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抗美援朝亲历者讲述:志愿军善待联合国军战俘
保证战俘的物资供给是一个人道主义常理。对于在朝鲜干尽坏事的联合国军的俘虏,我们给予优待。

  战俘的主副食、油盐调料和雪茄烟等物品全部从中国选择优质上等品供给,没有任何损耗而且按最低价格计价,运输费用全由國家支付,所以形成了事实上的俘虏优厚待遇。

  为照顾美、英及新西兰人喜甜食的习惯,供应战俘的主食原料是面粉,白糖也满足需要。当时面包烤箱是无法解决的奢侈物,我们二中队就用处理干净的汽油桶改装:在桶上开一个门,桶中间架起可自由推拉的隔板,把几个同样的桶固定在特制的灶台上,将蒸熟的长形馒头放上隔板并关好桶门,让火焰通过桶的四周来烤。当香喷喷金灿灿甜丝丝的面包出炉时,战俘们高兴极了,“OK!”“Goo d!”赞不绝口,有的还伸出大拇指僵硬地说:“顶━好”。

  供给战俘的副食主要有猪肉、羊肉、牛肉、黄豆、鸡或鸡蛋、鱼。肉是去掉边角的方肉,蛋是经过挑选、整箱整箱从国内运去的上等货,鱼是从鸭绿江里打来的活蹦乱跳的鲜鱼。我们为土耳其战俘专门设立了回民灶,物品也是按回民习惯专供。

NO.2 从古希腊到伊拉克:战争用语残酷现实的产物
虐囚事件曝光了越来越多的丑闻,人们从中知道,一名驻伊美军士兵根本没有把伊拉克犯人当作人,他将这些犯人称之为“它(IT)”。更多的士兵也从来不用“伊拉克战士”这个词,而是用“敌人”,这有点象武器制造商把“人”称为“目标”一样。语言专家指出,驻伊美军使用这样的词语并非偶然,它既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也是残酷现实的产物。NO.3 战史今日:1月13日
1904年1月13日,日本对俄国发出最后通牒, 要求俄国保全中国满洲领土,承认朝鲜在俄国利益范围之外。若犹迁延不决,恐于日俄两国均大不利。同时,日本加快向中国东北调动部队,日俄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3日,德国潜艇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展开破交战。由于美国本土水域防潜措施薄弱,整个1月份德国潜艇在美国海域击沉了62艘商船,总计达32.7万余吨。

  1944年1月13日,巴布亚半岛的日军孤立无援,补给断绝,奉命向莱城和萨拉马瓦撤退。

  1946年1月13日,晚12时前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停战协定》正式生效。

  1949年1月13日,傅作义派与中共素有交往的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到平津前线司令部同解放军进行第三次谈判。

  1993年1月13日,下午,《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简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签约大会于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来自世界 120多个國家的外长或政府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大多数國家在公约上签了字,中国外长钱其琛代表中国政府在公约上签字。《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多边裁军协议,涉及到全面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化学武器。

NO.4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战争起因 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大国长期争夺的对象。8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缓和后,该地区潜在的矛盾逐渐突出。伊拉克对科威特觊觎已久,1961年拒不承认科独立,并企图以武力将其吞并,因遭英国干预和其他阿拉伯國家反对,才于1963年承认其独立。此后,因边界问题与科多次发生纠纷和冲突。两伊战争后,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要求科威特减免其债务,并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石油,导致伊石油收入锐减,要求科赔款和道歉;同时还向科提出重划边界和租用布比延岛与沃尔拜岛99年的要求。遭科坚决拒绝后,伊于1990年8月2日出兵占领科全境,8月8日宣布科为其第19个省。

  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國家的反对,同时也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为美出兵海湾提供了借口。美国出兵海湾的战略目的是:控制海湾石油资源,掌握西方经济命脉,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长期驻足海湾,在中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秩序";制服地区强国伊拉克,保持海湾地区力量均衡,维护美国全球利益。伊侵科当天,美"独立"号航空母舰即奉命驶往海湾。8月6日,美总统G.布什下令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向海湾部署军队。联合国安理会亦通过要求伊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并对伊实施贸易禁运等决议。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的名义建立多国联盟。英、法等38个國家出于不同目的派遣20余万人的战斗部队或支援部队,日本等10多个國家向美国捐款540余亿美元。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限定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前撤出科威特,并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1月15日后可使用武力将伊拉克逐出科威特。
NO.5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背景和中东战争的起因

  一、历史上的巴勒斯坦

  中东地区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國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则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國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巴勒斯坦一直强邻和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

  历史上,巴勒斯坦最早的原始居民是迦南人。他们在公元前约4000年从阿拉伯半岛东部沿阿拉伯海一带到这里定居。公元前13世纪,克里特岛和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移居迦南,将该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人的土地”。这个名称沿用至今。此外,巴勒斯坦早期还有阿穆尔人和亚兰人等部落居民。

