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遗址篇第5辑疑案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突厥人为何以狼为图腾?


突厥人为何以狼为图腾?
 
  狼这种动物,外貌丑陋,生性贪婪、凶残。汉语成语有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都是贬语。奇怪的是,在某些古代民族的传说中,狼却被描述成热心抚育人类幼儿的善良动物,甚至被视作他们的祖先而加以顶礼膜拜。突厥人以狼为图腾就是一例。

  突厥人最初大约居住在今叶尼塞河的上游,公元5 世纪被亚洲北部大国柔然所迫迁至阿尔泰山的南面。6 世纪获独立,并灭柔然,随后征服中亚,其领土东起蒙古高原,西抵波斯帝国边境。但不久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于630 年被中国唐朝所灭,西突厥人则向西迁徙。11和13世纪,西突厥人中的塞尔柱和奥斯曼两支部落先后迁徒到西亚,分别建立庞大的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突厥帝国。现今土耳其國家的名称即源于突厥之名,土耳其民族则是突厥人和小亚原有居民长期融合的产物。

  突厥人当其崛起之时,军旗上曾经绘有金色狼头,号称狼旗。像其他古代民族一样,旗帜上的动物图象往往是该民族古老的图腾的标识。古罗马人的军旗常常绘有鹰,称鹰旗,有些则绘上狼、马、野猪、牛头人身怪兽,这些动物都曾是古罗马人的图腾。

  图腾一词,原是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

  人们认为自己的氏族同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血缘联系,这一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就是氏族的图腾。他们崇拜本民族的图腾,通常禁止打杀和吃食,并以它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和标志。这便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崇拜。图腾的形象往往被雕刻或描绘在住所、武器、用具,甚至氏族成员身上。突厥军旗饰有金色狼头,显然表明狼曾经是突厥部落的一种图腾。

  因此,突厥可汗不仅于“旗纛之上,施金狼头”,而且“侍卫之士,谓之附离”。附离,汉语的意思就是狼。

  突厥人为何以狼作为自己的图腾呢?《周书。突厥传》记载了有关突厥人的两个传说。据其中的一个传说,突厥人的祖先原是在匈奴之北的索国,部落首领名阿谤步,有兄弟17人,其中一个兄弟叫伊质泥师都,是母狼生的。

  阿谤步等人生性愚痴,所以败落下去。而泥师都由于感受到特别的灵气,能够呼风唤雨。他娶了两个妻子,分别是夏神和冬神的女儿。有个妻子一胎生了四男,大儿子纳都六设住在践斯处折施山(在今叶尼塞河上游),由于关心同部落人的疾苦,多方予以周济,被大家奉为君主,国号突厥。但据另一传说,突厥人本是匈奴人的别种,姓阿史那氏。原来,有一匈奴部落为邻国所破,成员尽被杀戮,仅剩下一个年方十岁的男孩,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但却砍掉他的双足,弃于草泽之中。有条牝狼用肉饲养这个男孩。男孩长大后,与狼合,牝狼遂怀了孕。邻国的国王听说此儿尚在,再次差人去杀掉他。

  来人见狼正在旁边,便想将狼一并杀死。但狼却逃走了,来到高昌国的北山。

  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围数百里,四面都是山,狼藏匿其中,生下10个男孩子。他们长大后,在外面娶妻成家,后代各有一姓,阿史那即其一。

  以上两个传说,内容虽不一致,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狼是突厥人的祖先。《周书。突厥传》对此作了肯定,并进一步解释道:突厥人“盖本狼生,志不忘旧”。《隋书。突厥传》也说:“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

  中国的封建史家不能拨开神话传说中的迷雾,也认为突厥人的祖先是狼,为了不忘本,他们就在旗纛之上绘上狼头,即以狼为图腾。这种解释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自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关于图腾崇拜,现代科学作出的解释是:它最初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人类不了解生孩子和两性结合的关系,同时在母系氏族制之下,自然地想像自己的女祖先感某种动物图腾之灵而生育,因而许多民族都有人与动物相交繁衍出该族子孙的传说。所以,突厥人的传说把狼看作是自己的祖先也就不奇怪了。然而,人们不禁要进一步问道:“被作为图腾的动物种类繁多,为什么突厥人却选中了狼呢?

  大凡被当作图腾的动物,都与当时原始人类的现实经济生活、尤其是渔猎活动有关。其中,最大量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如鹿、牛、羊、鱼及某些鸟类等,人们举行一定的图腾仪式,祈求他们的大量繁殖。另有一些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益的动物,如犬、鹭、蜂。还有的是由于其自身的某些长处而被人们崇拜,如乌龟长寿,蛇能蜕皮重褒青春。但也有的是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带来重大威胁的动物,如狮、虎、熊、鳄鱼,特别是狼,同样被奉为图腾。美洲印第安易洛魁人的6 个部落中,每个部落都有一个以狼为名称即为图腾的氏族。印第安人其它一些部落,如崴安多特部落、衣阿华部落、奥托与密苏里部落、文尼伯歌部落等,也都有狼氏族。这种以狼为图腾而加以顶礼膜拜的现象,是不是反映了原始牧人们对于狼的畏惧心理,或是希望狼发善心并祈求狼的庇护,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人们恐怕还难以作出确切的判断。

no.2 “蛮人”是“乱伦者”吗?


“蛮人”是“乱伦者”吗?
 
  生活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楚克奇人属于所谓的“古西伯利亚人”。在其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居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很久以前,一场特大的饥荒导致了楚克奇人的大量死亡。最后,只剩下姊弟两人。姊姊业已成年,而弟弟尚在褪褓。姊姊含辛茹苦,终于将弟弟扶养成人,于是便要弟弟娶自己为妻:“否则我们将断子绝孙,大地上将从此没有我们的族人。现在,没有人会看见我们成婚,也没有人说这是可耻的。

  世上已没有别人,只剩下我们两个。“然而弟弟执意不允:”我说不出道理,但这是一件坏事,是被禁止的。“于是姊姊只得作罢。不过她开始另设别法。

  她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建造了一所风格迥异于自己居所的房屋,并准备了一切日用品和女子服装。然后,姊姊回来告诉弟弟说,她已在某地海边上发现了一个还活着的女人,所以敦促弟弟前去求婚。弟弟启程前赴海边,但是姊姊已暗暗地先行抵达那里,并变换了原来的服饰、容貌、乃至声音,宛若另一个陌生女子。弟弟并无丝毫怀疑,便愉快地娶她为妻。从此,姊姊不断地奔波于两地,轮流扮演着两个角色——弟弟的亲姊和弟弟的爱妻。最终,当她怀孕后,弟弟便不再思念姊姊,而与妻子在新居地生了许多孩子。这个家庭不断扩大,多年后发展成为整整一族人民。

