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老子(格老子是不是骂人)

80酷酷网    80kuku.com

格老子(格老子是不是骂人)

第十五军奉命死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众所周知,上甘岭战役,规模之大,伤亡人数之多,都是让人震惊的。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以上,这场残酷的战争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984年,四川一农民看到一则寻英雄的启事,问父亲:这不是你吗?

(上甘岭战役)

可以说上甘岭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战争,更是一场政治上的决战,因为他关乎着整个战局。

临危受命的十五军,展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对四十五师师长崔健攻说:“告诉诉机关同志,十五军的人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伤亡再大也要打下去的,十五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国内像十五军这样的部队有很多,但是上甘岭只有一个。”

崔建功沙哑的嗓子说:“1号,请您放心,打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有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十五军党委也向全军发出了“为粉碎敌人秋季攻势的,对全体指战员的紧急号召”。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战前总动员中,十五军号召人人下定“一人舍命,万夫难挡”的决心,为坚守阵地战斗到底。

“学英雄,当英雄”的开战前动员在前线蓬勃开展,为祖国人民立功,立国际功,成为全军上下的共同目标。激发了广大官兵的血性和胆魄,鼓舞着15军将士英勇奋战。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15军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柴云振就是其中一个令所有官兵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在每一条战线,每一个前沿阵地,都传颂着他“一人舍命,万夫难挡”的英雄事迹。

柴云振究竟是何许人,能够成为15军全体官兵学习的榜样之一?

1984年,四川一农民看到一则寻英雄的启事,问父亲:这不是你吗?

(柴云振)

一、一人舍命,万夫难挡

原来柴云振是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三营八连七班班长,而一三四团就是上甘岭战役中的重要建制之一。

在上甘岭战役之前,柴云振的存在就为这个团,增添了一抹荣誉。

那是在1951年6月4日,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转移阶段的朴达峰战斗中,柴云振带领全班仅剩的三名战士,以少敌多,更是一举夺回主峰阵地,就像战神一样,他在阵地中来回穿梭,歼敌200余人,并且还击毙了敌人的指挥官。

柴云振在援军到达之后,倒下了,他全身血肉模糊,头部负伤多达24处之多,这都是他和敌人在肉搏之中所留下的伤痕。战斗结束之后,他被抬到了后方医院。

朴达峰阻击战的胜利,再一次让美军认识到了我军战斗力之强悍,并且对于延缓美军的步伐,为第5次战役阶段的胜利保存了阵地,也为之后的上甘岭战役赢得了宝贵时间。

而这一切,少不了柴云振的贡献。柴云振也因此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也是该师第一个被授予英雄称号的人,极大的鼓舞了全师官兵的士气。

1984年,四川一农民看到一则寻英雄的启事,问父亲:这不是你吗?

柴云振的英雄事迹,通过十五军政治部的《战场报》以及四十五师《战报》的报道,在全军上下广为传颂,这位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成为了全体官兵的学习榜样。就是在这种英雄主义必胜的精神引导下,我军一步又一步的取得攻坚胜利,最终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然而,被抬进后方医院的柴云振,却意外地“失踪”了。

秦基伟和崔健功从来没有放弃对他的寻找,他们在志愿军伤兵医院里寻找,没有他的消息;在烈士陵园里寻找,没有他的坟茔;在志愿军凯旋的队伍里寻找,也没有他的身影。

二、壮士十年归

其实柴云振并没有牺牲,在他被从前线抬下去的时候,全身血肉模糊,负伤二十四处多。在十五军后勤野战医院,经过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的救治,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由于伤势过于严重,他在医院治疗了半年以后,才能够艰难的抬起头。在医护人员精心的护理下,他的伤势一天一天的好转。

1984年,四川一农民看到一则寻英雄的启事,问父亲:这不是你吗?

(朝鲜战争后勤野战医院)

但是,在伤势刚有好转以后,他就急着归队。然而由于信息传递速度慢,他一时难以联系上部队,而部队在多番查找之下,也没有得知他的下落。

在柴云振因为无法联系上部队而着急的情况下,医生告诉了一个让他晴天霹雳的消息:因为他头部伤势过重,造成了严重的脑震荡,导致他无法做剧烈的活动,并且因为他的右手也受伤严重,不可能再打枪。医生的言下之意,就是他不能够再归队参战的,只能复员回到地方去。

柴云振从渡江战役到西南剿匪,从光荣入党再到入朝作战,他在十五军里脱胎换骨、浴火成长,他的血管里流淌着军队的血液,涌动着这支军队的情感。可眼下,他怎么甘心脱下自己的军装?

柴云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和失落,感觉失去了生命的方向,感觉自己成为废物和负担。医院的政委反复开导他说:朝鲜前线战事正紧,但后方也是更大的战场,你们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不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民可以安心建设自己的国家吗?当前国家正处经济恢复的起步时期,多少前线回来的军人响应党的号召,脱下军装投身地方建设,不也成了新战线的模范吗?

是啊,百废待兴的祖国到处都等待着发展,哪里不需要建设人才,那么多枪林弹雨,生死血关都闯过了,难道还迈不过这道坎?柴云振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和热情。

柴云振在伤还没有痊愈的情况下,就下了病床,从此,医院的病房里就多了个义务的护理员和勤杂工。

直到一九五二年四月份的时候,他因伤基本痊愈,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复员回乡。

1984年,四川一农民看到一则寻英雄的启事,问父亲:这不是你吗?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年离家,九死一生,踏遍天涯,他终于活着回到故乡。从此,他走向了另外一种人生,标志是一把锄头,以及一个大西南山区的农民身份。

三、艰难的寻人之旅

一心务农的柴云振不可能知道,他的英雄事迹在朝鲜广为流传,还被编入了朝鲜的课本之中。

1984年,四川一农民看到一则寻英雄的启事,问父亲:这不是你吗?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