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的战争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涿鹿之战

炎黄文明的奠基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
尤部族①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
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
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①关于蚩尤部落的归属,学术界多认为其为南方苗蛮集团(亦称九夷)的首领。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则认为其属于东夷集团。论据充分,今从之。
    战争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本身也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发展阶段。早在原始社会中晚期,各个氏族部落之间就发生了基于护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实行血亲复仇目的的武装冲突。由于这类冲突尚不是以掠夺生产资料和从事阶级奴役为宗旨,所以它们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战争,而仅仅是战争的萌芽。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还是将其通称为“战争”。传说中的神农伐斧燧、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伐蚩尤的涿鹿之战,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就是这类“战争”的历史遗痕。其中尤以涿鹿之战为其最具典型意义者。原始社会中晚期,在当时广袤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交界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能附众的氏族首长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九夷部众,并强迫东夷集团同自己华夏集团互结为同盟。    这场“战争”的大致经过情况是由神话传说所透露的,因此更具体的细节已无从考索了。但是神话毕竟是历史的投影,曲折地反映了事实的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涿鹿之战堪称为我国古代战争的滥觞。涿鹿之战中,黄帝族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在于其战争指导比蚩尤族要来得高明。具体而言,即其已开始注意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作好战争准备,史称“轩辕氏乃修德振兵”,就是证明。在战争过程中,黄帝族还善于争取同盟者,并能注意选择和准备战场,巧妙利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天候条件,果断及时进行反击,从而一举击败强劲的对手,建立自己对中原地区的控制。相反,蚩尤族方面尽管兵力雄厚,兵器装备优于对手,但由于一味迷信武力,连年对外扩张,“好战必亡”,已预先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在作战指导上,又缺乏对天候条件的应变能力,缺乏对黄帝族的大规模反击的抵御准备,因而最终遭致败绩,丧失了控制中原地区的历史性机遇。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

no.2 鸣条之战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
“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
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
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合符人民的愿望,
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在这场革故鼎新的变革中,鸣条之战是其关键的一着。
    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强盛起来,由夏的
属国演变为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商汤即位并迁徙部族统治中心到亳地(今河南商丘)
后,即积极筹措攻夏立国的大计。当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
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民众愤慨地诅咒
他:“时日易丧,予偕女皆亡”。这表明夏的统治风雨飘摇,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商汤的灭夏战略方针,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他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
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元的有力辅佐下,
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翦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后一举攻克夏邑。
具体地说,他实施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创造性开展“用间”活动。为了彻底察明夏桀的内部情况,商汤大胆派遣伊
尹数次打入夏桀内部,充当间谍,掌握了夏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
做到知彼知己,然后有针对性实施自己的战略方针。
    第二,先弱后强,由近及远,翦除夏桀羽翼,完成对其战略包围。当时夏王朝总体
力量仍然大于商部族。在这种情况下,商汤不马上正面进攻夏王朝,而采取先弱后强、
绝其羽翼的正确方针,为最后决战创造条件。他把第一个打击目标指向夏的属国葛,以
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灭葛。这不仅翦除了夏桀的一个羽翼,也还大大提高了政治威望。
继而他又集中兵力逐次灭亡了韦、顾,并攻灭夏桀最后一个支柱,即实力较强的昆吾。
这样商汤就完成了对夏桀的战略包围,打通了最后灭桀的道路。
    第三,正确选择和把握决战时机。在完成对夏桀的战略包围后,商汤对最后决战仍
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几经试探和权衡方才作出决定。俗话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立国近400年的夏王朝,即便已面临灭亡之时,但仍具有相当的实力。当商汤停止向夏
桀纳贡以试探其反应时,夏桀即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视情马上“谢罪请
服,复入职贡”,稳住夏桀,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传来了夏桀诛杀重臣、众
叛亲离的消息。商汤乃再行停止向夏桀的贡奉。这次,夏桀的指挥棒完全失灵了,九夷
之师不起,有緍氏公开反抗。只有到此时,商汤方才认为伐桀的时机完全成熟,于是果
断下令起兵。
    大约在公元前1766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在战前他隆重举行了誓师活动,一一历
举夏桀破坏生产,残酷盘剥压迫民众的罪行。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为
了拯民于水火之中。商汤还宣布了严格的战场纪律。这番誓师,极大地振奋了士气。
    战前誓师后,商汤简选良车70乘,“必死”6000人,联合各方国的军队,采取战略
大迂回,绕道到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
同商汤军队在鸣条(今河南洛阳附近)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在决战中,商汤军队奋勇作
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归依于属国三朡(今山东定陶东一带)。商
汤发扬速战速决、连续作战的作风,乘胜追击,攻灭了三朡。夏桀穷途末路,率少数残
部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微寿县南),不久病死在那里,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汤回师西亳
(今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
取得了天下其主的地位。就这样,在夏王朝的废墟之上,一个新的强盛的统治王朝——
商建立了起来。
    商汤“革命”是政治上的一项进步之举,鸣条之战则是我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
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
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过相
当深远的影响。
    ------------------

no.3  牧野之战

“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
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寖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
(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封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
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
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乱局面。
    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
如日当中、蒸蒸日上。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使周迅速强盛起来,其
势力伸入江、汉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阴谋修
德以倾商政”,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文王为牧野之战的展开、“翦商”大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他积
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造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
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他的“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政
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拥护,巩固了内部的团结。在修明内政的同时,他向商纣发起了
积极的政治、外交攻势:请求商纣“去炮烙之刑”,争取与国,最大限度孤立商纣。文
王曾公平地处理了虞、芮两国的领土纠纷,还颁布“有亡荒阅”(搜索逃亡奴隶)的法
令,保护奴隶主们的既得利益。通过这些措施,文王扩大了政治影响,瓦解了商朝的附
庸,取得了“伐交”斗争的重大胜利。
    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
    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同时大兴土木,“列侍女,撞钟
击鼓”,装出一副贪图亨乐的样子,欺骗纣王,诱使其放松警惕,确保灭商准备工作能
够在暗中顺利地进行。
    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
略方针。其第一个步骤,就是翦商羽翼,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为此,文王首
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
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翦灭黎、邘、崇等商室的重要属国,打开了进
攻商都——
    朝歌的通路。至此,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态势,伐纣灭商只不过是
一个时间问题了。
    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
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
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
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
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
白炽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
吕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蹈隙,大举伐纣,一战而胜。
    公元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
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
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
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
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
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师沿途没有遇
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
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
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一说70万,殊难相信),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
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
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心与斗志。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
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
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
    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
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
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帅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
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
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
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
    周军取得牧野之战的彻底胜利决非偶然。首先是周文王、周武王长期正确运用“伐
谋”、“伐交”策略的结果。它起到了争取人心,翦敌羽翼,麻痹对手,建立反商统一
战线的积极效果。其次,是做到了正确选择决战的时机,即乘商师主力远征东夷未还,
商王朝内部分崩离析之时,果断地统率诸侯联军实施战略奔袭,从而使敌人在战略、战
术上均陷于劣势和被动,未暇作有效的抵抗。第三,适时展开战前誓师,历数商纣罪状,
宣布作战行动要领和战场纪律,鼓舞士气,瓦解敌人。第四,在牧野决战的作战指挥上,
善于做到奇正并用,予敌以巧妙而猛烈的打击,使之顷刻彻底崩溃。
    商纣王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
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其次是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掠夺战争,削弱了力量,
且造成军事部署的失衡。三是殷商统治者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自食
恶果;四是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加上军中那些临时仓促征发的奴隶阵上起
义,反戈一击,其一败涂地也就不可避免了。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
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
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
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