  乍看之下,这一传说似乎表明了楚克奇人颇有近亲或同胞结婚的陋习,类似古代某些“文明”史家所指责的“乱伦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一事例所展示的,恰恰是视近亲结婚为不道德的观念;否则,故事中的弟弟也不会执意不娶姊姊为妻,并声言这是“被禁止的”了。事实也确是如此:楚克奇人视近亲结合为乱伦大罪。

  对于具有某种亲戚关系的成员实施婚姻禁制,不仅见于楚克奇人中,也见于其它许多部落中。例如,也属“古西伯利亚人”的科里亚克人便将许多种亲戚列入禁止通婚的范围内。这些人可以分成两大类:血亲和姻亲。就血

  亲成员而言,男子禁娶的女子为:生母、亲女、亲姊妹、堂(表)姊妹、姑母、姨母、亲侄女、亲甥女。除此以外,更远的直系血亲(例如曾祖父、曾祖母和曾孙辈)也属于禁婚之列。而就姻亲成员而言,男子禁娶的女子则为:继母、在世妻子的姊妹(即不能同时娶亲姊妹为妻)、在世妻子的堂、表姊妹(即不能同时娶堂、表姊妹为妻)、嫡弟之遗孀、亡妻的姊姊、侄儿的遗孀、弟兄之妻的姊妹(即弟兄俩不能娶姊妹俩)、弟兄之妻的堂、表姊妹(即弟兄俩不能娶堂、表姊妹俩)、继女。此外,一个男子还不能同时娶姑母、侄女或者阿姨、甥女;两个堂、表弟兄则不能分别娶姑母、侄女或者阿姨、甥女;叔、侄或舅、甥也不能分别娶亲姊妹或堂、表姊妹,以及姑母、侄女或阿姨、甥女。

  尤卡吉尔人中更流行一种严格的回避制,对许多异性成员(甚至同性成员)之间的社交接触加以十分苛刻的限制。必须互相回避的成员被称为“纳希叶尼”,意为“互相羞于会面的人”。除了不少血亲成员必须成为“纳希叶尼”外,许多姻亲成员也必须互相回避。他们是:公公与媳妇;男子与其弟媳妇或堂、表弟媳妇;男子与其亲侄媳或堂、表侄媳;男子与其亲甥媳或堂、表甥媳;岳母与女婿。除此之外,岳丈与女婿、大舅子与妹夫也均在禁止交谈之列。凡属“纳希叶尼”,双方均不得直接问候,不能瞧见对方的脸面,不能在对方在场的情况下袒露自己的身体,甚至不能裸露膝盖以上的腿部。互为“纳希叶尼”的男子则禁止向对方显露自己的生殖器或者谈论性问题。他们也不能同时拜访一位姑娘。就执行这些规定的严格程度而言,姻亲成员更甚于血亲成员。

  突厥部落雅库特人中则流行一种被称为“基尼蒂”的习俗,它禁止新婚儿媳与男方的男性长辈——尤其是丈夫的父亲——见面和进行其它接触。例如,媳妇不准从公公的火堆前面经过,而只能从西北方绕后面而行。又,她不能直呼其公公之名;甚至当公公以某种常用物为名时,媳妇也只能以另一代称呼唤该物,比如,若公公名为“燧石”,则媳妇只能称燧石为“火石”。

  当媳妇不得不问候公公或婆婆时,就应尽可能拉低帽沿,以遮住自己的眼睛。

  当然,媳妇的头发、赤裸的脚和其它肉体更非公公所应看到。早先,“基尼蒂”还要严格:新娘婚后要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不让丈夫的父亲、弟兄或其它任何男性亲戚见到自己。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会面,也必须遮掩自己的脸面。

  所以,有时候,男方的男性亲戚直到媳妇去世也未能一睹她的容貌。

  科里亚克人实行“婚禁”,尤卡吉尔人实行“回避制”,雅库特人的“基尼蒂”,显然都是旨在限制血亲通婚或近亲通婚。不过,他们对于血亲不宜通婚的原因却似乎不太清楚,例如,科里亚克人往往解释道:“这类亲戚如果同居的话就会很快死去。”有的尤卡吉尔人则解释回避制的原因道:“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做的。”或者“聪明人懂得必须这样做。”也许,他们只是从长期的经验中得知血亲或近亲通婚不利于整个社团在身、心方面的健康发展。不管怎样,这些习俗至少表明,“蛮人”并不是肆无忌惮的“乱伦者”。

 

no.3 骷髅“饮器”有何含义?


骷髅“饮器”有何含义?
 
  《汉书。张赛传》载云:“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是秦汉时期活跃于中原北方,并在蒙古高原上建立起强大政权的游牧民族;月氏则起初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后被匈奴迫逐而西迁至今伊犁河上游一带。

  两个游牧政权在战争中,一方杀死另一方的首领,本来并不鲜见,但是由此导致的骷髅饮器却引起了后人的无休争论。韦昭注云,此“饮器”即是椑榼;而椑榼乃是盛酒或盛水的器具,呈隋圆形。晋的则谓“饮器”乃虎子之属;而虎子就是溺器。但是,颜师古又否定这两说。他引《汉书。匈奴传》“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一语为证,认为此饮器即饮酒之器,而既非溺便之亵器(虎子),亦非盛酒之器(椑榼或偏榼)。

  那么,孰是孰非?“饮器”是否仅见于古代的匈奴人中?将人头制成“饮器”又有些什么含义?这些都是易于提出而难于解答的问题。

  按古史籍、似乎只能将“酒杯说”和“溺器说”两存之。若据上引《汉书。匈奴传》以月氏王头共饮血盟的记载,则“饮器”为酒杯之属是显而易见的。又,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史家希罗多德在《历史》卷4 中谈及游牧民族塞西安人的风俗时,清楚他说明了敌人的头骨是作为杯子用的。他说,塞西安人“饮他在战场上杀死的第一个人的血。他把在战争中杀死的所有的人首级带到他的国王那里去,……以上便是他们中间的风俗。至于首级本身,他们并不是完全这样处理,而只是对他们所最痛恨的敌人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把首级眉毛以下的各部锯去并将剩下的部分弄干净。如果这个人是一个穷人,那么他只是把外部包上生牛皮来使用;但如果他是个富人,则外面包上牛皮之后,里面还要镀上金,再把他当做杯子来使用。”然而,同样有证据支持“溺器说”。《战国策。赵策》、《史记。刺客列传》、《淮南子。道应训》等均谈及,三晋分智氏后,赵襄子最恨智伯,便破其头,以为饮器,而《韩非子。喻老篇》则称赵襄“漆其头为溲器”;《吕氏春秋》称之为“溲杯”。洪亮吉《晓读书斋二录》认为这即是溺器。《识遗》谓“死骨凶秽,又,恶人头颅岂俎豆所宜乎?溲便说盖似之。”可见他们都持“溺器说”。

