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十大“猪头”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最自不量力的猪头---宋襄公
最自不量力的猪头宋襄公
春秋时期的头号霸主齐桓公死后,齐陷入内乱。有千乘之军的中等强国宋恰逢其会,接纳了前来求助的齐公子昭,并成功帮助他夺取了王位。这么一来,宋的老大宋襄公有点野心膨胀了,心想,天下最强大的齐国都要求助于俺,俺们称霸天下的时机来临了。于是大会诸侯于鹿上,筑盟坛以学齐桓公。

  会盟之时,襄公毅然以主盟自居,先执牛耳,并不谦让。宋公为首,齐侯次之,楚王又次之(大家也许要问了,怎么公爵在前,王爷反而排在后面?因为这个王爷是楚国自封的,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宗主国周赐予楚的爵位是子爵)。

  这个世界是讲究实力的,楚成王虽然官小可实力强啊,鹿上勉强会盟后回到国内很不高兴。过了半年,宋襄公可能觉得上次做盟主的感觉太好,想再威风一次,也可能觉得上次时间匆促排场过于简陋,因此在盂地大兴土木,打算大规模地再折腾一次---传檄征会。楚成王这次不干了,你小子给脸不要脸啊,还做盟主做上瘾了,不给点厉害你尝尝还不知道自己哪根葱呢。于是精选勇士,当即劫了法场,不,盟所,俘虏了宋襄公。

  宋襄公志欲求伯,被楚人捉弄一场,反受大辱,好容易求爷爷告奶奶才被放回,心里这个气哈,楚国又打不过,就决定拿郑国出气,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郑国。楚国一看打俺的小弟还得了,拜成得臣为将,率大军与宋战于泓水。

  本来呢,宋还是占有优势的,因为楚军想攻击宋必须先渡过泓水,如果乘敌人半渡而击一定会有奇效。事实上,宋司马公孙固就是这么建议的,结果被宋襄公痛骂:“汝见‘仁义’二
字否?寡人堂堂之阵,岂有半济而击之理?”

  这下好了,等楚渡过河来,宋军岂是楚的对手,一战即溃,辎重器械,委弃殆尽。。髯
翁有诗叹云:
  不恤滕甑恤楚兵,宁甘伤股博虚名。
  宋襄若可称仁义,盗跖文王两不明。

  石头评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中最水的一个,要实力没有实力,要智谋没有智谋,估计前人把他列入五霸是搞笑一把。没有实力还要做老大还要讲究以德服人,真不愧是最自不量力的猪头啊。 NO.2 最慈悲为怀的猪头---夫差
最慈悲为怀的猪头夫差
檇李之战中,吴王夫差的老爹阖闾被越王勾践使计打败,受了点伤加上年纪大了,干脆一命呜呼了。夫差是个孝子啊,发誓报仇,潜心修兵数年,大举攻越。吴国的兵强啊,当年可曾经打得楚差点灭国的,勾践偶尔使个诡计赢了檇李之战,但实力摆在那儿,果然打不过,被夫差围于固城。

  好在勾践手下有两个名臣,一个是文种,一个是范蠡。文种买通了夫差的宠臣伯嚭,向夫差求和,一番花言巧语下,夫差竟然就答应了,只是要求勾践作为人质去吴国做夫差的贴身仆人,照顾饮食起居(这也隐含着羞辱之意哈)。

  勾践就带着范蠡去了。在做人质的期间,勾践做了一件声色俱备的事感动了俺们的大王夫差,那就是在夫差生病的时候品尝敌人的粪便分析病情。夫差感动啊,说就是俺的儿子也没有这个孝心哈,再加上得了越国好处的伯嚭的怂恿,心情激荡之下把勾践放回去了。

  勾践一被放回去可就大展拳脚了,一方面卧薪尝胆地治理國家,一方面送美人西施讨好夫差。这样过了几年,机会终于来了,吴与那时的另外一个大国晋争霸中原,勾践起兵乘虚而入,三战围夫差于阳山。夫差请降,勾践想,哈,俺们可是假投降的祖宗哈,俺会给你机会东山再起么?不许!夫差只好自杀了。

  石头点评:夫差是一个英雄而不是枭雄,政治敏感度极其差,不知道永绝后患的道理。对敌人的慈悲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此夫差的死咎由自取哈。
NO.3 最精力过剩的猪头---秦武王
最精力过剩的猪头秦武王
 狡诈的秦惠文王死后,太子荡即位,是为武王。这个家伙和老爸一点不一样,从小长大多力,好与勇士角力为戏。当时的秦已经很强大了,秦武王又好打仗,就领军亲征韩国,一轮下来斩首七万,打了个大胜仗。

  不知道是想炫耀还是想趁机玩耍,反正秦武王没有立刻班师回朝而是去了东周的首都雒阳(今洛阳)。周那时候已经很可怜了,控制在手中的国土只有洛阳附近的几个县。县长周郝王看到强盗头来了自然不敢怠慢,派人招待吃饭住宿兼导游,游来游去就游到了太庙。

  太庙什么地方啊,祭祀的地方啊,里面放着九个鼎,代表着天下九州。武王周览了一回。赞叹不已。鼎腹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字分别,武指雍字一鼎叹曰:“此雍州,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耳。”就回头问了:“哪个兄弟能举此鼎否?”

