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读后感的写法如何写好读后感?

80酷酷网    80kuku.com

近日读后感的写法如何写好读后感?登录上了百度热搜,受到广大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关于目前的读后感的写法如何写好读后感?相信小伙伴们都是想要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吧,小编也是在网上进行了一些整理,收集到了一些与读后感的写法如何写好读后感?相关的文章,那么下面就来分享给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吧。(以下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

读后感的写法(如何写好读后感?)

【一】

读后感,是小学生常写的一种作文。

好多次,有学生、家长问我,读后感怎么写,甚至连老师也问。

我说,读后感就按照“读—后—感”这么写。他们总是笑,以为我敷衍,其实我是认真的!

我总想,有些问题,是需要自己动动脑筋的,并不是光教就能教会的。比如,学开车,不上车练习,能学会吗?学游泳,不下水练习,能学会吗?这些都是老师没法教的,只能靠自己实践、思考、感悟、总结。写作文,也是如此,老师只能当个领路人,领你进门,修行在自身。

但,爱偷懒的人,最好一教就会;功利的人,觉得一写就该得高分。天下哪有这么立竿见影的事?

【二】

写读后感,往往会犯两种错:一是写成了书评,二是写成了内容概括。

【三】

曾遇见一个学生,我问,读后感写好没?他说,书都还没看完呢,怎么写?

书都没看完,这真是个好理由啊。没办法,我得治治他,就给他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说:这就十个字,你一秒钟就看完了,现在就开始写读后感吧。

他很惊讶:老师,你开玩笑吧。读后感是书的读后感,一句诗怎么写读后感啊?

显然,这位学生对“读后感”有误解:是谁规定,只有看书才能写读后感?是谁规定,只有看完了书才能写读后感?是谁规定,一句话、一句诗就不能写读后感?大概受了这些年来读后感征文的影响。

读后感怎么写?就这么写

【四】

读后感的“读—后—感”写法,是这样的。

读,是说读了一句话、一句诗,或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总之是读过,读完没读完另说。

后,是时间,要在读过之后写,没读过怎么写?“读过”是“的”,有“的”才能放矢。有本事的话,放肆也行!

感,是说在读的过程中,有感觉,有感受,有感悟。这是最重要的!哪怕没读完,只要有了“感”,也是能写好读后感的。

读后感,主要是在“感”上做文章。为什么有“感”?一定是在读的过程中触动了你心里的记忆,产生同感,勾起了回忆,把书本(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了。这能列出一个逻辑过程:

读内容→→触动心弦、产生同感(提出观点)→→联系生活(用事实证明观点)

比如:

读内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产生同感(提出观点)→→努力很重要啊!

联系生活(用事实证明观点)→→考前不复习,考后徒伤悲。吃了亏,改一改,考前好好复习,考后笑哈哈。

写的时候,其实只有“读+感”两大块。把你读到的、令你有感的那部分内容简单介绍下,然后顺势联系生活实际(举个事例),再来个总结,读后感就完成了。

【五】

来看一篇范文吧。

失败了还要保持乐观——读《草房子》有感

文/李玺聪(三年级)

翻开书,书中杜小康的故事令我启发。

杜小康的家是油麻地的首富,可有一天,杜小康爸爸用了家里大部分的财产远航,可是船翻了,他们破产了。杜小康停了学,但他不怕苦,不怕累,刻苦地过着每一天……

杜小康的乐观精神,值得我学习,他的形象还在我脑海中盘旋。

合上书,我不禁想到了我三年级一次数学考试的情形:交好了卷,本以为考得很好,自信满满地,以为至少也有个95分以上的,但当试卷发下来是,我简直要晕了过去!接着定了定神,看见了试卷上用像血一样红的笔迹写着89和那一个个的叉叉,我就泄气了,像没有气的气球一样,垂头丧气的。可这时我想到了杜小康的感人故事,杜小康在那么大的家庭变故打击下,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保持乐视向上,而我仅仅是小小的一次考试没考好而已,因此我备受启发,不再气馁,重整旗鼓,不断研究试卷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归根到底是由于太骄傲了,没有仔细地检查!这时,我自己鼓励说:“这个考试只不过是检查知识是否牢固,并不可怕,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仔细做题检查,下一次一定能拿到好成绩,哪怕是最后的期末考试也不在话下!果然,经过我认真做题,仔细检查和着杜小康的乐观精神,真的期末考试得了100分,第一名!

再次翻开这本《草房子》,杜小康的故事还使我记忆犹新,从心眼佩服杜小康,打击并不可怕,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向上才是最重要的。还想再次拜读,希望《草房子》能带来更大、更多的启发!

注意文中“合上书,我不禁想到了我三年级一次数学考试的情形”这句话,这是由书中有“感”的内容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这是写读后感最为关键的一点。

小作者从书中杜小康的故事得出了“乐观精神”——这是一个观点,得用自己的实际生活例子去证明它,即小作者举了自己考试的例子。

也就是说,“读”与“感”之间,存在一种“读”触发“感”、“感”验证“读”的关系。

【六】

其实,从某个角度说,“这本书真好看”也是读后感,是发自肺腑说出来的呢!但你交给老师试试?

【七】

摘一段徐启贤老师的话:

读后感,以“感”见长。“感”是怎么产生的?即读了书中的某一个片断而受的刺激,因它而浮想连翩……但不是所有的浮想,都有价值的。感中的“应用的浮想”,须得经过你实际生活的洗礼,证明:是实际有效果的。

可见“感”,一定是“学以致用”的“感”!写作的目的十分明确:告诉读者,你看我的某个坏习惯,就是因为读了此书的某一个片断而改掉了。

因此,读后感就是“现身说法”,这样既共享了经验,又向读者推荐此书的价值!

今天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就是这些了,那么这些内容小编也不知道是否会对大家起到帮助,如果大家对于本站点有建设性的建议的话,欢迎大家留言哦,本站点也会不断的改进,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环球信息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