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童年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史家之绝唱——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87),陕西韩城人。他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
学家和思想家。他写的《史记》,计130 篇,约50 万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
武帝太初元年约三千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历
史的总结,也是光耀千古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
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
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
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 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
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
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
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
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
历史学家。
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
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
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
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
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
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
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羊群翻过
村东的小山,过了山下的溪水,来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丰美,绿油油的
惹人喜爱。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
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萦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
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从20 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
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
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
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就在他写《史记》的时
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司马迁出狱后继续写作,经过前后10 年艰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史
记》。这部巨著,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no.2 博学多能——张衡
博学多能——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
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
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
很早就闻名乡里。
据史书记载,他10 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
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
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
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
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
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又各有怎样的规律呢?
这简直是太美妙了。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
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广漠的星空
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
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
够准确,事实上早春斗柄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少年时代对日月星辰的观察,激发了张衡努力探索天文奥秘的决心。后
来他两度出任中央政府专管天文的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
《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
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2500 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他
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候风地动仪;创造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能飞行数
里的木鸟。
渴求知识的张衡总是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不满17 岁时,他辞别父母独
身一人到外地访师求学。在古都长安,他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
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和世态人情。在当时的京都洛阳,他结识了不少有
学问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崔瑗,精通天文、数学、历法,还是很有名气的
书法家。张衡登门向他求教。正是由于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使得他在各方
面获益匪浅。除了在天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外,在地震学的研究上也是举世
瞩目的,他创制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相类似的仪器问世早1700 多年。他还是
东汉六大画家之一,他写的《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为人们所
津津乐道。
河南省南阳县的北面有张衡墓和平子读书台,墓碑上有郭沫若的题词: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

no.3 中华医神——华佗
中华医神——华佗
华佗(141~208),安徽省亳县人,东汉外科医生。他首创了“麻沸散”,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麻醉技术进行手术的医生,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家中
杰出的代表人物。
华佗7 岁死了父亲,哥哥被抓去充军,一去不返,音信全无。家庭十分
贫困,只有小华佗和母亲相依为命。
华佗从小爱好读书,富有钻研精神,对医学饶有兴趣。在母亲的教育下,
小华佗立志不图官位,愿为良医,以救民济世为本。
后来,母亲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忽冷忽热,周身疼痛,皮肉肿胀。华佗
请来很有名气的大夫治病,也不见成效。母亲病故前对华佗说:“孩子,记
住你的父母都是被这种古怪的病折磨死的。我希望你早日学成医术,好让百
姓少受疾病之苦!”
母亲的去世激发了华佗发愤学医、普济众生的决心。他来到城里,要拜
父亲的生前好友蔡医生为师学医。蔡医生开始不想收华佗为徒,可是一想,
华佗父亲生前是自己的老朋友,朋友一死,转眼不认人,也太不讲情义了。
所以,他想考考华佗,如果他是一块做医生的料,就收;不行,就不收。
蔡医生主意已定。他见几位徒弟正在院子里采桑叶,而最高处枝条上的
桑叶够不着,便向华佗说:“你能设法把最高的桑叶采下来吗?”华佗说:
“能。”他叫人取了根绳子,拴上块小石子,只一抛,绳子抛过枝条,树枝
被压下来,桑叶就采到了。蔡医生又看见两只山羊在斗架,眼都斗红了,谁
也拉不开,就说:“华佗,你能把这两只山羊拉开吗?”华佗又说:“能。”
只见他拔来两把鲜草,放在羊的旁边,斗架的羊早就斗饿了,一见鲜草,忙
着抢草吃,自然散开不斗了。
蔡医生见华佗如此聪明,就收他为徒。后来华佗跟随师父刻苦钻研,注
重实践,终于成为被人拥戴的一代名医。
华佗根据医道,自编了一套“五禽戏”体操,教人用来锻炼身体。不少
人练了很有效果。华佗一位表弟长期做“五禽戏”体操,年老时,耳聪目明,
牙齿坚固,为同龄人所羡慕。
华佗一生刚直不阿,不求虚名。有一次,华佗替曹操治好了偏头痛病,
深得曹操赏识。曹操要他留在曹府,给他优厚的报酬。华佗在曹府做了一段
时间的侍医,但他身在曹府,却心在民间,总想为老百姓多解除疾病之苦。
有一次,华佗借故妻子有病,回家探望。回家后,不愿再去曹府。曹操知道
后,以欺骗的罪名把华佗杀了。曹操成了有罪之人,而华佗一直被后人传颂。

no.4 映雪夜读——孙康
映雪夜读——孙康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
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
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
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
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
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
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
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
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
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
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no.5 试才滕王阁——王勃
试才滕王阁——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文
学家。乾封元年及第,援朝散郎,著有《王子安集》。他写的《膝王阁序》
被誉为千古绝唱。
王家是绛州有名的书香世家。王勃的爷爷王通,就是著名的文仲子,弃
官归隐,授徒著书,著有《中说》。王勃的父亲王福对儿子们的学习要求十
分严格。王勃幼年天资聪颖,他一方面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能刻苦
攻读,史书上说他“六岁善词章”,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思路畅达,又快
又好。与他的两个哥哥不相上下,号称“王氏三珠”。他九岁时读《汉书注》,
就能发现错误,写了《指瑕》十卷。王勃十几岁应试考场,授朝散郎,又被
沛王李贤聘为署府修撰。由于王勃才华出众,与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并称
为“初唐四杰”。
王勃一向不满于豪门和官场的倾轧,加上才高气盛,便遭同僚的嫉妒。
正好因为一个案件的牵连,上元二年(公元675 年),父亲被贬为交趾令。
这年九月,王勃悲愁难遣,怀着郁闷的心情到交趾去看望父亲,走到南昌,
正好是重阳节。南昌府都督阎公整修的滕王阁落成,正在阁内大摆庆功宴,
邀集一班文人雅士、社会名流饮酒赋诗,欢度重阳。这膝王阁乃显庆四年滕
王李之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前临赣江,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王勃久慕此阁,
到此哪能不游!
来到膝王阁,只见楼高九丈,阁分三层,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南有压
江亭,北有挹翠亭,高低错落,相映成趣。上得楼来,但见阁道上丹漆彩画,
光艳照人。远眺则山野平川尽收眼底,鸟瞰则澄江如练,百舸争流。王勃看
得如醉如痴,不禁文思泉涌,不能自已。王勃正沉醉于楼阁的宏伟与山河的
壮丽之中,忽然一阵箫管鼓乐之声从宴会厅传来。王勃循声望去,只见阎都
督满面春风,正在举杯致词:“今日乃重阳登高之日,又逢膝王阁整修已成,
老夫聊备薄酒,为各位助兴。现在我提议,以膝王阁为题,或赋诗,或作文,
效兰亭故事,以不枉今日之雅会。”众宾客深知都督心思,他是想让自己的
女婿孟学士当众写一篇序文,以显示其才华。因此阎公派人拿纸笔巡让众客
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肯贸然动笔。王勃远道而来,自然不明就
里,加上年轻气盛,恃才傲物,联想到自己的遭际,情思满怀,不吐不快。
送纸墨的刚到跟前。王勃便上前拿起笔来,饱蘸浓墨,便挥笔疾书起来。
阎都督一看大怒,心里骂道:“哪来的毛孩子,不知进退,坏我大事!”
不禁拂衣而起。他叫人暗暗在一旁观看,看他写些什么,再做处置。
暗中观看的人第一次回报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沉吟不语
起来。这是已开始写南昌地形的雄阔,自是不同凡响。待回报写到“落霞与
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描写望中秋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俱是神来之笔。阎都督抚案而起,赞叹道:“这真是少有的天才呵!这篇文
章要世代流传,永垂不朽了。”在座的众宾客纷纷称赞,连阎公的女婿孟学
士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弗如。阎公将王勃请到宴席上,大家尽欢而散。
这次交趾之行,王勃不幸在海上遇风浪溺水而死。越南人民感念王勃父
子,至今还有庙宇和塑像纪念他们父子俩。