  力士孟贲摩拳擦掌上来,一运力,还别说,真把鼎给举起来了。秦武王好胜心来了,想难道俺还不如一个力士么?不顾手下的劝说也要举。举就举呗,秦武王边举边想,俺光举起来不算本事,要是能再举着走几步不更显出俺的神力么?于是就挪步子。大家想啊,那鼎多重啊,秦武王一不小心没拿稳鼎就栽下来了,右脚粉碎性骨折,那时医疗条件也差啊,半夜就翘翘了。

  石头点评:秦武王是自秦穆公后诸秦王中的异类,不喜欢动心眼喜欢玩刀弄枪,属于精力过剩型的超级猛男。要俺说,这家伙死得好,否则秦国给这没脑袋的家伙再折腾几年没准就给败家了,庆幸啊庆幸。
NO.4 最傻不拉几的猪头---楚怀王
最傻不拉几的猪头楚怀王
楚怀王上任之初还是有点魄力的。当时山东六国用苏秦计合纵对付秦国,楚怀王为合纵长,率五国之兵攻秦函谷关,因为诸国不齐心,导致败绩。攻函谷关时齐出于保存实力的想法没有参与,五国失败后齐国的态度就十分重要,楚怀王客意笼络齐国对付秦,一时间两国关系热乎的紧。

  秦有点小紧张了,齐、楚两个大国如果真心携手,秦还是有点小惧怕的。张仪---秦的宰相---自告奋勇出使楚担任离间的光荣任务。张仪到了楚就开始活动了,他说,以前俺们打你是俺们的不对,俺们知道错了。俺们决定将以前占你的商於六百里地还给你们,条件是俺们结盟。楚怀王贪啊,一想有这好事?不顾群臣的劝阻宣布和齐绝交,派人跟张仪归国要地契。没想到张仪一回国就变脸了,说,你家大王听错了吧,俺说的是把俺的六里封地给你,俺们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地给你六百里地皮呢?

  楚怀王大怒,兴兵伐秦。那边齐也不爽,想你小子不仗义啊,说翻脸就翻脸,那俺们也不客气了,干脆和秦合兵对付楚,楚大败,把汉中六百里地也丢了。

  这下楚怀王害怕了,求和。秦惠文王说可以,俺们比较喜欢黔中的那块地,俺们拿商於的地跟你们交换咋样?楚怀王是恨死张仪了,一扬脖子,你只要把张仪交给俺,俺宁愿把黔中的那块地白送!秦惠文王有点小为难,张仪吧是兄弟,可黔中也是块肥肉啊---张仪奋勇出来了,说没问题,俺自然能随机应变,就去了楚国。

  张仪到了以后又开始活动了,这次走的太太路线。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得了好处大吹枕边风:“大王杀张仪一人有什么好处呢?还白白丢了黔中一块地,明显不合算嘛。”楚怀王耳朵根子又软,再加上确实心疼土地,最后还是礼送张仪出境了。

  石头点评:楚怀王之时,楚国的地盘是最大的,号称方圆五千里。摊上了傻不拉几的猪头楚怀王算是倒了血霉了,因为秦的挑拨屡屡背盟从合纵长变成全民公敌,失地无数,最后自己干脆被秦抓了去而客死他乡。楚的衰落由此猪起。
NO.5 最朝三暮四的猪头---吴起
最朝三暮四的猪头吴起
吴起是卫人,好兵法,学有所成后去鲁国做了官。那时齐强鲁弱,齐经常欺负鲁,鲁君有心拜吴起为将对付齐国,可是很不幸,吴起的老婆是齐女。吴起为了博取功名,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老婆取得信任,如愿以偿地获得兵权抵抗齐国,取得胜利(又一个乐羊子哈)。

  弱鲁战胜强齐是件了不得的大事,鲁君打了胜仗反而害怕了,心想,本来输了吧鲁国顶多给点赔偿,如果惹急了齐可是灭国之祸哈(这都什么逻辑),因此赶吴起走:俺们庙小养不起你这个大菩萨哈。

  吴起没办法只好走人,听说魏文侯知人善用就去投奔。魏文侯早就听说此人有才能,任命吴起做西河守以拒秦韩。吴起也特别卖力,打得敌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段时间是他最风光的时候了。

  可是好景不长,魏文侯死了,武侯即位,新任命了一个宰相公叔,娶的魏国公主(裙带关系?)。公叔妒忌吴起的才能就利用他疑心重的毛病对付他,上书请求武侯嫁个公主以笼络吴起。吴起就在公叔的带领下去都城结婚了,途中公叔故意让自己的老婆辱骂自己,吴起一看,乖乖!是不是皇帝的女儿都这德性哈,俺们不要母老虎!到了都城之后死活不肯结婚,这下武侯不高兴了,心想,俺们把女儿嫁给你是看得起你,你不从是不是有什么不轨之心?