  又,《晋书。徐嵩传》载云,姚方成擒执徐嵩后,因怒其不服,遂“三斩嵩,漆其头为便器。”《魏书。司马睿传》说,孙恩剖骠骑长史王平之棺,焚其尸,“以其头为秽器。”显然,敌人的骷髅制成的溺器,而不是盛酒之具。

  将敌人(乃至亲人)的骷髅制成器物(不管是酒杯还是便壶)的风俗流行于许多民族之中,其方式和用意也各不相同。例如,上文所引希罗多德《历史》中提及塞西安人有此风俗;同书还谈到,伊赛多涅斯人也有类似的习俗:“在秃头者以东的地方,则我们确实知道是住着伊赛多涅斯人。……据说伊赛多涅斯人有这样的一种风俗。当一个人的父亲死去的时候,他们所有最近的亲族便把羊带来,他们在杀羊献神并切下它们的肉之后,更把他们主人的死去的父亲的肉也切下来与羊肉混在一起供大家食用。至于死者的头,则他们把它的皮剥光,擦净之后镀上金;他们把它当作圣物来保存,每年都要对之举行盛大的祭典。就和希腊人为死者举行年忌一样,每个儿子对他们的父亲都要这样做。”13世纪的鲁不鲁乞在其《东游记》中谈及,吐蕃人也有类似风俗:“在唐兀人那一边的,是吐蕃人。……然而,他们仍然用他们父母的头盖骨做成漂亮的高脚杯,以便当他们从这些杯子中喝饮料时,可以在欢乐之中回忆起他们的父母。这是一个曾经亲眼看见这种杯子的人告诉我的。”

  《鄂多立克东游录》所述情况大体相同,但他只说以父亲而非父母的头制成酒杯。敦煌古文献《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还说,奚部落将其祖先的颅骨镶以金银,用作酒器。可见骷髅饮器的对象不仅限于父母,还可以扩展至祖先。

  骷髅饮器似乎多见于中亚和北亚的游牧民族中。例如,五六世纪称雄于漠北的柔然(蠕蠕)人中也流行此俗。《魏书。高车传》载云:“肃宗初,

  弥俄突与蠕蠕主丑奴战败被禽,丑奴系其两脚于驽马之上,顿曳杀之,漆其头为饮器。“又,《续通考》谓西夏人中的争斗双方一旦仇恨解除,就用犬血和酒装在骷髅中饮之,发誓不再复仇。这种骷髅饮器可能兼用双方斗死者的头颅制成。

  骷髅饮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或为纪念亲人,或为仇视敌人,或为发誓和解。那么,这些不同功能的背后是否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这却不甚了了。然而,骷髅饮器的制作和使用者似乎都认为它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增强自己、削弱敌人,等等。一则关于传奇国王凯沙尔的故事即体现了这种信仰:凯沙尔王为了重建业已灭亡的古门汗王国,就设法取得14个宝藏。而位于天上的这14个宝藏则由一个女人守卫着。凯沙尔王酿制了一种特殊的酒,装在由七个铁匠骷髅制成的酒杯中,宝藏看守人饮酒后即沉沉入睡,从而被凯沙尔王盗去了14个宝藏。

  在现代民族中,制作和使用骷髅饮器的现象日益消失,所以我们已难以将这一遍布古代世界的风俗的信仰背景一一具体确定了。

 
 

no.4 法国国庆节为什么定在7 月14日?


法国国庆节为什么定在7 月14日?
 
  从所周知,每年的7 月14日为法国国庆纪念日。法国人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国庆节?法国国庆节是怎么来的?

  7 月14日是法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天,1789年的这一天,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占了作为封建制度象征的巴士底狱。当天深夜这个消息传到了凡尔赛宫,被人们从睡梦中叫醒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听到这个消息后对利昂古尔公爵说“这不是造反了吗?”公爵回答说:“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1793年国民公会的公告中也说,巴黎人之所以攻占巴士底狱而开始了革命,就是因为它最直接地压在他们头上。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1789年7 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这标志着旧的封建法国的灭亡和新的资本主义法国的诞生,因此后来法国人便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有的学者则指出,尽管早在大革命期间便有人认为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但是迄今为止法国人在关于大革命开始于何时这个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较普遍的一种观点是把大革命看成是由一连串的革命组成的。例如:马迪厄和勒费弗尔认为革命的第一阶段为“特权阶级的革命”或“贵族革命”,开始于1787年在卡伦召开的贵人会议;索布尔认为革命的第一阶段为“合法的革命”,开始于1788年底。而饶勒斯、瑟诺博司则认为,大革命是以“革命日”的形式推进的。第一个“革命日”是1789年6 月17日第三等级宣布成立国民议会。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则从1789年5 月5 日三级会议召开写起,既然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大革命开始这种说法未被法国人所普遍接受,那么,7 月14日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并因而被法国人定为国庆节这种说法显然欠妥。

