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文艺界篇疑案第1辑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音乐大师莫扎特究竟死于何因?


音乐大师莫扎特究竟死于何因?
 
  1991年12月5 日是莫扎特逝世200 周年纪念日。90年代初的这一纪念性活动是本世纪世界乐坛的一件大事,萨尔茨堡的这位天才人物至今仍使人们感到无比激动。世界各地,从维也纳到纽约,从奥地利的小乡村到中国的大学校园,有关莫扎特逝世200 周年的纪念性活动早已展开;而冠以莫扎特名义的商业大战早在两年前便已开始了。在拥有足够资金和技术的美国,已从1 月27日(莫扎特的出生日)到12月5 日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演奏莫扎特所有近600 部的作品,总共演出500 多场,这可是最激动人心和最为引人注目的演出活动了。

  在音乐史上,没有哪一位作曲家的葬礼比莫扎特更凄惨的了,如果这位作曲家也有体面的葬礼的话,那么一个穷苦百姓也都有葬礼了。这位音乐奇才只活了35个春秋,生时穷困潦倒,死时葬仪悲惨。

  关于莫扎特早亡的研究,仅仅是有根有据的说法,如今不下十几种,这在音乐史上实属罕见,他的死亡之谜引起这么多人们的兴趣,大大超过任何一位音乐家。何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不外两个:一是作曲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极高,而这位音乐神童又仅活了35岁便凄然离世,令人感慨不已;二是作曲家死亡的原因确实很多,哪一种是主要的,存在着争议;又加上他天生艺术家的气质和禀性,无疑激发了众多的后世之人对他及他的死亡之因的兴趣。

  研究莫扎特死亡的人,包括文学家、传记家、音乐工作者、历史学家、医生和医学家及其他一般的专家学者等等不可计数。关于莫扎特死亡之谜的种种说法,总括起来,主要包括两大类:内在原因主要是指他的病疾,外部原因包括社会原因、精神上的原因等,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说法。

  富于浪漫幻想的作家把莫扎特之死主要归于那个“阴间的索魂者”——索要《安魂曲》的神秘的黑衣人。如作家司汤达认为,自从那个高大阴沉的陌生人出现后,莫扎特便心神不定,疑神疑鬼,结果他的神经大受刺激,最终因劳累过度而早亡。这种说法如今已站不住脚,新的资料表明,黑衣人是附庸风雅的斯图尔巴赫伯爵派去的人。这位公爵为纪念亡妻,让莫扎特写部挽歌,他自己则假以其名。尽管如此,这位黑衣人至少对莫扎特死亡产生了影响。

  阅读一些有关作曲家的传记和小说的人也许认为莫扎特是被宫廷作曲家萨里埃利害死的。曾获奥斯卡八项大奖的同名影片就是以此说法来结束莫扎特生命的。这种说法曾在普通的观众中有一定市场,但它却没有充分根据,影视艺术的虚构有时超过小说,真实的历史资料表明:莫扎特并非为萨里埃利所害,更未有被毒死之说。几年前西德麻醉学教授尤根。瓦维尔费尽心血的研究结果表明:莫扎特不是中毒死亡。何况,萨里埃利还是为莫扎特送葬的几个人之一,后世的种种研究更否认此种观点。

  还有较新而离奇的说法,如美国历史学家布里埃尔。杰克逊经过研究,认为莫扎特是遭受政治迫害而死的。这位历史学家说,莫扎特是位反法西斯主义者、国际主义者和反军国主义者,他因支持共济会这一左翼组织而遭到政府的迫害。但这种说法的市场似乎很小。相反,有人认为莫扎特正是死于共济会之手,因为这个扶贫激进的民间秘密组织对作曲家在歌剧《魔笛》中泄露了该组织的秘密而大为光火,因而派人偷偷下了毒手。同样类似的社会性原因之说不断出现,1991年4 月1 日《参考消息》载文《莫扎特的故事》说,“实际上,莫扎特是被到处是弄虚作假和冷漠者的那个时代杀害的。我们由莫扎特之死想到了莫里哀之死(莫里哀至死一直被人喝倒彩)”,这种说法自有其抽象的意义,我们由莫扎特之死则应想到《卡门》作者比才之死,不过这一观点毕竟不实在。

  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来自医生和医学专家们的研究。莫扎特死亡若不成其谜的话,那么有一点可以令人相信,莫扎特之死在于自身的原因,即死于某种疾病,至于死于何种疾病,则是争论的焦点。

  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代表了一般的观点,它认为两个维也纳名医克劳塞特和萨拉巴为莫扎特诊断的结果是严重的粟粒疹热,后期发展到痛风伤风,这与其病史及传记家们的描述大致相符,如美国的玛丽亚。达文波特的《莫扎特》曾记述了莫扎特死前胳膊大腿皆粗肿状,至少反映了此类病症的严重。上面提及的《参考消息》上的《莫扎特的故事》介绍了最新的说法,认为莫扎特在1791年11月18日参加共济会会议时感染上了链球菌。他逝世前两个钟头,全身痉挛,昏迷不醒,双颊肿胀,这是支气管炎症状;严重支气管炎患者往往是尿毒症患者。这种说法也许是最有力的研究,因为各种权威的资料都记载了一个共同点:莫扎特嗜好抽烟喝酒,患了支气管炎,也有尿毒症,电影《莫扎特》显示了这些症状。其他说法还有,如:1991年2 月11日《医院风湿科顾问医师、业余大提琴手帕尔福曼在清理和研究了贝多芬私人信件、尸体解剖报告10年后,认为:“作曲家的胸腔感染、胃病、严重背痛和关节痛最后导致了贝多芬的耳聋”。他说:这种耳聋的最严重病症可以说是由肺结核引起的。当贝多芬16岁时,结核病夺去了他母亲的生命。贝多芬20多岁时开始逐渐失去听力,后来的20多年里他完全丧失了听力,忍受着肚泻、水肿、痢疾和痛风等病痛。

  关于贝多芬死亡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这位作曲家的死是由严重酗酒而引起肝病所致,他是在55岁的时候发现得了置他于死地的严重肝病。但帕尔福曼对这种看法提出了异议。他根据自己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折磨了这位作曲家20多年的许多病痛是由一种少见的风湿病引起的,这种风湿病慢慢侵袭身体,使身体的每个器官发炎。贝多芬的病痛如此之剧烈以致于他禁不住要自杀。最后,贝多芬被这种风湿病折磨致死。他同时指出,一种简单的现代药物本来可以治好使贝多芬耳聋的疾病,如果用现代的类固醇给他治疗和给他做肝脏移植手术,可以使贝多芬多活许多年,让他完成“丢失”的第十交响曲。

  法国著名作家、贝多芬的同时代人阿尔方斯。卡尔在《在椴树下》一书中,对贝多芬之死的原因和具体情况提供了新的线索,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记叙道:作曲家死前不久的一天,他的侄子来信说自己在维也纳牵连进一桩麻烦的事件中不能摆脱,只有伯父出面才能帮他脱离困境。贝多芬接信后立即动身,为了省钱,他徒步上路。夜幕降临时,他停在一家简陋的小房子前,请求主人留宿。那晚,他疲惫不堪。主人接待了他,并邀他共进晚餐。之后,一家人弹起了贝多芬的乐曲。作曲家虽不能听见乐声,但看着主人愉快的神情,便走上前去看谱,没想到竟是自己的交响乐章。贝多芬蓦然坐在旧钢琴前,即兴弹起了不少曲子。这便是他最后的一次演奏。入夜,贝多芬辗转反侧,难以成寐。他感到浑身发烧,觉得气闷难忍,于是爬起身,赤着双脚到田野里徜徉。贝多芬在外面滞留了很久,夜的寒气砭人肌肤,回来时他已冷得发抖。他们(主人)从维也纳请来一位医生,经医生诊断是肺积水。医生说,即使精心护理,也只能维持一二日,他的生命已危在旦夕。这时,知道贝多芬病重的德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胡梅尔来看他,但贝多芬已不能和老友交谈,仅用饱含感激的目光凝视着他。胡梅尔弯身俯视着贝多芬,用听音筒对他喊,表示他在这种情况下会见老友的悲伤之情。贝多芬从听音筒依稀听见几句大声的喊叫之后,顿觉畅然,他两眼奕奕闪光,对老朋友说:“胡梅尔,我果真是个天才吗?”说完这句最后的话,他两眼直勾勾的凝望着,张大了嘴,猝然断了气。