no.6 诗仙——李白
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先世为陇西(今甘肃)人,5
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
25 岁时开始漫游各地,42 岁那年被任命为供奉翰林。李白毕生写诗。他写起
诗来既快又好,杜甫说他是“斗酒诗百篇”。他的诗歌,热情奔放,气势宏
阔,富有浪漫色彩,后世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相传,李白小时
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
在山涧旁磨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
针。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
了。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据
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了不少天文、地
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学会了弹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风流儒雅,气概不凡,是当时很有名气
的文人,这次是到蜀中来做官的。在长安,他早就听说李白的诗名,这次来
到蜀中还未上任就前来拜访了。家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的柳树荫下,只见一
个年幼的书生,头戴纶巾,佩一把宝剑,正在吟诗,同样是风流倜傥,卓越
不群,来人对这少年的喜欢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诗稿,先
是吃惊,后是赞叹,最后竟是击节拊掌了,他说:“小家伙的文辞简直可以
和司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写吧,中国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当时的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参加
进士考试。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个國家栋梁,否则就一辈子只当
一个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谢安,相信总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
李白少年时代的诗歌留下来不多,比较早的一篇是《访戴天山道士不
遇》。
说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观中去寻访一位道士。时值初春季节,桃
花正带露开放,飞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确实美不胜收。然而道士却
始终没有回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见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归了。回到
家后愈想愈觉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诗兴。
于是展纸挥笔——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no.7 诗圣——杜甫
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
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诗人,他的诗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家庭是书香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晋代著名学者、军事家,祖父
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在这样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
育,早在咿呀学语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古代诗歌,从《诗经》到《楚辞》再
到汉代乐府。他记忆力特别强,一天能背几首诗。不几年,胸中已装了几百
篇诗文。
7 岁那年的一天,父亲教他背诵古代的赋,其中有“凤凰”之名。杜甫
早就听说过有凤凰鸟,但就是没见过,于是抬起头来问父亲:“凤凰鸟是什
么样的?”父亲告诉他:“这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为凤,雌为凰。它
头像鸡,颈如蛇,领似燕,背如龟,尾如鱼。这种鸟不与其他凡鸟为群,是
高洁的象征。”杜甫听了深深地印在脑中,过了一会儿他对父亲说:“有志
的人也应该像凤凰,对不对。”父亲高兴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对,对。”
“那我就作一首凤凰诗吧。”杜甫说。父亲惊喜地睁大眼睛:“好,念出来
我听听。”于是杜甫吟诵起来。诗中把他理想中的凤凰尽情讴歌了一番,最
后抒发怀抱: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从此以
后就更加用心培养他了。
到了9 岁,杜甫已经能写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诗作写给
大人们看。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当地诗人聚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场,
有时人们还是把他从树上叫下来的呢!当时在长安有一个名人汇聚的中心,
那就是歧王的家里,诗人、学者、艺术家常常是济济一堂。最使杜甫难忘的
是,他承先辈们的介绍,到过歧王的王宫,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名流,有幸欣
赏了名噪一时的歌唱家李龟年的演出。
杜甫20 岁离家漫游,他游吴越、登泰山、访燕赵,增长了很多见识。他
33 岁这一年,在洛阳与另一个诗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40 多岁时
國家发生动乱,自己也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生活无着,却用血泪写出千古
传诵的诗篇。

no.8 边塞诗人——王之涣
边塞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太原)人,一说蓟门(今北京
市)人。唐代诗人,曾任文安县尉之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传世
之作仅《凉州词》和《登鹳雀楼》等六首。
王之涣小时候非常聪明好学。钻研学问,精益求精;写作诗文,落笔惊
人。他死后,靳能为他所作的墓志铭说他“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他
年少时,喜欢游历,结交当时一些著名诗人。尤其与王昌龄、高适来往密切,
视之为知己。
一日,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这个地方饮酒论诗。当时,有几名
歌女也被叫来歌诗助兴。王昌龄首先提议:“我们几人在诗坛上也算小有名
气了,但没有分出名次。今日可以听歌女都唱谁的诗,谁的诗被唱得多,谁
就是第一。”一位歌女先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又一歌女唱了高适的一首
绝句。王、高二人都喜形于色。王之涣说:“这两个歌女都是唱的下里之曲。”
说着指着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说:“且听这位所歌何人?”果然檀板一响,宛
转的歌喉悠然而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凉州词》。歌女又唱了两首绝
句,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三人相视大笑。王之涣开玩笑地说:“果然不出我
所料!”这几位歌女知道原因后,连连拜谢道:“肉眼不识诸位诗仙。”
王之涣不仅蜚声诗坛,而且也是一位清官。他在河北文安县当官期间,
秉公办案,为民除害;光明磊落,毫无媚骨;还动员县城财主,集资办学,
兴教育人,兴建了一个四梁八柱、十间大瓦房的“义学堂”,至今传为佳话。