  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把7 把14日作为节日来庆祝始于1790年,但是它不是以纪念大革命开始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联盟节的形式出现的,法国国庆节是从大革命期间的联盟节演化而来的,是当时法国全国大联盟运动的产物。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开后,市镇革命的浪潮遍及全国,各城市纷纷效法巴黎推翻旧的封建统治,建立起新的市政机关。这些新政权诞生之日起便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它要随时准备迎击旧的封建势力的反扑,另一方面它必须迅速平定被有产者称为“无政府主义”的农村大恐慌,以防止下层群众的自发运动将革命推进到资产阶级所无法接受的程度,严峻的形势向这些因宣布与旧制度下的民政及军事当局一刀两断而陷入孤立无援境地的城市自治政权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为了增强新政权的力量,保护资产阶级刚刚从革命中获取的胜利果实,1789年11月29日,维瓦莱山和多菲内的国民自卫军在多菲内的埃图瓦镇举行了联盟活动,宣布双方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援助。此后,许多城市都学着它们的样子,与邻近的城市结盟。于是,一场城市之间的联盟运动迅速遍及全国,并很快发展到省与省之间的联盟运动。随着省与省之间联盟运动的发展,人们便提出了全国大联盟的要求。于是,1790年7 月14日,来自全国各省的国民自卫军在巴黎的马斯广场举行了全国国民自卫军联盟大会,任命拉法耶特为全国联盟军总司令。拉法耶特站在祖国祭坛上,当着全场数十万观众的面,以全国国民自卫军的名义庄严宣誓:“永远忠于法律,忠于国王,尽力维护国民议会制定并经我们同意的宪法,并以永不分离的友爱同全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从此,7 月14日便成了举国纪念的联盟节。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于连。邦达曾这样评论法国的联盟节:“7 月14日这一天,法兰西人战胜了分裂,排除了分歧,坚定了他们组成为一个民族的决心。”著名法国革命史专家米什莱对此做了更为精辟的高度概括:“这是在密谋法国的统一”。也许正是由于7 月14日这一天,因实现了全法国的联盟而具有如此深远的历史意义,后来法国人才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国庆节。可见,7 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节是取其“团结、联盟、统一”之意,而非取其“开始革命”之意。并且,国庆节取“统一”之意比取“开始革命”之意更为合理。

  也许还会有人这样认为,正是由于1789年7 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从而使7 月14日这一天比其他日子更具有纪念意义,所以法国人才选这一天举行全国联盟活动,否则,为什么不选其他日子举行全国联盟活动呢?这也就是说假如7 月14日这天不是因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而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话,大革命期间的联盟节也就不会选在这一天,那么,人们也就不会把7 月14日这天定为法国国庆节。

  总之,上述说法各有其道理,但正确的结论只能有一个,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探讨。

 

no.5 卡斯特将军为什么被印第安人打败?


卡斯特将军为什么被印第安人打败?
 
  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政府军曾与印第安人发生过许多次战斗,其中一次是由美国政府军队的将军乔治。卡斯特(18391876年)指挥的,而且显然遭到了惨败,但其失败的原因至今依然未有令人信服的说明。

  卡斯特将军长期从事军旅生涯,以骁勇善战著称,并不断晋升,在1876年6月25日的一次对印第安人的战斗中牺牲。这次战斗发生在现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的小比格霍恩,是一次著名的但又争论不休的战斗,被人称为“卡斯特的最后一击”。这次战斗对美国政府军尤其对卡斯特指挥的军队而言,是一幕悲剧,其整个军队都损失殆尽。

  卡斯特于1861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他由于在各种战斗中英勇无畏敢打敢拼,终于在1865年4 月光荣地被晋升为少将。在内战之后,由于陆军的缩减,卡斯特不得不接受降低军衔的事实,屈任陆军中校,被分配到第七骑兵团,与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作战。他曾在1867年受到军事法庭的审讯,并被停职一年。在复职以后,他变成一个凶悍、粗野、无所畏惧的作战指挥员。他在对印第安人夏廷和苏森特,尤其在对达科他领地的一些印第安人的作战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功”,而且因此他的声誉不但获得恢复,而且日益提高,然而,好景不长。

  1876年,在南达科他领地的黑山地区发现了金矿。印第安人认为该地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各地许多印第安人也像潮流一样汇聚而来。为了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金矿的开发权,美国政府在1876年1 月末,指令印第安人的各个部落迁进政府规定的保留地去。当时,夏延和苏森特部落的一些印第安人对政府的指令不予理睬,其中许多人或许对政府的指令根本就不愿也不想接受。但是出乎印第安人意料的事件发生了。在这年寒冷的冬季,他们遭到政府军强制性的驱赶。随后在1876年5 月,美国政府派来了一支陆军远征队,并在阿尔弗雷德。特里将军的指挥下,在印第安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上安营扎寨,企图驱逐谋反的印第安人。实际上,此时以西丁。巴尔为首的印第安人已集合起来,并沿小比格霍恩河沿岸蒙大拿一段的地方,搭起帐篷,磨拳擦掌,挥动武器,准备应战。

  这样,以政府军队为一方,以西丁。巴尔为首的印第安人为另一方,摆开了战斗阵势,一场殊死的战斗是不可避免了。已升为上校的乔治。卡斯特参与了阿尔弗特雷德。特里将军包围印第安人的计划。卡斯特接受特里的命令率领第七骑兵团越过罗斯巴德河,并用由700 名士兵组成的部队从后面包围西丁。巴尔的营寨,而与此同时,特立和约翰。吉蓬两位下级军官也根据政府军的作战计划带着拥有格林式机关枪的步兵从北面攻来,但其使政府军的整个行动慢了下来。被印第安人称为“长毛”的卡斯特指挥的骑兵直接和迅速地向前推进,甚至在夜里实施急行军,并导致其人马疲惫不堪,但终于在6 月24日的晚上到达离印第安人小比格霍恩营寨不远的地方;卡斯特以及特立和约翰根据原订计划准备在6 月26日在那里汇合。

  但是,卡斯特没有等到特立和约翰指挥的军队到达和汇合,就开始了行动。他于翌日早晨把其部队分成三个分离的作战单位,而且不顾其侦察员提出的关于夏廷和苏森特部落的人数大大超过其部队人数的警告,发起了惊人的攻击。他命令其部下弗雷德里克。宾廷带领一个作战单位从背后阻截其发现的任何印第安人,随后派马尔古斯。雷诺带领其士兵进入印第安人的营寨。

  促使印第安人向后退,而卡斯特本人和由260 名士兵组成的主要作战部队计划在既定地点发动攻击并完全消灭印第安人。战斗的结果可能是完全出乎卡斯特所予料的。西丁。巴尔等人所领导印第安勇士迫使马尔吉斯。雷诺的士兵在弗雷德里克。宾廷率领的队伍进入角鱼之后立即退了下来。卡斯特及其士兵占领了一座小山,但在不足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全被数达2500名英勇善战的印第安人包围,并被全部消灭,卡斯特将军也未能逃脱恶运。印第安人在消灭卡斯特及其部队之后,旋即转过来,向雷诺和宾廷的队伍发起冲击,尽管后者在听到卡斯特队伍激战的枪声时,已损失严重,并被迫处于守势。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时分,零星的枪声持续到翌日凌晨才趋于沉寂。当这次战役的美国政府军总指挥阿尔弗雷德。特里将军到达时,印第安人已顺利撤走。

  这是美国陆军在征服西部印第安人战争中遭受的一次最惨重的失败。那么,这次失败的责任由谁来负呢?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卡斯特将军轻举妄动,一意孤行,盲目自负,并企图为全国树立英雄的形象,这是导致美军失败的基本原因。另外一些人认为他是在上级的命令范围内而行动的,失败的责任不应由他负。还有些人则认为,责任应由雷诺和宾廷来负,他们行动缓慢,并且对卡斯特不信任,从而使卡斯特陷于孤立无援的处境。但是,许多证据是相互矛盾的,并不能令人信服他说明卡斯特为什么会被印第安人打败。

no.6 “缅因”号战舰为何突然爆炸?