  吴起一看老大疑心自己了,算了,跑路吧,这一跑,就跑到了楚国。要说楚国这个主子楚悼王算是楚国后期比较贤明的领袖,在他的支持下,吴起大肆改革,楚国有了一丝复兴的希望。可是好人不长命,楚悼王不幸也死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楚国贵族群起发难,将吴起射死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石头评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没有太多忠于國家的观念,哪边能出人投地就往哪边跑,吴起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吴起此人雄才伟略,著有《吴起兵法》,是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人才,可惜刻暴少恩得罪的小人太多死于非命(这点和张飞比较类似),悲乎。

NO.6 最惨无人道的猪头---白起
最惨无人道的猪头白起
白起是郿地人(现陕西的郿县),秦本土培养的卓越将领,生平大小数十仗未曾一败。

  公元前260年,中国古代最浩大的战役长平之战拉开序幕,秦赵两个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为了得到韩国的上党地区展开对峙。赵国统帅是一代名将廉颇(还记得负荆请罪的故事么?),因为秦强赵弱,初战失利后就坚守不出,发誓把长平化作一战时的凡尔登,耗!看谁耗得过谁!秦颇为头疼---他们的补给线长啊---就去施反间计,说,廉颇这个老家伙俺们是不怕滴,俺们就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那可是个天才儿童啊。

  “纸上谈兵”的典故就出在这个赵括身上,据说赵括小时候十分聪明,跟名将老爸赵奢辩论老头硬是驳不过他,大家一致认为是个军事奇才。只有老头自己不看好他的儿子,套用刘备评价马谡的话就是儿子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其实呢赵括也不能算庸才,关键是定位错误,他和马谡一样是优秀的参谋人选,但领兵打仗却不是强项,错误的人选出现在错误的位置,其悲剧不可避免了。

  俺们回头继续说故事。赵王果然上当,派遣赵括取代了廉颇的位置,秦大喜,偷偷派出了他们的王牌---白起。秦军故意示弱,引诱赵括攻击他们坚固的营垒,同时派出轻骑截断了赵的补给线。赵括这下傻了,攻又攻不上,退又退不回去,就这样被困了46天,部队发展到吃人肉的地步。赵括孤注一掷率精兵突围,战死,赵四十五万大军投降,被白起全部坑杀。

  石头评论:白起是战国杀人最多的将领,根据《史记》的记载,死在他手下的山东诸国的军队有一百多万---这是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长平之战是白起事业的颠峰也是他杀人艺术的及至发挥---活埋四十五万人的残暴行径导致了后世对他的评价一直不高。NO.7 最荒淫无耻的猪头---陈灵公
最荒淫无耻的猪头陈灵公
春秋时期有几个著名的美女,夏姬是其中的一个,据载此女有骊姬、息妫之容貌,兼妲己、文姜之妖淫,是郑穆公之女,没出嫁时就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公子蛮私通,名声极坏。

  郑穆公急啊,国内是没人敢要这个喜欢给老公戴绿帽子的女儿了,干脆远嫁夏姬给陈国大夫夏御叔。12年后,夏御叔病死,没人看管的夏姬枯木逢春,开始了她的第二春。

  当时的陈老大是陈灵公,典型的好色之徒,有两个酒色手下兼死党孔宁、 仪行父。这三人与夏姬是*夫淫妇,一拍即合,很快鬼混在一起,互相之间还较劲谁跟夏姬关系最好。夏姬也不厚此薄彼,把自己的内裤送给了孔宁,碧罗裙送给仪行父,贴身小背心送给了陈灵公。三个无耻的家伙竟然在早朝中将夏姬所赠的衣服穿在身上戏谑一把,相约下次无遮大会同去同去(现代社会的恋衣癖渊源流长哈)。

  这幕三夫侍一女的荒唐闹剧持续了数年,夏姬的儿子征舒可就渐渐长大了。哪家的孩子也不能容忍这种事哈,一次陈灵公又去夏姬处开垦时征舒恶向胆边生,一箭结束了陈灵公的狗命。

