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名人篇疑案第7辑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塔尔齐晚年为何出走阿富汗?


塔尔齐晚年为何出走阿富汗?
 
  马赫穆德。贝格。塔尔齐(1865—1933年),是阿富汗近现代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家,是20世纪初期亚洲民族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坎坷曲折,政治生涯短促而多彩,特别是其晚年带有悲剧性的出走,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索。

  对于塔尔齐晚年的出走,人们认识不一,说法不同。主要有:出走避难说。有人认为,塔尔齐晚年出走阿富汗是和阿富汗改革的失败密不可分的。塔尔齐是阿富汗现代化改革的宣传者、支持者和实践者。1903年,他登上阿富汗政治舞台后,就一直把实现现代化的改革放在政治活动的

  首要位置。1911年他创办了《光明报》,宣传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性,1919年,国王哈比卜拉遇刺身亡后,塔尔齐支持有民族主义和现代化思想的阿马努拉继任国王。他辅佐新国王在取得了1919年阿富汗独立战争的胜利之后,就催促阿马努拉尽早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这场阿富汗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改革对巩固1919年独立战争的成果、发展经济和文化,为阿富汗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开辟道路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塔尔齐在改革的实践中,干劲十足,头脑清醒,而且精明能干。他能根据阿富汗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取舍地吸取外国经验和配置改革力量、改革措施。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本应在塔尔齐的协助下稳步进行下去,但由于阿马努拉头脑发热,急躁冒进,各项改革措施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在英国的支持下,反改革派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于1929年1 月颠覆了阿马努拉政权;塔尔齐作为阿马努拉的岳父被迫在晚年离开祖国开始流亡生活。他乘坐伊朗驻阿富汗大使馆的飞机来到德黑兰,在希姆兰疗养地休息了10个月,在此期间,阿马努拉的支持者曾找到塔尔齐,希望能在德黑兰东山再起,重新打回阿富汗,但遭到塔尔齐的拒绝。他引用了波斯著名诗人哈菲兹的诗句,来说明他拒绝参加的原因:“我们到这里来不是夸耀和显赫,而是由于不幸事件来避难。”

  出走探求改革失败原因说。有人认为塔尔齐出走阿富汗,并不是主要为避难而出走,改革失败后,他也可以不离开阿富汗。作为阿富汗1919年独立战争的英雄,他到处受到人民的尊敬;在改革过程中,他得到了人民的信任;而且塔尔齐同阿马努拉在改革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也众所周知,反改革派曾积极拉拢塔尔齐,让他对阿马努拉反戈一击。因此,塔尔齐完全可以生活在阿富汗,并得到人们的敬重。他只所以要离开阿富汗、是对他所倡导的改革运动失败深感失望,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静下心来,以探究改革失败的原因,所以他在伊朗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于1929年10月来到了进行成功改革的土耳其。塔尔齐对凯末尔非常钦佩,曾为凯未尔改革的成功而欣喜异常。他认为凯末尔改革的成功无疑为阿富汗的改革树立了榜样,给阿富汗带来了希望。然而严酷的现实使塔尔齐认识到,本来可以在阿富汗顺利进行的改革为什么会夭折。他利用在土耳其的一切时间,了解和考察凯末尔的改革,并把阿富汗的改革同凯末尔的改革加以比较。塔尔齐认为,阿富汗改革失败的原因在于:阿马努拉脱离阿富汗国情,一味照搬当时土耳其的经验,很多改革措施伤害了人民感情。特别是1927年阿马努拉出访亚非欧诸国回到阿富汗后,头脑极为发热,独断专行,急于求成,想加快步伐按凯末尔的方式实现阿富汗的现代化改革,但他却没有认识到阿富汗改革的社会基础与土耳其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没有一支强大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这样就不可能有效地同地方分离主义、同反改革派作斗争,也不可能巩固改革的成果。塔尔齐通过实地考察土耳其的改革,对阿富汗改革的失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另外。还有人认为塔尔齐出走阿富汗,是为了回避现实生活。改革失败,标志着塔尔齐政治理想的破灭,他已意识到,在政治领域他很难再有重振雄风的机会了,于是他希望其晚年在安静的田园生活中渡过。这是他由阿富汗来到土耳其的主要目的。

  总之,人们对塔尔齐晚年出走阿富汗,认识不一,大都缺乏实证材料,而局限于种种猜测。由于塔尔齐在史学界被称作是“遗忘了的民族主义者”,所以更增加了全面认识塔尔齐的难度,也使他的出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no.2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死于谁手?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死于谁手?
 
  1961年9 月。联合国前秘书长达戈。哈马舍尔德为处理刚果事件,从刚果卢阿里亚飞往罗得西亚(今赞比亚)

  恩多拉途中,在恩多拉郊外坠机身亡。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严重关注。“世界公仆罹难”、“空中强盗破坏联合国”、“秘书长自杀!?”那么,哈马舍尔德到底死于谁手?1905年7 月,哈马舍尔德出生在瑞典南部的约乔坪市。哈氏家族门第显赫,其父曾任瑞典首相,他的几个兄长也都身居高位。

  他本人更是仕途风顺,历任财政部副大巨、國家银行董事长、政府经济顾问、欧共体的瑞典代表、外交部秘书长及常务副大臣。1953年,年仅47岁的哈马舍尔德接替特吕格韦。赖伊,出任联合国秘书长。看来一切顺利,直到1961年,刚果事件才给哈马舍尔德光辉的一生蒙上了阴影。1961年6 月,卢蒙巴领导下的刚果从比利时殖民者手中争得独立。但几天后比利时怂恿刚果最富庶的加丹加省“全面独立”,接着派遣大批军队“保护侨民”。卢蒙巴政府马上向联合国紧急求援。在美国授意下,哈马舍尔德迅速将联合国部队(绝大多数是美军)部署到刚果全境。由于哈马舍尔德偏袒比利时殖民者,又屈从美国新殖民者,根本不顾刚果政府和人民的意愿,而受到卢蒙巴多次严正谴责。卢蒙巴进而偏向前苏联,并接受苏联援助。这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出场了,它利用联合国为掩护,挑动政变,并将卢蒙巴送到其敌手——分裂的加丹加省那里,终于借刀杀人。刚果的分裂、卢蒙巴的遇害,使联合国和哈马舍尔德本人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严厉谴责。美国与比利时、英国在刚果的利益冲突,也使它们撤消了对哈马舍尔德的支持,加上苏联一起反对他,使他陷入四面楚歌之中。为挽回败局,重获信任,在联大召开前四天,他匆匆飞赴刚果,试图说服加丹加省与政府和谈,不料却在途中坠机身亡。

  哈马舍尔德遇难后,先后组成了三个调查委员会,其中以联合国空难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最为详尽,共有三种意见。

