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心灵坐标二:人脑的结构

80酷酷网    80kuku.com

  

  二、从人脑的结构到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如果解剖大脑,在脑壳的底部你会发现一个与在蜥蜴、鳄鱼和鸟类脑中发现的几乎一样的东西。因此,一些科学家将它叫做“爬行动物”脑。大脑的这一部分控制着非常简单但重要的功能:比如我们的呼吸、心率和许多基本本能。一开灯,附近的昆虫会立即静止不动,明亮的灯光讲信号在刹那间传递给了昆虫微小的“爬行动物”脑。开车驶向停在路上的鸟,它会在你撞到它之前的一刹那飞走。它的“爬行动物”脑有一种内在的飞离程序。同样,当你去拍苍蝇时,它会在拍子落下前一刹那逃走。

  脑干上面是第二层脑。这一边缘系统通常也叫做“古哺乳动物”脑,因为它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的主要部分相似。

  科学家们指出,大脑的这一部分在2至3亿年前有最早的恒温哺乳动物开始发育而来。他们认为,当时哺乳动物仍然保留着“爬行动物”脑,但在此之上又发展了新的东西。

  就是大脑的这一部分,引导婴儿、羊羔或小狗在出生后几乎马上本能地去吮吸母亲的奶水。以后我们会发现,尤为重要的是,大脑的情感中心与大脑中处理记忆存储的部分连接的很紧密。当你情感投入时,你就能记得更牢—比如初恋。

  边缘系统上,是由两边组成的大脑和想一张皱巴巴地毯般覆盖其他一切的脑皮层。脑皮层只有大约30毫米厚,但它有6层,每层有不同的功能。就是这一部分,使人成为独一无二的种类。依据你的信仰不同,这一部分可以被视为创世或进化的杰出成就之一(摘自《学习的革命》)。

  有关人的本性一直古今中外一直颇有争议话题,但大都是基于一种假定而来的。中国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西方现代文明就是以“假如人性是不完善的”为基本的出发点,基督教说人是有罪的,佛说人生是苦的等等,但这都没有能很好地解释人性二重性,其实人性从来就是有真善美和假丑恶的两面性。

  在生命漫长进化过程中,由于人经历了从生物到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的特殊过程,所以人在生物和生理特征上都保留了最原始的生物特征,这就是人的本性,简单归结为:普遍的生物性(简称生物性)、爬行动物性(简称动物性)、哺乳动物性(简称兽性)。

  1、生物性

  生物界的普遍特性,用一个简单地法则就可以归结,就是“丛林法则”,有关“丛林法则”最经典的描述为:

  A、山中有一棵伟岸的大树,它枝繁叶茂,丰姿绰约,它的顶端正极力向上,寻求最多的阳光雨露,它的枝干舒展扩张,占据最有利的呼吸空间,它的根系盘根错节,丝丝入扣,吮吸着大地最多的精华。可是,在大树的身边,几个弱不禁风的小树却在痛苦中挣扎,枝干瘦弱如草茎,叶子萎黄如残花。

  小树忿忿地盯着大树“你已经有了如此辉煌的成熟,为什么还要与我争夺生存的空间,你处处得天独厚,为什么却要限制我的发展?”

  大树冷冷地说道:“这里是丛林,竞争就是丛林的法则,因为你的生长对于我来说是个威胁。”

  B、一棵草的种子落在了树下,在晨曦中,从土的缝隙探出嫩黄的小脸,羞涩地轻摇着自己纤细的腰肢,张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一滴雨露从大树的枝干上滴下,又是一滴,这珍贵的甘露滋养着饥渴的小草,草儿蓬勃地成长,她抬起头:“谢谢您!大树先生,谢谢你的慷慨和大度。”

  “哈哈哈哈....”树宽厚地笑了起来,笑声在丛林中荡漾:“别客气,我们同在一个丛林,相依相偎,互相帮助是丛林的法则。尽情地长吧,我会尽一切可能帮助你的。”

  小草感动地流出了晶莹的泪滴。

  C、小草努力长高,可每当她长到一定的高度就无力地倒下,在她倒下的地方继续生根发芽,她一次次地长高,一次次地倒下,终于长成了柔美的草坪。

  “你在干什么?这么卖力地生长。”小树低垂着头,不解地问。

  “是伟大的树,他的慷慨滋润了我,他鼓励我成长,我不能辜负他的希望。”

  小树摇摇头:“他才不慷慨,你瞧他把我挤成什么样,我都要饿死了。”