no.4 繻葛之战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消亡

    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爆发的繻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国为称霸中原,在
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也是历史进入东周后,周室衰弱,
诸侯国崛起,不听从天子之命,竞相争霸在军事领域中的最显著标志之一。
    春秋初年,东迁洛邑的周天子虽然名义上仍保留着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实际上势力
已一落千丈,其直接统治的地区日趋狭小,根本号令不了其他诸侯。在这种“礼崩乐坏”
的形势下,一些诸侯就乘机脱颖而出,觊觎和争夺霸主地位,其中地处中原腹心的郑国,
在这场斗争中首先崛起,成为当时诸侯中最具实力和威望的一国。
    郑国虽迟至西周后期始分封立国,但由于其开国君主郑桓公为周厉王的幼子,与周
王室关系亲近,因而一直为周王室所倚重,被委以为王室卿士,主持周室中枢大政。加
上郑桓公当年将国内民众由关中地区迁到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占有了四通八达的天下
形胜之地,故国势蒸蒸日上,成为诸侯列国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郑庄公继位后,凭借国力强盛,又身为周室权臣的有利条件,竭力扩充领地,侵伐
诸侯,进一步增强郑国的实力。在军事外交上,他的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拉拢齐、鲁两
国,打击和削弱卫、宋、陈、蔡四国,并灭亡了许国,造就了“小霸”的局面。
    随着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也越来越变得倨傲不羁,不把
王命再放在眼里。这样一来,周郑之间的矛盾就变得尖税起来,繻葛之战正是这种矛盾
的产物。
    早在周平王在位时,周郑之间就互不信任,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即周平王的
儿子作为人质留在郑国,郑国的公子忽也做为人质住到周都洛邑。到了周桓王继位后,
更反感郑庄公的专横跋扈,于是将国政委交给虢公,后来甚至干脆剥夺了郑庄公的卿士
地位,并把郑国的部分土地收为己有。
    郑庄公恼羞成怒,从此不再去朝觐周桓王,两国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周桓王
不能容忍郑庄公的无礼犯上行为,于是便于公元前707年秋天,亲自率领周军和征调来
的陈、蔡、卫等诸侯军大举伐郑,一场大战终于在中原战场上爆发了。
    郑庄公闻报周室联军倾巢而来,便统率大军进行迎击。很快,两军相遇于繻葛。为
了赢得决战的胜利,双方都赶紧调兵遣将,布列阵势。周桓王将周室联军分为三军:右
军、左军、中军,其中右军由卿士虢公林父指挥,蔡、卫军附属于其中;左军由卿士周
公黑肩指挥,陈军附属于内;中军则由桓王亲自指挥。
    郑军方面针对周室联军这一布阵形势和特点,也相应作了必要而充分的部署。他们
将郑军也编组为三个部分:中军、左拒(拒是力阵的意思)和右拒,郑庄公及原繁、高
渠弥等人率领中军,祭仲指挥左拒,曼伯统率右拒。准备与周军一决雌雄。
    交战之前,郑国大夫公子元针对周室联军的组成情况,对敌情进行了正确的分析。
他指出,陈国国内正发生动乱,因此它的军队没有斗志,如果首先对陈军所在的周左军
实施打击,陈军一定会迅速崩溃;而蔡、卫两军战斗力不强,届时在郑军的进攻之下,
也将难以抗衡,先行溃退。鉴于这一实际情况,公子元建议郑军首先击破周室联军薄弱
的左右两翼,然后再集中兵力攻击周桓王亲自指挥的周室联军主力——中军。他的建议
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因此为郑庄公所欣然接受。
    另一位郑国大夫高渠弥鉴于以往诸侯联军与北狄作战时,前锋步卒被击破,后续战
车失去掩护,以致无法出击而失利的教训,提出了改变以往车兵、步兵的笨拙协同作战
方式,编成“鱼丽阵”以应敌的建议。所谓“鱼丽阵”,其特点便是“先偏后伍”、
“伍承弥缝”,即将战车布列在前面,将步卒疏散配置于战车两侧及后方,从而形成步
车协同配合、攻防灵活自如的整体。郑庄公是一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统治者,所以高
渠弥的这一战术新建议也被他所采纳了。
    会战开始后,郑军方面即按照既定作战部署向周室联军主动发起猛烈的进攻:“旗
动而鼓”,击鼓而进。郑大夫曼伯指挥郑右军方阵首先攻击周室联军左翼的陈军。陈军
果然兵无斗志,一触即溃,逃离战场,周室联军左翼即告解体。与此同时,祭仲也指挥
郑军左方阵进攻蔡、卫两军所在的周右翼部队,蔡、卫军的情况也不比陈军好到哪里去,
稍经交锋,便纷纷败退。周中军为溃兵所扰,阵势顿时大乱。郑庄公见状,立即摇旗指
挥原繁的中军向周中军发动攻击。祭仲、曼伯所分别指挥的郑左右两方阵也乘势合击,
猛攻周中军。失去左右两翼掩护协同的周中军无法抵挡郑三军的合击,大败后撤,周桓
王本人也身负箭伤,被迫下令脱离战斗。
    郑军的指挥者见周师溃退,十分振奋。祝聃等人遂建议立即追击,扩大战果,但为
郑庄公所拒绝。他的看法是“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凌天子乎?”于是战场便这样沉寂
了下来。
    郑庄公这么做的含意便是,周天子地位虽已今非昔比,但威望犹在,不可过分冒犯,
以致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敌视和作对。
    为此,当晚他还委派祭足去周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以缓和两国间的尖锐矛盾。
    郑军取得这次作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正确地选择了作战主攻方向,
制定了合理的进攻程序。因为周室联军的两翼都很薄弱,尤其是作为左翼的陈军力量最
单薄。
    郑军先攻其左翼,后攻其右翼,再集中兵力攻打其中军的作战指挥,恰好击中周室
联军军阵的薄弱环节,从而取得作战胜利。第二,是正确地运用了先进的战法。它所创
的“鱼丽阵”,使战车和步卒能够较好地配合协同,使得郑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制囿
于传统车战战术的周室联军被动失败的境地。
    第三,是适时把握进退尺度,在战斗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及时停止追击,既争取了
政治上的主动,也保有了军事上的胜利成果。
    繻葛之战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政治上它使得周天子威信扫地,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从此消亡。军事上,“鱼丽之阵”的出现,使中国古代车
阵战法逐渐趋向严密、灵活,有力地推动了古代战术的革新和演进。
    ------------------