  最近几年来,有的研究专家还试图从贝多芬的家庭关系上来揭开作曲家的死亡之谜。我国学者赵鑫珊在《悲多芬之魂》一书中认为:贝多芬过早地离开人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忘恩负义的侄儿造成的。长期的烦扰,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给他的精神带来了莫大的痛苦。比如他的侄子卡尔居然在别人面前管贝多芬叫“老傻瓜”,只要人家看到他同贝多芬这个“老傻瓜”

  在一起,他就觉得丢脸。只要贝多芬对他严加管教,言语过重,这个无赖就会再度用自杀来威胁。但是尽管这样,贝多芬对他慈父般的爱还是有增无减,并且一再迁就他。1826年12月1 日,卡尔不听贝多芬之劝,硬要去军队服役,贝多芬只好陪他上路。那天贝多芬衣着单薄,在旅途上得了严重风寒,从此一病不起。据当年44岁的医学博士瓦鲁特的报告说,那晚贝多芬只好落脚在一个乡村客店里过夜,房子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既没有炉子取暖,也没有过冬的窗户。第二天将近中午,他开始发寒热,浑身不住地发抖。12月2 日,当他回到维也纳时,完全是个死去活来的老人。可卡尔获得伯父卧床不起的消息,竟无动于衷,依然在咖啡馆里打弹子。严重的肺炎过后,接着便是肝硬化,最后引起水肿。3 月23日,贝多芬立下了仅一句话的遗嘱:“无条件地将自己的一切留给我的侄子。”翌日早晨,人们为他举行了最后一次洗礼仪式。有的学者更明确地说:贝多芬实际上是被侄儿气死或逼死的,没有他,作曲家还可活上好多年。

  或许,探究贝多芬耳聋和死亡的原因已显得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病痛的折磨和与尘音隔绝的状态下,仍创作出了一曲曲世界名曲的精神,令人无限敬仰。他的“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这句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后来人。贝多芬是永存的。

no.3 “歌曲之王”舒伯特为何终生未婚?


“歌曲之王”舒伯特为何终生未婚?
 
  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曾言,单身汉的一生只是人生的一半;马丁。路德认为,没有妻子的生活比起没有饮食还要难受。但是著名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却终身未婚,他从未触摸过女性便迅速走完了他31个春秋的人生历程。

  喜爱音乐的人们,已经十分熟悉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歌曲如《魔王》、《菩提树》、《鳟鱼》、《死神与少女》、《流浪者》;而舒伯特的九部交响曲中的《c 大调交响曲》(《“伟大的”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更是创造了19世纪著名抒情交响曲的新典范,仅仅这两部交响曲便足以奠定他为一流作曲家的地位了。

  弗朗兹。舒伯特(1797—1828年)生于维也纳近郊,他是19世纪著名大作曲家中唯一一位地道的维也纳人。其祖父是工匠,到了他父亲时,便有了小学校长的职位。舒伯特是十几个兄弟姐妹中侥幸活下来的四人之一,由于音乐天赋极高,4 岁时跟父亲和哥哥分别学习小提琴和钢琴,水平很快超过其父兄。由于他过分热衷于音乐,而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又是没有地位和金钱的,所以后来其父一度终止了父子关系。这位羞怯而又富于幻想的男孩音乐天赋令同代人叹为观止,有人说他似乎是“直接从上帝那里学习的”,比如他在1815年8 月份一个月的时间里便完成27首歌曲,同年共写了137 首艺术歌曲,两部交响曲,1 首四重奏,四首奏鸣曲,两首弥撒曲和5 部歌剧。

  而在他短短的31年里,创作了约有1500首的作品,遍及所有的音乐题材和形式,其中包括634 首艺术歌曲,其艺术价值无后人可比,因而他被后世誉为歌曲之王“。比如《魔王》的名气大大超过了歌德的同名叙事诗,有人认为,假设舒伯特一生只写此一曲,其他都没有,也足以使他载入音乐史册。

  一位诗人在双目失明、生命将尽之时,提出的唯一要求便是听一遍《魔王》。

  本来对舒伯特歌曲不感兴趣的歌德首次听到此曲后,便要求演唱者重唱一遍。后来,李斯特和柏辽兹先后把此曲改编成钢琴曲和管弦乐曲。

  本来,舒伯特具有诗人的性格,联想力也相当丰富,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因而他对爱情也应该更为敏感才是,然而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真正燃烧过爱情火焰的也只有一次。他曾把《少年时期的梦》献给泰蕾莎。格罗普,可是她却轻松地甩掉了舒伯特,嫁给了一位面包师,以确保她的生活;另外一个歌手也与舒伯特有过交往,她也嫁给了一位身份较高的人。我们的大作曲家为何如此难赢姑娘芳心?

  有人把原因归结于舒伯特的相貌。确实作曲家对自己的容貌亦有自知之明。他身材矮小,大腹便便,厚厚的嘴唇,皮肤黝黑,脑门很大,维也纳人叫他“蘑菇”。这样的长相加上他羞怯内向的气质,自然难为女性恭维。传记家们描述他“个子较常人矮,手臂满是肌肉,手指粗而短,脸部圆得象月亮,前额狭小,唇厚,眉毛如杂草;鼻子塌陷,而且上翘,眼睛虽好看,但总是藏在眼镜深处,即使躺在床上,也带着眼镜”,这样的男人怎么赢得女人芳心呢?

  有人把舒伯特不恋爱结婚的原因归因于他的经济状况及他的性格。他一主穷困潦倒,从未过上几天富裕日子。他的一生比莫扎特悲惨得多。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专门作曲的人很难糊口。他不是一位演奏家,无法获得正式而长久的工作,只靠朋友们接济度日,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一直维持到最后。

  虽然他出售了成千上万份作品,但他得到的每每是一顿饭钱,如最著名的那首《摇篮曲》只换了一盘烤土豆,而在他死后这首曲谱在巴黎竟以4 万法朗成交。他死后的财产仅是一些衣物、被褥和“一堆价值十个弗罗林(一弗罗林相当于两先令)的旧乐谱”。也许他明白自己可怜的经济地位,所以从未认真考虑过要结婚。

  另外,正如从他画像表情上显示出的那样,他不是一个容易博得女人欢心的人。舒伯特性格内向、羞怯而优柔寡断;他虽然也爱欢乐,但只是终日与一帮“舒伯特派”的朋友们相聚。至于爱情,他表现出克制与谨慎,实际上是压抑自己,如他曾恋上匈牙利一贵族之女、他的学生卡罗琳。埃斯特哈赛,但由于他的性格和处境,所以从未做出什么轻率的举动。他们那柏拉图式的“爱情”游戏没有留下何时中断的记载,然而,这位并不忠诚的贵族小姐在还未嫁给陆军少尉去过那“幸福的结婚生活”之前,舒伯特就早已去世
  了。这场毫无结果的“爱情”只会加深他那“当我想歌唱爱情的时候,它就转向悲伤”的孤独的忧郁。他在日记中曾写道:“发现密友的人,是幸福的,但是在妻子身上发现密友的人,更为幸福。今天的自由人,只要想到结婚,就会恐惧。”“不论给予我的是爱情还是友情,全是一种痛苦。”可见他自己并未奢侈得到爱情及爱情的结果。

  另外,使舒伯特独身的因素可能是贝多芬的影响。一生未婚的贝多芬是舒伯特心中的偶像,他甚至把贝多芬当做神一样崇拜,他说:“有时候我也做过梦,但是在贝多芬之后,谁还能做什么事情呢?”当他第一次带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去谒见贝多芬时,却未遇见;直至在贝多芬死前一星期才见过一面。在贝多芬的葬礼上,舒伯特是举着火炬送葬的少数人之一。他死后唯一的要求便是想与贝多芬葬在一起,这个愿望最终在1888年才得以实现。贝多芬终生未婚,他在舒伯特那崇高的心灵中,有着一种神秘主义色彩。舒怕特象莫扎特一样预感到自己生命的衰竭(他在25岁时便染上了性病),他心目中也许只想到他的同代偶像,而对自己于女性毫无兴趣的生活视为自然而满足,至少他不愿想到结婚。因为在他的短暂的一生中,贝多芬的影响确确实实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一生命运坎坷,并未真正恋爱过的作曲家从未接触过女性,却在1822年末染上性病(可能是梅毒),这的确是莫明其妙的事,也给他为何终生未婚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以致现在还成为人们脑海中的一个问号。

no.4 “神奇的卡拉扬”是纳粹战犯吗?


