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盲目创业当刹车!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中关村的文化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鼓励创业,因此,政府不断降低创业门槛,以激发创业的火花;然而,一些创业者因为缺乏对技术、市场以及自身能力的认识而盲目创业,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或者迅速死亡。虽然中关村文化同样宽容失败,但并不鼓励盲目。
    
    北京新电创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冬青认为,企业要想使自身不易死掉且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必须要将两个门槛设高:一是技术门槛高,这样竞争对手就少;二是资金门槛高,比如新电创拓注册资本800万元,当时他们的考虑是,这些投资即使3年一分钱不赚也能活下来。
    
    要勇气也要底气
    
    同样的房间、同样的电话,曾经是一位致力于研究能够迅速普及的输入法的有志之士,不久前,记者还对他进行了采访,了解了他的项目和志向,很快,那里就换了主人。那位有志之士十几年的心血和倾尽家囊的10万元,成就了现有的几千多种中文输入法中的一滴水滴。
    
    “创业需要热情和勇气,还要有底气。”高冬青说。“底气”是指一定的社会背景、驾驭企业的能力等。企业自成立之初,就要花掉真金白银,没有底气,市场怎么能拿得到?
    
    据了解,有一些国外回来创业的留学生,他们往往是国外大学毕业,对国内市场理解不够,对国外技术与市场了解也很有限,这样盲目回国创业就可能导致判断失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留学生从国外带回了很好的技术,市场需求也真实存在,但是由于创业者全局操盘能力不足,忽略了资本问题,从而导致运营出现问题。
    
    对于学生创业和在某个企业中做了一段时间,因为掌握了一些技术就自立门户的创业方式,高冬青说:“翅膀没有长硬,创业没有必要。技术只是一闪念,有了技术未必能形成产品,有了产品也不一定能赢得市场。”
    
    因此,高冬青认为,创业需要三个基点:快赚钱,这样才能够保命,要不时间不长就会死掉;赚大钱,这是发展的致命因素,做到这点得有底气,而有了钱才能够招到很好的技术和市场人才;赚未来的钱,也就是公司5年、10年以后怎么办?有理想、有远见的企业才能集聚有理想的人。
    
    这些经验显然很需要创业企业好好思忖,第一步走得踏实,才能保证以后每一步走得有力。新电创拓成立3年就赚了大钱。虽然成立之初,他们“一穷二白”,但他们有技术、有20多年公司运作的经验,而且整个团队“不瘸腿”,技术、市场、管理和营销类人才都有。因此,公司成立第一年便实现赢利,3年1000多万元的研发投入都靠自己挣来了,风险投资的钱用来赚钱了。
    
    中关村有很多企业运转不下去,不少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能在市场上赢利的产品,往往只是个概念,或者是有些突破意义的技术,但是,市场能否认可?市场认可后企业的营销能力够不够?产品很好,但用户买不买账?用户接受了,企业的技术和服务力量是否能够跟得上……当你选择创业,就会面临这些接踵而至的问题,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创业失败。
    
    掂量自己有无创业能力
    
    某留学生创业企业总经理由衷地说:“我感觉,这里面(孵化器)有一些企业根本没有想清楚。”“没有想清楚”的结果当然是经营困难,甚至很快就消失了。
    
    有一位目前已经比较成功的创业者,说起关于创业的问题,他很坚定地表示,“市场不是最重要的,主要在于人。做人本身是最重要的,完全技术失败的企业很少,管理者出现问题居多数,比如诚信。”
    
    他给导致企业失败的因素排了排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人格魅力,“人的综合素质高,企业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有人格魅力,他就可以整合很多技术、市场资源,而这些正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次,他认为创业者的运作能力非常重要,徒有技术,而没有专业的运作能力,这样就无法整合和利用更多的资源,企业就会比较危险。另外,沟通能力、技术本身的问题排在其后。
    
    关于人格魅力的重要性,这位企业负责人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投资人有一些资金,但手里什么技术都没有,而他本人又想尝试投资高科技,于是就和几个归国创业的人绑在一起。这几个创业者一通神采飞扬的描述吸引了投资人的“钱袋”,而他们不过是从媒体了解到了某项可能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并且感觉会有市场。于是,在无任何行业背景的情况下,他们就拉投资人下水了。
    
    “干不成的事情就说自己能干,不讲诚信,这就是缺乏人格魅力。”这位企业负责人讲故事到这里的时候,禁不住“评论”了一下。
    
    这些留学生不过是想在中关村的创业热潮中淘金,做了3年,企业最终宣告失败。虽然3年中他们也做了一些事情,主要是因为出资人的市场能力非常强,但是留下的无非是一些豆腐渣工程。
    
    光有技术远远不够
    
    目前,中关村很多发展势头非常不错的中小型企业是在2000年注册成立的,可是,同样是2000年创业,有这样一家企业已经陷入困境:这是一个由一些博士、教授组成的团队,他们从事电力行业的传统改造,几年之后产品也未卖出去,企业运作得不是很好。虽然这家企业的技术氛围非常好,但就是因为没有“总经理”人物,团队市场能力不足。
    
    并不排除仅仅因为技术而一下成名的企业,但毕竟大多数企业不可能拿着技术的想法成就大业,这就像炒股一样,赚大钱的总是少数。“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样机到工业产品的路还很远,恰恰许多创业者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北京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寿国忠说,企业创业之初首先要考虑的是资源问题,以重要性来讲,首当其冲的就是技术和市场。六合万通的创业者是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创业之初,他们的手中已紧紧掌握了日本的市场。如今,“万通一号”芯片面市即供给给索尼、日本通信等。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技术不是万能的,但创业科技企业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可惜,中关村有不少企业是因为有了技术而有了创业的冲动,而技术就像自己的孩子,看上去很美,殊不知,成败并非技术“一言堂”。有一句话这样说到:“研发是企业的脊梁,市场是企业的龙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只要拥有了技术和市场,企业自然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资金。
    
    缺钱不是借口
    
    缺钱是中关村大多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对此,高冬青强调说:“缺钱只是企业自己那样认为的,企业搭起摊子后说缺钱不是借口。能够筹集资金是企业一个起码的能力。中国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和投资公司,所以对企业来说根本不是没钱可筹。但是,风险投资是救急不救穷的,越喊没钱的越不给,风投只做锦上添花的事而非雪中送炭。”
    
    这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自己能活下去是企业最基本的能力,这样才有发展的可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解决不了资金问题何谈创业?
    
    寿国忠也表示,“没有赚钱才会缺钱。创业之初,企业就应该看看现有资金是否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无论多少资本,都应该有进有出。”
    
    他还说:“资本很势利,嫌贫爱富。企业不做出点样子来,吸引资金非常困难。2003年的投资市场尤其冷清,企业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靠搭个架子吸引投资很少成功。”
    
    在中关村,有一些企业自认为技术非常好,但主要寄希望于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样往往导致失败。“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政府资助只是象征性的,不能作为一种支撑。10万元能撑多久?这样的资金投入无法谈得上创业。企业起码也应该有一两年的规划。”寿国忠说。(来源/中关村周刊,作者/安沙)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