no.5 长勺之战

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不朽典范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
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
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
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
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当时的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它较多地保留了宗
周社会的礼乐传统,在春秋诸国中居于二等地位,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
劣势。至于齐国,则是姜太公吕望的封地,辖有今山东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地域,都城临
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渔盐之利,太公立国后,推行“因其俗,
简其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举贤而上功”、“修道法”、礼法并用等一系
列正确政策,因而经济发达,实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为东方地区首屈一指的
大国。长勺之战就是在这种齐强鲁弱的背景下爆发的。
    公元前686年冬,齐国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动乱。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杀死襄公,
自立为君。几个月后,齐臣雍廪又杀死了公孙无知,这样,齐国的君位便空置了起来。
当时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其兄公子纠都想乘机回国继承君位,于是就发生了一场君位
争夺斗争。结果,是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率先入国抢占了君位,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
的齐桓公。而公子纠则时运不佳,在这场权力争夺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其重要谋臣管
仲也被罗致到齐桓公的手下,后来成为齐桓公霸业的重要奠基者。
    鲁国在这场齐国内部斗争中,是站在公子纠一边的,并曾经公开出兵支持公子纠回
国争夺君位。但结果是乾时一战,损兵折将,大败而归。鲁国的所作所为,导致齐鲁之
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齐桓公本人对此更是耿耿于怀,不肯善罢甘休,这终于酿成了长
勺之战的爆发。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
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
张齐国的势力。
    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
决胜负。
    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
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國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
    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
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
是不会出力作战的。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
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
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
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
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
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客观形势,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莱芜东北)迎击来犯
的齐车。两军都摆开了决战的态势,待布阵完毕后,鲁庄公准备传令擂鼓出击齐军,希
望能够先发制人。曹刿见状赶忙加以劝止,建议庄公坚守阵地,以逸待劳,伺机破敌,
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这一建议,暂时按兵不动。齐军方面求胜心切,凭恃强大的兵力优
势,主动向鲁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但它接连三次的出击都在鲁军的严密防御之下遭到了
挫败,未能达到先发制人的作战目的,反而造成自己战力衰落,斗志沮丧。曹刿见时机
已到,建议庄公果断进行反击。庄公听从他的意见,传令鲁军全线出击。鲁军于是凭借
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迅猛英勇地冲向敌人,冲垮齐军的车阵,大败齐军。庄公见到
齐军败退,急欲下令发起追击,又被曹刿所劝阻。曹刿下车仔细察看,发现齐军的车辙
的痕迹紊乱;又登车远望,望到齐军的旗帜东倒西歪,判明了齐军确是败溃,这才建议
鲁庄公实施追击。庄公于是下令追击齐军,进一步重创齐军,将其赶出了鲁国国境,鲁
军至此取得了长勺之战的最终胜利。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恃
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
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而相反我军士
气却正十分旺盛,这时实施反击,自然就能够一举打败齐军”。接着曹刿又说明未立即
发起追击的原因:齐国毕竟是实力强大的國家,不可等闲视之,而要谨防其佯败设伏,
以避免己方不应有的失利。后来看到他们的车辙紊乱,望见他们的旌旗歪斜,这才大胆
地建议实施战场追击。一番话说得鲁庄公心悦诚服,点头称是。
    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我们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
之战的胜利乃有其必然性。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
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
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
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
可见,长勺之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正确地反映了弱军对强军作战的基本规律和原
则。因此,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
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
    ------------------

no.6 泓水之战

撞破旧“军礼”迷恋者梦幻的警钟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发生的泓水之战,是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
权而进行的一次作战,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而导致失败的典型
战例之一。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去世后,各国诸侯顿时失去了一匡天下的领
导人,成为一片散沙。齐国因内乱而中衰,晋、秦也有各自的苦衷,暂时无力过问中原。
这样,长期以来受齐桓公遏制的南方强国——楚国,就企图乘机进入中原,攫取霸权。
素为中原列国目为“蛮夷之邦”的楚国的北进势头,引起中原诸小国的忐忑不安,于是
一贯自我标榜仁义的宋襄公,便想凭藉宋为公国、爵位最尊的地位以及领导诸侯平定齐
乱的余威,出面领导诸侯抗衡楚国,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并进而伺机恢复殷商的故
业。可是在当时,宋国的国力远远不逮楚国,宋襄公这种不自量力的做法,造成宋楚间
矛盾的高度激化,楚国对当年的齐桓公是无可奈何的,但这时对付宋襄公却是游刃有余,
所以它处心积虑要教训宋襄公,结果终于导致了泓水之战的爆发。
    且说宋襄公专心致志争当盟主,虽然雄心勃勃,但毕竟国力有限,因此只能单纯模
仿齐桓公的做法,以“仁义”为政治号召,召集诸侯举行盟会,藉以抬高自己的声望。
可是他的这套把戏,不仅遭到诸多小国的冷遇,更受到楚国君臣的算计。在盂地(今河
南省睢县西北)盟会上,宋襄公拒绝事前公子目夷提出的多带兵车,以防不测的建汉,
轻车简从前往,结果为“不讲信义”的楚成王手下的军队活捉了起来。
    楚军押着他乘势攻打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幸亏太宰子鱼率领宋国的军民进
行顽强的抵抗,才抑制了楚军的攻势,使其围攻宋都数月而未能得逞。后来,在鲁僖公
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将宋襄公释放回国。
    宋襄公遭此奇耻大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既痛恨楚成王的不守信义,更愤慨其
他诸侯国见风使舵,背宋亲楚。他自知军力非楚国之匹,暂时不敢主动去惹犯它;而是
先把矛头指向臣服于楚的郑国,决定兴师讨伐它,以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挽回自己曾
为楚囚俘的面子。大司马公孙固和公子目夷(宋襄化的庶兄)都认为攻打郑国会引起楚
国出兵干涉,劝阻宋襄公不要伐郑。可是宋襄公却振振有词为这一行动进行辩护:“如
果上天不嫌弃我,殷商故业是可以得到复兴的。”
    执意伐郑。郑文公闻讯宋师大举来攻,立即求救于楚。楚成王果然迅速起兵伐宋救
郑。宋襄公得到这个消息,才知道事态十分严重,不得已被迫急忙从郑国撤军。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月底,宋军返抵宋境。
    这时楚军犹在陈国境内向宋国挺进途中。宋襄公为阻击楚军于边境地区,屯军泓水
(涡河的支流,经今河南商丘、柘城间东南流)以北,以等待楚军的到来。十一月初一,
楚军进至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这时宋军已布列好阵势。宋大司马公孙固鉴于楚宋两
军众寡悬殊,但宋军已占有先机之利的情况,建议宋襄公把握战机,乘楚军渡到河中间
时予以打击。
    但是却为宋襄公所断然拒绝,从而使楚军得以全部顺利渡过泓水。楚军渡河后开始
布列阵势,这时公孙固又奉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
公仍然不予接受。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
进攻。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
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伤,其精锐的禁卫军(门官)悉为楚军所歼
灭。只是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泓水之
战就这样以楚胜宋败降下帷幕。
    泓水之战后,宋国的众多大臣都埋怨宋襄公实在糊涂。可是宋襄公本人并不服气,
在那里振振有词为自己的错误指挥进行辩解。说什么“君子不重伤”(不再伤害受伤的
敌人),“不禽二毛”(不捕捉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
隘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人)。可见其执迷不悟到了
极点,因而遭到公子目夷等人的严厉批评。第二年夏天,宋襄公因腿伤过重,带着满脑
子“仁义礼信”的陈旧用兵教条死去了,他的争当霸主的夙愿,也有如昙花一现似的,
就此烟消云散了。
    泓水之战规模虽不很大,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发展史上却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标志
着商周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行将寿终正寝,新型的以“诡诈
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正在崛起。所谓的“礼义之兵”,就是作战方式上“重偏战而
贱诈战”,“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它是陈旧的密集大方阵作战
的必然要求,但是在这时,由于武器装备的日趋精良,车阵战法的不断发展,它已开始
不适应战争实践的需要,逐渐走向没落。宋襄公无视这一情况的变化,拘泥于“不鼓不
成列”“不以阻隘”等旧兵法教条,遭致悲惨的失败,实在是不可避免的。这正如《淮
南子》所说的那样:“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
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也。”
    总而言之,在泓水之战中,尽管就兵力对比来看,宋军处于相对的劣势,但如果宋
军能凭恃占有泓水之险这一先机之利,采用“半渡而击”灵活巧妙的战法,先发制人,
是有可能以少击众,打败楚军的。遗憾的是,宋襄公奉行“蠢猪式的仁义”(毛泽东
语),既不注重实力建设,又缺乏必要的指挥才能,最终覆军伤股,为天下笑。
    当然在宋国臣僚中,也不是人人都像宋襄公这般迂腐的。
    公孙固等人的头脑就比较清醒。他们关于乘楚军半渡泓水而击的方略和乘楚军“济
而未成列而击”的建议,体现了“兵者,诡道”、“攻其无备”的进步作战思想,从而
为后世兵家所借鉴运用。如孙子就把“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
定为“处水上之军”的重要原则之一。至于实践中以“半渡击”取胜的事例更是比比皆
是,柏举之战中夫概清发水半渡击大败楚军就是典型一例。
    泓水之战的结果使得宋国从此一蹶不振,楚势力进一步向中原扩展,春秋争霸战争
进入了新的阶段。
    ------------------

no.7 假途灭虢之战

“必胜之兵必隐”