“神奇的卡拉扬”是纳粹战犯吗?
 
  20世纪最杰出的指挥家卡拉扬也许本想活到1991年——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逝世200 周年——以参加纪念他的这位同乡。然而他度过了自己的80寿辰后不久,便身不由已地离开了人世。他的死引起了全世界隆重的纪念,震动了世界乐坛乃至整个文化生活领域,几乎无人可与相比。

  尽管如此,有许多人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纳粹服务的事实,仍没有忽视,而坚持认为,与其他众多受审判的纳粹战犯相比,若不是他在音乐上的成就,他亦终究逃不过审判。赫伯特。冯。卡拉扬(1908—1989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他幼时天赋极高,5 岁时便公开演奏,俨然是一位钢琴家。他的父亲、医生兼业余音乐家,如同莫扎特父亲一样,渴望儿子早日成名,极力鼓励儿子从事音乐。这位传奇式的卡拉扬一生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如果再多活10年,他人生历程便经过整个20世纪了。

  卡拉扬的指挥生涯正式开始于拿破仑曾涉足过的小城——乌尔姆,那年他才20岁;5 年后;当他被解职时,他漫步这个小城街头,突然“发现自己眼前没有任何合同,也没有地方过夜,饿着肚子,剩下的只有在乌尔姆市演出时的美好回忆”。但回忆不能填饱肚子,他走遍全国谋生,但连试用的机会也没有了。

  到1988年4 月5 日,当他在全世界文艺界的祝寿中度过80岁的生日时,他已被全世界舆论界赞誉为“20世纪的奇迹”、“艺术界的巨头”,以及“指挥界的帝王”。

  这位驰骋乐坛60年的著名指挥家,他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二战时期的生活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们没有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著名的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组织官员们呼吁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托斯卡尼尼参加这一重大节日,但托斯卡尼尼的回答是:“我不去,我决不与为希特勒服务过的孚尔特温格勒、卡拉扬之流混在一起!”可见那时把卡拉扬定为纳粹战犯的观点是有一定市场的。

  认为卡拉扬是纳粹战犯的证据似乎比较充分。卡氏自1933年到1942年期间一直是一名纳粹党徒。他音乐生涯中,声誉的日益隆盛同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势力兴盛紧密地相伴随。当一些犹太籍指挥家如孚尔特温格勒、瓦尔特、克赖伯、布许、缅恩等被迫辞职或离开德国时,卡拉扬却加入纳粹组织,这是他26岁时想取得亚琛的艺术指导职位而走的第一步。他曾在1967年的《纽约时报》上刊文承认这点,并表示愿为取得这一重要职位而“担当任何罪责”,同时卡氏为了往上爬,为超越孚尔特温格勒这位当时象征德意志文化传统的人物的声望,他利用一切纳粹政权给予他的机会。1939年11月他接受了柏林歌剧院艺术指导的位子;1941年他放弃亚琛的工作,全力经营他在柏林的事业。卡氏的事业在第三帝国期间得到顺利的发展这无疑说明了他是纳粹政权下的一个不光彩的人物——这是从政治上而言的,因为文化生活受政治的牢牢控制的现实在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基于卡拉扬为希特勒政府服务的事实,他完全是一个纳粹战犯,因而战后由于他有加入纳粹党的污点而成了首批被带到临时法庭而准备接受审判的犯人。

  但也有许多的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卡拉扬不能算是战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是客观的,当时一切文化生活处于纳粹强权统治之下,一切活动都带有被迫的性质。当时在纳粹强权及狂热的沙文主义气氛下,如果对抗这一强权便如同以卵击石,卡氏在那里服务也是自然的选择。即便他有为取得各种职位的私心和机会主义式的所做所为,在当时特殊环境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战后有一个专门为他成立的委员会为他请愿,要求赦免其“罪责”,不久卡氏便得以解脱了政治上的干系。这些人认为,所以作为一名艺术家,一位忠心耿耿献身于音乐艺术的指挥家,卡拉扬根本就与战争和政治毫无联系,那么何谈他所犯下的“战争之罪”呢?

  无论如何,卡拉扬是20世纪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战前在柏林,他为自己塑造了著名指挥家的形象,战后几十年,他又为自己奠定了最完美的指挥形象的基础。他集中了托斯卡尼尼的精确和革尔特温格勒的浪漫的双重优点,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这位习惯于“闭眼指挥”的大师是否是纳粹分子的问题,还应该看到卡氏(再加上孚尔特温格勒)在纳粹统治期间的音乐活动,使德国人民受到的教益。要知道,在那个独裁时代,人们只有从音乐声中才能在自己可怜的生存空间里感受到一点精神安慰,“音乐代表着他们唯一保留着的被撕成碎片的尊严”。

  至于有人感兴趣的讨论卡拉扬究竟是不是纳粹战犯的问题,笔者并不反对。

no.5 塞万提斯葬于何处?


塞万提斯葬于何处?
 
  米盖尔。台。塞万提斯。萨阿维特拉(1547—1616年)是西班牙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也是西班牙作家中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人物。

  他的成名作《堂吉诃德》于1605年1 月在马德里正式出版,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作品问世后立即获得极大的成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小说,当年就再版六次。时至今日,此书已被译为100 多种外国语言,是译本种类仅次于《圣经》的作品,有位《堂吉诃德》版本收集者声称,截止1959年4 月,他已收集到不同语种的《堂吉诃德》版本2047种,其中西班牙语版本840 种,法语版本397 种,英语版本319 种,德语版本130 种,意大利语版本84种……英国19世纪作家托马斯。卡莱尔说《堂吉诃德》是一本“最逗笑的书”;英国浪漫诗人拜伦则说《堂吉诃德》是“一切故事里最伤心的故事”;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说,“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世纪的人民都一定或将要读一读《堂吉诃德》”。这些评论道出了《堂吉诃德》超越时代和民族的界限所永远具有的艺术魅力。

  300 多年来,《堂吉诃德》一直是世界各国评论家分析研究的对象,其作者塞万提斯也自然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世界级”文化伟人。但令人遗憾的是,塞万提斯留下的传记材料极少,直到19世纪,经过学者们多方努力,查阅了许多國家档案,甚至到塞万提斯工作过的机关去寻找他当征粮员和收税员时的收支帐目,以及他当俘虏时的记载和史料,从中才搜集到一些很说明问题的资料,使我们对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即使如此塞万提斯一生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和他主要生活阶段的主要事件仍充满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问和长期不决的争论。