no.9 诗成泣鬼神——李贺
诗成泣鬼神——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西)人。被后人誉为
唐代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他上承楚辞九歌、南朝乐府的传统,
并受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启发,也受到韩柳领导的古文运动的影响。其诗
想象丰富,运用神话传说,新奇瑰丽,在唐代诗坛别开生面。历史上常把他
与李白相比,有“鬼才”“鬼仙”之称。
李贺很小就有“神童”之称。相传他7 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书籍,能
写出很漂亮的文章和诗句。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和皇甫■听到这件事,就派人
要来李贺的诗作,阅后十分惊奇,竟怀疑不是出于李贺之手。韩愈说:“如
果是古人的作品,我们或许没有看到,现在诗人的作品,我们哪能看不到呢!”
于是他和皇甫■一起从洛阳到昌谷去拜访这位“神童。”
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本来是唐皇宗室郑王的孙子,因为晋肃的“晋”与进
士的“进”同音,李贺因避父讳,不能考进士,后来韩愈为他写了一篇《辩
讳》,使他做到太常寺奉礼郎。这天李晋肃正在家闲居,听说大人来访,慌
忙出迎。韩愈和皇甫湜走进客厅,便提出要小公子李贺写首诗看一看。这时
李贺正在后院玩耍,听说有位韩大人和皇甫大人要见自己,就连蹦带跳向客
厅跑去。韩愈正说话间,忽然看到一个孩子,清清瘦瘦,浓眉大眼,跑得满
头大汗。他头上的发辫歪向了一边,肩上还搭着一件长褂。不用说,这就是
小李贺了。李晋肃向客人介绍后,李贺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韩愈两人说明来
意,李贺欣然从命。只见李贺从从容容拿过文房四宝,望望客厅外两位大人
的车马,长长的羊毫笔就龙飞凤舞起来。皇甫湜一杯茶尚未喝完,小李贺已
经交卷了。韩愈接过一看,上写《高轩过》,两人不禁拍案大惊,连夸:“好
诗!真李家千里马也!”从此李贺的诗名便不胫而走,传遍京华。
李贺作诗写文,总是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深刻的构思,从不生搬硬造、东
拼西凑去模仿别人。他平时很注意积累素材,观察生活,锤炼文字,深化意
境。他常常早上出去,骑一匹瘦马,后边跟一个小书童,背上一个书包。他
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凡是认为有意义的事,都随时记下来,放到书
包里。凡诗不先写题目,晚上回家以后,再拿出来一一整理成完整的诗文。
他的母亲常常看到儿子背着一书包纸片回来,又每天写到深夜,心疼地说:
“孩子啊,你要把心呕出来吗?”
由于李贺注重观察和思考,因此在艺术风格上能出奇制胜,不落前人窠
臼,惊世骇俗,耐人咀嚼。如“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致
酒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行行》)等都是至今传诵
的名句。

no.10 才华横溢——李商隐
才华横溢——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郑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
人。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9 岁时死了父亲,四海无可归之地,九
族无可倚之亲,只好随母亲归居郑州。家境虽然艰难,但不肯荒废学业。在
“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的基础上,少年李商隐坚持跟堂房叔父学习。
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國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
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13 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
首《富平少侯》诗。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 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
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
杜撰假托的人物。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13 岁
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
正是由于李商隐少年笃志于学,才华横溢,17 岁就凭文才受到了令狐楚
的赏识,跟从令狐楚学骈文奏章,被引为幕府巡官,25 岁举进士。但是,当
时牛僧孺和李德裕在政治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李商隐也成了党派斗争的牺
牲品。原来令狐楚是牛党中的人物,而李商隐的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是
李党人物,因此,李商隐徘徊于牛、李两党的斗争之中,一直受到排挤,不
能施展他的才能。858 年,罢官还郑州,病卒,只活了46 岁。
李商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许多诗篇流传至今;他的许多名句,脍
炙人口。他26 岁时写的《安定城楼》一诗,曾被王安石赞为名诗: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鸾雏竟未休。
诗中以贾谊、王粲自比,暗示自己少年忧时不遇,胸怀大志却被追名逐
利的世俗所猜忌;又以凤凰一类性情高洁的鸟自喻,表白自己的高洁和抱负。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很高。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含义隽永,至今仍广泛被人
引用。

no.11 市民词人——柳永
市民词人——柳永
柳永(987~1053),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是
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
个专门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
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
词”之说。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柳宜在北宋朝廷任工部侍郎。柳永小时候与两
个哥哥都很有才华,都考中了进士。在乡里有“柳氏三绝”的美称。但在三
兄弟中,却是年幼的三变最为聪明伶俐。据说柳永是吃乳娘奶长大的。乳娘
是个略通诗歌的女子。她在给柳永喂奶时,常用手指蘸着奶汁在柳永掌心上
写字。小柳永虽然不会读,但识字不少,到了7 岁,就成了名噪崇安的神童
了。
柳永小时候,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学习十分刻苦。他家门前有一条柳叶
河,河边有块大青石。每天早晚,柳永总提着一杆大笔,蹲在大青石上提腕
运劲在水面上练字,日子长了,他在纸上便能写出十分潇洒、飘逸而又沉稳
的字了。乡邻们每逢婚丧嫁娶,多有求他写对联的,人称“柳联”。柳叶河
边那块大青石,则被后人称为“磨砺石”。
柳氏三兄弟在学习上都是十分刻苦的,据说他们在赶考之前,连家乡素
有“风景奇秀甲天下”的武夷山都没有游玩过。只是在临进京之前,三变才
提出游一次家乡山水,放松一下情绪,开阔一下眼界。三兄弟流连于山水之
间,乐不思归。三变更是灵感勃发,思如泉涌。他一气吟出五阙《巫山一段
云》。词的第一首写道:“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隐破非烟,何
处按云轩?昨天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大自然的美景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映成趣,勾勒出武夷山水的奇幻与旖旎。
至今,他家乡的群众仍为有柳永这样一支神笔而自豪。

no.12 苦学成材——范仲淹
苦学成材——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初期著
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太宗祥符进士,由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后拜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主张推行新政,改革吏治,提倡农桑,减轻劳役,
加强军备,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工于诗词散文,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本来生活在一个官宦之家。五代时期,他的爷爷范赞时任吴越国
秘书监。父亲范墉任武宁军(徐州)节度掌书记。范仲淹就是范墉在徐州所
生的第三个儿子。可悲的是当范仲淹刚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随着家境的衰
落,他的母亲谢氏不得不带着他改嫁给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东)朱氏,
更姓朱,名说,中进士后恢复本姓。范仲淹小时候很有志气。他曾在长白山
(今山东邹平县南)醴泉寺读书,因家庭贫苦,每天只能煮一盆薄粥,划作
四块,早晚各两块,切一点荠菜,加一点盐来吃,这样苦学了三年。后来,
他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十分难过,哭着辞别了母亲,到南部(今属商丘)学
舍读书。他这时学习更加刻苦,夜以继日,有时通宵达旦,五年没有脱衣服
睡过觉。由于范仲淹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抱负。当他还是个秀才时,就“以天下國家为
己任”,后来他当了谏官,大胆揭发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受到贬谪
处分。后来他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又回朝任副宰相,积极推行新政,
因触犯一部分权贵利益而遭到排挤,回到陕西防守边境,新政也就废止了。
第二年,他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
篇纪念文章。范仲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
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千
多年来,这句话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
息的警句。范仲淹一生艰苦朴素,经常把自己的薪俸分给乡亲,深得人民拥
戴。他“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人民“哭之如父”。