  “可这是为什么?他会如此的不同。”

  “因为你的生长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你精心地呵护着他脚下的土地,”小树若有所思地说:“适者生存,这是丛林的法则。”

  D、夜晚,刮起了强劲的台风,风声鹤唳,万木萧瑟。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风止了,大树折断了树干,庞大的身躯零乱地趴在地上,他看看身边的小树:“这么大的风你怎么没事?我如此坚强都不能幸免于难,而你却是如此弱小。”

  小树在风中招摇着自己身体,阳光暖暖地照在自己的叶子上:“你总是过于求大求高,你却忘记了树大招风这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懂吗?这也是丛林法则。”

  每种生物都会尽本能地最大限度获取的能量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和空间,生物间又总是互荣共生,持强凌弱,任何一种生物的强大总是有限度的,强大是毁灭的别名词。这就是丛林法则的全部含义,也是生物的普遍特性。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关系、人类社会内部的人与人间的关系、社会关系无不遵循着这个法则,也使得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文明呈现出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局面。

  2、动物性

  动物性即爬行动物性。因为人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人脑中保留了爬行动物的特性,包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从现存的爬行动物鳄鱼、蜥蜴、乌龟、蛇、壁虎、变色龙等,综观爬行动物基本的特性有:

  A、爬行动物对环境依赖度高,基本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如果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就会导致物种的灭绝。调孔亚纲Euryapsida:主要是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出现于三叠纪早期,在白垩纪晚期全部灭绝。

  B、活动的空间有限,几乎是局限于巢穴周围有限的半径内,没有哺乳动物和鸟的宽广。

  C、食物比较单一、猎食方式也比较单一,对被动攻击近乎迷信。如鳄鱼扮枯枝、毒蛇扮树叶守株待兔式的猎食方式。

  D、力量大的特别凶悍,力量小的关于伪装,最凶鳄鱼能攻击牛、马,象壁虎、变色龙离不开伪装,爬行动物几乎都有与环境相对应的保护色。

  E、阴险、恶毒、诡计多端,一旦得手或用强大的牙齿或用分泌毒液置对手于死地。

  F、缺乏安全感,警惕、多疑、无情、死守,经常伤及“无辜”。

  G、交配方式比较原始甚至单性繁殖,且多为卵生,后代从出生第一天起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在大自然中自生自灭。

  H、除了同类几乎没有朋友,似乎总是生活在不是消灭对方就是被对方消灭的境遇中。

  ……

  3、兽性

  兽性即哺乳动物性,是除人类以外生命中最高级的生命形式了。哺乳动物纲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两个亚纲。现存的兽亚纲可分为后兽下纲和真兽下纲,后兽下纲即有袋类;真兽下纲即有胎盘类,是自新生代以来至今的在大多数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动物。仅真兽下纲就有食虫目、攀兽目、灵长目、食肉目等近二十个目,是自新生代以来至今的在大多数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动物。

  从大型的食肉动物到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以及鼠呜狗盗之辈等名目繁多,但总的来说哺乳动物具有以下的特性:

  A、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改变环境来寻找食物,有时甚至不远千里地迁徙或变更栖息地。

  B、大多以种群为主的群居生活,哺乳动物已经具备了与生俱来的征服欲和战胜欲,种群内强者为王,享有特权和支配权。

  C、具有领地的概念,且领地的共享性,有领地内允许其它种类的动物共同生活,不再是独霸一方。

  D、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有着良好的食物链。

  E、物竞天择,强者生存、快者生存。强者以力量取胜、弱者以速度致胜,力量与速度是生存的理由和角逐主题。

  F、从交配和生育都体现出动物本能的感情,繁殖后代的方式以胎生为主,并都哺乳期,如果没有哺乳期则下一代则无存活。

  G、战胜对方的一是为了食物,二是为了交配,不象爬行动物会无故伤闯入领地的生物。

  H、同种群之间有配合,不同的物种间也有协作。

  ……

  4、生物性、动物性、兽性三性合一构成人的本性

  生物的基本特性、爬行动物的特性、哺乳动物的特性就构成了人的本性,无论是人害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形态的演变,国家的政治生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还是个人的成长过程,国家的管理与企业的治理,无不由这三个特性首先在起作用。这三性的合成表现为:

  A、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本能地想无偿地获取生存的空间和资源,这几乎是所有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起点,对神的崇拜以及点石成金、仙女下凡等童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充分说明了这种本能的需求,这是生物特性决定的。