    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
国的一次作战。这次战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揭示了军事斗争的一些重要规律,给
后世留下重要的启示和教益。
    春秋初期,诸侯并立,兼并无已。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
中不断兼并征服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期间,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
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
    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
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都意味着要同时
和两国之师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线作战,这乃
是晋国在吞并两国军事行动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终于,晋国大夫荀息想出了一条一箭双雕的妙计:即用厚礼重宝贿赂收买虞公,拆
散虢、虞之间的同盟,向虞国假道攻打虢国,待虞国中计、虢国败亡后再图后举。晋献
公听了荀息这一献计后,认为计谋很好,但是还存在有一定的顾虑,一是有些舍不得自
己的珍宝,二是忌惮虞国那位贤臣宫之奇会揭穿晋国的用心。针对晋献公的犹豫,荀息
一一予以妥善的解释,指出送珍宝给虞国,等于是将它暂时存放在那里,迟早还将收回;
至于宫之奇,虽有些能耐,但他的意见虞公不一定会采纳,未足为惧。一番话打消了献
公的最后顾虑,他决定依照荀息的计谋展开行动。
    不久,荀息携带着良马、美玉等奇珍异宝出使虞国。到了那里后,即晋见虞公,献
上珍宝,并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既贪利收下了良马、美玉,又不敢轻
易开罪于晋国,于是便应允晋国军队通过虞国土地去征伐虢国,并表示愿意出兵协助晋
国作战。宫之奇认为此事大为不妥,在一旁加以谏阻,但虞公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意
孤行,硬朝着晋人的圈套里钻去。
    公元前658年夏,晋大夫里克、荀息统率晋国军队通过虞国的土地去攻打虢国,虞
公践约派出军队同晋军会师,然后协同晋军展开军事行动。晋军在虞军的积极配合下,
进展顺利,很快攻占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平陆境),一举控制了虢、虞之间的战略要
地,并通过此事进一步摸清了虢、虞两国的虚实,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
    时隔3年,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
    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更透彻地看清了“假道”背后所包藏的险恶用心。指出“虢国
如果灭亡,虞国必然跟着完蛋”。警告虞公“晋不可启,寇不可玩”。力图以虢、虞两
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劝阻虞国假道于晋。可是虞公利欲熏心,根本不
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反而以晋为自己的同姓国,必不会害己作理由,又答应了晋国借道
的要求。宫之奇见虞国灭亡近在旦夕,为避祸计,便率领族人逃离了虞国。
    这次晋献公亲自统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声势远较前一次为大,可见其志在必得。
晋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城下,加以团团围困。虢国弱小无
援,数个月后即为晋军所灭,虢公丑仓皇逃奔京师(今洛阳)。晋军随即凯旋回师,行
经虞地驻扎时,即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生俘虞公,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最终达
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
    晋军的胜利,在于它能够做到“必胜之兵必隐”这一点,以借道的假象巧妙掩盖自
己各个攻灭虢、虞的真实企图。“兵不厌诈”,晋国君臣深谙此中奥秘,故能确保自己
以强击弱、以大攻小战略意图的实现。在行施“借道”这一计谋过程中,晋国君臣还能
针对虞公贪利爱财的弱点,诱之以利,迷惑其心智,使敌人始终由自己牵着鼻子走,无
所作为。
    虞国的失败,首先是国力、军力远不逮人,故成为晋国敢于觊觎的对象。其次是其
最高统治者虞公昏聩庸劣,贪图眼前小利,破坏与虢国的战略同盟关系;又文过饰非,
拒纳谏言,终于引狼入室,自取咎殃。第三,与上两点相联系的是,虞国对晋国灭虢后
的战略新动向毫无察觉,放松警惕,不作戒备,以至晋军发动突然袭击之时,无暇抵抗,
束手就擒。
    假道灭虢之战体现了相当丰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因此受到历代兵家的广泛重视。
著名兵书《三十六计》还曾将它立为一计,以概括军事斗争中这样一条重要规律:战争
指导者有意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利用敌人贪利、畏怯等弱点,借攻击第三者为由,顺
势渗透自己的势力,控制对方。一俟时机成熟,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一举
消灭或制服对手,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
    在历史上,假道伐虢也经常为一些人所仿效,而成为强兼弱、大吞小过程中所惯用
的策略手段。比如公元963年,北宋赵匡胤“假道荆湖”,袭占荆、湖,并灭南平、武
平两地割据势力,就是显著一例。当然,此战中所反映的唇亡齿寒的另一层道理,也为
后世弱国联合以抗击强国的斗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