  例如,塞万提斯的确切出生日现在便不得而知,后人推测可能是在9 月29日(圣米盖尔日)。从阿耳卡拉的圣玛利大教堂的受洗登记册上,我们可以确切知道塞万提斯是10月9 日受洗的。按当时习惯,出生和受洗不会相隔这么久,因此出生的推测并没有多大根据。塞万提斯究竟在什么地方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究竟在哪里上学,现在同样是个未知数。1569年12月,塞万提斯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出国的原因现在亦无从查考;塞万提斯究竟是在塞维利亚的监狱里开始的构思他的《堂吉诃德》,还是在阿加马西亚小镇的一间黑暗地窖里开始的构思,目前同样是个难解的谜。

  塞万提斯一生经历坎坷,其生平历来争论颇多。关于他的出生地点也曾有过争论,后来直到发现确凿材料,得以确定他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厄纳勒斯城。他当过征粮员和收税员,被俘过,还到过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在意大利时期曾当过红衣主教胡利奥。阿括维瓦的扈从。1592年到1605年,塞万提斯曾数次入狱。1592年,由于“擅自征粮”,他在卡斯特罗。台尔。里奥入狱;1597年9 月12日又因“亏欠公款”而在塞维尔入狱;1602年则因“帐目不清”之罪名而在塞维尔被监禁;1605年又一度入狱候讯,原因是有个放荡的贵族青年在塞万提斯当时所在的瓦雅多利德的住所附近被人杀害,塞万提斯全家为此遭嫌疑而入狱候讯。前述几次入狱的原因、时间和地点只是后人的推测而已。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1613年,塞万提斯正埋头写作《堂吉诃德》第二部,且完成了将近一半的章节,就在这时,一个自称是托尔台西利亚斯地方的人使用阿隆孛。德。弗尔南德斯。德。阿维利亚维达的化名,发表了一篇冒名顶替的《堂吉诃德》续篇,极力歪曲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形像,并对塞万提斯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

  塞万提斯对此十分气愤,加紧写作,于1615年底出版了《堂吉诃德》第二部。

  这个阿维利亚维达究竟是谁,至今无人得知。

  尽管《堂吉诃德》使塞万提斯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坎坷的经历与数度入狱以及狱内生活却使塞万提斯的身体受到极大摧残。1616年4 月23日,塞万提斯因水肿病在其马德里的寓所中逝世,终年69岁。塞万提斯死后被埋葬在什么地方,至今仍是个谜。对此,有下述一些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位大作家于1616年4月23日死于马德里,第二天就被人埋葬在“三德派”的一个教堂的坟园,此坟园在甘太伦那司街。又有一说为,

  1633年塞万提斯被改葬于米拉特罗街,但这一改葬之说有人斥之为毫无根据。

  另有人认为,塞万提斯死后被人们草草安葬,教会对塞万提斯恨之入骨,连一块墓碑也不许为他树立,因此人们至今找不到他的墓家。西班牙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于1835年在马德里为塞万提斯树立了一块纪念碑。

  还有人认为,塞万提斯一直生活于贫困之中,在他逝世前不久才得到其保护人托雷多大主教赠送的一笔款项。他死后被葬在一个修道院的墓地里,除了他妻子外无一人参加他的葬礼,其墓地里无一块碑石。1635年,修道院迁移到另一条街道上,原来墓地里的尸骨都被掘出进行火葬,所有的骨灰便掩埋在一起,但掩埋于何处则不得而知。

  塞万提斯这位大作家生前只不过是一个贫困的军士和潦倒的文人而已,他死后究竟被葬于何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开的谜。

no.6 毕加索是怎么死的?


毕加索是怎么死的?
 
  应该承认,很少有人能获得象毕加索那样大的声望,或是对20世纪的艺术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了生命的活力和20世纪人类不息的探索精神,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他承继了人类传统艺术的精华,触及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1973年4 月8 日,毕加索结束了91岁的生涯,关于他的死,似乎谁都不曾提出过疑问,他是年老寿终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人,有着鲜明的与众不同的个性。毕加索没有一个飞腾的晚期,他的名望使他精力分散。为了躲避人们对他的热情追访,他隐居在一所座落于山顶的别墅里,只接待他愿意会见的人。直到临终,他依然喜爱恶作剧和离奇古怪的花招。这就使他的死亡无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为人们探索他的死因提供了一个佐证。

  1988年6 月,希腊女记者阿里亚娜。斯特拉辛奥波洛斯。赫因汤历经5 年研究,在美国出版了一部毕加索的新传:《毕加索,创造者和破坏者》,书中披露了这位艺术大师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在她的笔下,毕加索是一个粗暴专横、自私自利、不负责任、幸灾乐祸、诡计多端的人。书中曾提到毕加索与一名年轻的茨冈人搞同性恋,后来,这位茨冈人离开了他,他发誓,要报复。阿里亚娜还写道:毕加索在巴黎大街上与一名17岁的少女玛丽。特里萨。沃尔特相遇,并对她说:“我是毕加索,您和我在一起会成为名人的。

  我们在一起一定会快乐的。“在当时的法国,21岁以下的均算未成年人,但是毕加索却在玛丽。特里萨18岁生日那天占有了她。他把玛丽安置在一个夏令营里,而他则与妻子奥尔加。科拉瓦,一名俄国芭蕾舞演员在附近度假。

  白天,他让玛丽当模特儿;一俟晚上,他就借故溜出去与玛丽幽会。从此,毕加索就开始纵欲,成了一个可怕的男人。在玛丽生下女儿梅娅不久,毕加索又遇到了女摄影师多拉。马尔,于是他又抛弃了玛丽。因此,长时期的纵欲,是促成毕加索死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不然的话,毕加索还可以多活几年。据阿里亚娜透露:该书中的许多素材都是由毕加索的前妻弗兰科斯。吉洛特提供的。弗兰科斯是毕加索1943—1953年的生活伴侣。现在她已和一名医生结婚。此书一半是写她的。该书出版以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艺术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约翰。查理森曾在《住宅与庭院》杂志上披露说,毕加索在1915至1916年间,曾与一位巴黎妇女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

  查理森曾是毕加索的朋友,他说,这位妇女名叫加布里埃尔。德佩尔。莱斯皮纳斯,她遇到毕加索时27岁。查理森说,最令人惊奇的是在一幅素描的镜框底部夹着一张小纸片,毕加索在上面写道:“我已请求善良的上帝允许我向你——莱斯皮纳斯求婚”。毕加索在这之前从未表现出对结婚感兴趣,尽管他后来有过两个妻子和许多情妇。此事证明,毕加索一生中究竟有多少情妇,无人知晓,从而为纵欲一说提供了有力的注脚。

  还有的学者试图从艺术规律、艺术与女性的关系来探讨毕加索之死。毕加索在其一生中从无数个女人身上得到过灵感。艺术家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状态如处在比较和谐美好的阶段,便会给艺术家创造良好的创作心境和创作环境。在促成艺术家创作力爆发的各种个人因素中,感情因素往往是一根“导火线”。而毕加索的创作热情、创作工作是在与最后一位妻子雅克琳结婚之后才又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如果没有雅克琳的存在,没有从她那里得到灵感,毕加索的最后10年就不会那样充实。在毕加索最后10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结婚带来的生活的安谧以及从比自己年轻40岁的妻子那儿得到的激励与迫近的死神之影的相互交错。但据学者、专家的考证,在毕加索生命的最后一年,被毕加索钟爱的雅克琳“神经不正常”,“安眠药服多了,简直象半个病人”。这使毕加索感到无限痛心,不能不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创作热情。

  伤感时时在折磨着这位艺术大师。另外,从艺术创作规律来看,高峰期过后,便是无可挽回的衰退期,即使伟大的艺术家也无法摆脱创作力衰退的命运,因此,毕加索也不能幸免。而从毕加索最后几年的创作实际来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原因,对毕加索的打击是很大的。毕加索就是在这种氛围下郁抑而死的。

  有的学者则对此提出疑议,认为证据不足。从客观上来看,由于毕加索个性古怪,举动神秘莫测,对许多事避而不谈,使人无法知道真相;加上毕加索死后,又缺少详细的死亡报告,这就难免会引起后人的猜测和争议。

no.7 画坛巨匠凡高为什么会自杀?