no.13 年少志高——岳飞
年少志高——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我国著名
的民族英雄,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
岳飞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祖上世世代代都在黄土地上勤恳耕作。父亲
岳和是个忠厚的庄稼人。他家省吃俭用,常常用节省的粮食帮助饥民度过荒
年。邻居有侵占岳家耕地的,岳和干脆割给他;有借钱不还的,也就不要了。
这种忠厚治家的传统直接影响了岳飞。传说岳飞降生时,有一只像大雁一样
的大鸟飞鸣而过,所以父亲为他起名叫鹏举。岳飞没满月,黄河决口,母亲
姚氏抱着岳飞坐到一个大沙瓮里,才幸免于难。
岳飞小时候,家里很贫穷。母亲含辛茹苦,亲自教他读书。没有钱买纸
笔,就用树枝作笔,沙地作纸,在地上练习写字。他寡言少语,但学习十分
用功。尤其喜欢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崇拜诸葛孔明等济世名臣。
他小时还曾写联寄志:“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队出郊圻。”表明他将来
要像诸葛武侯那样报效國家,拯救人民,建功立业。他曾游历泰山,写下“流
水崇山怀作者,春兰幽竹契风人”,寄托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名
人志士的仰慕。
岳飞不仅用功读书,精心学习兵法,而且刻苦练习武艺。传说中他生就
一身神力,未成年就能拉开300 斤的弓,8 石的弩;向周同学习箭法,能左
右开弓,箭无虚发。其实,岳飞这身武艺完全是练出来的。
岳飞生活的时代,正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时代。国难当头,匹夫有
责,岳飞决心练好武艺,保家卫国。他12 岁那年,投到一位外号“搬不动”
的老师门下。“搬不动”并不教他武艺,却每天让他手拿镐镢、肩挑扁担,
在山下挖坑担水栽树。一连两个多月,满山遍坡全栽满了树。可“搬不动”
还不说教习武艺的事。岳飞心想,我为报效國家,前来求师学武,不能光栽
树呀。“搬不动”看出岳飞的心事,笑笑说:“功夫志中来,志在耐中磨。”
过了三个多月,树栽完了,他帮师傅干杂活,师傅还是不提学武。岳飞
挂念老母,提出回去看望老母,“搬不动”说:“要学武艺,功在苦中练;
要想卫国,须先舍小家,哪有学不到武艺,就中途退却的道理?”从此岳飞
再也不提回家了。
春节将临,“搬不动”把岳飞叫来说:“你来到我这里共栽了三千六百
棵树,从明天早上开始,你去把这些小树一棵棵挨个儿摇一摇,不准折断一
枝,不准漏掉一棵,太阳不出来,就得摇完。”从此,岳飞半夜就起床,打
水扫地伺候好师傅就去摇树。开始,累得腰酸腿疼,太阳出来,刚刚摇完。
到第十天,离日出还有一个时辰,岳飞就摇完了,腰不酸,气不喘。正好“搬
不动”也来到了,他抚着岳飞的头说:“鹏举呀,俗话说,功夫,功夫,全
在工夫。没有工夫,哪有功夫!看来,你跟我一年,功夫学得差不多了,明
天可以回你母亲那里去了。”岳飞很奇怪,说:“师傅,你还没教我武艺呢!”
“搬不动”摇摇头说:“武艺我不教,我只是教你一点武艺之外的功夫,有
了这点根基,你学什么都不难了。”
岳飞辞别了“搬不动”,回到家后又跟周同师傅学习箭法,后来果然练
就一身绝技。
宣和四年(1022),岳飞应募出征,母亲在他背上用衣针刺下“精忠报
国”四个大字。10 年后,岳飞已经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元帅了。他在《满江红》
一词里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抒发了他不慕功名,不图利禄,以身报国,只争朝夕的精神。

no.14 巧骂“皇兴”——吴承恩
巧骂“皇兴”——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明代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被列
为古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长篇章回神话小说《西游记》就是他创作的。
吴承恩的父亲吴锐原来是个小商人,幼时嗜书如命,常常站在课堂外面
的窗户底下偷听讲课,在店里时常抱书吟哦,因此有人给他取个外号叫“吴
痴子”。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吴锐读书未成,他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儿
子身上,从小就教吴承恩读书、写字、画画。小承恩天资聪慧,又肯用功学
习,诗词曲赋样样精通,还能写一手好字,很小就以“神童”之名誉满乡里。
与老师和父亲的愿望恰恰相反,吴承恩对“四书”“五经”远远不如对
野史稗言、故事传说兴趣大。平时父母给的零用钱,他全部积攒起来到市场
上去买野史、笔记、小说之类的书籍看,还常常一个人躲到僻静地方,读得
津津有味。有时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急得父母到处找他。待找到他以
后,发现又读的是不“正经”的书,免不了一阵呵责。
吴承恩读书如醉如痴,入迷着魔。把父亲那种嗜书如命的脾性全部继承
了过来,邻里乡亲看他一天从早到晚总是呆呆地读书,因他父亲吴痴子之名,
便喊他“小痴子”。吴承恩全然不理会这些,仍然到处搜集各种神奇的书看。
博览群书,使吴承恩博学多才,因此乡间百姓结婚的喜颂、丧事的吊文、
做寿的祝词及节日的春联多是请他写,吴承恩也总是有求必应,写得又快又
好。
有一天,淮安的一个叫张皇兴的粮商慕名前来请吴承恩,要他为“皇兴
粮行”写一副祝颂的对联。这位粮商平素欺行霸市,常常缺斤少两,谁敢稍
有不满,他便横鼻竖眼,拳打脚踢,当地群众恨透了他。吴承恩也早就听说
了这个人,心里种下了不满的种子。他拿定主意用对联来骂骂这位奸商,于
是欣然应允,挥笔写道:
皇兴大粮行,慈夙楚城扬
横联是:去四首。
张皇兴一看,喜不自胜,连连道谢,私下以为吴承恩是称赞他以慈善为
本,名扬乡里呢,于是请裱糊匠裱好,恭恭敬敬地悬在中堂。他哪里知道吴
承恩捉弄了他。原来,如果按照横批把上下联前两个字的部首去掉之后,正
成了:
王八大粮行,心歹楚城扬
乡亲们暗中知道了底细,无不拍手称快。
吴承恩虽有才华,但在科举考试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来做了
浙江长兴县的县丞,正直的性格又使他看不惯官场中的欺诈作风,后来干脆
回家专心写作,不再涉足黑暗的官场了。他的诗文辑入了《射阳山人存稿》,
许多篇目都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据说他还撰有《禹鼎志》,但已
散佚。

