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气质

80酷酷网    80kuku.com

  

  范伟有句经典对白:"人跟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如果不当做贬义理解,人的个性确实千姿百态。那些在企业里工作的也是人,我们习惯称之为经理人,当然也不会例外。这是不是废话,要看怎么理解。

  梅约(George E.Mayo)的霍桑试验显示工人是社会人,个性作为社会经历的产物也就很重要。最多地却抱"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态度。既不可管理,成为积极因素,又教导员工要职业,公私分明,尽量不成为消极因素。那就由它去吧。

  但都重点关照"被管理者",似乎只对他们成为问题。而管理者特别是高管,个性与管理的互动反而被忽略了。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嫌疑。除此之外,还有这样一些假定:他们更职业,越高越职业。其职责、管理特别是战略由商学院发展出一套"科学"的分析方法,同样拒个性于六合之外了。

  就中层经理人而言,对上还是执行的角色,没有多少发挥个性的空间,对下则是情境的管理者,个人魅力事半功倍。孰轻孰重,我没有接触过西方企业中层,如果可以参照外企,至少看起来都很公事公办。本土企业的中层则趋向于两极:要么事上谄者,临下必骄,要么有江湖习气,罩着弟兄们。不知道是这两种个性才能上位,或者这才是本土企业认可的职业表现。

  而在高层,似乎有较大样本的反例:美国企业整体更成熟,高管整体也要比中国同一阶层更有个性,其中又以IT公司的高管最有个性。这可以笼统地归结为文化差异,再具体能追溯到当今高管主体形成人生观的70年代。但企业是个理性的组织,我们也只关心后面有哪些商业的逻辑。

  英雄若问出处,中国企业家们大多出身贫寒,也许反而接近较早的美国梦,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20岁时第一次吃到香蕉,"在此之前,我的生活被剥夺了很多类似的东西。"但今天的美国企业家更多地出身中产阶级家庭,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家"餐桌上讨论的是美联储主席的决定,对经济和通胀会产生什么影响……"个性是件奢侈品,但能很便宜地卖掉。

  相应,中国企业家要原始积累,其中不乏原罪,不是什么个性都能干得出来,也接近美国最早的工业大亨。而信息经济的新贵能从金融体系获得一条龙的支持,从风险资金直到IPO.他们更多地积累知识,都拥有出众的智商,允许更需要不拘一格的情商。

  同样能招到需要的中层。正因为职业和个性分离,才形成巨大的经理人市场。但本土企业产能的增长超过了员工的培养,加上传统文化重关系轻契约,只能用家族同学等人际网络勉强代替。结果每家企业的管理都个性,但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放弃个性而迁就他人,形成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说的集体性格。

  对前者而言,高管的个性可以锦上添花。正因为分离,才能搞一些行为艺术激励基层,同时不影响正常的流程。传说Oracle和Infomix激战的时候,拉瑞。埃里森(Larry Ellison)就发给每个员工一件文化衫,上面Oracle大鲨鱼在咬Infomix潜水员的氧气管。也很有必要,官僚机构到最后总是死气沉沉。

  后者却扭曲了高管的个性,仍然是杯水车薪。正因为人际网络无法完全代替管理架构,中国企业家总想用自己的工作狂给员工树立榜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吃这一套,但小年轻们或者务实,不会为奉献而奉献,或者享受,外面还有很多看起来轻松的机会。更令中层尴尬的是,总要越级指挥。

  管理对人而不是对事,也要维护榜样的光芒,就会非常固执。2003年戴尔公司某次内部民意调查对高管很有意见,戴尔很快做了自我批评,并在桌子上放了一个塑料推土机玩具,提醒自己不要强行推进某些想法,罗林斯则放了一个"好奇乔治",多听意见再做决断。认错的态度和技巧都很高明。

  IT业高管个性的异同都很鲜明,既反映了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微软的鲍尔默(Steve Ballmer)说:"我们会不会撞破头还是徒劳无功,那不要紧。我们就一直撞啊撞啊撞啊撞地撞下去。"也反映了公司之间的差异化。苹果的乔布斯(Steve Jobs)在Youtube上嘲笑微软没品味,惠普的人则说苹果的创新虽好,但不能上规模。

  但有很多个性是媒体编的,被报道者自己都不了解。文字就够微妙,同一个人和事,执着是褒义,偏执就是贬义,"偏执狂才能生存"却又是褒义了。但人家的普利策和狗仔队都更专业,在正规的商业新闻和评论中不妨加点企业家个性的开胃甜点,我们却误当做大餐了。很多企业也善于利用这些媒体。

  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某门户网站创始人仍被戏称为"高科技农民企业家",而85后的年轻人没过过苦日子,是有个性的员工,也喜欢有个性的管理者,或者自己打天地,将显著改变商业人群的气质。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