  一“失事说”。哈马舍尔德的座机是联合国驻刚果部队总司令马克留将军的飞机“阿里贝尔金那号”,当天早晨飞行时曾被机枪击中,但只进行了全机简单的检修,更换了排油管,且没有作例行的试飞。另外,乘务组刚刚执行飞行任务归来,按惯例应当休息。而且这是夜间飞行,航线曲折。因。此,很有可能是飞机发生故障或机组成员操作失当引起的飞机失事。

  二“自杀说”。在被推举为联合国秘书长前的三年里,虽然哈马舍尔德身居要职,但精神极度抑郁,曾两次想到自杀。他有一本神秘的日记《路标》,在他死后出版,里面有许多地方谈到死亡:“活着比死艰难得多”,“我走出去,光裸着身子,去迎接我的死亡到来。”刚果事件使他处境相当困难,卢蒙巴之死“是历史上第一次有联合国军队参加的对一国首相的谋害”,哈马舍尔德为此受到许多第三世界國家的评击,苏、英、美几个常任理事国因利益冲突,也先后放弃了对他的支持,加上刚果之行一路不顺,眼看无望撮合刚果冲突各方和谈,而联大会议马上就要召开,身陷绝境的哈马舍尔德是有可能以死抗争的。

  三“谋杀说”。哈马舍尔德的座机起飞前一直在没有警戒的情况下停留,潜入飞机进行破坏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由于飞机在空中爆炸,有人怀疑可能是放置了定时炸弹。在调查过程中,有证人提出在哈马舍尔德座机后另有一架小型飞机尾随,并开火击中座机,座机在空中爆炸后坠地。另有证人表示,

  看到地面炮火向座机射击,并击落座机。对飞机残骸的检查,也发现了机枪的弹洞。看来哈马舍尔德的座机也有可能是遭受地面或空中袭击而坠毁的。

  达戈。哈马舍尔德,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国际组织的秘书长,已经神秘去世30年了,但他的死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no.3 莫里哀的妻子究竟是谁?

莫里哀的妻子究竟是谁?
 
  在西方文史学界和戏剧界,人们对于嫁给莫里哀的女人到底是什么人这样一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大家都知道,17世纪60年代莫里哀约40岁时娶弗朗索瓦兹。贝雅尔为妻,可不清楚弗朗索瓦兹是谁生的。又由于莫里哀年轻时同贝雅尔家族的玛德莱娜。贝雅尔相爱过,法国上层社会一些恼恨莫里哀的人便说他娶的是自己亲生女儿,以此诋毁他;但遭到另一些人反对,从此展开了一场争论,历时250多年而不休。由于找不到莫里哀的书信和有关他的私生活的材料,这就为莫里哀的妻子究竟是谁的争论,增加了不少难度,使争论的双方意见长期得不到统一。

  有一种意见认为,莫里哀所娶的女人是阿尔芒德,她是玛德莱娜。贝雅尔的妹妹,而不是象某些人说的是玛德莱娜。贝雅尔的女儿。其证据是:(1 )

  1662年2 月20日,莫里哀和心爱的女人举行婚礼时,在圣日耳曼——奥塞尔堂区发的结婚证书和户口簿上,莫里哀妻子填写的名字不是弗朗索瓦兹,而是阿尔芒德。(2 )阿尔芒德在有关的两个证件上填的身分都是玛德莱娜。贝雅尔的妹妹。又据相关的资料证实,当时人们似乎对这一点都未提出过什么疑议。

  而一些恼恨莫里哀的人,则拚命说剧作家娶的是自己亲生女儿。因为莫里哀年轻时曾和玛德莱娜。贝雅尔相爱过,并生下了女儿弗朗索瓦兹。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莫里哀和玛德莱娜。贝雅尔最终没能结为夫妻。1652年,14岁的弗朗索瓦兹成了莫里哀领导的“光耀剧团”的一员,这是莫里哀第一次见到她。从1660年起,小弗朗索瓦兹在剧团里表现得出类拔革,她在《讨厌鬼》一剧中崭露头角后,从此就象瑰丽的珠宝一般使观众为之痴迷起来。那时,戏剧大师莫里哀对弗朗索瓦兹这个美丽的姑娘产生了一种心理学家称之谓使“成年男子神魂颠倒的爱情”。当然,莫里哀并不知道弗朗索瓦兹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1661年,当莫里哀表示要娶弗朗索瓦兹为妻时,她却不怎么情愿,但莫里哀仍紧追不舍,弗朗索瓦兹也出于某种考虑,终于在1662年和戏剧家完婚。

  但不少人以为上面的看法不可信,莫里哀娶的并不是自己的女儿,而是玛德莱娜。贝雅尔的女儿。法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g.勒诺特尔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在《时代》杂志发表专文,谈了自己的看法。

  历史学家首先论述道:法国亲王莫德纳伯爵为了谋取财产,娶了一位比他大15岁的女人,随后迫不及待地等着妻子死去,自己却喜欢过放荡不羁的快乐生活。不久,他在巴黎结识了一位迷人的不守贞节的女郎玛德莱娜。贝雅尔,并且在1638年玛德莱娜20岁时,他们有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孩子在圣—厄塔什教堂受洗后起名叫弗朗索瓦兹。大约在1644年,活泼的玛德莱娜。贝雅尔在外省演戏时,她的女儿弗朗索瓦兹生活在卡尔庞德腊附近勒米特夫人、玛丽。库尔丹家里,勒米特一家尽其所能抚育着同她们的女儿玛德莱娜。勒米特作伴的弗朗索瓦兹。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652年她们一起参加“光耀剧团”为止。勒诺特尔认为:弄清事情真相的关键是要搞懂当年莫里哀的妻子为什么要在有关证件填上“阿尔芒德”这个名字,以及身分是玛德莱娜。贝雅尔的妹妹。历史学家推测道:莫里哀的妻子之所以填“阿尔芒德”这个名字,是因为她可能觉得这比“弗朗索瓦兹”更“高雅”,写在海报上更醒目的缘故;至于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玛德莱娜。贝雅尔的妹妹,真正的原因是玛德莱娜。贝雅尔尽管年近45岁,依然雄心勃勃、芳心未泯,她害怕告诉大家这个女同事是她的亲生女儿,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年龄,所以可能从一开始她就把全剧团都不知底细的这个姑娘说成是她的小妹妹。现在用这种名义把女儿嫁出去,就会把骗局继续维持下去。反正弗朗索瓦兹没有领过出生证件,再说仍健在的外祖母也没有意见。看来这样做是行得通的办法,因为在剧团演出的通俗喜剧中就有过类似的做法。而那种莫名其妙的更改名字的做法在各个时代的剧团里更是经常使用的。

  勒诺特尔还进一步推测说:玛德莱娜。贝雅尔于1672年2 月19日死去。

  她很富有,她除了给兄弟姐妹们一小笔款项外,其余财产全部留给了阿尔芒德,由此使人进一步断定阿尔芒德是玛德莱娜。贝雅尔的女儿。玛德莱娜临终前可能恳求莫里哀和阿尔芒德重新一起生活,因为她死后,他俩和解了,并且就在那一年的10月生了一个儿子。言归于好的夫妇俩用各自的名字合在一起作为孩子的名字,叫让—巴蒂斯特。阿尔芒德(莫里哀原姓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尽管勒诺特尔的看法赞同者不少,但在法国文史学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从客观上来说,当时莫里哀领导的“光耀剧团”里有不少迷人的女人,比如年纪虽已四十仍然活泼可爱的玛德莱娜。贝雅尔,在《太太学堂》里扮演阿涅丝的布莉小姐以及在《可爱的女才子》中扮演一个女才子的杜巴克小姐……而莫里哀和这些女人的关系又都非常好。这就难免会使事情更加复杂化,对弄清事实的真相带来一定的难度。

no.4 莫里哀死于何因?