no.15 铁道专家——詹天佑
铁道专家——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字眷成,是我国著名的工程专家。生于广东南
海县,曾祖和祖父都是经销茶叶的商人。到了他父亲詹兴洪时,正遇上鸦片
战争爆发,茶行破产了,只靠詹兴洪种田来维持家庭生活。
詹天佑8 岁那年进私塾读书,他天资聪慧,求知欲强,可是在这里,塾
师所讲的都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老是“之乎者也”“天地君亲师”一类陈
旧腐朽的东西,枯燥无味,束缚儿童的身心发展。詹天佑对这一套腻烦透了。
他最感兴趣的是工程、机械等新知识,他用泥巴捏火车,做机器。身上老是
装着小齿轮、发条、螺丝刀、镊子等等,一有空就摆弄着玩。小伙伴们都称
他是“机器迷”。
一天,小天佑对他家的闹钟突然发生了兴趣,他想,这个方方的东西为
什么能滴嗒滴嗒走个不停?为什么它能按时响铃?为什么它能始终这么均匀
地走?家里的大人都有事出去了,小天佑决定要打开这个宝贝匣子,看看其
中的奥秘。他把闹钟拿到隐蔽的地方,把零件一个一个拆开。他自己的脑筋
也动开了:这一个零件是干什么用的?这一个零件和那一个零件为什么咬合
在一起?那一个零件是什么力量使它摆动起来的呢?拆着,思考着,一直到
把整个闹钟拆到不能拆为止。一大堆散碎的零件怎么按原样装起来呢?詹天
佑凭着他那良好的记忆力,居然一件一件装好了,他也弄清了闹钟的构造与
原理。
1871 年,清政府派我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容闳负责筹办幼童
留学预备班。11 岁的詹天佑听到后恳求父母让他参加考试。因为家贫,正在
为詹天佑前途而忧愁的父母一听说是官费,便欣然答应了,但是他们又担心
詹天佑年纪太小考不取,可詹天佑满有信心地说:“保证马到成功。”考试
结果一公布,詹天佑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被录取为第一批出国留学的预备
生。
1872 年,第一批留洋学生共30 人登上征程了,詹天佑第一次乘轮船、
坐火车,对这些洋玩艺非常着迷,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制造火车、轮船?他心
中顿时有一种羞辱感,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奋求学,用科学来振兴祖国。
在美国,为了学好英语,詹天佑住到美国市民家里。第二年他考进了西
海文小学,仅用3 年就小学毕业了,2 年中学毕业。他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
程系,专攻铁路工程专业。他发誓一定要让中国也有自己的火车、轮船。在
这里,他少年的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加上他刻苦钻研,各门成绩一直名列
前茅。
1881 年,詹天佑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05~1909 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
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在修建的过程中,詹天佑因地制宜运用“人字形”
线路,减少工程数量,并采用“竖井施工法”开挖隧道,缩短了工期,在中
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no.16 飞行先驱——冯如
飞行先驱——冯如
冯如(1883~1912),我国早期杰出的飞机设计师和爱国飞行家,为我
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冯如出生于广东恩平县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穷,4 个哥哥先后夭折
了。小时候,冯如做过无数个梦:他梦见自己像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走进学
堂读书,梦见自己像鸟儿一样在蓝天飞翔⋯⋯。那时候,家里买不起玩具,
小小年纪的他总是自己动手做玩具。用火柴盒做个轮船啦,用硬纸片做个小
飞机啦,用几块铁皮做个工具箱啦。日久天长,他练得心灵手巧,每当有新
的“杰作”,他总会拿给村里的小朋友们观看,那可是他最为得意之时。1895
年只有12 岁的冯如告别双亲,随表兄赴美国旧金山谋生。在那里,他边做工
边参加教会学校的学习。以后,他又转赴纽约学习机械。这期间,冯如深感
中国科技的落后,以致处处受别国的欺凌。他发誓要为中国人争口气,要用
自己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
在很短的时间里,冯如先后掌握了30 多种机器的操作、维修等本领。他
利用在华侨中募集到的捐款,在旧金山租了一间厂房,并请了3 位华侨青年
作为助手,开始了艰难的飞机设计和研制工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没有
气馁。为了试飞,他先后8 次从飞机上坠地,也没有畏缩,他坚信自己会成
功。
终于,经过1000 多个日夜的苦干,这一天,冯如就要驾驶自己设计制造
的飞机进行飞行试验了。许多记者都怀疑:这架飞机能顺利地飞上蓝天吗?
能比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飞得更远吗?然而,令西方世界震惊的是:冯如驾
驶的飞机不仅顺利地飞行了,而且试飞的航程是莱特兄弟首次试飞航程的3
倍多。在当时的航空史上,开创了一个奇迹。26 岁的冯如用自己的双手揭开
了中国航空史的第一页。
为了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为了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冯如回到广州,
他要亲自驾机飞行表演以唤起民众的注意,动员社会各界为制造飞机出力。
不幸在一次飞行中,由于飞机突然坠地,冯如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想的依然是祖国、是事业、是飞机、是他飞向蓝天的梦!

no.17 腹内孕乾坤——魏源
腹内孕乾坤——魏源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清代邵阳(今湖南邵阳)人。是杰出的
爱国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也是最早向西方学习的革新家之一。
魏源出生于诗书世家,祖父有学问但隐居不仕;父亲也是个读书人。魏
源从小聪慧,但沉默寡言,常常整日独坐。爷爷说:“这孩子性情相貌都不
平常,不要把他当作一般孩子来养育。”
魏源七八岁时,进入书塾学习。他读书非常用功,对好书爱不释手,常
常伴灯苦读到天明。母亲怕他熬坏了身体,常常催他早点睡觉,有时硬是吹
灭灯逼他去睡。但等到母亲睡后,他又悄悄起来,点上灯,用被子遮住光读
起来。勤奋给他插上了智慧的双翅,9 岁那年他就参加县里的童子试,并且
在考试中一鸣惊人。
事情是这样的。魏源在去参加童子试前,老师见他年纪尚小,很不放心,
就考他对对子,老师出上联“闲看门中月”,这是拆字联,门中月合起来是
“闲”字。魏源抬头一看墙上正好挂着一幅“春耕图”,他当即对出下联“思
耕心上田”。老师一看魏源应对如此敏捷,激动地说:“好,对得好!”
考试的日子到了,堂上几十名儿童熙熙攘攘,县令忽然发现群童中有一
个孩子眉清目秀,举止潇洒,十分可爱,于是特地召他上来一试,这个孩子
就是魏源。县令面前放一只茶杯,茶杯上画着太极图,他当即出句说:“杯
中含太极。”魏源临来之前母亲给他烙了两张大饼揣在怀中,此时,他一摸
胸口,有了!从容对答说:“腹内孕乾坤。”众人听后大为惊异,县令也觉
奇怪,忙问“何谓乾坤?”魏源对答如流:“天地谓乾坤,我怀中的两张饼
正像乾坤,我吃了它,就要考虑天地间大事了!”大家听了,一致称赞这小
家伙有奇才。从此,魏源也就扬名乡里了。
魏源11 岁时,揭露乡里有个举人抄袭别人的诗文,那举人恼羞成怒,借
题发挥,指着灯笼里的蜡烛出一句上联:“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随口应对:“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弄得举人狼狈不堪,
旁观者都暗暗叫好。
魏源长大后没有忘记少时誓言,他与龚自珍、林则徐等人结成好友,一
边切磋学问,一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no.18 一代名人——郭沫若
一代名人——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取家乡沫水(大渡河)、
若水(雅河)之名,改为沫若。他出身于四川省乐山县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自幼聪颖,才智过人,4 岁半上私塾,7 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和
《千家诗》等,他写诗、对联非常有功力,在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横溢的
才华。
有一年,私塾周围的桃子熟了。郭沫若和小朋友们一起爬进附近的寺庙
里,专拣熟透的蜜桃摘了吃。不到半天工夫,庙里桃树上的甜桃几乎全部进
了他们的肚里。老和尚大为生气,便跑去找私塾先生告状。先生痛感自己没
有教育好学生,可是追问的结果,无一人承认。先生生气了,上课时口出上
联,挖苦讽刺学生——“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且向学生声明:
“谁要对得好,可以免罚,不打板子。”学生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半天
也没有一个敢回答的。先生明白郭沫若最顽皮,一定有他参加偷桃,所以决
定叫他回答,也好罚他一下,警告他人。郭沫若无可奈何站了起来,只思考
了半分钟,便答出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听了非常高
兴,连声夸奖,心想: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将来必定会出人
头地,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又一次,先生讲过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后,问道:“國家兴亡,匹夫有
责。你们该怎么办?”又是郭沫若回答得精彩:“要振兴中华多读书,为富
国强兵读好书。”郭沫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终于成了一位学
识渊博、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

