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我的Google求职记

80酷酷网    80kuku.com

  

  神秘的网际网路企业

  我们曾在各式媒体看见对Google这间股价接近美金四百元的网际网路企业报导。办公室里随手可得的食物,轻松活泼充满创意的企业文化,聚集一流人才但扁平而充满效率的组织等,简直是终极的工作环境。

  这样一间人人称羡的公司,想必应征者的履历表一定如狂风暴雪般飞来。然而对于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进入这间公司工作,之前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因为顶多只能到Google的征才网站上寄寄履历表而已。

  征才网站( )也很怪,你仅能对任何工作机会寄履历到 这个唯一地址,无需在网站上依栏位填写,与一般企业征才网站设计大不相同。

  以美国微软为例,你得先注册帐号后开始依栏位填写履历。人事负责人整理和搜寻很方便,应征纪录也好管理。我只能想象Google或许在 背后有个可怕的系统,能处理上吨的求职履历。

  他不是秦王,我却是荆轲

  然而履历寄出后Google并不保证回信。石沉大海的焦虑想必每个求职者都深有感受。或许跨国公司总是慢一点,或是投履历到Google的人太多,或是那个想象中的系统不够Powerful.总之,它就是没有回音。

  2006年四月底,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的新书「做最好的自己」(Be Your Personal Best )正体中文版在台湾上市。出版社安排他回台湾与网路界的知名人士詹宏志先生进行对谈。

  机会来了,我告诉自己。先前曾想过透过认识的朋友去跟李先生联系,网路产业待这么久,这种关系只要去找并不难。然而此种「内线交易」可能会让我看不起自己。这次演讲,变成我唯一能接近他的机会。

  我兴奋的在网路上报了名,参加这场演讲暨座谈会。将履历写成了英文与简体中文,附上个人作品后装入纸袋密封。心情有点像战国时期的荆轲,等着要成大事的那一天来临,当场把这包交出去。

  命运绝不可掌握在别人手里

  演讲暨座谈会开始前,现场报到的人已经挤得水泻不通。这也难怪,如此重量级的对谈,自然有广大的慕名者。我在一旁焦虑的想着,这样下去我该怎么见到李先生呢?我连他现在在哪里都不知道。

  而且递送履历的场合绝对不可以像古代草民拦轿喊冤一样,会给对方太过突兀的感觉(例如他正在与媒体或者身旁的贵宾交谈时冒然切入),反而是大大的不礼貌,也给人负面印象。

  透过现场的服务人员转交应该可以吧?他们绝对知道李先生在哪里。于是我抓到一个看起来较高阶的工作人员,请他将我手上的文件转交给李先生。工作人员狐疑的问里头是什么?我只好尴尬的老实回答。

  回到听众座位上稍微安心。然而进场的人越来越多,我越想越不对。那个人会不会一忙就忘了拿给李先生?递交后李先生会不会随手就搁着没看?我从座位上跳起来,冲到门口去把履历夺了回来。

  我的命运绝不可以掌握在别人手里,我必须亲手递交这个东西!

  我不想等Google来找我,所以我自己来了

  此时刚好广播的声音响起,大体上是说等等演讲会后有李先生的新书签名会。签名会?我灵机一动,赶忙去买了一本李先生的新书「做最好的自己」。拿书给他签名,起码可以近距离跟他说上话!

  演讲开始了。李先生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谈了何谓成功以及如何才能成功等较为严肃的问题。其中有一段小故事,提到他当时离开微软前,其实是主动去跟Google接洽表达求职意愿的。

  记者问,像他这么有名的人理当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挖角,自己跑去求职会不会很丢脸?他回答,认为值得争取的就该主动去争取。事实上如果不是他主动表明,Google还以为他并没有离开微软的打算哩。

  他说:「我不想等Google来找我,所以我自己来了。」这,这句话真的说得太好了,这不正是在说我的情况吗?在台下的我暗自决定等一下也要这么跟他说。

  图穷匕现!

  演讲与对谈结束,新书签名会马上开始。只见要求签名的人已经排成一个长龙,绕到演讲厅外头去了。我在队伍中忐忑不安看着讲台上埋头苦签的李先生,由于人数众多已经变成签名机器,头也不抬的猛签。

  我刻意排在队伍的较后面。理由是轮到我之后可能再签几个人李先生就可以休息离开,对我的记忆会比较深刻,也可以减少他忘记阅读甚至忘记带走我履历的机会。我不断从队伍中离开去排最后一个位置。

  轮到我了。如同每个签名者,我打开书本的签名页放在他面前。正当他反射性的要签下去时,我把履历放在书本上,大声的说:「李先生,我不想等Google来找我,所以我自己来了!」

  他好像有点回过神来的感觉,抬头看看这个人是谁。我说:「这是我的履历,请多多指教!」他说了声好,顺手把我的履历搁在旁边并在我书上签名。旁边工作人员有些尴尬,后头还有人呢,我赶忙下台。

  李先生在我背后喊着:你还是要上网登记履历喔!googl.com/jobs

  Google,再见!

  总之,我还是乖乖的依照李先生所言再次上网登录履历。不知道是不是这次的行动起了些许作用,一个月后我终于收到来自Google美国总部的回信,标题是Thank you .

  内容就不必多说了,大意是Google发现他们目前没有合适我工作经历的工作职位,感谢我并希望我以后仍然会考虑在Google工作云云。算是替这次的「行刺」划下句点。

  事后回想起这段经历,或许对李先生造成小困扰,但是对我而言却是有趣的心境和过程。在台下谋画着要如何才能在恰当的时机接近名人,并发动奇袭般的一击。那种紧张感一度让我递出履历的手有些发抖。

  朋友说我在科技界也算是小名人,这样做会不会太自贬身价(怎么跟李先生同一个问题!),我倒认为如果自以为有了点小成就,就开始有身价跟身段问题,那才是要不得的事,会阻碍自己的进步跟机会。

  一直到最近我才发现,Google所有的应征程序都在美国总部控管,十分严格,并非李先生可以插上手。完全排除人治的因素,如此兼融了制度化与创意的企业,让我再次感受到Google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

  只是,唉,要进这间公司真是困难啊!什么?你说你想看看Google的拒绝回信内容长什么样子?来来来我告诉你,google.com/jobs ,你自己上网投投履历,运气好的话就能看到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