莫里哀死于何因?
 
  莫里哀(1622—1673年),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1622年1 月15日诞生于巴黎富商让。波克兰家,1644年6 月28日首次使用艺名莫里哀,他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剧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欧洲戏剧史上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戏剧家。18世纪之后,莫里哀的名字超越法国国界,在欧洲各国享有广泛的声誉,其作品成为世界戏剧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到目前为止,确知莫里哀所写的作品有30出戏和不多的几首诗,其中有一出戏是在他照顾年老贫困的高乃依时,与高乃依合写的。莫里哀既是编剧、导演和演员,又是剧团负责人。

  一个编剧,死无葬身之地,但其作品却是法兰西喜剧院创办300 年来上演次数最多的剧目。据载,从1680年法兰西喜剧院创立到1978年底,该院共上演莫里哀的剧作29664 场,而名列第二与第三的拉辛与高乃依的剧作仅被演出过8669场和7019场;一个作家,身后无手稿流传,却仍被称为“法语创作中最全面而最完满的诗歌天才”;一个演员,不肯离开舞台,宁愿放弃法兰西学院“四十名不朽者之一”的荣誉。然而,法兰西学院却主动为他塑了一尊半身像,并将此像立于学院的地界内,石像上刻着: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却少了他。

  这些颇有兴味的事情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他被伏尔泰尊称为:“描绘法兰西的画家。”

  莫里哀20岁时开始从事戏剧事业,直到他51岁死,他一直勤奋刻苦,不断努力,使自己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几十年来的生活并不平坦,复杂艰苦的斗争和数不清的磨难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影响了他的身体健辱,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1673年2 月17日,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巴黎的王宫剧院里,灯火辉煌,人声噪杂,池座里和包厢里到处挤满了观众。舞台上,大灯光照耀得通明雪亮,这里正在上演莫里哀的著名喜剧《无病呻吟》,这已是该剧的第四次公演,莫里哀本人亲自扮演剧中主角阿尔冈。此时的莫里哀已经51岁,而且是抱病演出。在那天的演出中,莫里哀本来就是勉强从事的,然而,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忍着病体的疼痛,在舞台上坚持到最后。他那高超的剧作和精湛的演技,时时博得台下观众一阵阵热烈的赞扬声和欢呼声。然而,莫里哀在台上,一边表演,一边忍不住咳嗽,难受得直皱眉头。观众还以为这是他主演“心病者”的绝妙表演,急忙投以热烈的掌声。但当演到最后一场时,莫里哀已有些支撑不住,他忍不住打了一个痉挛,细心的观众已经发现他的病态,很是吃惊,莫里哀也注意到了台下观众的反应,他鼓起全身力气,大笑一声才遮掩了过去。戏演完后,莫里哀并未休息,而是步入后台,询问观众对演出的反映,最后才回到家里。回家后他却咯血不止,两个修女把他扶上了坐椅,莫里哀在她们俩人的胳臂里咽下最后一口气。此时是当夜10点钟,离他卸装下台还不到3 个小时。

  后人对莫里哀这位喜剧大师的死因十分关注,进行了许多探讨。但是,莫里哀到底死于何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不少人认为,莫里哀的死亡原因是他得了一种“想像”不到的病,但这种想像不到的病究竟是什么病则无答案。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莫里哀晚年遭受了种种不幸。1671年冬季,他因积劳成疾而染上了肺病,后因病情加重而病倒了好几个月。1672年2 月,他的健康状况刚有好转,他又遇上了种种打击:他在戏剧事业上长期合作的老朋友玛德隆。贝扎尔去世;他的爱子也不幸死去。噩耗传来,使莫里哀悲痛不已,又加重了他自己的病情。在这种情况下,莫里哀仍坚持写戏、坚持演出,最后病死于肺病。另有一种观点是,莫里哀的死因是多方面的,绝非仅肺病一种。他长期的创作、紧张的排演和疲劳的巡回演出;艰辛的生活、痛苦的流浪、家庭生活的不幸、晚年丧友丧子;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政治角逐,特别是1672年冬他与其老朋友、音乐家吕理发生争执,被国王路易十四免去了文艺总管的职务,国王对他的宠信日减,这一切不幸使晚年的莫里哀更是雪上加霜,大大加重了他的病情,最后使他丧生。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莫里哀的死有过一段记述:“1673年2 月17日,莫里哀演出第九场《无病呻吟》时,在舞台上昏倒,被人抬到家中即与世长辞。”在这里,对莫里哀的死因未加说明,而是有意回避了。

  时至今日,莫里哀到底死于何因仍无一个较一致的答案,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no.5 作曲家帕勒斯特里纳何以“削发为僧”?


作曲家帕勒斯特里纳何以“削发为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后期,意大利艺术领域里出现了一位人物——乔万尼。帕勒斯特里纳(约1525—1594年),他被称为16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两个学生那尼尼和西莱格里都继承其师,尤其是后者的弥撒曲被当时认为是“伟大的宝物”,它们被西斯廷教堂严控起来,不准其流传到外部,直到后来莫扎特默写出谱子才始得流传,可见帕勒斯特里纳在音乐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20世纪以来研究他的学者更把他列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列。他的名字——帕勒斯特里纳本是他出生的城镇名,年轻时他曾用过各种名字后随着其声誉日隆,人们便以其出生地作为他的名字了。当今不少音乐爱好者到罗马旅游时,都要亲眼目睹罗马近郊这个风景特异的山镇。