“缅因”号战舰为何突然爆炸?
 
  1898年初,正当古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美国政府借口保护本国侨民的人身安全和商业利益,命令“缅因”号等4 艘战列舰驶往古巴哈瓦那港口。2 月15日21点40分,“缅因”号指挥官查尔斯。d.西格斯比刚把写给妻子的信塞进信封,熄灯号吹响了,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觉得号声比往日更为美妙动听。正在这时,突然一声巨响,信封飞落在地,舰身震得向左舷倾侧,接着就开始下沉。船上一片漆黑,浓烟呛鼻。幸运的是,船上350 名船员总算还有90人死里逃生。说也怪,“缅因”号在爆炸前没有一点前兆,真可谓突然爆炸。美国政府在爆炸原因尚未查清之前,就一口咬定是西班牙人炸沉的,并利用“缅因”号事件大作文章,在全国上下制造反西班牙的气氛,其目的就是为对西班牙发动战争制造舆论,以便最后用战争手段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因而“缅因号事件”成了美西战争的导火线。

  美西战争早已成为世界历史上一个事件,而“缅因”号战舰突然爆炸沉没的真相至今不明。调查没有?调查了。当时美西两国都组织了力量进行调查,但双方调查的结论显然不同。

  美国是在拒绝西班牙联合调查的建议后而单方进行调查的,调查报告断定:“附在舰身上的一枚水雷引起舰前部弹药库爆炸。但不知水雷系何人所放。”实际没有查出真实原因,只是最后断言系水雷炸沉的。后人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1911年将“缅因”号残骸打捞上来,发现舰身的整个前半部被炸毁,申板和舷侧都被炸掉了。这正是船上弹药库和锅炉所在的部位。在船的这一部分,约1/2 的船底仍然在原来的位置,主要在右舷一边。这不正是对美方的调查报告的否定吗?

  西班牙在美方拒绝联合调查后,也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调查,而且还对若干曾目睹或耳闻爆炸的证人进行了较详细的讯问。西方调查报告认为“缅因”号爆炸是内部原因引起的。这与1911年将该舰打捞上来所检验的情况相接近,但也难说其准确的程度,疑点仍然存在。

  后人根据美、西两方的调查情况和美西当时的势态进行分析、推理和猜测,提出的看法也很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存煤自燃说”。这是美国海军上将海曼。g.里科弗所持的看法。

  他在1976年“用现代技术为基础进行推断,断定是由于毗邻火药库的煤舱自燃所致。”这种推断有它的可能性,但也不能完全肯定。因而也没有得到公认。

  二是“锅炉爆炸说”。认为“缅因”号的突然爆炸,是该舰上的锅炉爆炸发生的事故。这种看法,仅是一种推测而已,没有证据,难以令人信服。

  三是“故意爆炸说”。美国历史学家约翰逊持这种看法。他认为这次爆炸很可能是美国那些主张对西班牙打仗的人搞的。他们生怕冲突得到和平解决,所以“决心采取疯狂的行动,只求引起新的麻烦。”还有的猜测,“非常可能是美国为了煽动国内舆论反对西班牙和制造战争借口而自行炸毁的。”这都是根据美国当时的战争狂热行为进行推理后得出的看法,有些道理,但证据提不出来,也难以解除疑问。

  诚然,“缅因”号为何突然爆炸,到底是其本身发生的故障引起还是人为破坏,也就是说究竟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看来,目前已无法查清。

no.7 杜威舰队为何轻取马尼拉?


杜威舰队为何轻取马尼拉?
 
  在1898年美西战争中,美国海军准将乔治。杜威所指挥的远东分遣队,是由九艘舰船组成的,但没有一艘是真正的战舰,而且全是用蒸气机发动的,其中四艘是装有铁甲的巡洋舰,两艘是易受伤害的炮舰;还有一艘其速度是较低的快艇。正是这样一支小型舰队在菲律宾马尼拉湾在与力量相当甚至更为强大的西班牙舰队的交战中,轻而易举地打垮了西班牙舰队,攻取了马尼拉。

  杜威舰队取得的胜利是美国从内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期间的最大的胜利,而时间只用了半天。根据杜威将军报告,西班牙人蒙受了300 人死亡和400 人受伤的重大损失。美国方面只有6 人受轻伤,1 人受重伤。美国人对战争的胜利兴奋异常。杜威将军一夜之间变成英雄,成为美国人的楷模和英雄。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西奥多。罗斯福打电报向杜威将军表示祝贺并幽默地宣称“每个美国人都是你的债务人”。

  对于美国杜威舰队取胜的原因在史学界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史学家如詹姆斯。查思等,认为其是出奇制胜。早在1898年2 月,当杜威将军率领的美国舰队到达香港时,他就获得了重要信息:许多美国人,尤其是报纸编辑和出版商,正在谈论美国军舰“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被炸沉的情况,认为那是西班牙人所进行的破坏行动。随后,杜威收到了美国海军部的电报,要求他使舰船做好准备,装足燃料,一旦美国与西班牙宣战,就及时投入战斗。

  杜威舰队航行600 余英里,很快于1898年4 月25日黄昏时分到达马尼拉湾的入口处,而且没有遇到抵抗。马尼拉湾入口处的两个关键地点是埃尔弗赖莱和科雷希多岛,两者都是西班牙人用大口径大炮护卫的要塞。在这种形势下,杜威让一艘战船首先进去,但两个要塞都没有作出阻止的反应。随后,杜威的全部战船在夜幕笼罩下进入马尼拉湾,直到午夜时,西班牙人才开始行动。尽管杜威的舰船上的大炮没有一尊像西班牙人拥有的大,但仍然压住了来自埃尔弗赖莱和科雷希多岛上的火力。同时,杜威的舰队逐步向西班牙人的战船逼近和开火。就这样,杜威的舰队顺利地控制了马尼拉湾,占领了马尼拉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是一种解释。

