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干部要甘于从基层做起

80酷酷网    80kuku.com

  

    记者:请问什么是储备干部?企业为什么要招聘储备干部?

    浦弘:储备干部就是企业管理阶层的储备人才,通过系列的培训和锻炼,最终成为中层甚至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有中坚管理阶层和优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业越来越重视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打造能够带领企业乘风破浪的尖兵。为此,企业一般会经过严格审慎的招聘程序,甄选出最具潜力的人才,并加以严格培训,充实储备干部成为专业经理人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和技能。

    记者:一般应聘储备干部这一职位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浦弘:各个企业的性质和发展目标不同,招收储备干部的条件也就不一样。但共同点是特别注重应聘对象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从业态度,愿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记者:我们在招聘会现场发现储备干部的招收条件并不是很高,在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方面都没有太大的要求,而“吃苦耐劳、有团结精神”等要求却是不易考察的,很多人都符合条件,给人感觉储备干部不过如此,因此有人怀疑企业很可能是在打着招聘储备干部的招牌,实际上是招业务员等普通工人。你是怎么看的?

    浦弘:我想某些企业之所以设置比较低的门槛,是为了网罗人才,提高甄选出合适人才的机率吧。但也不排除个别企业“挂羊头、卖狗肉”。有些人误认为保险公司招收“储备干部”其实就是招一般保险业务员,所以来者不拒。其实不然,保险公司招收“储备干部”的条件并不宽松,除了必须大专以上学历,没有同业工作经验外,还必须有至少两至三年以上的部门管理经验,前一年年收入至少四至五万元以上……保险公司绝对不会招收应届毕业生为储备干部。入职后,储备干部所提供的培训时间是一般业务员的三到五倍,甚至更长时间,当然福利待遇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业绩不不达标,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晋升为主任,也会被降为一般业务员。这是有些应聘者不了解,也是不能接受的地方。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都是用数字说话,市场不相信眼泪,客户也不同情弱者。

    记者:正因为一般储备干部都要从基层做起,现在社会上有个说法,储备干部就是业务员、打杂的。另外,有人认为企业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管理岗位,很多储备干部储备了几年还是在原来的岗位,干原来的活,他们认为企业是把他们当作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来使用,你是怎么看的呢?

    浦弘:的确有些企业Bie有用心,用“储备干部”来吸引求职者,达到重复使用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来赚取利润。但也有不少企业是真正想培养人才,将来可以让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效益。如果保险公司降低要求招收储备干部无疑是增加培训成本,长期来看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社会上有种观念,认为储备干部好歹也是个准干部,工作自然比较舒适,前途也很光明。其实,储备干部们并非都能成为干部,只能说比其他人更有成为管理者的可能。就拿我们保险业来说,因为保险业特殊的行业属性,在管理层岗位的设置上,不像其他行业“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有能力、有业绩达到晋升的标准就能够成为团队的管理者。一般来说,经过努力储备干部在三至五年内比较有机会晋升为初级经理人,并在七到八年内晋升为组织的高阶经理人。

    记者:那你认为求职者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储备干部这一职位?

    浦弘:我以前也是名储备干部,所以对此感触很深。的确,储备干部要真正成长为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心态和扎扎实实地干实事。老板如果有意栽培你,不会一开始就给你很高的职位,一般都是让你从基层做起,经过锻炼逐步提拔的。据我所知,很多人就是经受不住考验而被淘汰的。

    正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储备干部需要有从基层做起的心态,愿意接受更多的磨砺,战胜更多的挫折。人才是训练出来的,大才是磨练出来的。企业所需的管理者是大才,只有经过磨练,方能胜任。

【言论】

    “储备干部”这一职位能够吸引更多的求职者,企业的选择余地大一些。公司曾经试过几次,效果比较明显,每次刊登招聘广告后都有不少人来应聘,其中不乏一些学历较高的人。
——广州天河一贸易公司老总

    储备干部就是万金油,几乎合适所有的岗位。经过培养后就是复合型人才,吃香得很。
——东莞某机械制造公司招聘主管

    不只我们这样,很多小企业特别是营销业的在招业务员时都称招储备干部啦。
——中山某私营超市人事部经理

    储备干部与一般员工的差别?培训多一些,做的事情也多一些杂一些,待遇就跟普通的服务生差不多。储备期比试用期时间还要长一些。现在我已经干了一年了,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初级主管。跟我同一批进来的不少人已经辞职了,我也有离开的打算。
——深圳某酒店储备干部

    根据我们企业的经验,这种做法(招储备干部)很少会成功!因为招聘时定义为“储备干部”或“管理实习生”的人到实际工作岗位之后,不能保持一种正常、健康的心态,而企业的老员工对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导致内部隐性矛盾不断。通常会“想法是好的,为企业培养人才,但好心办了坏事”
——网友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