  这位音乐家一生的黄金时期正处于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斗争这一特殊时代。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音乐大师都曾周游列国,他却不同,一生几乎未曾离开罗马,甚至未曾离开教堂。这种环境决定了他必然为教会倡导的圣乐服务,教会也千方百计利用他使之成为反宗教改革的典范,他本人在晚年曾为自己创作过亵读神灵的爱情歌曲而感到羞愧和不安,而这一点也许成了他“削发为僧”的一个原因。尽管他所处的时代已接近于文艺复兴时期之末,人文主义思想和观念的新气息已渗入教堂,但他作为音乐艺术的天才和“宗教音乐的救主”,其创作风格却属于严格的宗教圣乐范畴,他把复音圣乐发展到一个顶峰,其贡献和成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无人可以相比的,这正是一个世纪之前英国大作曲家邓斯塔布尔所认识到却未能做到的。帕勒斯特里纳一生作品包括103 首弥撒曲、几百首经文歌及大量的奉献曲、赞美诗等等,全部都是宗教音乐作品,这也反映了他的创作信念和原则;而且其圣乐都是天主教音乐,所以称他为反宗教改革派音乐家的代表并不过分。

  帕氏生活时代历经七位罗马教皇,他曾向六位教皇、两位公爵、一位公爵夫人和一位亲王奉献过作品,“但这些恩主们远不够意思,一点也不慷慨”,他的生活有时简直很穷,因为他很早就结了婚,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一生都在为生活和荣誉而拚命工作,不过最终还是荣耀了一阵子,在最后10年,他的荣誉和地位都达到了顶点。帕氏最幸福的时刻也许是在1500名家乡亲人唱着他的圣歌大步走进罗马城的时候,当时他在队伍最前面指挥着。当他年老时,意大利文化中心地——北方所有最优秀的音乐家都前来看望他,称他为所有音乐家的父亲;他死后被安葬在颇具气派的罗马圣彼得教堂内,墓碑上刻着“音乐王子”四个大字,其著名的墓志铭上写道:“1594年2 月2 日,晨间,最伟大的音乐家乔万尼。帕勒斯特里纳,我们的挚友与圣。彼得教堂的乐师长辞人间,他的葬仪不仅全罗马的音乐家都到场,市民亦不可计数,同唱着他的《liberadomine(宽宏的上帝)之歌》。”

  关于帕勒斯特里纳晚年曾“削发为僧”,加入修士行列,其原因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他妻子之死即家庭不幸是主要原因。1580年,他所敬爱的结发妻子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在此之前,他的兄弟和两个儿子也死于这种传染病。妻子去世当年的12月,“经慎重考虑”,他“削发为僧,一个月后便获得教士职位”。所以一直认为爱妻的死是直接原因。世所共认他和妻子有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传记家们认为他们的婚姻非常幸福,妻子“露克蕾茜亚是一位正直少女,身高与丈夫相若”,“她享受了他被遴选为最初梵蒂冈专任作曲家的快乐。他和妻子一起忍受了最贫苦的日子,也超越最激烈的精神上的苦恼,并且共尝过悲苦的、坚硬的果实……在他所获得的荣耀以及因而投射下来的温暖的阳光中,也和她一起享受了和平的快乐。”这一对忠贞的情侣,一起度过了约30年的时光。所以露克蕾茜亚的去世也许给了作曲家重要一击,最终导致了他遁隐于世。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他加入修士行列应与其天主教信仰,这种宗教情感

  和宗教精神联系起来,这也可从其创作生涯和创作原则中反映出来。帕氏1580年之前不是一个教士,但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坚定地创作天主教圣乐,他的音乐圣洁而庄严,动人心弦,许多有宗教信仰的音乐爱好者及其他了解这类音乐的人聆听他的音乐时,常常被感动得不知所措。其旋律的沉思美和神圣性是任何别的音乐家望尘莫及的。如罗马西斯廷教堂是以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壁画闻名于世的,但在演唱帕氏音乐的这天,教士们都穿上哔叽法衣,没有香料;不要烛光,整个教堂都是阴沉的、苦痛的,信徒们两个一排地走进去,在十字架前低首,悲哀而庄严的圣乐就在这教堂圆穹上盘旋。

  因此,从他创作的内容和鲜明的风格来看,这种创作一方面反映了他自己的灵魂早已融入了耶稣之爱中;加外说明了世俗的生活满足不了他艺术上强烈的宗教情感。前面已说过,他晚年曾为年轻时创作的爱情歌曲而忏悔,这时的他“一直被疲劳与贫穷所迫,只能加入仰赖保护者喜恶而度过可怜日子的音乐家之列”,然而这种苦恼多属精神上的,因为他一生的经历反映了他创作艺术上浓郁的宗教精神,因而也很容易理解他为何奉献给教皇格雷高利八世《歌之歌》,在这里他为曾把世俗诗歌融入音乐中这一行为而忏悔,这种真诚坦白不应简单理解为是爱因斯坦所言的“清白的伪善”,后来的李斯特和今日尚在人世的白兰度都是在晚年时逃避世俗生活的,其精神和信念上的原因不是偶然的。

  还有的认为帕氏“削发为僧”的原因在经济方面。因为在他服务于西斯廷教堂期间,当宠护他的两位教皇去职后,继任的保罗四世却严格履行教规:服务于教会合唱团的成员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修士,二是要单身汉。帕氏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因而被去职。尽管他后来再次得宠,但当时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有人认为他晚年很穷,挣钱是生活的本能,这一原因迫使他加入了修士队伍。

  关于帕勒斯特里纳加入修士行列的原因,也许还有别的方面。但有一点不能令人理解,这就是在他妻子刚刚死亡6 个月之后,这位声名显赫的作曲家又与一位意大利皮货商遗孀结婚,那时他已56岁。这在当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样做既违背了教士之规,又令其前妻亡魂不安,难道这位沉缅于宗教圣乐的作曲家竟是如此贪恋于世俗的诱惑吗?这又如何来解释他为什么要“削发为僧”呢?

no.6 作曲家帕勒斯特里纳何以“削发为僧”?


作曲家帕勒斯特里纳何以“削发为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后期,意大利艺术领域里出现了一位人物——乔万尼。帕勒斯特里纳(约1525—1594年),他被称为16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两个学生那尼尼和西莱格里都继承其师,尤其是后者的弥撒曲被当时认为是“伟大的宝物”,它们被西斯廷教堂严控起来,不准其流传到外部,直到后来莫扎特默写出谱子才始得流传,可见帕勒斯特里纳在音乐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20世纪以来研究他的学者更把他列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列。他的名字——帕勒斯特里纳本是他出生的城镇名,年轻时他曾用过各种名字后随着其声誉日隆,人们便以其出生地作为他的名字了。当今不少音乐爱好者到罗马旅游时,都要亲眼目睹罗马近郊这个风景特异的山镇。