  不过,关于杜威舰队轻取马尼拉的原因,还有另一种解释,即西班牙人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迅速反应的能力。如前文所述,当杜威舰队接近马尼拉湾入口处时,西班牙人为什么不开火,而直到杜威舰队已进入马尼拉湾后才开始行动?当时参加进攻行动的一个美国水兵曾作过解释。他说,杜威舰队距科雷希多岛南侧约有四英里时,西班牙人的炮火很难达到目标,连美国舰队的后尾战船都有幸逃避西班牙人的炮火。但是,仍然存在着无法解释的原因,这就是,在美国舰船处于西班牙人炮火攻击范围时,即在美国舰船离西班牙人炮火攻击范围之前,为什么西班牙人的炮火还停了很长时间?

  杜威将军对他的胜利或西班牙人的失败,则作了别出心裁的解释,尽管他的解释仍然不能使读者完全信服。杜威事后解释说,西班牙人作过并实施过一种特别的决定,在马尼拉湾战斗期间,西班牙人把他们的舰船都下了锚,以争取占有较大水域的利益。但是,这样在事实上等于西班牙舰队司令蒙托约将军自己已承认失败。他既不是呆子,也不是胆小鬼,他根据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和国内领导的指令,被迫放弃了加强苏比克湾防御的任何想法,事实上被禁止加强其在整个水域的舰船的防御能力。他甚至把大多数舰船停泊在装满岩石的平底船的背后,隐藏和保护起来,等待美国人中计,以便发泄他的仇恨。这说明西班牙舰队的指挥官由于受到其上司的干扰,虽然作了广泛的防御布署,但由于没有重点,而导致了惨重的失败。

  此外,有的人或许还会认为,美国舰队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它在军事技术上比西班牙略高一筹,然而战斗中的某些细节却作了否定的回答。美国舰队胜利的本身表明,美国人的炮术并不比西班牙人高多少。当美国和西班牙两国的舰队最后决战时,美国的大炮向大型而又不灵活的西班牙舰船打了6000发炮弹,但击中目标的还不足150 发。

  还有,当人们看到美国舰队凯旋时,有没有想到其背后起作用的因素。

  即美国在其陌生的菲律宾群岛发动突然袭击而又获胜时,有没有别国的支持?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当杜威舰队宣告胜利时,在马尼拉湾立即出现了英国、日本和德国人的战舰。尽管德国采取如此突兀和无礼的态度,以致使杜威舰队不得不对一艘德国鱼雷艇开了一炮,但是英国和日本人似乎采取了十分友好的态度。在这次海战前后,日本和英国与美国究竟有什么默契,而西班牙人对此有无了解,至今依然不得而知。

  因此,时至今日,关于杜威舰队一举打败西班牙舰队,顺利攻取马尼拉的原因,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仍然是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no.8 法国军方为什么要陷害德雷福斯?


法国军方为什么要陷害德雷福斯?
 
  发生在19世纪末的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历史上最离奇并带有戏剧性的事件,在法国政坛引起了一场严重的危机。至今人们还不了解这一事件的全部真相,对事件的起因也尚未有定论。事件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1894年9 月的一天,法国陆军部情报处的亨利少校从在德国驻法大使馆当勤杂工的情报人员手中得到一份撕碎的“清单”,上面开列着法国一种新型大炮的情况说明书,法国炮兵部队的整编情况等机密军事情报。这份情报是送交德国驻法大使馆武官施厄茨考本的,看来出卖情报的是法国参谋总部内部的官员。主持情报处工作的桑代尔上校找来了参谋总部人员名册,断定名册上的犹太人德雷福斯上尉是出卖情报的人,认为他的笔迹与“清单”上的笔迹有相似之处。后请笔迹专家来鉴定,法兰西银行笔迹鉴定专家断定两者在字迹细节上无共同之处。就是这样陆军部长梅西埃尔仍然决定逮捕德雷福斯并送他上被告席。

  德雷福斯确实不是出卖法国军事机密的间谍。他在法庭上据理辩驳,证据也很有力,他不可能接触到被认为是他出卖的情报。然而法国军方仍然把德雷福斯的卷宗装得越来越满。请来五位笔迹专家鉴定,三人不发表意见,一人持否定态度,另一人说“清单”中的笔迹虽与德雷福斯的笔迹不同,但这是他不露真迹的结果。军方仅把这份带有倾向性的鉴定报告塞入卷宗。亨利少校还伪造了几份电报以证明叛国贼确是德雷福斯。在伪证的蒙骗下,法庭判处德雷福斯无期徒刑,把他流放到在南美洲的法属魔鬼岛。

  事情并没有了结。法国军事情报仍在泄密。情报部的新任负责人皮卡尔发现真正的罪犯是埃斯特拉齐少校,德雷福斯是无辜的。皮卡尔向上级报告,却被撤职派往北非。皮卡尔临行前向朋友透露了有关材料。事情真相外传后,引起了舆论大哗。著名作家左拉写了《我控诉》一文,揭露军方的卑劣行径,竟被判处一年徒刑。皮卡尔也被逮捕。

  1898年8 月,事态急转直下。亨利制造伪证的事被发现,遭到逮捕死在狱中。他甩刮胡刀割断喉管死去。他是左撇子,而握刀的却是右手。官方宣布是自杀。

  德雷福斯事件引起了一阵阵政治危机。法国局势非常混乱,一任任陆军部长辞职,内阁倒台。右翼势力在大街上组织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而同情德雷福斯的进步人士也针锋相对。最高法院重新开庭审判,皮卡尔把真相和盘托出,流亡在英国的真正罪犯埃斯拉齐也承认是他写了“清单”。案情弄清后案件又移交军事法庭审理,结果竟然是改判无罪的德雷福斯为10年徒刑。后来总统下令特赦德雷福斯,直至1906年才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军籍,提升为少校。这一冤案长达12年。

  对一个普通的下级军官法国军方为什么如此顽固地强加以罪名并拒不平反?这其中的原因至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迷雾。大致说来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