画坛巨匠凡高为什么会自杀?
 
  凡高,这位荷兰后期印象派大画家,是一个以其独树一帜的画风、荒诞不经的行为、令人悚然而惊的举止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而闻名遐迩的传奇式人物。塞尚曾称他为“狂人”。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小文杜里认为:“凡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作为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凡高”这个名字早已蜚声全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大画家之一,声誉至今不衰。可以说,他是现代艺术之父。几乎还没有第二个画家能象他那样为后世所家喻户晓,而他那些曾引起他同时代大多数人迷惘的作品,如今却已印在明信片上,印在挂历上,成了畅销货。企业家们则一窝蜂似的将凡高的名字带进了生意的领域,如凡高领带、凡高圆珠笔、凡高香皂、凡高电影和凡高歌剧也出现在节目单上。其作品更是国际油画拍卖市场上的遥遥领先者。据统计,在近几年世界各地举行的名画拍卖交易中,售价在1000万美元以上者共11幅,而其中凡高的作品就占了4 幅。其中《鸢尾花》和《向日葵》分别以5330万美元和3985万美元高居榜首。

  然而,这么一位欧洲最杰出的艺术家、画坛巨匠生前却默默无闻,一生坎坷、矛盾重重,以至于要在37岁艺术上达至辉煌的顶峰时,用Shou槍自尽而去。悲剧发生在1890年7 月27日巴黎附近小镇奥维尔的麦田里。那天下午,

  凡高带了一支枪和画具走向麦田。在离旅馆几百公尺的地方,他停住了脚步,抬起头,仰面对着太阳,掏出左輪手槍,压在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4 小时后,他苏醒了。他带着满身的血迹摇摇晃晃地回到了住处。到了第三天早晨一点钟刚过,凡高终于伤重而闭上了眼睛。这位为艺术奋斗了一生的杰出画家,在他的作品即将得到公认时,悲惨地离开了人世。有一位评论家这样说道:“这是一声响彻古今的枪声,因为枪声中倒毙的是一条不寻常的生命,那是一条具有无法预测深远意义的生命。”

  人们在称颂凡高的伟大、叹赏其作品的杰出时,不禁对他那悲惨的命运也倍加关心起来。近几年来,国际上不约而同地掀起了对凡高死因问题的讨论。那末,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他自杀的呢?这种关于自杀动机的问题一直在等待着一种有说服力的答案。可事实上,国际医学界、化学界乃至艺术界对此却众说纷坛,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之谜。一个世纪以来,有关凡高的生平传记、绘画作品、电影歌剧、通信书简虽然陆续问世,但多取材不确,真伪难辨。1953年,在凡高诞辰100 周年之际,画家的侄子文森特。威廉。凡高又发表了其父写给画家的41封信。这些信件为我们探索画家短促而历经磨难的一生,无疑提供了极富价值的依据。但囿于家庭利益,有些信件至今尚未公诸于世,致使后人对画家的生平,尤其是自杀动机所下的结论难免失之偏颇。权威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凡高”条说画家“最后因精神绝望而自杀”。但因何事而绝望的呢?书中避而不谈。目前,关于凡高自杀原因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测和看法:1 、绝大多数有关凡高的著述均谓画家“死于精神病”。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凡高的弟媳约翰娜于1914年出版了画家写给其弟泰奥的部分信件、并在序言中称,这位被20世纪“野兽派”和“表现派”画家奉为导师的艺术家,是受到弟弟无微不至关怀、不幸病魔缠身的艺术殉道者。这个说法为凡高的生命故事定下了基调,且影响甚广。长期的恶劣条件下无休止地作画,严重损害了凡高的健康,常常受到幻觉和“恶梦”的袭击,索绕心头的忧愁和郁闷使他患了精神病。慕尼黑艺术史学家阿诺尔德认为凡高的病根是严重的意志消沉伴随歇斯底里的神经总崩溃。美国当代艺术史家阿纳森在《西方艺术现代史》中说:“仿佛凡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凡高专门研究者纳格拉则试图用精神分析来予以解释,认为这种病既与器质性病痛无关,也与功能性病痛无关,如果说可能是癫痫型的大脑功能受到破坏的话,还不如说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原因。我国学者在论述这一问题时,说得更为明确。如岑方在《在名人面前》一书中说:名人的自杀,“一种是因为不能忍受病魔的折磨而以自杀来自我解脱,如海明威。一种是因为患了精神病,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毁灭了自己,如莫泊桑、凡高、舒曼”;靳文翰等主编的《世界历史词典》认为“其艺术道路曲折,终因精神病自杀”;权威的《辞海》也说“后因精神病自杀”等等。

  然而,去年出版的西德新闻周刊《明镜》却提出了两点疑议:(1 )凡高在自杀前数月画了最后一张《自画像》,逼真地表现出了疯人呆滞凝视、令人毛骨悚然的眼神。他通过不同层次的蓝色,运用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雕塑般的头颅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一个神经失常、行为失控的人是不能画出如此有分寸、技法如此娴熟的画来的。画家自杀前有5 个多月不曾犯过病,神志清醒,思路清晰,这曾使他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甚为了解,并充满了信心。(2 )晚年曾为凡高治病的加歇医生之子小加歇认为:从凡高身上的枪伤看,一个真心想自杀的人是不会这样开枪的。另一位1890年在拉沃克思旅店住过的荷兰画家希尔施西说,凡高伤重回旅馆后,由于受不了剧痛,疼得直喊:“外面的人谁给我把肚子剖开好吗?”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头脑不可能如此清醒地希望有人前来营救。

  2 、认为凡高死于承受不了沉重的孤独感。死于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也大有人在。当凡高的双亲将只有11岁的儿子送到外地一个寄宿学校时,凡高便开始有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种痛苦分离所造成的孤独在凡高12年之后信中的回忆里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在学校里,凡高喜欢独自一人做事,同学视他为“小野兽”而对他避而远之。凡高其貌不扬,长相丑陋,秉性孤僻,处事怪异,急躁易怒。笔者以为,凡高的这种性格和气质,妨碍着他和人长久、友好地相处,难以与人们交流情感。凡高始终以为,人们给他的只是误解、敌意,他的自杀,可看成是一场性格悲剧。凡高和其他人关系的恶化,主要体现在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画家之弟泰奥虽曾数次帮助过画家哥哥,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1890年5 月17日,凡高到巴黎看望头年4 月才与约翰娜结婚的泰奥。然而两天工夫,凡高便离开巴黎“回去作画了”。据约翰娜讲,这是因为她大伯子“不适应繁忙的巴黎生活”。实际上,一封据认为是画家回奥维尔的头几天写给弟弟的信,揭示出他匆匆离开巴黎的原因——与泰奥一家发生了龃龉:“希望我们头脑都冷静下来之后再见面,那时候说不定还能在一起生活几年,而不是互相毁灭”。其实,兄弟俩不和的种子早在1886年3 月到1888年2 月一起在巴黎生活时已播下了,当时泰奥写信给妹妹威莉明说:“我和哥哥之间很少相互同情”:“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让我觉察到他在鄙视我”:“他总和自己过不去”:“他酷似一个两面人:一个才高、文雅、温柔,另一个自私冷酷”。6 月初,泰奥再次邀兄来访。6 月6 日画家抵达巴黎,但同天即返奥维尔。从1890年7 月23日画家写给泰奥的信可以推断出泰奥曾给哥哥写过一封信,此信至今尚未发表,根据学术界看法,“显然已经遗失了”。不久前,阿诺尔德在撰写评价凡高生平的专著时,声称已获得此信原件的照片——保存在荷兰凡高博物馆研究室,之所以“遗失”,是因为分类有误,并第一次将它公诸于世。信中写道:“……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到‘激烈的家庭争吵’的呢?……是不是和德利斯(约翰娜之兄)发生口角呢?我想,他干事是大胆了些,可他本来就那样,这不是和他闹翻的理由啊。也许——但我不相信——你是指约翰娜请你不要把普雷沃的画挂在你想挂的地方那件事。她没想到要伤害你……我劝你忘了它,因为那是不值得人们去操心的事……顺便给你寄去五十法郎。相信我吧。你的爱你的弟弟泰奥1890.7.22“这封信客观地反映了导致凡高6 月6 日当天突然离去的原因:”家庭争吵“。这对思想敏感的凡高来说,无疑是一种歧视、一次很大的精神刺激。阿诺尔德则明确指出:通过这件事,人们发现了凡高的冲突,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因而也看到了他的死。除艺术之外,凡高得不到一丝人间的温暖,最后,他终于毅然决然地自己结束了那短促而宝贵的生命。

