱,他一次就承包了300多亩。并且动用大型机具在这条世世代代没有路的荒沟里推出了一条能开进大卡车的大道,紧接着农用电也引到了沟底,后来干脆在沟底盖起了5间砖瓦房,夫妻俩在沟底安了家。

    袁家学告诉记者,在重庆农村,农民最缺的就是土地,每个人分不到4分地,这对急于致富的乡亲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养家糊口,多数精壮劳力选择了外出打工这条路,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的人急剧增多,在城里活并不好找,做生意也并不顺利。所以在重庆农村养了近10年鱼的袁家学想到了投资荒山荒坡,而他投资的钱也全部来源于他养鱼的积蓄。如今,袁家学已经在他承包的荒沟里种植了4000株苹果,2000多株枣树,3000多株核桃,还有若干株柿子树。袁家学认为,在这里投资有三大优势,一是土地便宜,其次是干部热情,他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当地干部的支持下完成的,再次,是这里交通方便,穿村而过的柏油路可以顺利地把所有果实运出山外。

    在袁家学的设想里,2006年以后,这里将变成一座花果山,一个立体式的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将出现在五曲湾村民的面前。牲畜粪便、树枝等作为沼气的原料,用沼气来供应部分村民照明做饭,以此作为对热情村民的回报。沼气的废渣又可以用来做肥料,让果树长得更好。

    更让村民见识了袁家学魄力的是,2002年,袁家学从当地村民常建利手中承包了其已经承包了5年的300多亩荒山,不算承包费及投资费用,光转让费一项就付给常建利5万元,如今,袁家学在五曲湾村的总投资已超过20万元,每年还要再投资5万多元。村民们在惊羡袁家学的魄力的同时,心中不免困惑:为啥本地人干不成的事情一个外地人就能干成?要说是钱的问题,常建利的资金并不少,为啥300多亩荒地到了他手中竟会变成一种负担,而到了袁家学的手里却使人看到了赚钱的希望。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五曲湾村村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交流

    在五曲湾村奋斗了3个年头的袁家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地有些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懒惰,不思进取,过日子不算账。在袁家学眼里,种什么都能赚钱,关键看你敢不敢干,能不能下苦。他举了一个例子,当初他在山坡上种红苕的时候,一些村民笑话他,祖祖辈辈都没见过人在山坡上种红苕,种在那里能长出来么?袁家学笑了笑说:“你们放心,我不光能种出来,秋收后,还要用红苕换你们的钱。”到了收获季节,红苕不光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城里人争相购买,连祖祖辈辈种红苕的五曲湾村人都想尝一尝老袁的红苕。

    到了第二年,老袁再在沟底里种西瓜的时候,村里没人敢不相信老袁的西瓜能种成,果然地膜西瓜又是大丰收,在五曲湾村方圆十几里的乡亲们都知道,老袁的西瓜皮薄瓜甜,老袁在当地出了名,一些城里人专门开车到五曲湾村慕名品尝老袁的西瓜,当地人这次是真的佩服老袁,一些人都跟着老袁学习种西瓜。

    老袁也并不保守秘密,他诚恳地告诉乡亲们,种地凭的是科学,绝不是老经验。除了科学,致富还要动脑子。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五曲湾村种玉米的人很多,每家每户都要收获上万斤玉米,收了玉米大家都急着卖玉米换现金。可是谁想过,玉米还能用来喂猪。猪喂肥了再卖,将使玉米的价值翻一番,不光如此,还省去了玉米运输的成本。过日子,这种账不能不算。再一个,喂猪也有学问,同样的猪喂7个月与喂一年,卖的价钱相差无几,但成本相差就大了,这就是同样喂猪有人赚钱有人不赚钱的道理。喂猪在时间的选择上也有学问,时间选的不对,到出栏的时候也卖不上好价钱,至于何时出栏价钱高要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适逢节日一般都能卖上好价钱。当然也不一定,这里面有一个规律就是:“逢贵不赶,逢贱不懒。”意思就是说,某样东西价高了的时候,不要跟着上,价低了的时候就赶紧做,准能成。这就是要对市场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预测,只要勤于动脑就不会走弯路。

    据老袁分析,现在的五曲湾村人养猪的时间都在一年以上,这样算来,卖猪的钱连饲料都不够,家家都是亏本生意,只是没有人仔细算这笔账罢了。

    冲击

    老袁到五曲湾村创业,给当地人带来的不光是每年支付的人工工资,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的创新。老袁是一个勤快的人,他的瓦房就盖在沟底里,他的许多农活都是靠雇用当地的村民去做,但是他并不闲着,村民干活的时候,他每个地方都要仔细地看一看,看树坑的大小够不够,不够的要返工;看化肥施的匀不匀,总之,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经手,要不然就不放心。说到雇工,老袁深有感慨,五曲湾村的人观念还是转变的慢,这里有些人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本来让该村的人来干活就有照顾的意思在里面,可有些人就是看不上这点小钱,宁愿待在家里也不愿意出来干活,来了要么出工不出力磨洋工,干活不按照要求来,要么多次返工,不像山外面的人,只要听说有活干,争先恐后,干活也利索,一个人顶几个人,挣的钱也多。

    老袁的创业史在五曲湾村引起很大的震动,村民老高告诉记者,我们也在思考怎样能把经济搞上去,但是有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1998年村上号召发展苹果产业,要求每户种植两亩苹果,全村当年发展了500多亩,可是由于没有水源,苹果长不大,苹果还没发展起来,上级就开始征收农林特产税,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苹果实在没有前途,家家户户又挖掉了苹果树,这样一折腾,全村人不光没有挣到钱,还赔了老本,每家的损失都在1000元以上,本想致富,反倒致穷。再说养猪,这市场变化太快,谁能知道啥时候猪价好,这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农民一年到头收获了玉米都等着变成现金,孩子上学要钱,要还春季的投资,还要准备明年的播种,一年到头哪里有闲钱?虽然村民都知道,玉米可以用来喂猪,可是玉米喂了猪,一年的开支又在哪儿呢。村民们也都清楚,养猪、牛、羊等都要上规模,可是这些东西哪一样离开水能行,村里人饮水都成问题,哪还能顾的上那么多猪呢?

    总之,农村人要致富首先要改变观念,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这样农民才能开拓出更多的挣钱门路。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