  石头评论:历史上的好色皇帝可谓不计其数,玩到陈灵公这个档次的前无古人。君不君臣不臣,大玩男女4P,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最荒淫无耻的猪头非此君莫属。
NO.8 最梗直无畏的猪头---董狐
最梗直无畏的猪头董狐
 董狐是晋国的太史,古代记述历史事件的官员。

  当时的晋灵公荒淫暴虐,宠任一位大夫屠岸贾,把国内搞得乌烟瘴气,上卿赵盾(类似与现在的总理)忧心如焚,屡屡强谏。这下晋灵公不高兴了,心想,这赵盾真象500只鸭子啊,要是死了多好,从此世界清净了。说干就干,借一次请吃饭刺杀赵盾。

  赵盾命不错,拼命逃出来,途中遇到了侄子赵穿。赵穿一问原因可就气炸了肺,俺们赵家可是名门望族,为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主子不要也罢,立刻回去精选死士,找了个机会把晋灵公杀了。

  晋灵公死了以后,成公既立,赵盾继续做他的总理。一次,赵盾跑到史馆视察工作,太史董狐将史简呈上。赵盾观简上,明写:“秋七月乙丑,赵盾狱其君夷皋于桃园。”赵盾大惊,说俺们那时候在逃亡,很多人可以证明滴,怎么是俺们杀了老大呢?董狐说,你作为总理,逃亡没有出国境,回来后也没有对付刺杀老大的凶手---你不是这件事的主谋谁信?

  赵盾垂头丧气,从此坚定了对新主子成公效忠的决心,并且没有提拔自己的侄子赵穿。史臣论赵盾不私赵穿父子,皆董狐直笔所致。 有赞云:
  庸史纪事,良史诛意 。穿弑其君,盾蒙其罪。 宁断吾头,敢以笔媚?卓哉董狐,是非可畏!

  石头评论:历史上的史官一直享有清誉,不畏权贵,不畏生死,秉意直笔,记录史实。象董狐这样的太史后来是越来越少了哈。
NO.9 最死不瞑目的猪头---樊於期
最死不瞑目的猪头樊於期
战国后期秦国势大,山东六国损兵折将屡不能胜。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全失,秦趁机围赵首都邯郸,旦夕而下。魏信陵君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窃符救赵率五国军队大破秦军,使秦遭受前所未有的惨败。

  此时的秦国赢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了)年幼,吕不韦把持朝政,引起了国内贵族的不满,樊於期就是其中的一个。恰好吕不韦愤五国之攻秦,出兵报复,樊於期奉命出征中途趁机造反,檄文中暗示赢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下赢政和吕不韦脸上都挂不住了,派重兵进行围剿,一番激战下来,樊於期不敌,只身逃往燕国。

  光阴似箭,秦国的实力越来越庞大,燕太子丹坐不住了,派遣了刺客荆轲准备刺杀赢政。荆轲说刺杀秦王不难,关键是如何接近敌人,所以俺们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能获得秦王的信任,樊於期是秦王最恨的人,如果带着他的首级一定有机会*近秦王。

  太子丹不忍心下手,荆轲就私下求见樊於期,说,俺现在要去刺杀秦王,需要阁下的头来做见面礼。樊於期不愧是英雄,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有诗为证:
  闻说奇谋喜欲狂,幽魂先已赴咸阳。
  荆卿若遂屠龙计,不枉将军剑下亡。

  石头评论:事情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荆轲眼高手低刺杀失败,樊於期在九泉之下也是死不瞑目哈。

NO.10 最功高震主的猪头---商鞅
最功高震主的猪头商鞅
 春秋后期,几个大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比较有名的有韩国的申不害,魏国的吴起,赵国的赵武灵王等等,但这些变法都很不彻底,随着明君的死去就纷崩离析了,只有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被秦几代君主一直继承了下来,秦国也因此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商鞅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因为他的封地在商,所以史书上都叫他商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十年,国富民强,国力一举由当时7雄之末跃居榜首。可是春秋变法的臣子结局都是一样,他们的地位极端依赖提拔他们的主子,主子一死即位者往往忌惮他们的权势,将他们驱逐或者杀害,商鞅也不例外。

  秦孝公死后,儿子秦惠王把商鞅五马分尸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诛灭了商鞅全家。

  石头评论:司马迁在《史记》里评说商鞅刻薄少恩因此惹来杀身之祸,俺很不赞同这种观点。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这不是他们致死的理由。实际情况是,变法的先驱在制订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偏偏这些既得利益者都是有势力的贵族大臣,偏偏变法先驱都是外来户(不是外来户就不会变法了,谁会蠢到损害自己的利益呢?),他们的权威更多地来自赏识他们的君主而不是自身,所以在君主死后往往被新主子所嫉,导致横死。

  商鞅所犯的唯一错误大概是没有在功成名就后辞职保命----可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