  这位音乐家一生的黄金时期正处于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斗争这一特殊时代。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音乐大师都曾周游列国,他却不同,一生几乎未曾离开罗马,甚至未曾离开教堂。这种环境决定了他必然为教会倡导的圣乐服务,教会也千方百计利用他使之成为反宗教改革的典范,他本人在晚年曾为自己创作过亵读神灵的爱情歌曲而感到羞愧和不安,而这一点也许成了他“削发为僧”的一个原因。尽管他所处的时代已接近于文艺复兴时期之末,人文主义思想和观念的新气息已渗入教堂,但他作为音乐艺术的天才和“宗教音乐的救主”,其创作风格却属于严格的宗教圣乐范畴,他把复音圣乐发展到一个顶峰,其贡献和成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无人可以相比的,这正是一个世纪之前英国大作曲家邓斯塔布尔所认识到却未能做到的。帕勒斯特里纳一生作品包括103 首弥撒曲、几百首经文歌及大量的奉献曲、赞美诗等等,全部都是宗教音乐作品,这也反映了他的创作信念和原则;而且其圣乐都是天主教音乐,所以称他为反宗教改革派音乐家的代表并不过分。

  帕氏生活时代历经七位罗马教皇,他曾向六位教皇、两位公爵、一位公爵夫人和一位亲王奉献过作品,“但这些恩主们远不够意思,一点也不慷慨”,他的生活有时简直很穷,因为他很早就结了婚,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一生都在为生活和荣誉而拚命工作,不过最终还是荣耀了一阵子,在最后10年,他的荣誉和地位都达到了顶点。帕氏最幸福的时刻也许是在1500名家乡亲人唱着他的圣歌大步走进罗马城的时候,当时他在队伍最前面指挥着。当他年老时,意大利文化中心地——北方所有最优秀的音乐家都前来看望他,称他为所有音乐家的父亲;他死后被安葬在颇具气派的罗马圣彼得教堂内,墓碑上刻着“音乐王子”四个大字,其著名的墓志铭上写道:“1594年2 月2 日,晨间,最伟大的音乐家乔万尼。帕勒斯特里纳,我们的挚友与圣。彼得教堂的乐师长辞人间,他的葬仪不仅全罗马的音乐家都到场,市民亦不可计数,同唱着他的《liberadomine(宽宏的上帝)之歌》。”

  关于帕勒斯特里纳晚年曾“削发为僧”,加入修士行列,其原因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他妻子之死即家庭不幸是主要原因。1580年,他所敬爱的结发妻子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在此之前,他的兄弟和两个儿子也死于这种传染病。妻子去世当年的12月,“经慎重考虑”,他“削发为僧,一个月后便获得教士职位”。所以一直认为爱妻的死是直接原因。世所共认他和妻子有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传记家们认为他们的婚姻非常幸福,妻子“露克蕾茜亚是一位正直少女,身高与丈夫相若”,“她享受了他被遴选为最初梵蒂冈专任作曲家的快乐。他和妻子一起忍受了最贫苦的日子,也超越最激烈的精神上的苦恼,并且共尝过悲苦的、坚硬的果实……在他所获得的荣耀以及因而投射下来的温暖的阳光中,也和她一起享受了和平的快乐。”这一对忠贞的情侣,一起度过了约30年的时光。所以露克蕾茜亚的去世也许给了作曲家重要一击,最终导致了他遁隐于世。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他加入修士行列应与其天主教信仰,这种宗教情感

  和宗教精神联系起来,这也可从其创作生涯和创作原则中反映出来。帕氏1580年之前不是一个教士,但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坚定地创作天主教圣乐,他的音乐圣洁而庄严,动人心弦,许多有宗教信仰的音乐爱好者及其他了解这类音乐的人聆听他的音乐时,常常被感动得不知所措。其旋律的沉思美和神圣性是任何别的音乐家望尘莫及的。如罗马西斯廷教堂是以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壁画闻名于世的,但在演唱帕氏音乐的这天,教士们都穿上哔叽法衣,没有香料;不要烛光,整个教堂都是阴沉的、苦痛的,信徒们两个一排地走进去,在十字架前低首,悲哀而庄严的圣乐就在这教堂圆穹上盘旋。

  因此,从他创作的内容和鲜明的风格来看,这种创作一方面反映了他自己的灵魂早已融入了耶稣之爱中;加外说明了世俗的生活满足不了他艺术上强烈的宗教情感。前面已说过,他晚年曾为年轻时创作的爱情歌曲而忏悔,这时的他“一直被疲劳与贫穷所迫,只能加入仰赖保护者喜恶而度过可怜日子的音乐家之列”,然而这种苦恼多属精神上的,因为他一生的经历反映了他创作艺术上浓郁的宗教精神,因而也很容易理解他为何奉献给教皇格雷高利八世《歌之歌》,在这里他为曾把世俗诗歌融入音乐中这一行为而忏悔,这种真诚坦白不应简单理解为是爱因斯坦所言的“清白的伪善”,后来的李斯特和今日尚在人世的白兰度都是在晚年时逃避世俗生活的,其精神和信念上的原因不是偶然的。

  还有的认为帕氏“削发为僧”的原因在经济方面。因为在他服务于西斯廷教堂期间,当宠护他的两位教皇去职后,继任的保罗四世却严格履行教规:服务于教会合唱团的成员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修士,二是要单身汉。帕氏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因而被去职。尽管他后来再次得宠,但当时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有人认为他晚年很穷,挣钱是生活的本能,这一原因迫使他加入了修士队伍。

  关于帕勒斯特里纳加入修士行列的原因,也许还有别的方面。但有一点不能令人理解,这就是在他妻子刚刚死亡6 个月之后,这位声名显赫的作曲家又与一位意大利皮货商遗孀结婚,那时他已56岁。这在当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样做既违背了教士之规,又令其前妻亡魂不安,难道这位沉缅于宗教圣乐的作曲家竟是如此贪恋于世俗的诱惑吗?这又如何来解释他为什么要“削发为僧”呢?

no.7 波德莱尔是颓废派诗人吗?


波德莱尔是颓废派诗人吗?
 
  沙尔。波德莱尔(charlesbaude1aire ,1821—1867年)是19世纪法国的一位重要诗人和文艺批评家,其作品上承浪漫主义的余绪,下开象征主义的先河,为近代诗歌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尊奉他为现代派诗歌的鼻祖。从诗歌创作成就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中国有李白和杜甫,德国有歌德和席勒,那么法国就应数雨果和波德莱尔了。

  波德莱尔于1821年4 月9 日出生在巴黎,幼年时,他常随父亲在卢森堡公园散步,听他讲有关那些美丽的雕像的神话和传说,由此滋养了他对形象特别敏感的美术天性。然而,当波德莱尔6 岁时,父亲去世了,人生的不幸过早地降临到他的头上,继而他把感情全部寄托到母亲身上,可母亲不久便又嫁给了一个古板、生硬、思想偏狭的军人欧比克上校。继父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秩序和道德的忠实维护者,他竭力想把继子培养成一个循规蹈矩的官场人物,而这与波德莱尔藐视习俗、不守纪律的天性是格格不入的。为了改变