  反犹太主义作祟。德雷福斯是一个犹太人,法国国内反犹太主义势力强大,以致借此掀起一场反犹运动。控制着军队的天主教军官一直在排挤压制犹太军官和新教军官,怀疑他们的爱国热忱。当时天主教势力和反犹势力控制的报界也同样将罪名归之于犹太人。《十字架》报评论:“德雷福斯是国际犹太民族的一名特务。这个民族已决心毁灭法兰西民族。”这种观念影响了一大批法国人,如曾参与伪造罪证的克朗侯爵就是这样,他认为法国到处是间谍,其中大多是犹太人。在军事法庭上,有人就主张处死德雷福斯,驱逐住在法国的全部犹太人。

  对共和制度的不满。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在法国的确立是十分艰难的。君主派势力和教会势力对共和制不满,不时利用一些政治危机来威胁共和国的存在。另外统治第三共和国的资产阶级

  政客腐败无能,也给保守势力反对共和制提供了口实。在德雷福斯事件之前发生了巴拿马丑闻。巴拿马运河公司倒闭,发现有150 多名法国议员、政府部长曾接受过公司的贿赂。另外报界还揭露出总统的女婿有出卖荣誉勋章的劣迹。这些事件使公众对第三共和国的政客甚至共和国本身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在德雷福斯事件中,军方陷害他就有出于对共和国不满的因素。在社会动荡之际,保王党人纷纷活动,流亡国外的奥尔良公爵等在法国比利时边境,随时准备向距离不远的巴黎进发登上王位,并拟好了未来的大臣和省长人选名单。保守势力领袖戴鲁菜德在1899年2 月23日举行富尔总统葬礼那天,怀揣要求废除1875年共和国宪法的声明,率领一大批反犹分子和保王党人拦截参加葬礼返回的军队,劝诱他们进军总统府,接管政权,遭到带队军官拒绝未成功。对德复仇的需要。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国内充斥着复仇主义情绪。法国军方觉得如果为德雷福斯平反会损害军队的声誉,故而一意孤行拒不认错。在1899年军事法庭审判时,梅西埃就以军队的荣誉和國家利益为自己辩护。他说在1894年发生冤案时“我们差一点就要同德国打仗了”,因而不得不严防间谍。在最高法院准备重审德雷福斯案时,军方咒骂法官正准备把法国出卖给德国人,都是卖国贼。有人在报上建议挖出每个法官的眼睛,这是惩治卖国贼的唯一办法。对德国复仇的强烈愿望是德雷福斯冤案出现的背景。

  在事情平息后很久,还有些法国人坚信德雷福斯是有罪的。1964年法国前陆军部长卡芬雅克的女儿出版了一本书,断言德雷福斯犯了叛国罪。

  德雷福斯事件弄清后,有一个人对此案仍迷惑不解,这就是德国驻法武官施厄茨考本。整个事件起因于有间谍向他提供了一份出卖情报的“清单”。

  而不论他本人,还是使馆其他人,都没见过这份“清单”。这又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no.9 里希特霍芬的飞机是被谁击落的?


里希特霍芬的飞机是被谁击落的?
 
  1918年4 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不已的法国战场上,一架英国飞机飞到德国防线上空,投下一个铁筒。筒里装的是一张照片和一封信。

  照片拍的是一个摆满鲜花的坟墓。信上写道:“致德国飞行团贵军上尉冯。里希特霍芬男爵在空战中阵亡,已按军礼安葬。”署名为英国皇家空军。这一消息很快传遍德国,举国为之震惊。德国军人纷纷传告着这个可怕的消息,士气低沉,因为里希特霍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空军飞行员。他曾在空战中击落了80架敌机,击毙了87名飞行员,是这次大战中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

  这个传奇式的德国飞行员最初从各方面看都不是当飞行员的料。他出生在一个古老的日耳曼人家族,这个家族历史上从未出过有名的军事人才。他的祖先大多是一些地主,常年与土地打交道。他在一种贵族生活环境中长大,爱好骑马、打猎和体育活动。在后来从军后他还经常请假去森林中捕猎野猪和鹿。他在日记中承认,他平生的两大爱好是杀动物和杀人。

  中学毕业后他去军校学习,被教官评定为是资质平庸的学员。20岁那年他离校被分入德国第一骑兵队,后在一次作战中被一发炮弹震下马来,受了重伤,伤愈后被派往后方从事后勤工作。这一挫折使他厌倦了地面作战,不愿意在未见到敌人时就Bei打死,于是写信给上司要求调往飞行队。这一要求得到批准。

  从开始的飞行经历来看,里希特霍芬是个极不称职的飞行员。他曾在两周内由于操作失误损坏了两架飞机,一直郁郁不得志,考虑过调往其他的兵种。正在这时他遇到了当时被誉为“飞行之父”的德国王牌飞行员伯尔克,被伯尔克选中调往他所在的飞行大队。在伯尔克的严格训练下他终于成为名噪一时的飞行员。

  1916年9 月,里希特霍芬投入了第一次空战,旗开得胜,击落了一架英国飞机。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他定制了一只银杯。以后每击落一架飞机,他就定制一只银杯,上面刻有击落飞机的日期和机型,直到银匠为他第60次胜利用完了银子时为止。英国的王牌飞行员霍克就是丧命在他手中。仅1917年4 月一个月中他就击落了21架敌机,因而名声大噪。印有他头像的明信片在全德国出售。因为他的飞机被漆成血红色,所以被称之为“红色男爵”。

  1918年4 月21日,里希特霍芬的飞机被击落。正如对他本人的评价一样,对他的死也有争议。英国皇家空军和澳大利亚军队都认为是他们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

  按照英国方面的说法,这一天在皇家空军服役的加拿大人罗伊。布朗上尉率领第209 九飞行队驾驶一队骆驼飞机飞往前线。飞行员中有一个叫威尔弗雷德。梅的年青学员,他接到命令只许观战不许参战。到达前线后,前一天击落第80架飞机的里希特霍芬带上降落伞,登上他的三翼飞机,率领飞行小队升空迎战。他在空中看到英国的红鼻子骆驼飞机俯冲过来,就熟练地驾机追逐他的第81个猎物。在上方,任务是观战的梅忍不住向里希特霍芬的红色飞机发起攻击,却处在敌机的包围之中。德国飞机从四面飞来,梅连忙逃命弯弯曲曲地向机场飞去,而里希特霍芬则驾机追赶。梅后来回忆:“要是我知道这就是里希特霍芬,我大概会当场昏过去。”里希特霍芬追赶他到了英军防线上空,在离梅的飞机很近时,里希特霍芬按动了机枪按纽,但是一挺施潘道机枪未响,机枪上的一个撞针坏了。再按按纽,另一挺机枪也发生故障。在这时负有保护梅责任的布朗连忙赶来营救。他很快追上了沿着山谷歪歪斜斜飞行的这两架飞机。布朗瞄准那架血红色的飞机开火。机关枪喷射出火焰,布朗确信这架飞机己被击中,于是飞回基地。梅着陆后赶紧跑到布朗身边,抓住他的手连声称谢,说是差一点他就要被击中送命,并说他看见那架红色飞机被击中了。过了一会,司令官打来电话,通知布朗准备领勋章,因为那个被击中的飞行员就是大名鼎鼎的里希特霍芬。