no.19 “志在鸿鹄”——茅盾
“志在鸿鹄”——茅盾
茅盾(1896~1981),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文学巨匠,我国现代
著名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散文。其中《子夜》《林家铺子》
《白杨礼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他原名沈德鸿,茅盾是发表第一
部小说《幻灭》时使用的笔名。
童年时代的茅盾,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以及非凡的文学天赋。
在上小学时,茅盾就爱看旧小说。他家屋后有一间堆放破烂的小屋,不知哪
位叔祖在那里放了一板箱杂七杂八的书籍,其中就有《七侠五义》《西游记》
《三国演义》之类的旧小说,茅盾找到了这些书,立即被其中动人情节吸引
住了,他爱不释手,有空就偷偷翻看。过去,这些旧小说被称为闲书,父母
一般是禁止自己的子女看的,认为那些书不是正经的学问,看了无用。茅盾
的父亲主张搞实业,希望儿子将来学理工科,也不主张茅盾看这些闲书。但
他的思想比较开明,当他知道茅盾喜欢看旧小说时,并没有严厉禁止。他认
为小孩子读读这些闲书,虽无大用,也可以弄通文理,所以,他又把一本石
印的《后西游记》拿给茅盾看。
9 岁的时候,有一次茅盾跟他的母亲一起到舅舅家去度夏。茅盾的舅舅
是个中医,家里也有不少旧小说。茅盾在那里找到了《野叟曝言》,只花了
三天半时间就读完了。这是清代的一部通俗小说,共一百五十四回,约一百
万字,曾自称“天下第一奇书”。茅盾的舅舅知道他很短的时间就看完了《野
叟曝言》,也很是吃惊,从此对他刮目相看。这种广泛的、大量的阅读,不
仅提高了茅盾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的写作能力。在小学里,
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每次考试他总能得到奖品。特别是他的作文更
是出名。有一年茅盾遇上了童年会考,他参加了这次隆重的考试。会考的作
文题是《论富国强兵之道》,茅盾很快就写了一篇四百多字的议论文,文章
的最后一句是“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主持会考的老师对茅盾的文章大
加称赞,并在最后一句上加了密圈,写了如下评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
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进入中学后,茅盾在名师的指导下,更加广泛地学习了中国古典文学,
他的作文水平也突飞猛进。在湖州中学读书时,他幸运地遇上了钱念劬先生。
钱先生曾在日本、俄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作过外交官,通晓世界大
事,学贯中西,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有一次钱先生让茅盾他们作文,
却不出任何题目,他让学生们自己选题,任意写,很多学生对此作文茫然不
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
题名《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
着脸看,无可奈何的猎人。这是一篇寓言,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现
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暗暗相合,因此,
茅盾也是借此自抒胸臆。这篇文章思想高远,想象丰富,形象生动。钱念劬
先生很是赏识,写了如此批语:“是将来能为文者。”钱先生的预见没有错,
茅盾以后果然成为著名文学家。
湖州中学还有个文学修养很高的杨笏斋老师。茅盾曾跟着他学习写骈体
文。有一次茅盾写了篇题为《记梦》的骈文,写自己暑假回家,到外祖母家
歇夏,外祖母家的宝姨乘机出了一副对联考他。上联是“万事福兮祸所伏”,
下联是“百年力与命相持”。要他指明上下联的出处。他指出上联出自老子
的《道德经》,下联出自列子《力命篇》。宝姨又问他:“这‘命’字易解,
‘力’字指什么?”他答不上来,说去问妈妈。这时外祖母叫吃西瓜,宝姨
拉着他便走,走在门槛上绊了一下,梦就惊醒了。文中写的这个梦虽很平常,
但其中的考题却并不简单。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能写出这些内容,足见茅盾
的知识十分渊博了。杨老师对这篇五百多字骈文也很欣赏,认为构思新颖,
文字不俗。
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茅盾不仅有着很高的天赋,而且有
着远大志向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后来,茅盾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时曾说过:
“如果有谁不觉得整个世界是他的,那他一定不是好中学生。”

no.20 勤奋好学——李大钊
勤奋好学——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河北省乐亭县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创始
人之一,是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家、思想家。
李大钊幼年时,父母双亡。祖父李如珍从他3 岁起便教他认字。大钊5
岁时已开始陆续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了。他聪明勤奋,最喜
欢念人家门上贴的春联,有时候还站在比自己高得多的大人堆里,看那些贴
在墙上的告示之类的东西。有一回,村里出了一张“安民告示”。大人里大
多是文盲,他们在告示旁干瞪眼,不知写的是什么。5 岁的李大钊当着众人,
一字一句地全念了出来。从此,人们对他刮目相看。
李大钊7 岁时正式入学,是个勤学苦练、惜时如金的孩子。有一天爷爷
有事外出,把孙子一人留在书房里读书。当时春光明媚,一群麻雀在房外树
枝间嬉戏,吱吱叫个不住,大钊只是聚精会神地读书写字,根本不受外界的
一丝干扰,好像外面不曾有什么事情发生似的。
快到中午了,爷爷还没回来。大钊做功课也觉得很疲劳,便去姑姑房间
里,帮她干一点儿小活计。没过多大工夫,姑姑便要大钊到院子里去玩玩。
大钊笑着说:“我帮姑姑干活,就是休息脑子的,跟到院子里去玩不一样吗?”
爷爷回家后,听姑姑说了这件事,很高兴。他说:“大钊这孩子有志气,将
来终会出人头地,干一番大事业。”
大钊聪颖早慧,连先生们也另眼相看于他。自从大钊7 岁起,相继跟好
几位先生读书学习过。由于他学得快,特别善于思索,有的先生过一段时间,
便再也教不了他,只好要他祖父另请先生。到大钊13 岁时,跟黄玉堂老先生
读书。那时候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招致了列强步步入侵。不久,八国联军打
进了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慈禧太后带着皇室成员逃往西安了。而具有强
烈爱国之心的义和团和红灯照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抵抗。帝国主义的魔
爪也伸到了大钊家乡附近。中国人民遭受侵略者的烧杀掠夺,苦难深重极了。
有一回,李大钊听先生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不等先生讲完,便大声喊:“我
要学洪秀全,推翻清朝皇帝!”一时间,吓得黄先生忙去捂学生的嘴,生怕
张扬出去有杀身之祸。
老先生深知大钊有志于救国,便在暗中鼓励他好好学习。后来大钊以优
异的成绩考进了清政府办的北洋法政学校,走出了山乡,去寻找救国之路了。
几经探索后,他终于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开创和
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历史进程。