  3 、还有的学者指出:经济上的贫困才是驱使凡高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

  凡高一生穷困潦倒,在最后的10年里,他只能依靠弟弟泰奥维持生计。清苦的生活使他只能先把一点钱用于绘画,曾经4 天之内仅靠喝点咖啡度日,以致体力不支,牙齿断裂,但信心弥坚。令人辛酸的是,凡高请不起模特几,便买了一面镜子,自己充任模特儿。更遗憾的是,凡高的生前这么多杰作,

  却一直无人问津。画家伤心地写道:“我们生活在我们所作的事没有成功希望的时代,画卖不掉,即使你所要的只是一个极小的数目,你仍然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我们成为每一样意外事件的牺牲者的原因,我担心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这种情况几乎不会改变。”(见《亲爱的泰奥》)此话不幸竟被言中。有一件事对凡高的自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即:画家死前数月,泰奥来信告诉哥哥,比利时女画家安娜买去了凡高的《红色的葡萄园》画,因画家默默无闻,所以售价不高。凡高一生创作了近1700件作品,其中900 幅素描,800 幅以上的油画,可活着时就卖掉这一幅画。凡高忍受不了这样意外的消息,随即旧病复发。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凡高在生命最后几天神志清楚时,曾不断表示,不能一直成为弟弟的负担。当泰奥来看临死时的哥哥时,凡高抱着泰奥说道:“别哭,我只是为了大家好。”画家终于感到可如释重负了。

  4 、在我们探讨凡高的死因时,不能不提他的恋爱和爱情。凡高在女人身上并没有得到幸福,他一生都在没有回报的爱情和青楼之间痛苦徘徊。爱情上屡遭挫折,使他终生未娶。凡高外表丑陋,大脑袋上满头红色短发,大鼻子,高颧骨,紧蹙的浓眉下一双深陷的绿色小眼睛,紧抿的嘴唇显示出一副凶狠的模祥;额头上布满了皱纹,走路时佝偻着背,活象一个小老头。客观上,这么一副模样自然难以讨得女人的欢心。凡高16岁时在海牙的古比尔美术商行当小职员,因诚实可靠被晋升后派往伦敦分行。在伦敦,凡高对房东太太的女儿厄休拉一见钟情,可姑娘却用冷言冷语和讪笑回答他的追求,使款款深情的凡高初恋破灭,精神非常痛苦。以后凡高又爱上一位较其年长且有孩子的寡妇,可寡妇之父坚决不准其女与他接近。后来凡高邂逅一怀孕后遭遗弃的妓女。而泰奥给他写信说:“如果娶此妓女为妻,我将不再与你亲近。”凡高心灵深处被打上深深的受辱烙印。凡高迁居奥维尔后,结识加歇大夫之女玛格丽特,并爱上了她。至于俩人是否相互倾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凡高的求爱同样遭到了加歇医生的强烈反对。据玛格丽特的女友利伯杰太太说,玛格丽特是很爱画家的。1927年,德国著名画家戈奇曾寻访过医生的儿子小加歇,并于1954年在一种文化年鉴里发表了他们的对话。小加歇说的“内幕”与利伯杰太太所述大相径庭:“凡高就是因为失恋才开枪自杀的。姐姐曾公开承认,害怕这个只有一只耳朵的画家。凡高第二次为姐姐画像时,他向她求过爱,这件事引起我父亲与凡高的争辩,结果俩人反目”。

  因此,一连串的爱情挫折,终使画家深感抑郁、消沉而不能自拔。

  5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籍生物化学家兼艺术鉴赏家维。尼。阿尔诺德认为,凡高嗜饮艾酒成癖是导致他自杀的原因。他在一份颇具权威性的刊物《美利坚科学》上披露了这个观点。上世纪末叶,饮用艾酒在法国曾是一种时尚。当时,常有表演艺术家、画家和商人等聚在咖啡馆或俱乐部里喝这种酒。凡高最初开始接触这种使他致命的饮料是在1886年。当时他和泰奥住在巴黎,便经常去艺术家咖啡厅作客。这种有害的时尚在他死后10年的1900年左右才被法国当局禁止,由一种无害的佩尔诺利口酒取代。由于凡高经常饮用艾酒,便大量服入了文酒中一种叫岩柏酮的有害物质。岩柏酮是金钟柏树中含有的物质成分,一种和松节油很类似的东西。动牧实验表明,少量的岩柏酮即可损害动物的神经系统。人若服入它便可能失去知觉和引起癫痫。此外,凡高还是个吸烟很厉害的人,尼古丁和岩柏酮混合对人体的损害更大。在他生命的最后18个月里,他患有胃痛、便秘、精神恍惚、幻觉等症,

  这些都是饮用艾酒的人常见的病态。

  6 、美国著名的眼科医生托马斯。李却另持它说,认为凡高的自杀是由于洋地黄中毒所致。原来,凡高患有癫痫症,他的法国医生加歇为了医治此症而经常让他服用洋地黄和顶针草。但过多地服用这些药物却又造成洋地黄中毒,使凡高的神经遭到严重损伤,并因此而导致疯狂症。在他生命的晚期,疯狂症经常发作。据医学家们说,洋地黄中毒不仅使人产生各种幻觉,而且还引起视觉模糊、错辨颜色等现象。患者会经常看到自己眼前有光花和光环闪现,尤以黄色光环最多。托马斯。李认为凡高的洋地黄中毒,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印证。在他的《晚间的咖啡馆》和《吃土豆的人》两幅名作中,人们就能找到这样的光环现象。在他的油画作品里,还不难发现:黄色用得特别多。在凡高的一幅著名肖像画《加歇医生像》中,摆在加歇面前的那一束花正是顶针草,这是凡高当年嗜饮洋地黄的又一例证。

  7 、荷兰曾推出了一部介绍凡高的电视系列片《在别人的眼里》,对艾酒中毒之说提出了挑战。该片撰稿人伯坎普和凡高问题专家胡尔斯克称,画家当年虽和许多人一样嗜饮艾酒,但并未达到无法摆脱的严重程度。他的精神崩溃自杀皆因他染上了梅毒症所致。伯坎普说:安特卫普的一位医生当年曾在一份诊断书中确认凡高患有梅毒症,甚至提到他和泰奥一起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得再接触女人。荷兰、比利时的nos 、brt 电视台均支持这个观点。然而,凡高家族的后裔们却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反对,抗议这种对画家的恶意诋毁。

  8 、美国科罗位多州的一位医生迈尔博士则揣测说凡高患有青光眼,由于害怕自己将失去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倍感重要的视觉感官而产生精神抑郁症,最后导致自杀。

  9 、更有甚者,西德《明镜》周刊甚至援引一位心理学家的观点,说凡高的自杀系因他患有“恋母情结”症。尽管世人旁落凡高,但却受到母亲的格外关怀。当凡高生着病,挨着饿,神经极度衰弱时,他母亲寄来了烟草、乳酪饼等食品。他突然省悟,应该回到母亲身边,让身体和精神恢复恢复。而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时,凡高便绝望而死。