  犹太人古时称为希伯莱人,他们和迦南人、阿拉伯人、等都是西亚古代闪族的后裔,他们同其他古老民族一起曾共同生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以后分裂为两个國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亚帝国消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东方新崛起的巴比伦王国占领犹太王国,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犹太人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NO.6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巴勒斯坦正在后,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于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批撤军。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國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尔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乡村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运河区,全歼埃军。

  开战前,以军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而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能完成作战任务,当时,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受训,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况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

NO.7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國家进行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國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美苏在中东的对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则大力资助阿拉伯國家。苏联向埃及、叙利亚等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以色列也从美国得到先进的武器装备。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又取消联合),使以色列感到了来自南北夹击的威胁。1964年,阿拉伯國家出现了团结合作的局面,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协议,并得到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阿方计划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1964年11月,以色列出动空军对约旦河上游的阿方工程进行轰炸,迫使阿方取消此次计划。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从此,法塔赫为了把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可是不断的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六.五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战争经过

NO.8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战争背景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國家丧失了大片领土,尤其是埃及,在战争中损失更为严重。所以,一心想收复失地。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以双方又进行了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军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的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起,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互派突击队偷袭对方。通过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及深感自己的防空力量薄弱,地面部队的力量也需得到加强,遂决定从苏联购置大量的武器装备。苏联也利用埃及的困境,大肆向埃及渗透。美国则大力支持以色列。美苏在中东的较量中为避免直接对抗,力图在中东制造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1970年10月,萨达特继纳赛尔任埃及总统,为摆脱“不战不和”的局面,开始大力加强军备。1971年5月,又与苏联签定了友好合作条约,但苏联在向埃及提供武器的问题上一拖再拖,到1972年4月,萨达特再次访苏时,苏联仍未向埃及提供武器援助。5月,美苏首脑在莫斯科会谈后,苏联决定取消向埃及提供武器的计划。

  苏联的举动引起埃及的极大愤怒。7月8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要求2.1万名苏联军事人员在10天内离开埃及;苏联在埃及的一切军事设施,或者卖给埃及,或者全部撤走。这一举动,是埃及摆脱苏联控制,突破“不战不和”局面的重大步骤。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國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國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1973年初,所有阿拉伯國家军事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共同商讨未来战争的战略。会后,埃及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4月,又在开罗召开了阿拉伯各国参谋长会议,统一了未来的作战思想。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國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NO.9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战争背景

  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國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國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以到:首先,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海战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其次,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

NO.10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反抗南朝鲜军和美国武装干涉者的祖国解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

    参加的情况下

    战前,韩国有8个步兵师、1个步兵团以及支援部队和警察等约14万人。美军驻扎在日本的3个步兵师、1个装甲坦克师和空军第5航空队(飞机835架)以及美国第7舰队(舰只约300艘)随时准备支援伪军作战。朝鲜人民军编有10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和1个摩托车团,火炮迫击炮1600门,坦克258辆,作战飞机172架,兵力约15万人。至同年9月,朝鲜人民军在洛东江前线兵力达13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另2个装甲旅,约10万人;“联合国军”有美国4个步兵师、1个陆战旅,英国1个步兵旅,韩国7个步兵师,总计约17.6万人。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双方兵力对比发生显著变化。1953年战争结束时,双方战场总兵力达300万人以上:朝中军队约180余万人,“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约120余万人。

    朝鲜战争按其作战进程和军事政治结局,通常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950年6月25日—9月15日),朝鲜人民军由三八线进至洛东江;第二时期(1950年9月16日—10月24日),美军和韩国队反攻,朝鲜人民军被迫由洛东江地区向北部地区撤退,第三时期(1950年10月25日—1951年7月9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反攻,解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和南朝鲜部分地区,第四时期(1951年7月10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三八线地区进行防御和抗击敌军的进攻。

    朝鲜人民军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金日成的领导下,在反攻和总攻过程中共实施了五次战役。第一次(汉城)战役(1950年6月25—29日)期间,朝鲜人民军为围歼汉城地区的南朝鲜军队主要集团,沿西海岸向南实施主要突击,于6月28日攻占汉城,并进至汉江北岸。东线人民军解放春川和江陵两城。敌军损失(击毙和被俘)2万1千余名。但韩国基本兵力未遭合围和突击。美国为挽救韩国军队,公开插手,发动侵朝战争。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下令美军入侵朝鲜。

    第二次(水原)战役(6月30日—7月6日)期间,朝鲜人民军在汉城以南强渡汉江,向平泽方向实施主要突击,歼灭水原地域的敌军集团,7月4日解放水原。战役结束时,西线人民军连克平泽、安城等重要据点和仁川港,在中线和东线,人民军攻克原洲、忠洲和三陡等城。尽管美军步兵第24师已进入战斗,其航空兵也积极进行空中支援,韩国军仍未能阻止朝鲜人民军南进。

