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二十五:三从

80酷酷网    80kuku.com

  

  松下幸之助说自己当初从未有“将来想这样做,那样干”的胸怀和壮志,自己的愿望从没超过“如果今天能好好地工作”或“只要今年能顺利”的范围,自己只是经常抱着虔诚感谢的心,从事每日的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这也就是“三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内容。

  伟大的愿景和使命,长远的战略和计划,这些当然重要。但也决不能忽略每天的工作成就。很平凡的每一天是不是同样有意义地度过?很平常的各种事务是不是也都在尽心尽力去做?今天是不是又前进了一步而没有虚度?所有这些都是至关紧要的事项。

  另外,当今的世界日新月异,竞争者你追我赶,十分激烈。分秒必争是成功的要诀。做事情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周全,还必须能够从现在做起,迅速推进。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用;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的这段话,不也正是从我做起的要求吗?

  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庸》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所讲的不正是从小事做起的道理吗?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执行起来也并不容易。之所以往往做不到,与“知”仍有莫大的关系。因为人们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然会导致将必要的行动忽略了。

  金融学中有所谓商业银行“创造货币”职能的说法。来由是这样的:假定中国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所有商业银行都合并为一家银行,那么当该银行接受了客户A的一笔10000元的原始存款后,按照10%的准备金比率,银行留下1000元的准备金,把剩下的9000元贷给了B,B把这笔款支付给了C,C又原封不动地把它存在银行里。这样,原来10000元的原始存款,现在变成了19000元。也就是说,当银行把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而另一部分贷出去时,银行创造了货币。借贷过程当然不会到此为止,银行还会留下10%的准备金,把剩余的8100元再贷出去,因此又会形成一笔相应的存款……。如果这个借贷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以致无穷,那么,严格的数学逻辑可以证明,最终将形成100000元的存款,整整扩张了10倍,这个10就是货币乘数,正好是10%的倒数。如果将银行准备金确定为5%,那么货币乘数将变为20。如果银行的准备金趋于0,那么货币乘数将趋于无穷大。

  现实生活中也到处存在着这样类似的“货币乘数”效应。当你为企业所做的工作存在问题或与行业中最先进的水平存在差距时,就好像你给银行存进了一笔“钱”。而如果这笔原始的“钱”与企业其他系统或与客户系统关联度越小,也就是说现实中被企业运用得越少,乘数的作用就越小,反之,它的乘数作用就越大。现实世界中,很多企业看起来企业理念没有什么差别,领导人和员工的素质也好像差不多,但经营的结果却会大相径庭,人们往往不知所以,其实是源于一些细微的差别上,即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也是在市场竞争和日常工作中要想成功就决不要有丝毫懈怠的原因。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对此深有研究。他举例说:有两家公司都透彻了解企业对社会的责任,都认真经营。可是双方透彻了解的程度有细微的差别,遇到同样的事情时,想法就会不太一样。一个会想:这样已经很好了。另一个却想:也许还不够。前者遇到顾客的埋怨时,就会说:“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我们已经全力以赴了。”而后者则会虚心接受顾客的埋怨,不断改进。这样经年累月,开始时相差一点点,后来距离却完全拉开了。企业和人的命运差别很大,很大程度上由此而来。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