no.21 以解救天下百姓为己任——毛泽东
以解救天下百姓为己任——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他是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是一位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又是一位著名诗人。
毛泽东小时候聪慧过人,而且助人为乐。上小学时,同学们中午来不及
回家,都从家里带午饭。班上有个同学,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经常不能
带饭上学。毛泽东发现后就常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段时间之后,毛泽东
的母亲看到儿子每天的晚饭总是吃得很多,好像中午没吃饱似的,感到很奇
怪。毛泽东把分饭给同学吃的事告诉了妈妈,从此,毛泽东每天都请母亲准
备两份午饭带去上学。毛泽东助人为乐的行动感动了老师和同学,以后,大
家都伸出了友爱之手帮助那个同学。
少年毛泽东胸怀大志,勤于独立思考,反对私塾里那种让学生死记硬背
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多用脑子,才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得扎实、记
得牢靠。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读了许多书之后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所学的
课本及课外的故事书大都是歌颂帝王将相、圣人君子,而没有歌颂穷苦百姓
的呢?这事他思考了很久,后来他发现:原来这些书都是为剥削和压迫人民
的人写的,而不是为穷苦百姓们写的,这种情况太不合理了,应当改变。
毛泽东幼年时身体很弱,经常生病。12 岁时,还生过一场大病。他想:
身体老是这样下去,以后怎么能为國家做事情呢?从此以后,他就经常在自
家门前的池塘里游泳,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的身体渐渐结实起来,在这以
后,他又经常到湘江里去游泳,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意志,一游就是几个小
时,除此之外,他还和同学一起在野外露宿和远足。这样做不仅仅锻炼了身
体,还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树立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都有力地帮助他后
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领导革命,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以解救天
下穷苦百姓为己任的壮志宏图。

no.22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祖籍绍兴,生于淮安,是中国共产党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向为世人赞誉。
其实,天才出自勤奋,天才是勤奋之果。
1914 年,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上
发表了《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就已经崭露头角。老师评价此
文时说:“心长语重,机畅神流。”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
周恩来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乳母常常给他讲故事,教他劳作。后
来,他过继给叔叔。婶婶天天教他识文断字,写字作画,把童年时代的周恩
来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陶冶
了他的情操。
上学后,周恩来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精神激励自己。每天,
他完成作业后,就博览群书。他一边读,一边摘录名言警句,还写读书心得。
他常常读到深夜,大地沉沉地入睡了,他还在书海里邀游。
少年周恩来就胸怀中华,放眼世界。他的作文经常联系國家和国际大事。
有一次,他看了白人资本家贩卖黑人孩子的《汤姆和琼斯的故事》,为黑人
孩子的悲惨遭遇而流下热泪,同时对资本家的罪行而义愤填膺。于是,他带
领同学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黑人孩子,倾吐了发自肺腑的怜悯和同情;一
封写给白人资本家,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与抗议。
1911 年暑假,周恩来从天津到东北探亲,接触了一位有抱负却无处施展
的老人。老人隐居乡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很多感时纪事的诗篇,抒发
忧国忧民的情怀。老人发现周恩来对时局有精辟的见解,对人民有深厚的感
情,便多次带他到烟笼山,并即兴吟诗抒怀:“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强
兮在尔少年。”他对老人非常敬重,把老人的嘱咐深深记在心中。当他离开
时,老人特意写了《赠周恩来》和《赠周恩来南归诗》5 首,列举历史上的
著名人物通过刻苦学习和磨练,成了“非常之才”、成就了“非常之业”的
故事,意味深长地赞扬和激励周恩来。
在中华这块沃土上,周恩来迅速成长起来。他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学生
运动,并且成为学生领袖,积极地宣传马列主义,参加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
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

no.23 桥梁专家——茅以升
桥梁专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号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读书人的家庭里。母亲是一个有学
问有见地的妇女,为了孩子的前途,她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为茅以升日后
成才铺平了道路。
茅以升在学堂里,年龄小,个子矮,身上穿得也很破旧。有钱人家的子
弟经常讥讽和欺侮他。茅以升十分气愤,全然不顾周围的冷眼和歧视,发愤
读书,一直是全班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小以升学习刻苦勤奋,加上天资聪慧,爷爷十分喜爱他。有一年暑假,
爷爷亲自教他学习古文。爷爷教古文的方法很特别,他先把文章从头到尾抄
录一遍,一面抄写一面讲解,等全篇抄完之后,让他练习背诵讲解,这样,
一个暑假过去了,小以升能背诵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古文。一天,爷爷用毛
笔抄写《东都赋》,茅以升站在旁边默诵着。赋文写得很长但也很美,他被
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沉入了一片美好的境界之中。老长时间,爷爷抄完了,
他抓住爷爷的衣袖说:“爷爷,让我背诵一遍你听听。”他果真从头到尾熟
练地背了出来。爷爷惊喜地说:“好啊,熟能生巧,巧能出快!”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南京秦淮河上要赛龙船,河两岸、小桥上挤满
了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忽然嘈杂声变成了一片呼救声。原
来,因为看龙船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挤塌了。不少人掉进了河里,
有的人不幸被淹死。小以升惊呆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长大以后要为人民造桥,造非常非常结实的大桥。从此以后茅以升十分留
心各种桥梁。他只要见到桥总是注意观察桥面桥桩,久久不肯离去。他在读
诗文时,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介绍,就立即摘抄在本子上,见到有桥的画面
就剪贴起来。有一天爷爷给茅以升讲“神笔”马良的故事,告诉他得到神笔
的秘诀,就是“勤奋”二字。这两个字深深地铭刻在小以升的心灵里,把它
看做是得到架桥“神笔”的秘诀。
11 岁那年,勤奋好学的茅以升小学没毕业就考进了“唐山路矿学堂”。
他在班上年龄最小,但是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他的记忆力相当好,背诵
圆周率的精确数值,能把小数点后面100 位数都熟练地背诵下来,经久不忘。
有一天,当时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到唐山路矿学堂视察,并
在礼堂里做了鼓舞人心的讲演。他说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举行起义,建
立民众政权;一路向西方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因而在学堂里学习也
是革命。茅以升牢记在心里,他贪婪地学习着。1916 年,茅以升以第一名的
成绩考取清华学堂官费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
建了武汉长江大桥,还撰写了桥梁方面的许多著作,并为國家培养了大批建
桥人才。