    7月7—20日,朝鲜人民军实施第三次(大田)战役,企图抢在美军基本兵力展开之前歼灭锦江、安东一线的敌人。人民军向南朝鲜临时首都大田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美军步兵第24师亦在这一带作战。进攻发起后,朝鲜人民军(仅坦克略占优势)于7月13日进抵锦江,当日夜间从行进间强渡成功。这时,人民军成立方面军领导机关和2个军团指挥部。尽管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航空兵占绝对优势,但朝鲜人民军仍于7月2O日在大田地域围歼美步兵第24师,并于7月21日越过小白山脉。敌军损失3万2千余名官兵,火炮220余门、坦克20余辆、机枪540挺,汽车1300辆,以及其他许多技术装备。

    第四次(洛东江)战役(7月21日—8月20日)中,第1和第2军团相邻翼侧向金泉、大邱方向并肩实施主要突击,目的是进抵洛东江并在对岸夺取登陆场。8月初,第1军团抵达洛东江和朝鲜南部海岸,并解放朝鲜西南全境。8月8日,朝鲜人民军在主要突击方向上的各兵团强渡洛东江,并重创美军装甲坦克师和步兵第25师。第2军团沿东海岸推进,于战役结束前进至浦项地域。敌军手中仅剩有包括军事重镇釜山港在内的南朝鲜十分之一的领土(约1万平方公里)。人民军由北面和西面将敌人压缩在釜山沿岸地带。

    第五次(釜山)战役(8月31日—9月15日)的战役企图是:人民军由西,北两面同时实施突击,围歼大邱、永川地域美李军主要集团,并将武装干涉军全部赶出朝鲜。战役开始前,联合国军在朝鲜拥有18万人的军队,并得到美国驻远东空军和海军的支援。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和火炮比朝鲜人民军多1.5倍,坦克多5倍,并且完全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美国为达到自己的侵略目的打着“联合国军”旗号,不仅将自己大批军队(约7万9千人),而且还将许多國家——主要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国为首的其他侵略性军事集团各国的军队,投入朝鲜战场。参加侵朝战争有下列15个國家武装力量的兵团、部队、分队和舰艇: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希腊、加拿大、哥伦比亚,卢森堡、新西兰、泰国、土耳其、菲律宾、法国、埃塞俄比亚和南非联邦。联合国军虽占有巨大兵力优势,但朝鲜人民军发起釜山战役后,仍突破了联合国军洛东江的防御,并在个别地段推进10—15公里,但未能扩张战果。联合国军战役登陆兵在朝鲜人民军后方仁川登陆(参见
仁川登陆战役),朝鲜人民军遂被迫转入防御。

    战争第一时期的结局是,朝鲜人民军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侵朝计划。人民军经过一个半月的作战击毙和俘虏敌军9万4千余人。朝鲜人民军向南推进了250—350公里。但因美国进行了直接武装干涉,人民军未能全部解放自己的祖国。

    1950年9月,侵朝美军指挥部准备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以求彻底歼灭朝鲜人民军。美军计划由釜山沿岸地带举行反攻并在仁川地域实施登陆向汉城总方向发起进攻,围歼三八线以南朝鲜人民军的基本兵力,尔后占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美军第8军在釜山沿海地带共集结了14个步兵师(美军7个师;南朝鲜军7个师),1个美军海军陆战旅,一个英军步兵旅,若干个独立部队,坦克近500辆,火炮和迫击炮1600余门,飞机1000多架。联合国军由大邱地域向大田、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9月13—16日海军登陆兵在仁川登陆,战役开始。9月16日,联合国军由釜山沿海地带转入进攻。联合国军突破人民军防御,并向北发展进攻。人民军被迫后撤。美军登陆兵(步兵第10军)由仁川向汉城进攻,但未能从行进间攻占汉城和切断人民军基本兵力由南朝鲜撤退的道路,历时两周(9月15—28日)的汉城保卫战对此起了巨大的作用。除人民军官兵外,参加保卫战的还有汉城市民。这样,美军指挥部在南朝鲜围歼人民军主力的计划遂被粉碎;朝鲜人民军最高统帅部在10月1日前已将大部分军队从南朝鲜撤出。10月,沿东海岸后撤的各兵团组成第2方面军(2个步兵军),该方面军与在乎壤方向作战的第1方面军一起,一直战斗到1950年12月。

    联合国军进至三八线后,计划实施新的进攻战役。该战役的企图是:一方面自汉城北上,配合在人民军后方着陆的空降兵,向平壤实施突击,另一方面,在东线由预计有登陆兵上陆的元山出发西进,向平壤实施突击,以求歼灭人民军基本兵力,并攻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尔后继续北进,前出到苏中边境。10月11日,经猛烈的航空兵火力准备和炮火准备,联合国军转入进攻。敌军在兵力上拥有很大的优势,在西线突破了朝鲜人民军的防御。10月20日,联合国军空降兵(约5千人)在人民军后方肃川和顺天地域(平壤以北40—45公里)实施空降。10月23日,联合国军占领平壤。10月末,联合国军登陆兵在元山等地登陆。但他们未能挫败沿东海岸北撤的人民军的抵抗,更无法向西进军平壤。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