  波德莱尔孤傲反叛的性情,使他的生活步入正轨,他的继父让他到海外殖民地美利斯岛去远游一次,不料波德莱尔中途返回,其反叛精神不但没有减弱,相反变得更加强烈。他痛恨继父的封闭自满,并看到了整个社会的虚伪与丑恶。他以吸毒、酗酒、穿戴怪异服装等放荡行为作反叛方式,以表示他对资产阶级现存社会的藐视和唾弃。他曾狂热地投身于1848年的革命,但他不是革命者。如果说他有革命性的作为,那是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尝试以诗来探测存在的本义与生命的真谛。他曾说:“给我粪土,我变它为黄金。”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充分展现了这样的魔力。在这两本诗集中,作者面对颓废时代交织着大伤痛、大恐惧、大欲望、大颤栗的悲惨人生,描述了一个诗人深陷于孤独、忧郁、贫困、绝望、痛苦之中,却又竭望追求着健康、光明、理想,但终究难以摆脱沉沦、颓废、失败的命运的精神轨迹。波德莱尔说:“在每一个人身上,时刻都存在着两种要求,一个向着上帝,一个向着撒旦。祈求上帝或精神是一种上升的意愿,祈求撒旦或兽性是一种堕落的快乐。”上升的意愿和堕落的快乐交织成一条贯穿于波德莱尔全部诗作的主线,循着这条主线,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那种“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的艺术家凛然不可侵犯的决心和品格。

  波德莱尔以其标新立异的精美诗作享誉世界文坛,同时他也是一位毁誉参半、颇有争议的作家。他的诗骇世惊俗、与众不同,呈现出令人眩目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因而使不同眼光的人们产生了不同的评价。

  波德莱尔究竟是不是颓废派诗人?历来众说纷坛,这确实需要作出具体的分析。波德莱尔生前曾自称是颓废派诗人,但他是把“颓废”一词当作“精美”的意思来理解的,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含义。彼德莱尔的朋友与导师戈蒂耶在评论波德莱尔曾时说,他的诗是“一种在衰老文明的夕阳下产生的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戈蒂耶也称呼过他是颓废诗人,其实这里的“颓废”

  不是诗人颓废,而是社会颓废,波德莱尔的许多诗、只是社会现实的写照。

  因此他的诗曾引起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惊恐。那个曾经审判过福楼拜名作《包法利夫人》的第一帝国法庭,也以海淫海盗和亵渎神灵的罪名,判处《恶之花》的作者300 法郎的罚金,并查封他的诗集。但是以雨果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作家却给予波德莱尔及其诗作以极高的评价。历史学家奥古斯坦。蒂埃里称波德莱尔为“现代的但丁”。雅库包维奇则说:“这位法国诗人的一切忧郁怀疑态度,一切毒辣的厌恶人类的心理,恰恰都是出自他对光明的向往,出自对美与和谐的极度爱好。”雨果更为推崇地说:“波德莱尔绘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凄光于艺术的天国,创造出一种新的战栗。”兰波、魏尔伦、马拉美等一代年青的后来者,则尊奉波德莱尔为他们的先师。当然也有些大作家如托尔斯泰等对波德莱尔颇有贬斥之词。托尔斯泰曾说:“波德莱尔和魏尔伦创造了那样一种新的形式,拾用了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被人用过的色情细节——而上层阶级的批评家和观众竟把他们吹捧为大作家。”但俄国另一位大文豪高尔基对波德莱尔却又是另一番评价,他把波德莱尔列入那些“正直的”、“具有寻求真理和正义愿望的”、“自己心中有着永恒的理想,不愿意在偶像面前低头”的艺术家的行列中去。

  在我国,对波德莱尔的评价也经历了曲折多变的过程。1979年版的《辞海》条目中称波德莱尔是一个“充满悲观厌世情绪,反映资产阶级颓废生活所引起的精神危机”的诗人。而有的专家学者则认为他是一个“态度严肃,眼光深远的艺术家”(程抱一)。柳鸣九则评价说:“波德莱尔是个悲观主

  义者,他的悲观总是产生于希望破灭之时,而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他对自己的社会和阶级充满了反感和憎恶,并试图进行某种反抗,但是他的反抗是孤独的、消极的、病态的,因此,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看来波德莱尔是颓废派诗人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文艺评论家仍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

no.8 牛顿为何会精神失常?


牛顿为何会精神失常?
 
  世界著名的近代科学的力学奠基人,并在数学、光学、天文学诸领域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年,issawnewton ),在50至51岁时,曾一度突患精神失常疾病,直到两年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为什么牛顿会突然患精神失常疾病呢?发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当时科学家对此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但无法作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在他死后至今的250 多年间,众多的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但是至今仍然找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引致;有人则认为是在外界强刺激下,引起心理异常反应;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汞中毒:但也有人反对这种中毒说,觉得病因非为生理的,而是心理的。

  1687年7 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划时代的作品终于问世了,《原理》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在进行这项伟大的研究工作时,牛顿专心研究,夜以继日,“很少在夜间两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一直要工作到清晨五六点钟,……特别是春天或落叶时节,他常常六个星期不离开实验室,不分昼夜,炉火总是不熄……”。《原理》问世后,接着研究光学,1704年,他的《光学》一书问世;同时他又从机械力学体系提出经典宇宙学说……“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指出:”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学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力学。“

  但由于这样连续不断地极度紧张工作,长期用脑过度,而使得他未老先衰——不到30岁,他的须眉毛发就全部白了。头发的这种异常变化为某种疾病的先兆,诸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些慢性病就是常以头发变白为先兆的。因此,有些学者据此推测,牛顿之所以会在50至51岁时突患精神失常疾病,并非偶然,而是他长期极端紧张工作、长期用脑过度而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结果。

  但是,也有许多学者不赞成这种猜测,他们认为,牛顿之所以精神失常,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形成的生理机能障碍在外在因素的刺激下引起心理异常的结果。1677年,他的恩师巴罗和皇家学会干事巴格相继去世,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悲伤,曾使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工作一度中止。1689年,他母亲的逝世使他陷入悲伤痛苦的深渊,再加上一场无情的大火将他多年心血凝成的重要论文原稿烧毁而对他精神产生了沉重打击。这一系列的打击终于导致了牛顿的精神失常。

  有两位研究牛顿生平的学者,曾获牛顿遗留下来的四绺头发。在使用现代化的中子活化、中子衍射等先进手段对牛顿的四绺头发进行综合分析后,他们发现牛顿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毒微量金属元素,其含量高出正常人许多倍,尤其是汞的浓度达到了可怕的程度,汞在他体内的积蓄量比允许值超出了20倍。许多学者由此断定:由于牛顿长期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经常暴露在一些有毒金属的蒸汽中,尤其是长期接触汞而终致汞中毒,所以他的神经失常正是由于汞等金属中毒引起的。