no.8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命
题。早在《左传》中便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
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张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
    可是,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
它与“先发制人”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其实质便是积极防御,即以防御为手段,以
反攻为目的的攻势防御,它常常成为较弱一方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春秋时期的晋楚城
濮之战,就是历史上这方面的典型战例之一。
    城濮之战发生于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
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
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正确的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
方针,从而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取威定霸”,雄踞中原。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最先崛起的是东方的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不已,霸
业遂告中衰。这时,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乘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并在泓水之战
中挫败宋襄公图霸的企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到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控
制了郑、蔡、卫、宋、鲁等众多中小國家。
    正当楚国势力急剧向北发展的时候,在今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南一带的晋国也
兴盛了起来。公元636年,长期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历尽艰辛,终于回国即位,是为
晋文公。他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任贤使能,发展经济,崇俭省用,整军经武;对外
高举“尊王”旗帜,争取与国,从而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
    晋国的壮大崛起,引起了楚国的严重不安。两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日趋尖锐。而围绕
对宋国的控制权,终于导致了这一冲突的全面激化。
    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
助。而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这时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
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想借此来扼
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而晋国也不甘心长期局促于黄河以北一带,于是便利用这一
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多国联军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
宋成公于危急中派大司马公孙固到晋国求救。晋国大夫先轸认为这正是“报施救患,取
威定霸”的良机,力主晋文公出兵。但是,当时晋、宋之间隔着曹、卫两国,劳师远征,
有侧背遇敌的危险;况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也无必胜把握。正当晋文公为此踌躇
犹豫之际,狐偃进而向晋文公提出建议:先攻打曹、卫两国,调动楚军北上,以解救宋
国,这样就坚定了晋文公出兵的决心。战略方针确定后,晋国君臣随即进行了战前准备,
将原来的两个军扩编为上中下三个军,并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各军的将
领。
    准备就绪后,晋文公遂于公元前632年1月统率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占领
了整个卫地。接着,晋军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三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
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打曹、卫两国,原来的意图是想引诱楚军北上,然而楚军却不为所动,依然
全力围攻宋都商丘。于是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援。这就使得晋文公感到进退为难:
如不出兵驰援,则宋国力不能支,一定会降楚绝晋,损害自己称霸中原的计划;但若出
兵驰援,则原定诱使楚军于曹、卫之地决战的战略意图便将落空,且己方兵力有限,在
远离本土情况下与楚军交战恐难以取胜。为此,晋文公再度召集大臣进行商议。先轸仔
细分析了形势,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
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军撤兵。同时晋国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坚定宋
国抗楚的决心。楚国同曹、卫本来是结盟的,如今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
拒绝齐、秦的劝解。齐、秦既接受了宋国的厚礼,这时便会抱怨楚国不听劝解,从而同
晋国站在一起,出兵与楚国作战。晋文公对此计颇为赞赏,马上一一施行。楚成王果然
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给自己面子,也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
秦都是当时的大国,他们放弃中立立场,使得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楚成王看到晋、齐、秦三大国结成联盟,形势明显不利于己。就主动把楚军撤退到
楚国的申地(今河南南阳),并命令戍守穀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要求令尹子玉
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冲突。他告诫子玉,晋文公非等闲人物,不可小觑,
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知难而退。
    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根本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坚决要求楚成王允许他与晋军
决战,以消弥有关他指挥无能的流言,并请求楚成王增调兵力。楚成王优柔寡断,同意
了子玉的决战请求,希冀他侥幸取胜;但是又不肯给子玉增拔充足的决战兵力,只派了
西广、东宫和若敖之六卒等少量兵力前往增援。
    子玉得到了楚成王增派的这部分援兵后,更加坚定了他同晋军作战的决心。为了寻
找决战的借口,他派遣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撤出曹、
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撤离宋国。子玉这一招不怀好意,实际
上是要让晋国放弃争霸中原、号令诸侯的努力。但晋文公棋高一着,采纳了先轸更为高
明的对策:一方面将计就计,以曹、卫同楚国绝交为前提条件,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
另外扣留了楚国的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来寻战。子玉眼见使者被扣,曹、卫叛己附晋,
果然恼羞成怒,倚仗楚、陈、蔡联军兵力的优势,气势汹汹地扑向晋军,寻求战略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诱敌
深入,后发制人,遂下令部队主动“退避三舍”,撤到预定的战场——城濮(今河南濮
城)一带。
    晋军的“退避三舍”,实际上是晋文公谋略胜敌的重要一着妙棋,它在政治上争得
了主动——“君退臣犯,曲在彼矣”,赢得了舆论上的同情。在军事上造就了优势——
便于同齐、秦等盟国军队会合,集中兵力;激发晋军将士力战的情绪;先据战地,以逸
待劳等等。从而为晋军后发制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晋军的主动后撤,
楚军中不少人都感到事有蹊跷,主张持重待机,停止追击。然而刚愎自用的子玉却认为
这正是聚歼晋军,夺回曹、卫的大好时机,挥兵跟踪追至城濮。
    晋军在城濮驻扎下来,齐、秦、宋诸国的军队也陆续抵达和晋军会合。晋文公检阅
了部队,认为士气高昂、战备充分,可以同楚军一战。楚军方面,决战的准备也在积极
进行之中,子玉将楚军和陈、蔡两国军队分成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力,由他本人
直接指挥;右翼军由陈、蔡军队组成,战斗力薄弱,由楚将子上统率;左翼军也是楚军,
由子西指挥。
    公元前632年4月4日,城濮地区上空战云弥漫,晋楚两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战车大
会战。在决战中,晋军针对楚中军较强、左右两翼薄弱的部署态势,以及楚军统帅子玉
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采取了先击其翼侧,再攻其中军的作战方针,有的放矢发
动进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匹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中战斗力最差
的右军——陈、蔡军猛攻。陈、蔡军遭到这一突然而奇异的打击,顿时惊慌失措,一触
即溃。楚右翼就这样迅速就歼了。
    接着晋军又采用“示形动敌”,诱敌出击,尔后分割聚歼的战法对付楚的左军。晋
军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引车后撤,装扮出退却的样子。同时,晋
下军主将栾枝也在阵后用战车拖曳树枝,飞扬起地面的尘土,假装后面的晋军也在撤退,
以引诱楚军出击。子玉不知是计,下令左翼军追击。晋中军主将先轸、佐将郤臻见楚军
中了圈套,盲目出击。便立即指挥最精锐的中军横击楚左军。晋上军主将狐毛、佐将狐
偃也乘机回军夹攻。楚左翼遭此打击,退路被切断,完全陷入了重围,很快也被消灭了。
子玉此时见其左、右两军均已失败,大势尽去,不得已下令中军迅速脱离战场,才得以
保全中军。楚军战败后,向西南撤退到连谷,子玉旋即被迫自杀。城濮之战就此以晋军
获得决定性胜利而告结束。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长沙长海医院,其余人员仓促转移。俄国巡捕闻声赶至现场,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
告、旗帜、印信等物,并转交总督署,瑞虒立即下令关闭四城,搜捕革命党人。在此风
云突变之际,蒋翊武、刘复基、彭楚藩、杨宏胜等人在午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发
动起义。蒋翊武以临时总司令的名义起草命令,派人送往各标、营革命党人手中,约定
当晚12时,以南湖炮队的炮声为号,城内城外同时起义。
    但是,瑞虒已于事先听到风声,派军警查抄了武昌的各个革命机关,逮捕了刘复基、
彭楚藩、杨宏胜等人,蒋翊武逃离武汉。瑞虒下令杀害刘、彭、杨3人,按查获的名册
搜捕革命党人。由于武昌戒严,内外交通断绝,起义的命令未及时送到南湖炮队,10月
9日晚起义的计划落空。在群龙无首的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10
月10日晚以枪声为号,按原计划发难。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他们打死了反对起
义的军官,夺取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库。库内储有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
十万发。起义军首先占领该库,对武昌起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工程第八营占领楚望台后,陆续集合了200余人,推举左队队官吴兆麟为临时总指
挥。
    与此同时,驻城外的第二十一混成协辎重队的革命党人也举火为号,发动起义,炮
兵营与工程队立即响应,并齐集楚望台。二十九标、三十标的蔡济民、吴醒汉也率领部
分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测绘学堂的近百名学兵也迅速向楚望台集中,其他各标
营的革命党人也先后率众起义。这时,武昌城内除防守督署等机关的旧军仍企图顽抗外,
已有近3000人参加起义,吴兆麟、熊秉坤、蔡济民等认为不能单纯防守楚望台,而应立
即趁夜向总督署及紧靠督署的第八镇司令部发起进攻。
    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开始分三路进攻。第一路经紫阳桥、王府口街进攻督署后院;
第二路从水陆街进攻第八镇司令部及督署翼侧;第三路从津水闸经保安门正街进攻督署
前门。同时,令已入城之炮八标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轰炸。进攻开始
后,因事先未将敌人的部署侦察清楚,加上兵力有限,南湖炮队尚未完全进入阵地,不
能给步兵以有力支援,以致初次进攻受挫。第一路进至紫阳桥附近时,遭敌军猛烈射击,
伤亡较大;第三路一部进至津水闸,遭敌顽抗,前进受阻,另一部虽进抵保安门附近,
也被敌击退。正在此时,又有一部分起义士兵前来参战,炮队也已进入蛇山阵地,开始
射击,于是士气更加高涨。
    晚12点后,起义军发动第二次进攻,战斗异常激烈。起义军突破敌人防线,进至督
署附近,在督署和镇司令部后门以及前门钟楼等处放火,蛇山和中和门的炮队朝火起处
猛烈发炮轰击。三路起义军在炮兵火力支援下,一举冲入督署,将大堂点燃。企图依靠
围墙进行顽抗的守军,见大势已去,一部投降,大部溃散。督署及镇司令部遂被起义军
占领。瑞虒和第八镇统制张彪逃走。清军失去指挥,一片混乱。
    10月11日黎明,武昌城内各官署、城门均为起义军所控制。当天上午,一些处于观
望状态的清军士兵也陆续向楚望台集中,听从革命党人指挥。鲜艳的十八星旗插上武昌
城头,宣告了武昌起义的成功。
    10月11日夜,汉阳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光复汉阳。10月12日,汉口也光复了。至
此,武汉三镇均处在起义军控制之下。革命党人发表宣言,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号召各
省起义响应,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两个月内,
湖南等13省宣布独立,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革命高潮。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王朝终于被推翻,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
段。
    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湖北地区的革命
党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为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准备了雄
厚的物质基础。而起义之所以能如此快地取得成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湖北
地区的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革命大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消除门户之见,成功
地实现了联合,使武汉地区的革命力量得以统一,从而奠定了起义成功的组织基础;二、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功地选择了起义的时机和突破口。1911年9、10月间,全国革命形
势趋于成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利用部分湖北新军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之机,果断决
定选择革命力量雄厚的华中重镇武昌作为突破口,坚决发动起义。事实证明,这一选择
完全正确;三、起义发动后,革命党人不失时机地向督署和镇司令部等敌之关键部位发
动进攻,使敌人没有喘息的机会。这一不断进攻的战术是符合起义的规律的,因而取得
了成功;四、革命党人和广大参加起义的士兵的英勇奋斗精神,保证了起义的胜利。起
义爆发前,武汉地区的革命党人处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但他们仍然自行联络,发动起义。
起义爆发后,他们不怕流血牺牲,顽强作战,终于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武昌城头。
    武昌起义的成功对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意义重大。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全国范围的
革命高潮很快形成,清政府正是在全国人民的不断打击下才走向灭亡。
    ------------------