  B、人都希望环境或他人不断地变化,而自己拒绝改变。这一点爬行动物的行为和思维特征,90%以上的人都因此而生活在痛苦、抱怨和无助、无奈之中。

  C、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本能的警惕、恐惧和仇视,这也来自爬行动物的行为和思维特征。

  D、本能地生活在人与人间的关系中,渴望从天而降的被重视、被关心、被爱护。这一特性来自于哺乳动物的特性。

  E、总是本能地以战胜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强大,渴望权力、金钱、性的多占,追求外在的强大。这也是来自哺乳动物的特性。

  F、对人的控制和占有成为了人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没有反抗或者对弱小者,哪怕是孩童都会施之以强暴。

  G、战争、杀戮、诡计、明争暗斗,似乎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顽疾,这些特性来自于生物性、动物性和兽性。

  H、一旦强大就会恢复最低等级的动物性,以不停地欺负弱小者来向外界证明自己的强大,直到被消灭。强大总是有限度的,自然的力量和人类本能反抗的力量和主动的斗争,最终把最强大者消灭。

  ……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从生物性到动物性、兽性到人性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并在此循环往复过程中,使得人性得到不断的提炼和升华。

  人从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起,就本能地无偿寻求生存的空间和资源,当然这一切起初都是由父母提供的,其实这完全是人类生物性体现,是本性而非人性。

  人都本能地渴望环境和别人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和食物,希望每个人都象上帝一样来关心、爱护他(她),当这种欲望不能被满足时就有一种受伤害的感觉,就会抱怨、愤怒、反叛,仇视他人和社会,这是由人的动物性决定的。

  人都对能地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充满着好奇和恐惧,好奇来自于兽性,恐惧则来自于动物性。

  人往往都执着地以不变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来换取其所有想要的一切,这完全是动物性最典型的表现形式,鳄鱼思维。仅仅一纸文凭、一技之能赢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现在要面对的是充满兽性的角逐,必然是“跑的比人快一点点的人”才有希望和机会。

  人在第一次尝到胜利、权力、金钱的快乐后,往往就误以为天上会只对他下金雨、掉馅饼,这就是动物性的表现。如果三次获取胜利、权力、金钱后,就会把自己当皇帝,以为天下人都得臣从于他,否则就不惜发动战争,以打败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强大,这就是兽性的表现。

  人一旦强大或者获得了自以为是的强大就会回到生物性的贪婪中,人最愿意生活在生物性中,实在不行就生活在动物性中,退而次之要生活在兽性中,最不愿意自己生活在人性中。

  人性往往都是被逼出来的,是经历战争、大灾大难、生离死别、倾家荡产后的觉悟,人性是不会从天下掉下来,更不会从地上长出来。

  ……

  关于人的本性总在这种生物性、动物性、兽性的恶性循环中,除非本性的力量得到毁灭性打击的遏制或玉石俱焚的威胁,否则人性不会自动降临人间的。

  人脑的第三个层面是指人脑在第一层爬行动物脑和第二层哺乳动物大脑的基础上生成的大脑皮屋。在边缘系统上,是由两边组成的大脑和想一张皱巴巴地毯般覆盖其他一切的脑皮层。脑皮层只有大约30毫米厚,但它有6层,每层有不同的功能。就是这一部分,使人成为独一无二的种类,这一部分可以被视为创世或进化的杰出成就之一。人性就是在这一皮层的作用下产生的。

  人性就是人类超越一切生物和动物本性后获得的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表现为:

  A、把自然规律当作人类的最高信条,有节制、有序地、有度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再是贪得无厌,把维护环境的自在性、自然性,生物的多样性作为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B、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和目标,严格而有序的竞争与充满人文和人道的关怀相统一,不分种族、性别、文化、出身、教育背景、地位等给每一个人以做人的尊严并以维护每个人做人的尊严为最高信条。

  C、承认并充分尊重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各种文化和文明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D、以感恩的心面对一切,以对人、组织、民族、社会、国家、人类以及大自然的贡献决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奉献决定价值而不是索取决定价值。

  E、把学会如何爱当作终身使命和任务。

  F、人一生只需要战胜自己的本性,而不需要战胜别人。

  G、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地发达,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

  H、人类永远不可能成为宇宙的主人,假如人类自以为能完全主宰地球的时候就是人类自我毁灭的时候,人类的强大总是有限度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