  10、当年曾给凡高看病的加歇医生告诉过画家:健康受损的原因是太阳晒得太多,松节油中毒的缘故。当凡高割下耳朵躺在阿尔医院的病床上时,大夫也曾告诉前来探望的泰奥说,这是一种日射病,是长期不戴帽子在阳光下工作的结果,此病可使病人做出一些意外之举。

  11、有的学者认为凡高的自杀根源是和高更关系的破裂。凡高悲剧性的短促的一生总是和高更奇特地纠缠在一起。高更傲骨铮铮,骄狂蔑众,很难与人相处。从一开始他就不断嘲讽、揶揄凡高的绘画,并经常取笑他的情场失意,同时又妒忌凡高的艺术和他对艺术的忠诚,两人常常争吵不休。但生性淳朴憨厚的凡高总对朋友宽有容忍,主动要求和解。有一次,高更还买通妓女当众侮辱和奚落凡高,羞辱交迸的凡高怒不可遏,与高更大闹一场愤然离去。1888年12月底,两人又在法国的阿尔勒发生争吵,凡高竟暴怒地操起剃刀割下一只耳朵(到底是整个外耳还是耳垂,说法不一)。后来,凡高又在圣雷米喝松节油,自尽未遂,最后即开枪而死。

  12、凡高因加歇医生反对他与其女相爱而导致与医生反目为仇。自杀前两天,加歇医生由于没听从凡高的意见将女裸体画装上画框,又引起凡高的强烈不满,以致于凡高开枪伤重回家,加歇探望他时,两人竟没有说上一句

  话。因此,有的专家就认为加歇的举动直接导致了画家的自杀。加歇后来也承认画家的死是一种解脱。13、我国学者温波等人则认为导致凡高自戕的最根本的缘由在于社会原因。凡高出身于穷苦的牧人家庭,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世道的艰辛。他虽然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并颇富天分,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但他的作品和成就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以至连自己的生活也只能靠弟弟的帮助来维持。冷酷无情的现实使这个异常多情而敏感的人内心时时充满了矛盾、愤怒和压抑。是那个不公正、不文明的社会强加给凡高的悲剧性命运,是那种可使人破产、犯罪和发疯的环境导致了画家令人痛心的结局。

  可见,探讨和研究凡高的死因现已成了一个国际性问题,参加人数和看法之多,在名人死因研究中极为少见。关于凡高之死,由于流传着许多无法稽考的轶事,加上研究者往往抓其一点而不及其余,故使问题愈加复杂化了。

  笔者以为,凡高之死是他一生各种矛盾无法解脱的必然结果,诚如他死前所说:“悲哀永在我心头”。

no.8 安徒生是国王的儿子吗?


安徒生是国王的儿子吗?
 
  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月夜,海面浮出一位美丽的人鱼公主,她慢慢地游向海岸。她向往人的世界,爱上了人世间一位英俊的王子,毅然抛弃在海底能活300 年的生命,服下了海巫婆剧烈的药物。她感到就象有一把利刃劈开了她纤细的身体,当即昏厥过去。待她苏醒时,在金灿灿阳光的映照下,她的鱼尾已变成了双腿。她发现自己的意中人——那年青美貌的王子正站在她的面前这个动人的童话使我们想起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海的女儿的雕像,也使我们记起《海的女儿》的创造者——安徒生。权威的传记作家们都确切无疑地告诉我们,这位举世无双的童话作家是1805年4 月2 日出生在丹麦富恩岛上欧登塞城中一间低矮破旧的平房里。他的父亲是一位迫于生计而整日忙碌的鞋匠,他的母亲是一位迷信的洗衣妇。由于童年贫穷的生活,安徒生梦想成为一位演员,因为那些平凡的人,一到戏台上就变成了威严的国王、娇艳的王后、英俊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献身表演艺术的愿望受到挫折后,安徒生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开始了向文学高峰的跋涉。他写出了《维森堡大盗》、《阿英索尔》等剧本,《阿马格岛漫游记》等浪漫主义幻想游记和《卡尔里克。克里斯蒂安二世》等历史小說。183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童话集,他在为深深理解穷苦孩子的生活而创造的美好、幸福和快乐的童话世界中找到了归宿。以后每年圣诞节他都出版一本童话,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礼物。这些礼物中有列入了世界不朽名著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夜莺》等。他整整写了近40年,共发表了160 多篇作品。安徒生成了丹麦人民心目中永久的骄傲。

  然而,权威传记作家们所提供的论证并未使丹麦人信服,据称1990年数百位丹麦人在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大学举行听证会,探讨这位童话大师的身世。一位各叫延斯。约根森的历史学家写了《安徒生——一个真正的童话》一书,声称安徒生出身王族,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和劳尔维格伯爵夫人的私生子。孩子出生后,王室把他“隐藏”在欧登塞的一位鞋匠,也就是安徒生父亲的家中。该书推论的根据之一是安徒生尽管出身低微,后来却打入了王族的圈子,出入于皇家剧院,还曾在皇家的宫殿阿马林堡宫住过一段时间。约根森认为,一个鞋匠的儿子当时能够不进贫民院是难以想象的,只有受到王室的秘密资助才有可能。丹麦作家皮特。赫固也支持约根森的结论,

  他还提出了另一份资料加以旁证,一位海军上将的女儿亨丽艾特。吴尔芙1848年曾给安徒生写信,信中提到过安徒生也发现自己是一位“王子”。

  然而,令欧登塞大学听证会上的许多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安徒生在自传《我一生的童话》中只字不提,或多少加点暗示呢?有的学者拿出了180 多年前教堂户口登记册的复印件,那上面记载着安徒生1805年4 月16日受洗礼的情况。登记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4 月2 日星期二凌晨一时,鞋匠汉斯。安徒生与其妻安娜。安德斯达特得一贵子”。

  为了搞清这位世界著名大作家的出生之谜,丹麦著名历史学家塔格。卡尔斯泰德曾被允许查阅大量的克里斯蒂安八世的档案,其中包括这位国王的信件和日记。卡尔斯泰德称,档案表明,国王和贵族与一般平民妇女愉情的问题是存在的,而且十之八九会生下孩子。根据档案,这种情况发生后国王会给有关妇女写信,并寄钱给她们,直至孩子长大成人。国王还为这样的孩子之一——挪威的福雷德里克。里德安排工作,让他掌管王室的狩猎活动。

  但在全部档案中,既没找到有关安徒生的材料,也没找到有关他的母亲安德斯达特的材料。

  安徒生的出生至今仍是一个谜。

no.9 如何评价拉吉舍夫?


如何评价拉吉舍夫?
 
  1790年,帝俄京城圣彼得堡出现了亚。尼。拉吉舍夫的一本书——《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下称《旅行记》)。乍看书名,这书并无什么惊人之处,然而,翻开书本一读,农奴制度的腐朽、专制制度的残暴、沙皇的贪婪和无耻、人民的贫困和孤苦无告、被压迫者的血泪控诉和勇敢反抗……

  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画赫然出现在眼前。这是刺向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一把利剑,这是呼唤俄罗斯人民党醒的一声呐喊,这是给黑暗中的人民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一支火炬!然而,该书的作者却因此而遭到厄运:监禁,判处死刑,后又改判流放西伯利亚10年,最后自杀身亡。从此,拉吉舍夫的书伴随着作者的名字传遍俄罗斯大地。200 年来,在如何评价拉吉舍夫及其思想的问题上,各家争议颇多,至今仍众说纷纭。争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方面:一、拉吉舍夫的革命思想究竟从何而来?它们与西方启蒙学者的思想究竟有何关系?