no.96 汉口汉阳保卫战

保卫辛亥首义成果的作战

    武昌起义的成功,极大地震惊了清政府。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迅速作出反应,
撤销瑞澂职务,命他暂时署理湖广总督,带罪立动;停止永平(今河北卢龙县)秋操,
速调两镇北洋陆军星夜赴援;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
均任其节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清政府的这
些措施,是企图用水陆夹攻的办法,迅速扑灭武汉地区的革命烈火。2月14日,清政府
重新起用袁世凯。同日,清政府编组一,二、三军,以随荫昌赴湖北的陆军第四镇及混
成第三协、十一协为第一军,荫昌为军统(也称总统),以陆军第五镇为第二军,冯国
璋为军统;以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为第三军,载涛为军统。在清政府的催促下,清军陆
续到达汉口附近。面对这一形势,湖北军政府于10月15日决定首先扫荡汉口敌军,然后
向北推进,以阻止清军南下。从10月18日出战汉口,到11月27日汉阳失陷,前后战斗41
天,史称“阳夏战争”或汉口、汉阳保卫战。
    汉口、汉阳保卫战是辛亥革命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分汉口保卫战
和汉阳保卫战两个阶段。
    汉口保卫战首先是从争夺刘家庙开始的。刘家庙位于汉口以北10公里处。刘家庙车
站(即江岸车站)为南下清军的必经之路,也是革命军保卫汉口的前哨阵地,当时为第
八镇统制张彪率残部占据。
    10月18日凌晨,革命军第二协一部在炮火支援下,经汉口刘家花园(今武汉市少年
宫)、歆生路(今江汉路)西北端、洋商跑马场,掩护步兵沿租界后铁路挺进,以二协
四标谢元凯所部为先锋,正面进攻刘家庙。革命军发动多次冲锋,均被敌人打退,伤亡
很大。10月19日,革命军约3000人,以骑兵为前锋,在炮兵支援下,从两翼发动进攻。
战至中午,清军窜入棚户,继续顽抗。革命军组织敢死队使用火攻,清军无法立足,向
三道桥退却。革命军占领刘家庙。当晚,汉口全市欢庆刘家庙大捷,商界和市民踊跃劳
军,革命军士气大增。10月21日,革命军进攻三道桥,清军用机关枪猛烈扫射,革命军
伤亡很大。军政府当晚召开会议,鉴于进攻受挫,决定暂取守势。此后几天,两军在三
道桥南北对峙。这时,清北洋军大部南下,已部署在孝感、祁家湾、滠口一线,设司令
部于孝感。
    10月26日晨,清军水陆协同,向革命军发动进攻。先由军舰数艘从翼侧向三道桥以
南革命军阵地实施火力急袭,革命军猝不及防,牺牲500余人。滠口清军乘机在机枪和
管退炮火力掩护下通过三道桥,沿铁路两侧猛攻。上午10时,革命军因减员太多,被迫
后撤至大智门一带,刘家庙落入敌手。
    中午12时,革命军第四标标统谢元恺在前线指挥张景良不知去向的情况下,自告奋
勇,指挥部队反攻刘家庙,与敌人展开肉搏,清军后退,刘家庙又被革命军夺回。
    10月27日,清军一路从造纸厂沿铁路正面进攻刘家庙,一路绕戴家山、姑嫂村侧击
革命军后路。战线迅速向汉口市区逼近。革命军从刘家庙逐步后撤,退守大智门一带。
清军进至洋商跑马场。当晚,军政府一面派兵增援汉口,一面致电湘、赣、陕等省,请
速出兵援汉口。这时,清廷已正式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全权指挥武汉战事,冯国璋
为第一军军统,段祺瑞为第二军军统,并由冯国璋亲往汉口督战。
    10月28日,清军占领大智门,革命军据守歆生路,依托坚固房屋,多次打退敌人进
攻。29日,清军在优势炮火支援下,不断向前推进,相继攻占歆生路口及华商跑马场。
革命军退守玉带门及歆生路以南街市。这时,代理第四协统领谢元恺等领导骨干先后牺
牲,前线指挥官张景良又藏匿不出(后来发现张已通敌,便军前正法),前线指挥乏人,
部队开始涣散。
    在这紧急关头,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黄兴于28日到达武昌,被推为武汉革命军总司令。
29日,黄兴设司令部于汉口满春茶园,并立即到前线视察部队,组织反击。但北洋军在
优势火力掩护下,不断向前推进。30日,冯国璋下令纵火焚烧汉口街市,革命军战士在
大火中坚持了3天3夜,于11月1日退守汉阳。11月2日,汉口完全落入敌手。此次争夺汉
口之战,双方各死伤2000余人。
    11月3日,湖北军政府以都督黎元洪名义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黄兴当即率领参谋
长李书城、秘书长田桐等于汉阳城西昭忠祠设司令部,全面部署汉阳防务。革命军由于
在汉口战斗中大量减员,加上来援湘军,也不过1.3万余人。黄兴将防线布置在南岸嘴、
汉水沿岸至三眼桥一线,在武昌蛇山、汉阳龟山、汤家山安设了炮阵地,但对西侧蔡甸、
宽沟一线则未部署重兵。清军占领汉口后,将战线设在硚口至龙王庙一线,准备渡汉作
战。11月中旬,黄兴作出反攻汉口的决定。11月16日晚,担任主攻的湘鄂军在琴断口通
过浮桥,到达汉水北岸。27日晨,在黄兴指挥下,湘鄂军分左右两翼向博学书院、既济
水电厂敌阵地攻击,前锋到达玉带门。清军增援部队赶到,革命军左翼发生动摇,首先
退却,牵动全线。黄兴严令停止退却,部队皆不听命,不得不率军返回汉阳,反攻失败。
此次反攻作战,革命军伤亡800余人,士气大受影响。
    清军在革命军反攻汉口受挫后,于11月20日按既定部署向汉阳发起进攻。清军一部
从新沟渡过汉水,占领汉阳门户蔡甸,并迅速推进到汉阳以西的三眼桥附近。11月21日,
两军在三眼桥展开激战。同日,另一部分清军抢渡舵落口成功,突破美娘山防线。11月
23日,清军占领美娘山,革命军趁其立足未稳,实施反击,美娘山失而复得。11月24日,
清军增兵美娘山方向,在炮兵支援下,很快攻占美娘山、仙女山。黄兴鉴于仙女山之敌
对汉阳威胁甚大,遂令预备队投入战斗,进行反击。因有的部队不听指挥,反击未能成
功。清军一部乘势进攻三眼桥。革命军被迫退守锅底山、扁担山。经反复争夺,终因力
量悬殊,锅底山、扁担山及磨子山相继失守,25日,革命军再次夺回磨子山、扁担山,
清军以炮火向革命军猛烈轰击,两山复被清军夺占。至此,汉阳周围制高点尽失。革命
军因伤亡过大,无力再组织反攻。11月27日,汉阳终于失守。
    汉阳保卫战,革命军伤亡3300余人,清军亦付出了沉重代价。袁世凯面对各省纷纷
独立和起义的局势,加上没有海军支援(海军已在九江附近江面宣布站在革命军方面),
同时也为了给“和谈”留些余地,因此没有马上进攻武昌,只是隔江与革命军对峙。
    汉口、汉阳保卫战虽然失败了,但其意义仍十分重大。革命军在兵力、装备、训练
各方面均处在劣势的情况下,为保卫汉口、汉阳,与敌人进行了40多天的浴血奋战,粉
碎了清政府妄想以北洋精锐之师,一举将武昌起义扼杀在摇篮中的企图,给北洋军以重
大杀伤,不但保卫了武昌的安全,而且为各省组织起义、完成独立赢得了极可宝贵的时
间。当然,从军事上分析,汉口、汉阳保卫战也有不少失误。如偏重了从正面与优势之
敌争夺阵地和街道,未能充分利用道路分歧、街道纵横的特点,迂回侧击敌人;让内奸
张景良充当前线指挥;
    不顾主客观条件贸然反攻汉口;将汉阳设防重点放在汉水岸边、未能以更多兵力控
制翼侧和制高点;没有掌握足够的预备队;军队缺乏训练、不听指挥等等,都是导致汉
口、汉阳失守的重要原因。
    ------------------