  布朗和司令官去空军野战医院看了里希特霍芬的尸体。他回忆道:“当我走近时,里希特霍芬的样子使我震惊。在我看来,他是那么小,那么纤弱。

  他的样子很友善,脸特别平静,显得和善文雅。突然我感到痛苦,非常不愉快,好像我干了一件不正义的事情。“布朗由于击落了这架飞机而得到奖赏。

  而澳大利亚方面对此持有异议,认为飞机是被布置在协约国防线的澳大利亚炮兵击落的。当时正巧里希特霍芬的飞机飞到了澳大利亚第4 师第24机关炮连的阵地上空。里希特霍芬的飞机被布朗击中后只是受了点轻伤,他驾机下滑返航。澳大利亚炮兵的猛烈炮火击中里希特霍芬飞机的前部。飞机摇摇晃晃,旋转而下,重重地摔在炮兵阵地附近,起落架摔坏。澳大利亚炮兵连忙爬上飞机,发现里希特霍芬已经断气。澳大利亚方面坚持认为,这架飞机是被地面炮火击落的,是被炮手波普金和韦斯顿击落的。

  后来英国和澳大利亚对是谁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争论不休,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军事史学者卡尔塞拉和詹姆斯。瑞安写了《谁击落了“红色男爵”》一书,经过详细研究断言这是澳大利亚炮兵的功劳。对此英国学者一直不予理会。

no.10 希特勒的“巴巴罗萨”空战战果如何?



希特勒的“巴巴罗萨”空战战果如何?
 
  1941年6 月22日夜,古老的俄罗斯大地上漆黑一片、万物籁寂,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正沉浸在和平、甜蜜的梦境里。凌晨3 点15分,成千上万颗绰号为“恶魔之卵”的球型炸弹带着刺耳的啸叫,撕破沉寂的夜幕自天而降,随着巨烈的爆炸声,到处升腾起冲天的火光。俄罗斯被战争恶魔摇撼醒了。

  这就是希特勒一手发动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

  1939年8 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条约墨迹未干,希特勒便着手制定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次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了第21号训令,即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萨”是12世纪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的名字,希特勒以此命名其反苏侵略计划,希冀为这次战争涂上圣战的色彩。

  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设计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快速战役击溃苏联,在6 至8 周的时间内将苏联从地图上抹掉。为此,希特勒下令出动了2.5 万架飞机、1.8 万辆坦克和190 个步兵师。希特勒要求以绝对空中优势出奇不意地袭击苏军机场,使苏联空军在战争伊始便陷于瘫痪。

  6 月22日凌晨3 点,德国空军命令4 个航空队紧急出航。1280架飞机从挪威的北角到东欧的黑海陆续冲向深沉的夜空,以临界高度在杳无人烟的沼泽和森林上空飞行,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越苏联国境。3 点15分,德军机群各自按照子定的军事目标袭击了苏联的66个空军机场。根据“巴巴罗萨”作战计划部署,德国空军以290 架俯冲轰炸机、510 架水平轰炸机携带“恶魔之卵”球形炸弹对机场实地轰炸,以44o 架战斗机和40架驱逐机实施低空攻击。

  德国空军的偷袭取得了成功,在苏军的各个机场上,成千上百架遭到袭击的苏军飞机在燃烧、爆炸。

  1941年6 月22日,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记载着苏联空军自战争打响后的24小时中所蒙受的惨重损失。

  苏联空军在“巴巴罗萨”空战中究竟损失了多少飞机?

  据德军4 个航空队向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报告:德国空军轰炸机炸毁了来不及起飞的苏军飞机1489架。此外,德军战斗机及高炮部队击落了升空的苏军飞机322 架,共计1811架。

  “巴巴罗萨”空战仅仅24小时,德国空军竟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果,这当然是令戈林感到十分振奋的快事。但老谋深算的戈林深知德国军官好大喜功的本性,他不敢相信这个报告,下令4 个航空队重新核实,扬言对那些虚报战功的人将严惩不贷。

  与此同时,戈林密令空军总司令部的军官们分别到各个已被占领的苏军机场依据飞机残骸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未久,一份秘密调查报告呈送至戈林面前:“巴巴罗萨”空战的战果不是1811架,而是2000架以上。报告说,准确的数字已难以统计,但肯定在两千架以上。

  是4 个航空队初报战果时的错误,还是空军总司令部的军官们秘密调查统计时的错误?航空队与总司令部的军官们会不会勾结起来虚报战功?戈林没有再深究。因此,对德国空军来说,“巴巴罗萨”空战的战果是个谜。两次战果统计,相差竟达200 架飞机,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巴巴罗萨”空战以后,苏联空军没有公布损失飞机的数字。战争结束以后,前苏联国防部出版社发行了6 卷本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该书称,苏联空军在“巴巴罗萨”空战的第一天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 架以上是在地面上被炸毁的。

  苏联公布的数字与德国公布的数字竟相差600 架至800 架,这差不多是一个中等國家整个空军的实力。令人奇怪的是,苏、德双方对于升空后被击落400 架飞机的数字,统计结果是一样的。数字的大出大入在于地面飞机的损失,而地面飞机的损失数字说什么也比空中击落飞机的数字易于统计。

  据说,6 月22日拂晓,斯大林曾命令西部军区将所有飞机均加以伪装。

  但是斯大林的命令似乎没有得到执行。苏联空军的新旧飞机均未加任何隐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跑道上,就像阅兵式一样。大部分飞机来不及升空便被炸毁了。

  在地面被炸毁的飞机是800 架,还是1400架,还是1600架?

  偷袭成功的德军要夸大战果,受到打击的苏军要缩小损失,希特勒发动的“巴巴罗萨”空战战果就只能是个不解之谜了。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