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调查:经理人职业枯竭调查报告

80酷酷网    80kuku.com

  

  我们借着本刊享有盛誉的经理人高级研修班这一平台,对此次来参加培训的150位中、基层主管进行了一次“工作状态”的调查。我们希望通过得出的数据,可以反映出一部分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现状。让我们不要忽视和回避一些问题的存在,冷静应对,从容生活。

  本次《中外管理》经理人调查中,普遍是30~40岁的中年人。有41.2%的人都已工作5~10年,同时工作15年以上的也有38.2%.只有17.7%和2.9%的人,是工作2~4年和10~15年的。可以看出,工作5~10年和15年以上的主管,是最需要知识更新和培训的人群。

  他们中间,更换过3~5次工作的人占到51.43%,换过1~2次工作的也有31.43%,从没更换工作和更换过6次以上工作的人士,则分别占到11.43%和5.71%.

  了解了此次调查的背景,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是企业乃至社会中坚力量。那么他们的工作状态目前又是怎样的呢?

  哪类人最容易“枯竭”?

  所谓“枯竭”,是因过度密集的工作而对个人的需要有所忽略,以致于出现精疲力尽的状态。本次调查对象基本是企业中、基层主管,结果显示:承认自身“有时有”枯竭状态的人占25.67%.这个数字与《2004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33.1%)相近。

  我们还发现:随着员工职位层级的增高,“枯竭指数”反而会越低,而且经常有这些现象的人几乎没有。这就证明了:当人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有成就感时,比如:工作职务、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等方面,就容易发挥个人的能动性而乐此不疲。而一般员工由于职位低、参与企业管理少、每天的工作又比较相似和周而复始,因而收到的认同感和回报都比较少,所以相对更容易产生职业枯竭感。不难看出作为职业经理人,相对于物质激励,有时更需要的是被人认可和拥有成就的心理感受。

  你是否忽略了潜伏的“枯竭”?

  承认自身职业枯竭的人士占到1/4,但问题可能恰恰出在另3/4的被调查者身上。因为无视问题、回避问题,或许正是问题开始恶化的开端。

  我们的依据是:我们可以看出年龄在30~40岁的经理人,出现亚健康的状况已经非常普遍,有42.86%的人出现过“持续精力不济、极易疲乏,对疾病抵抗力下降”的状况。而身体状况不佳,在职业心理咨询师的眼中,有时恰恰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心理问题外显于躯体化病征”。职业枯竭及其引起的身心亚健康,已经成为困扰越来越多职场人士的现实问题。此外,被调查经理人中,有时会出现“对工作缺乏热情与投入,效率低下,易烦易怒”者已达到32.36%.足见得这些问题不可忽视(详见下表,数据为百分比)。

  何时最容易“枯竭”?

  “职业枯竭”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一个人的工作热情、资源储备都在慢慢消耗,新鲜感与方向感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得模糊不清,于是倦怠便开始袭来。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人是于工作2~5年时发生“职业枯竭”症状的。有关研究数据也说明:通常在4年左右,这种状态达到高峰。这也就印证了如果一个人在2~5年还不能升迁或是更换工作岗位,就很容易发生因“职业枯竭”而选择一些情感转移方式甚至是跳槽的说法。

  对于出现“职业枯竭”的原因、采取的处理方式、能否应对等,被调查者可谓仁者见仁,其中有43.75%的人每天工作10~12小时,足见经理人的辛苦程度。因此,对于“能否自如的应对压力”的回答,经理人们压倒性地选择了保守地回答“尚可”(详见下表,数据为百分比)。

  “枯竭”时,独处,还是求人?

  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应对“职业枯竭”的状态,大家的方法普遍集中于进行“在职学习”、“转移注意力,培养个人爱好”和“顺其自然”。看来,经理人更多是运用自我调节的方式,而很少选择找主管沟通、进行心理咨询或者休假。而且,中、基层经理人还是不会轻易选择跳槽和脱产进修。尽管有57.14%的人都曾为工作压力而困扰,但毕竟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谋求一个职位还是需要苦心经营的,不会轻言放弃。

  笔者身边就有一位正处而立岁月的女士。她大学毕业后开始独闯北京,工作一直非常努力并且很有成绩,做到了一个不错职位和收入。如果她愿意,完全可以在那个企业终老。但是,她开始厌倦了工作。终于一天,突然辞职了。而且这一年多来,她一直没有再找工作,只是终日苦闷。前一阵,她因为身体不佳不得不住院调养。我们希望采访她的念头,也因此打消了。也许她的个案很特殊甚至极端,但它确实说明了:当一个人承受过大的压力,如果不积极应对,就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如何重获工作的快乐?

  那么,如何摆脱“职业枯竭”,重新找回工作的乐趣呢?

  1.学会正视问题。不要消极地否认压力的存在,也不要以更拼命的工作来掩饰问题,否则自欺欺人的做法只会形成恶性循环。

  2.将危机视为财富。职业生涯顾问建议:当你对工作产生枯竭时,就是应该重新思索自己的时候。花点儿时间静心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擅长哪个领域?性格适合于从事哪类工作?这份工作可以发挥特长吗?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被摆错了位置?自己对工作究竟有哪些期望?想从工作中获得些什么?而事实上工作本身又能不能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这些呢?

  3.寻求“外援”。不妨与亲朋好友或同事一起诉说你的感受,不要闷在心里。此时,朋友若能给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很好,而且当你诉说出来时,其实就已经在无形中释放了一些压力。此外,与主管谈心、寻求职业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是一种好方法。

  4.学会享受生活。尽情享受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独处的时光,都是减压的好方法。在工作之余,花一点儿时间反省、沉思、发呆,甚至做做白日梦,都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

  因此,作为经理人,时常进行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溺爱”,还是非常必要的。社会的发展是一己之力所不可控制的,因此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进程,但可以调整状态,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