no.24 “四个耳朵”——聂耳
“四个耳朵”——聂耳
聂耳(1912~1935),我国人民音乐家、作曲家。他童年时代非常喜欢
音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笛子、三弦、月琴、二胡和小提琴等多种乐器的演
奏。在他读小学时,是学校音乐团的出色小指挥和儿童小乐队的组织者。
在小乐队的五六个人中,他和两个哥哥就占了一半。这个小乐队由笛子、
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组成,能演奏不少旋律优美的诸如《梅花三弄》《苏
武牧羊》《昭君出塞》《三蝴蝶》等民间乐曲。
每当晚风习习,月光皎洁之夜,聂耳的小乐队便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来。
吸引了不少的邻居和行路人前来围观、聆听。每奏完一曲时,热情的听众便
齐声喝彩,要求“再来一个!”
后来,聂耳从家乡云南来到上海,在“明月歌剧社”担任小提琴手。由
于他琴拉得好,为人又随和,大家都很喜欢他。又因他姓“聂”,占上了三
个耳字,大家都叫他“耳朵先生”。聂耳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觉得这个绰号
很有意思。在他的第一首习作歌曲上,就用上了四个“耳朵”,署名为“聂
耳”。
聂耳感到该社的活动背离时代的要求。他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了
《中国歌舞短论》,批评该社负责人黎锦晖搞一些“香艳肉麻的靡靡之音”,
并提出应向群众学习,创作出新鲜的艺术作品。但此举却遭到反对,他离开
歌剧社后,到英国人开办的“百代唱片公司”从事音乐创作和伴奏。在短短
的8 个月里,他创作了《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等10 多首革命
歌曲。外国老板看到黄色音乐赚钱,让聂耳写些黄色歌曲,并许给他很高的
稿酬。但聂耳断然拒绝了,并立即向老板提出辞职。
在人民剧作家田汉36 岁生日时,聂耳带着小提琴来参加祝贺。正在大家
兴致极高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进来几个不速之客,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密
探,一时都愣住了。这时,聂耳拿起小提琴大模大样地拉出一首曲子来,他
边拉边唱地围绕这些密探转圈子。于是大家也跟着聂耳唱起来,越唱越有劲,
越唱声越大。一时间,室内歌声飞扬。探子看了这情景,交换了一下眼色后,
一边嘴里唠叨着:“神经病,简直是一群神经病!”一边灰溜溜地出去了。
探子走出去后,大家都纳闷地问聂耳:“刚才你即兴演奏的是什么曲子呀?”
聂耳笑着说:“不就是35 年3 月15 日,田汉同志36 岁生日吗?”

no.25 妙算惊人——华罗庚
妙算惊人——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省金坛人,我国著名数学家。他从小就有
天才的数学头脑,在学习中特别善于动脑筋,以后全凭自学,一步一步登上
科学的高峰。他先后担任过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曾应邀到许多國家讲学,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数学权威。
华罗庚小时候,他的父亲开小杂货铺,家里穷得很。华罗庚一生下来就
被装进一个箩筐里,顶上又盖一只箩筐。老人说这样可避邪消灾,所以给孩
子起名为“罗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
素。而且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华罗庚的数学
天才大大超过了他的同学们。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
王维克。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
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
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
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过了一会儿,
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他大声说:“是二十三。”王老师问:“大
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
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王老师说:“他答对了。”接着
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还用这个方法点兵呢!西方数学家尊
称它为“孙子定理”。王老师一再表扬华罗庚是个好学的孩子,前途不可限
量。从此,同学们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其实,这年才刚满14 岁的华罗庚,
根本没看过《孙子算经》。他完全是靠动脑筋,凭聪明才智计算出来的。王
维克发现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后,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领
入“数学王国”。经过许多年的勤奋努力,他进了清华大学,又去了英国剑
桥大学进修。华罗庚终于成了一名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在国际上也很有影
响。

no.26 数学之星——陈景润
数学之星——陈景润
陈景润,福建闽侯人,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他在圆内整点、球内整点、
华林问题、三维除数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他的《算术级数中的最
小素数》的论文达到了世界新水平。特别是在人们公认的,称之为数学皇冠
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他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
文,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父亲希望这个孩子的降生能给家中
带来“滋润”的日子,因此给他起了个吉利的名字。
少年陈景润酷爱数学,数学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他不善言谈,不
喜欢交际,在那些穿着整齐、欢声笑语的同学面前,总是自惭形秽。只有在
上课和做作业的时候,他才把自己并列到全班几十个同学之中,也只有在这
个时候,同学们才对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了一个故事:200 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
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想:凡是大于2 的偶数一定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
之和。比如4=2+2,6=3+3,8=3+5,⋯⋯哥氏本人虽然对许多偶数进行了验
证,都说明是确实的,但他本人却无法进行逻辑证明。他写信向著名的数学
大师欧拉请教,欧拉花了多年的精力,到死也没有证明出来。从此这道世界
难题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人能攻下来,因此,它被称为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自从听了这个故事后,哥德巴赫猜想就时常萦绕在陈景
润的脑海中。他常想:那颗明珠究竟会落到什么人之手?中国人,还是欧洲
人?应该是中国人拿下这道难题。他暗暗下了决心,从此更加发愤学习数学,
有时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
有一天,妈妈把米倒在锅里,添好水让他看着,然后就上街买菜去了。
景润头也不抬地答应了妈妈,却照样看书。他的思路完全沉浸在功课之中,
饭糊了也没闻到。等妈妈从菜场回来,一锅米饭有一半已烧成黑炭。
陈景润不仅学习刻苦,还利用余时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他成了
班里有名的读书迷,同学们亲切地送他一个昵称——“booker”。
正因为陈景润具有勇攀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少年
时代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王国的天空。

no.27 严谨治学——竺可桢
严谨治学——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在气象、物候、
地理、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他一生注重收集中国和世界气候变化资
料,对5000 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撰写了《我国五千年气候
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论文,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他的代表作《物候学》
既是一部研究物候的专著,也是一本科普读物。
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小名叫阿熊。镇上的私塾先生为他起了
个大名叫可桢,意思是应该做一个坚实的柱子、國家的栋梁。
小可桢1 岁半,父亲就教他认字。有一天,父亲外出,走前对竺可桢说:
“可桢,今天不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小可桢,
硬要父亲教他认几个字再走。竺可桢3 岁时,已经认识不少的字,而且会背
诵好多唐诗。
竺可桢5 岁进了学堂。学习可用心了,门门功课都是成绩优良。他的哥
哥是乡里的秀才,平时经常指导竺可桢写字做文章。有一次,哥哥教他学造
句,一直到天亮,鸡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觉。这么肯学的孩子,还真不多。小
竺可桢身体瘦弱矮小,有的同学嘲讽他:“好一个寒酸小矮子,准活不过20
岁⋯⋯”这几句话刺痛了竺可桢,他发誓要锻炼身体。连夜订了个锻炼计划,
每天早晨鸡一叫就起床跑步、做操。他坚持了一段时间,体质明显增强。同
学们再也不喊他“小矮子”了。
小学毕业后,竺可桢进入上海澄衷学堂。1909 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这个学堂的老师都是英国人,从教材到上课全是英文,不准说中国话。英国
老师叫学生,不喊名字,只喊编号,根本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待,竺可桢
气愤万分。他深深感到,中国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于是发奋读书,加倍
用功,发誓要为中国人争气。
1910 年,竺可桢到美国留学,在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农学院学农业。后来,
他发现农业跟气象关系密切。1913 年秋,他在农学院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
研究院的地学系,攻读气象学。1918 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回国后,在南京东南大学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no.28 少年留学生——李四光
少年留学生——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20 年代,
他首先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曾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 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
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
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
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 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
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
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
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
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
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
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
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
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
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李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
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
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
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来,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
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
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