  以美国科学家狄士本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却对上述推测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推测是不可靠的、不可信的。这是由于:首先,今天人们已根本无法证明这四绺头发是牛顿精神失常时期还是其它时期的头发,而不同时期的头发,所含微量金属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是各不相同的。纵观他的一生,除1692至1693年患过精神失常病外,其他任何时期皆未发生过此病,而正由于无法断定这四绺头发是他1692至1693年时期的,那么人们也就无法据此来推测他精神失常的原因;其次,头发中所含微量元素会受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牛顿这四绺头发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中,经历了250 年之久,在漫长的年代里,遭受到了不同外来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也可能吸收了外界中其他有毒物质而发生变化,即使这四绺头发是他精神失常时期的头发,但今天也已失其本来面目了。因此,它们也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牛顿身体健康状况的真实情况;最后,据学者们调查表明,一个人如果每年接触汞达2000多小时的话,就可能会出现汞中毒的症状,诸如手指颤抖,牙齿脱落、四肢无力等状。但据一些学者们的统计,牛顿每年接触汞的时间不会超过100 个小时,尚构不成汞中毒的这一时间条件,而且也未在他身上发现汞中毒的症状,即使在他发病期间,也未出现牙齿脱落,手指颤抖等说明汞中毒的任何迹象。根据这些方面的考察与分析,他们认为,牛顿的精神失常的病因是心理方面的而不是生理方面的,他的病症是现今所谓的临床抑郁症,而不是由于汞等重金属中毒所引发的。

  在1978年第二次人发学术国际讨论会上,有些学者坚持认为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对牛顿头发中所含微量元素进行定量的分析,从中找出病因,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形成了一股国际性的牛顿头发研究热。但时至今日,专家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牛顿究竟为什么会一度突患精神失常病,仍然是一个留待后人去探寻的谜。

no.9 英国诗人拜伦为何长期漂泊国外?


英国诗人拜伦为何长期漂泊国外?
 
  乔治。戈登。诺艾尔。拜伦(1788—1824年)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鲁迅先生誉之为“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诗人们的“宗主”。他那些热情洋溢、雄浑壮阔的诗篇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就是这位在当时名满天下的诗人却于1816年4 月永远离开了自己的故土,流浪他乡异国,直至1824年4 月在希腊迈索隆古翁病逝。只是在死后诗人的遗骸才被运回英国安葬,而他的心脏却永远留在了希腊的土地上。“英国哟!我爱你,尽管你有那么多缺陷。”拜伦远走他乡后,曾在意大利威尼斯含泪写下了这一感情真挚的诗句。

  可见诗人还是深深眷恋着自己祖国的,可是他又为何要在1816年远离故國家园,并从此一去不复返呢?对此,世界各国的文史专家们长期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总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英国著名史学家麦考莱认为是英国上流社会的毁誉无常才最终导致了拜伦的出走。1809年拜伦首次出国漫游,先后到过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于1811年底回国。这次历时二年多的旅行

  开阔了拜伦的视野,所见所闻使他诗情迸发,在途中写下了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一二章。这些诗作回国发表后,震动了欧洲诗坛,拜伦一举成名,即刻成为英国第一流的诗人、社交界争相邀宠的红人。特别是伦敦那些年轻贵妇们常常以能与诗人同饮共舞为荣,她们迷恋的是诗人的名声、地位和少年英俊。可是二年后,伦敦城的显贵们却又对拜伦的言行颇多微词。

  为了寻求解脱,1815年1 月拜伦与密尔班克小姐结婚。但一年后,这次匆促的婚姻即以妻子离家分居而告结束。消息传开,拜伦发觉他一夜之间便已身败名裂。把婚姻制度的神圣视为信条的中产阶级齐声谴责拜伦的残酷无德,上流社会的沙龙更是视之为魔鬼怪兽,对诗人闭门不纳。这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刚出版时的情形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拜伦感到莫名其妙,无法忍受。我国学者范忠存先生在其所著《英国文学史提纲》中也说,当《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头两章等诗篇发表时,拜伦“一觉醒来,成了大名”,在好几年中都享有非凡的声誉。但随着同妻子的离异,舆论界又转而反对拜伦,这使这位骄傲者中最骄傲的人饱尝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社会的遗弃终于迫使拜伦离国他走,一去不返。

  另一说认为拜伦是由于其政治信仰而见弃于英国统治阶级。吴富恒主编的《外国著名文学家评传》“拜伦”条即指出,拜伦的各种传记作者竭力掩盖拜伦与英国统治阶级之间的鸿沟,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拜伦在议会里的大胆演说,他的诗歌所表现出的政治及宗教方面的自由思想,都使统治阶级对他仇恨日深。于是他们在诗人私生活方面制造种种“丑闻”,挑拨他妻子同他离异,唆使社会舆论谩骂拜伦是叛徒、国王的诽谤者、道德的破坏者、拿破仑的颂扬者等等,使诗人在社会上处处受到打击。对此,拜伦认为:“如果那些低语、私议和传言是真的,我对英国是不合适的。如果不真,英国对我是不合适的。”所以说,表面上拜伦最终是由于被迫害而不得不离开英国,“其实,他是被英国统治阶级逐出自己的祖国的。”苏联学者叶利斯特拉托娃所著《拜伦》一书亦持类似的看法。叶氏指出,拜伦自1809年进入上议院后就表示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贵族寡头反动统治的深恶痛绝,梦想在英国建立起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且在上院仗义执言,为工人破坏机器活动辩护。这一切使他成了英国统治阶级急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于是有人私下说项拜伦,劝其改变政治观点,否则将进行政治迫害。而拜伦表示拒不让步,“他们至多不过使我离开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我一向不奉承,一向没满意过。”最后,诗人忍受着内心痛苦离开了祖国,想暂时得一喘息,再来给敌人一个更大的打击。

  最后是家庭婚姻变故说。亨利。托马斯和黛娜。莉。托马斯合著的《英美著名诗人传》认为,拜伦不是那种喜欢成家立业的人,而他的妻子密尔班克却是英国社会中见识平庸的女人,她幻想按照自己的形象改造拜伦,为拜伦所不能忍受。于是密尔班克找来医生为拜伦作检查,硬要诗人承认有神经病。这一企图失败后,密尔班克就于1816年带着幼小的女儿离开了拜伦,要求分居,并放出谣言说拜伦和其同父异母姊奥古斯塔有乱伦行为。于是,因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而登上文坛高峰、集伦敦名望于一身的奇才——拜伦,终因婚姻生活的破裂而一落千丈,成为众矢之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被迫变作流浪异乡的逐客,到国外去追求放浪自在的私生活。

  笔者认为,上述诸种解释皆在情理之中,但又不尽其然。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既是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表现,同是也不能否认诱使这种必然性成为

  现实的偶发因素的作用。那么,促使拜伦决定永远离开英国流落异乡的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又是什么呢?