  《旅行记》刚问世时,就有人把拉吉舍夫革命思想的出现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影响联系在一起,把拉吉舍夫的书视为“法兰西瘟疫”在俄国传播的结果,根本否认俄国社会内部存在产生与接受革命思想的土壤和条件。例如,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在其对《旅行记》所作的“批注”中就是如此。

  有些学者十分重视西方启蒙思想家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对拉吉舍夫世界观形成的影响。例如,普列汉诺夫在其《俄国社会思想史》一书中认为,拉吉舍夫的观点或多或少地接近于先进的法国思想家们的理论,拉吉舍夫是作为法国革命家们的一位追随者而进行活动的。前苏联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和大文豪高尔基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

  另一些学者一方面承认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对拉吉舍夫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指出并着重强调了俄国社会内部诸因素的影响。

  苏联史学界有人不但详尽地说明了西方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对俄国社会影

  响何在的问题,而且指出:俄国具有接受这种思想的土壤,俄国存在着不仅在革命高潮各阶段同情法国革命,而且在思想上与法国革命联合在一起的社会人士,而拉吉舍夫就是这样的社会人士之一。

  还有的学者特别强调拉吉舍夫对西方启蒙学者的依赖性与“模仿性”,他们力求证明,拉吉舍夫的思想,甚于其作品的形式都来自西方启蒙学者。

  例如,《旅行记》英译本序言的作者r.p.塔勒认为拉吉舍夫是在读了赖纳尔的《美国的革命》一书后才写出了《自由颂》;拉吉舍夫的著作与马布利和米尔顿的著作、与斯坦的《感伤的旅程》、与约翰。毕克曼的《发明史概要》、与贝尔的《历史辞典》、与哥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之间有联系。

  意大利哲学家沃里夫。德如斯基也断言拉吉舍夫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者的不成功的模仿者”。

  二、拉吉舍夫主张革命,还是主张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有一种观点认为拉吉舍夫主张革命。早在1901年6 月,列宁就把拉吉舍夫称为“革命家”。杜勃罗留波夫在《叶卡特琳娜时代俄罗斯的讽刺》一文中谈到拉吉舍夫的《旅行记》时写道,在18世纪末不成熟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条件下,拉吉舍夫的言论是单枪匹马的革命者勇敢的功绩。普列汉诺夫写道,还在《旅行记》出现以前,拉吉舍夫就十分充分和彻底地在出版物中阐述了自己的革命观点。波克罗夫斯基把拉吉舍夫称为“俄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卢那察尔斯基1918年9 月22日在彼得格勒拉吉舍夫纪念像揭幕典礼上说,拉吉舍夫是革命的第一位预言家和殉难者。斯大林在1930年12月12日的一封信中把拉吉舍夫誉为“革命的俄罗斯”的第一位代表。

  此外,有不少前苏联学者认为拉吉舍夫是没有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幻想的革命者。

  与上述看法相反,有一种观点认为拉吉舍夫只主张改革,而不主张革命。

  西方学术界有人认为,拉吉舍夫不是革命者,他希望改革,而不希望革命。

  有人说,拉吉舍夫宁愿改良的道路,而把革命视为极端手段。还有人说,拉吉舍夫不是革命者,甚至不是激进主义者,而是对一切阶级斗争感到“深深厌恶”的立宪君主政体的拥护者。俄国资产阶级学者米留可夫等人实际上也持这种看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拉吉舍夫在主张革命的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和平改革的幻想。前苏联学术界有人说,在拉吉舍夫身上,革命者的特点是和促使当局实现改革的自由主义者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有的人认为,拉吉舍夫是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第一位战士和宣布者,同时,他也不排除通过从上面改革的途径解放农民的可能性。有人提醒人们注意拉吉舍夫世界观当中非暴力革命拥护者的方面,通过和平途径改变社会关系的方面,认为只注意拉吉舍夫观点的革命方面是片面性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类似的看法在一些其他学者的著作中也有表现。

  三、拉吉舍夫是哪个阶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

  前苏联学者潘克拉托娃认为拉吉舍夫是“俄罗斯第一个贵族革命家”。

  高尔基认为拉吉舍夫是“贵族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潮的奠基者”。还有人认为拉吉舍夫是一位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不少前苏联学者认为拉吉舍夫是18世纪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有的学者则强调了拉吉舍夫在经济、历史、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观点的革命民主主义性质。在拉吉舍夫是否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问

  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甚至一场辩论,这就是前苏联学术界1955年展开的关于应如保理解拉吉舍夫的革命性问题的讨论。当时,苏联《历史问题》社论的作者们否认拉吉舍夫是革命民主主义者,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这是对拉吉舍夫在俄国文学史和解放思想史中的作用估计不足。

  面对众多的分歧和争议,还有不少有趣的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还有一些“谜”至今没有解开。

no.10 谁是杀害普希金的元凶?


谁是杀害普希金的元凶?
 
  1799年,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出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地主家庭。《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叶甫盖尼。奥涅金》等诗作为作者赢得了“世界第一流大诗人”的崇高声誉。1837年2 月,普希金却在与一个法国保王党人的决斗中惨遭杀害。当读友们在欣赏普希金那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之余,必定对杀害诗人的凶手感到愤概。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828年12月,普希金在莫斯科一个舞蹈教师举办的家庭舞会上结识了“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莉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罗娃,两人一见钟情,不久便正式宣布结为夫妻。当时,诗人正在沙俄政府外交部供职。他的夫人经常出入上流社会。1834年,一位法国波旁王朝的亡命者乔治。丹特斯来到普希金夫妇所在的彼得堡,在沙皇禁卫军骑兵团任职。

  外表潇洒、生性风流的丹特斯很快结识了冈察罗娃,并且开始如痴如狂地追求她。在这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诗人受不了这种侮辱,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而向丹特斯要求决斗。在决斗场上,丹特斯趁诗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就首先开枪,使普希金受了致命的重伤,不久便溘然而逝,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彼得堡有数万人到诗人生前的住所凭吊,人流络绎不绝。各家报纸在刊登噩耗时说:“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陨落了!”人们在怀念普希金的《诗人之死》中写道:“一个法国纨绔子弟,用罪恶的手,扼杀了美、自由和诗。整个俄罗斯在哭泣,全体俄罗斯人愤怒了:交出丹特斯!还我普希金!”

  杀害一代“诗豪”的真正凶手是谁?谋杀普希金的凶手难道仅仅是丹特斯一个人吗?有关专家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详尽探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原来,当时在位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为诗人妻子的美丽姿色所倾倒,为了让冈察罗娃能够经常参加宫廷晚会,沙皇特地在1834年底任命普希金为“宫廷近侍”,陪伴沙皇的左右。此时,诗人已经年届三十有五,被迫整天夹杂在一群年轻气盛的侍从之中,普希金表面上不敢违抗指令,但心中为此事感到屈辱不平。他曾气愤地对人说过:“我可以做一名普通的平民百姓,甚至做一个奴隶,却永远不愿做个被人拨拉的弄臣,哪怕就是在上帝那里。”

  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对待人越来越感到不满,专门委派心腹暗中监视诗人的言行举动。后来,法国逃亡者乔治。丹特斯在各种社交场合公开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冈察罗娃,就是受到沙皇的暗中支持与纵容。

  与此同时,因为沙皇本人早就看中了诗人娇妻,于是沙皇就利用丹特斯这件事在彼得堡上流社会大肆造谣中伤,散布小道传闻,并且授意布置了丹特斯与诗人之间的血腥决斗。当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不幸遇害之后,悼念追忆诗人成就的各种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一时成为声讨沙皇黑暗暴政的战斗檄文。面对群众的抗议浪潮,沙皇尼古拉一世做贼心虚,担心诗人的葬礼会引起更大的事端、秘密派人趁夜色掩护把诗人的灵柩悄悄从准备举行葬礼的教

  堂中运走,送到远处一座偏僻的圣山修道院里草草埋葬了。研究人员指出:此事明显表明了沙皇对于诗人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普希金英年早逝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阴谋诡计的牺牲品。诗人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文坛的巨子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参与杀害他的直接凶手和幕后谋划者,包括沙皇和吃人的沙皇暴政都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为人们所唾弃。

  俄国文豪高尔基称赞普希金的作品“真实地描绘了时代的面貌”,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则称普希金的诗作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人们在痛悼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同时,也希望尽早挖出谋害诗人的真正元凶。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