no.97 南京之战

为中华民国建都南京举行的奠基礼

    武昌起义的成功,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继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
等省纷纷响应武昌起义之后,11月初,上海、浙江、江苏等省也先后宣布独立。但江苏
省的南京尚为清朝所控制,并驻有重兵,这对东南地区已独立的各省是个很大威胁。革
命党人几次策动守军起义均未成功。苏、浙、沪革命党人为了减轻首义之区武汉的压力,
巩固东南地区的革命成果,决定联合攻取南京。
    南京据长江天堑,扼鄂、皖、苏、沪交通,是东南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
京城内原驻有新军第九领(统制徐绍桢)7000人,另有江防会办、江南提督张勋的江防
军、赵会鹏统率的江宁巡防军,王有宏统率的新防军等旧军2万余人。因武昌起义是由
新军发起的,所以清政府对第九镇也不放心。两江总督张人骏和江宁将军铁良认为新军
靠不住,因此不予补充弹药,并派江防营进行监视。10月31,张人骏又命第九镇限期从
市内移驻距城30多公里的秣陵关,由江防营和巡防营负责城内防守,每人补充子弹500
发。第九镇官兵对此愤愤不平,准备起事。第九镇移驻秣陵关后,张勋等派人监视,观
察动静,并企图谋刺徐绍桢。徐绍桢下决心联络革命党人,发动起义。11月8日,第九
镇誓师起义,分三路进攻南京城,但因子弹太少,守军工事坚固,进攻未能奏效。
    11月9日,革命军弹药用尽,只得退往镇江。
    第九镇进攻南京失败后,徐绍桢赴上海与革命党洽商。上海都督陈其美与江、浙各
省起义将领集会,决定组织江浙联军,攻取南京,支援汉口、汉阳保卫战,发展东南各
省的革命形势。会议推徐绍桢为总司令,设司令部于镇江,设总兵站于上海。11月15日
至20日,各处革命军陆续集中于镇江及其西南地区,总兵力1.4万余人。联军的作战方
案是:先驱逐南京城外清军,夺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取南京城。具体部署是:以淞军为
右翼,攻乌龙山及幕府山炮台;浙军为中路,由麒麟门进占紫金山,向朝阳门、太平门
进攻;江苏军为左翼,经淳化镇向雨花台进攻;镇江军为预备队,随中路前进,攻天堡
城;沪军担任警戒;海军配合陆军进攻,掩护、运载陆军登岸;镇江军一部与扬州军进
攻浦口,断敌退路。
    联军夺占外围各据点的战斗于1911年11月24日打响。
    当日夜,右路淞军和一营浙江军,乘兵舰直趋位于城北的乌龙山麓,在守台官兵内
应下,很快攻占炮台。25日晨,又攻占幕府山炮台,并从幕府山炮台发炮向清军北极阁
司令部及狮子山炮台猛烈轰击。同一天,中路浙江军进至马群,击毙清军统领王有宏,
攻占孝陵卫,前锋抵达紫金山一线。26日,清军反攻幕府山、孝陵卫,被联军击退。此
时,左路江苏军也进展顺利,在占领上方镇、高桥门之后,进逼雨花台。至此,南京城
外制高点大多为联军攻取。
    11月27日,联军进行攻城准备。28日,中路浙江军向朝阳门发起攻击,左路江苏军
进攻雨花台。清军在天堡城发炮轰击攻城革命军,顽强抵抗。进攻没有取得进展,第一
次攻城遂告失败。为了迅速攻下南京城,联军司令部决定集中镇江军、浙军、沪军近万
人,合力进攻天堡城。另以江苏军一部进攻雨花台,作为牵制。天堡城位于紫金山半山
腰,地势险要,上筑要塞炮台,有炮10余门,机关枪4挺,由江防兵一营和旗兵400人防
守。11月30日,联军向天堡城发起攻击,清军据险顽抗。在敌火炮和机关枪封锁下,联
军伤亡较大,难以前进。联军随即组织敢死队,以一路从正面进攻,另一路从侧背进攻。
第二次攻击开始后,敢死队勇猛冲锋,各军相继跟进。清军不支,遂佯作投降。联军信
以为真,放松警惕。清军遂以枪炮还击,联军死伤百余人。革命军愤怒,冒死前进。经
一夜激战,将天堡城守敌全部歼灭。联军控制了这一俯瞰全城的制高点后,即于次日凌
晨用缴获的大炮向朝阳门、富贵山、太平门等处轰击,连连命中目标。此时,雨花台也
被江苏军攻占。南京城处在联军火力威胁之下,城内清军军心动摇。张人骏、铁良当夜
乘隙逃出,张勋也率部由汉西门逃出,经浦口逃往徐州,城内残存清军开城投降。12月
2日,联军进入南京城。南京光复。
    南京之战是清末最后一个重要战役。在此次战役中,江浙联军在数量上不占优势,
但却能在短短的几天内克复防守严密的战略重镇南京,取得重大胜利,其原因有如下几
个方面:一是由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各支部队能够团结一致,在联军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
协同作战,一致对敌;二是指挥得当,注意集中兵力各个攻占制高点,特别是主攻方向
正确,全力攻克天堡城,迫使清军丧失守城的决心,从而比较顺利地夺取了南京城。
    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对清政府和袁世凯是一个沉重打击,大大减弱了几天前北洋军
攻陷汉口、汉阳的意义,对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个很大的鼓舞,开始扭转了革命军株守武
昌的不利形势。从此,南京成为一个新的革命中心,为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奠
定了基础。
    ------------------