 

no.10 亨德尔为何不与女性发生“纠葛”?


亨德尔为何不与女性发生“纠葛”?
 
  德国人说,亨德尔和巴赫都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而英国人说,亨德尔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亨德尔,这位出生在德国后来加入英国国籍的大师终生未婚,不仅仅如此,他甚至一辈子都未曾与女性发生什么“纠葛”,这一点引起了后世人的惊疑,也令许多人感到奇怪和不以为然。当时一位与亨德尔有交往的牧师史威夫特记述说:“我之所以特别尊敬亨德尔,乃是由于他纵使跟女性有过什么细微的纠葛,都从不开口。”传记家们曾提到他用双臂抱过一个女人,这是由于这位花腔女高音即库佐尼拒绝按照亨德尔的曲调唱,于是作曲家勃然大怒,举起有力的双臂抱起她(有的说他用双手抓住她的腰部),然后拖到窗口,扔出窗外,并且骂道:“从前我就知道她是一个妖怪。这次正好给她一个教训。我就是毕塞巴布,是魔鬼!”这种盛气凌人的男子,在任何女性眼中,怎能成为终生伴侣呢?他是一个冷血动物。厌恶女性的亨德尔在有关他的许多传记中,几乎不曾被暗示过他与什么女人有纠葛,他对女性魅力毫不关心,所以有关他的风流艳事的记载是找不到的,此类艺术家在世界上实在为数不多。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年)生于德国中部的哈雷。这位同巴赫同年出生的同时代大音乐家,却与巴赫的一生截然不同。他们两人未曾会晤过,而且亨德尔不象巴赫生于音乐家族,亨德尔是其家族中唯一的大音乐家,其父是萨克森公爵的理发师和外科医生。他自幼迷恋于音乐,而且天赋超常,但他父亲严禁他从事这种低层次的职业。他不得不每天半夜里从床上爬起,借着月光弹奏古钢琴——此与巴赫躲在月光下偷抄乐谱类似,这一点与他们晚年双目失明不无关系。亨德尔最终决定献身于音乐,最初他到了德国民族歌剧的摇篮——汉堡,在那里结识了年轻博学的音乐家约。马特森,尽管他们之间有过决斗的插曲,而且亨德尔差点为此送命,但他们马上又言归于好,亨德尔还学了不少东西。他也不象巴赫,一生只呆在一个地方,亨德尔的足迹遍及欧洲,先是征服了意大利,继而便成了英国人的崇拜者。他30年间曾写出了40多部歌剧,但他最伟大的作品是他借用圣经题材创作的清唱剧如《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那弗他》、《扫罗》、《约书亚》、《所罗门》等等。在1712年不太走运时,他仍被英国人视为普赛尔第二;英国人早就让他加入了英国国籍(1726年),认为他是“英国民族的天才”,至今仍抱此看法。他死后葬礼盛大,遗体安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这位终生未婚的大作曲家为何不与女性发生纠葛,一派认为他禀性如此,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不适于与女性交往,甚至可以说是心理变态的表现。

  就象许许多多独身的男女一样,他是那种讨厌异性,或至少是在天性上不愿与异性接触的一类。就亨德尔而言,他对女性从未有过什么兴趣,有关他的传记都说明了这点。

  但另一派观点认为他太专心于事业。为说明这点可以与巴赫作比:巴赫索居寡出,不好交际,谦恭质朴,易于满足而无奢望,他一生娶了两个妻子,共生了20个孩子,所以事业和家庭生活充实和满足。而亨德尔则不同,他的一生象本传奇故事那样充满了冒险,而且以好竞争与决斗出名,他曾发财、

  破财继而又失而复得,他脾气暴躁,易于发怒,感情强烈,但他这种强烈的情感从不用于异性,也许他了解自己的性格,因而倒颇有自知之明,“一直不曾想到过要娶老婆”。

  他太专心于事业,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有着拼命往上爬的欲望。

  他父亲之所以不让他从事音乐,是因为音乐家在当时地位很低,“如果要做一名绅士,就绝不可学拉小提琴”,而亨德尔却愿为音乐而献身,决心成名,所以他一生中为求功名而历经了各种冒险生活。亨德尔在受尽各种屈辱后最终成名,期间的坎坷非同一般。其次他专心于作曲,决心以实际行动证明作曲事业会令他地位稳固并不断上升。他是如此迷恋作曲,将其整个身心融于创作,这使得他毫不关心女人和婚姻。他会在灵感迸发时一连伏案几天,最快时他在三周内就完成一部歌剧,如在创作《弥赛亚》时,当他为“他被人蔑视,被人们抛弃”这种悲伤的词句谱曲时,一位仆人发现他感动地伏在他作品上哭泣;当他写到合唱《哈里路亚》壮观的情景时,他说,“我想我的确看见整个天国和伟大的上帝本人在我面前。”在他如此炽热的宗教情感和创作热情中,女人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则难以想象了。关于这方面,传记家们概括为,他是位杰出的冒险家,以名声和命运做赌注,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社会而进行了狂热的斗争。在他死后他的影响控制了英国的音乐生活达一个世纪之久,他对音乐的态度可以用他斥责贵族的话反映出来:“大人,如果我仅仅提供他们娱乐,那么我将感到遗憾。”因而,尽管他感情强烈,易于冲动,如果这些不用于女人,他就会在远离女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尽管他无心追求女人,但他却免不了被女性追求。当他的歌剧风行意大利时,一个叫维多利亚。泰姬的姑娘从佛罗伦萨追到威尼斯,但他最终拒绝了她。在英国他给一位贵族小姐上课期间,这位贵族女弟子爱上了他,但是这位小姐的母亲不同意,当这位母亲死后,她的父亲告诉亨德尔说,阻挠的人已不在人世,可是亨德尔却再也不见这位小姐,而那位姑娘则象“小说中失恋的女主角那样”,不久之后便如枯萎的花朵,“香消玉殒”。还曾有位有钱的女人,表示说若亨德尔放弃音乐家工作,她就愿嫁给他,自然亨德尔毫不理会。这样,相貌堂堂、体魄健伟、目光炯炯的亨德尔虽然得到了金钱和地位,但却一辈子独身。

  当伟大的清唱剧《弥赛亚》在伦敦歌剧院演出时,大合唱《哈里路亚》宏伟壮观,令观众激奋不已,国王乔治一世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场内观众见国王站了起来,也都站了起来。自此以后,每当那段著名合唱开始时,观众都会站起,这已成为音乐会上一条不成文的惯例。但令人奇怪的是,亨德尔的音乐并没有在英国继续影响下去,却对德国和法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海顿在一个纪念会上含泪说:“他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贝多芬称誉他为“真理之所在”,“是我们所有人中最伟大的一个”。然而,亨德尔为什么终生不娶,至今却未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