no.98 讨袁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人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进行的第二次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但是,在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革命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所窃取,资产阶级
革命党人不得不将临时大总统一职让出。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远未取得成功。而袁世凯
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的所作所为,处处和中华民国的民主共和精神背道而驰。为保卫共
和制度,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发动讨伐袁世凯的战争。1913年7月,
讨袁战争爆发,两个月后失败,史称“二次革命”、“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发扬共和之精神,荡涤专制之瑕秽,谨守宪
法”,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唐绍仪为总理,负责组织第一届内阁。但3个月后,袁世
凯就违背誓言,置临时约法关于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须经国务员(包括国务总理
及各部总长)副署才能生效的规定于不顾,抛开内阁私自任命官吏,破坏了责任内阁制,
唐绍仪被迫辞职。这一事件表明,袁世凯拥护共和是假,行专制独裁是真。以宋教仁为
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以政党政治、议会政治来约束袁世凯,维护共和
制度,于1912年8月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2月的第一次国会选
举中,国民党获得了庄倒多数的议席。宋教仁大受鼓舞,到处发表竞选演说,宣传资产
阶级政治思想,主张实行由多数党组阁的政党政治。宋教仁的活动,是对袁世凯独裁专
制的挑战。于是,袁世凯于1913年3月20日派人将宋暗杀。
    宋案的发生,使一部分革命党人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
    孙中山力主武力讨袁,立即发动“二次革命”,但黄兴、陈其美等人认为革命派兵
力不足,不宜马上行动,主张“法律解决”。革命党人的犹豫不决,恰好为袁世凯进行
战争准备提供了时间。袁世凯为镇压南方革命力量,不断扩充北洋军,大量购置军火,
举借外债,于1913年4月同五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25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作为镇压革
命力量的经费。5月下旬,袁世凯在作好各种准备后,便向国民党寻衅挑战,攻击孙中
山、黄兴只会“捣乱”,威胁说“彼等若果另组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伐之”。6月,袁
世凯下令免除革命党人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3人都督职务。与此同时,命北洋军沿
京汉、津浦铁路向南开进,实施他蓄谋已久的“武力统一”计划。国民党人再也不能犹
豫,被迫应战。
    1913年7月12日,反袁最坚决的原江西都督李烈钧根据孙中山的指示,从上海返回
江西湖口,召集旧部,誓师起义,揭开了讨袁战争的序幕。黄兴也于7月14日赶到南京,
迫使程德全宣布江苏独立,又于7月15日组织江苏讨袁军,誓师讨袁。接着,安徽、上
海、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省区也相继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准备北上。主要战
场在江西、南京。
    早在江西宣布独立之前,袁世凯即已派北洋军第六师师长李纯率部7000余人进驻九
江外围。7月10日,李纯部全部抵达长江南岸,占据了九江外围诸要点,形成了对九江
城的包围和对九江以南赣军的进攻态势。7月12日,李纯部与赣军林虎部交火。同日,
李烈钧就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李烈钧等拟定作战计划如下:将所有在赣北的军队分为
左右两军,以林虎为左翼军司令,进攻沙河至十里铺一线之敌,得手后进取九江;以方
声涛为右翼军司令,从姑塘进攻九江;以水巡总监何子奇为湖口守备司令,李烈钧亲往
湖口督战。赣军的战略意图是夺取九江,消灭南犯之敌。
    7月12日拂晓,林虎分兵两路向沙河、十里铺进攻。经过一昼夜战斗,林虎部夺占
沙河镇,进据铜鼓岭、骆驼山等处炮台,初战告捷。但驻守九江城内的赣军行动不一,
致使九江全城在开战不久即为北洋军占领。此后几天,双方在九江南部一线展开争夺,
赣军伤亡很大,士气动摇。7月22日,北洋第二师师长王占元率主力抵九江。23日,抵
达九江的第一军军长段芝贵发布作战命令,定于24日进攻湖口。25日,在北洋海军和陆
军联合攻击下,湖口失守,李烈钧率余部从水路退守吴城。方声涛所部也于26日放弃姑
塘阵地,退守吴城。30日,北洋军攻占林虎部坚守的蓝桥,林虎部经德安退往建昌(今
永修)。此后,北洋军不断向南推进,进逼南昌。
    8月8日,北洋军占领吴城,李烈钧率余部退往湖南。8月10日,北洋军进占建昌,
林虎退往湖南。8月18日,南昌失陷,李烈钧、林虎等见败局已定,只得只身潜赴上海,
亡命海外,江西的讨袁作战至此失败。
    7月15日,黄兴等人迫使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委黄兴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柏文蔚为临淮关总司令,并咨委陈其美为驻沪讨袁军总司令。黄兴发布告将士檄文,命
冷遹率第三师进攻徐州以北韩庄之北洋军第五师;命第八师骑兵团长刘建藩率该师二十
九团开赴徐州助战。
    7月16日晨,冷遹向韩庄进攻。袁世凯急命张勋军和驻天津的第四师驰援韩庄。7月
17日晨,北洋军援军赶到韩庄,冷遹寡不敌众,向利国驿、孙庄退却。7月18日,又退
至柳泉。此后数日,江苏讨袁军与北洋军在利国驿展开激战。江苏军兵单不支,退守徐
州。北洋军又派人策动冷遹部骑兵团团长张宗昌倒戈,从内部瓦解讨袁军。7月22日,
由于张宗昌的倒戈,江苏军被迫放弃徐州,退往蚌埠。23日,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第二
军军长,统一指挥江苏方向的作战。25日,冯国璋将北洋军主力集中在徐州一带,整修
铁路,调集粮弹,准备向南推进。
    徐州作战失利,使江苏讨袁领导机构进一步分化。程德全在上海发表通电,要求江
苏各师取消独立,并要求黄兴取消讨袁名义。黄兴见军队不服他调度,又缺乏足够的饷
弹供应,也失去信心,于7月28日弃职跑回上海。代理江苏民政长蔡寅等人立即宣布取
消独立,并电催程德全回宁。北洋军趁此机会连续占领淮阴、扬州、临淮关、滁县,进
逼南京。
    黄兴出走,北洋军压境,南京城内动荡不安。时在镇江运动讨袁的国民党激进分子
何海鸣、韩恢、戴季陶、詹大悲等人见状,相继赶赴南京继续领导讨袁作战。8月8日,
何海鸣率第一师百余人,占据江苏都督府,再次宣布独立,举陈之骥为江苏都督,自任
江苏讨袁军临时总司令。陈之骥已投降袁世凯,于是设法拘捕何海鸣。10月10日,拥护
讨袁的部队击溃陈之骥的部队,放出何海鸣。10月11日,江苏第三次宣布独立,何海鸣
仍被推举为总司令。于是,何海鸣开始整顿南京各部队,招募城内及各郊县退伍官兵,
决心固守南京。
    8月8日,北洋军张勋部与徐宝珍师占领镇江。13日,进抵高资、龙潭。14日,开始
向明孝陵、紫金山和太平门进攻。
    当日,张勋部攻占了紫金山。8月17日,又攻占天堡城。19军,江苏军夺回天堡城,
南、北两军反复争夺天堡城。21日午后,敌军第四次夺占该城。
    与进攻天堡城同时,张勋派主力猛攻太平门,被守军打得大败。张勋部又转攻尧化
门,也被守军击退。
    当张勋部清军向南京进攻时,冯国璋部也从西线向南京逼近。8月16日,冯部从滁
县开始渡江,向神策门(今中央门)、钟阜门(今无此门)、太平门一带攻击前进。8
月23日,冯军一部进逼南京城下,进攻太平门,被守军击退。8月27日,北洋军各部会
攻南京,守军顽强抗击。9月1日上午,张勋部用炸药炸开富贵山南侧城墙,部队蜂拥而
入。冯国璋部在张勋部接应下从神策门、洪武门、太平门攻入城内。守军与敌军展开巷
战。下午,部分守军叛变,引敌进占总督府。何海鸣率部出聚宝门,退向雨花台,南京
失陷。
    江西、南京讨袁失败后,已独立的各省纷纷宣布取消独立。历时仅二个多月的讨袁
战争以国民党方面的失败而结束。
    讨袁战争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继续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反对袁
世凯独裁专制的正义战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但是,这次战争前后仅仅进行了两个多
月就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袁世凯掌握着中央政权,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
有素、数量众多的反革命军队,而且事先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总体实力超过了讨袁军;
但另一方面,也有国民党方面自身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一、国民党方面对武力反袁
这一方针认识迟迟没有取得统一,行动迟缓,丧失了战机。二、举事仓促,缺乏周密准
备。江西、南京是讨袁的主要战场,但两地都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发动,以致
很快陷入被动。三、各独立省份各自为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强有力的指挥机构,致
使被敌各个击破。四、军队素质差,战斗力不强。这一现象在江西、南京两战场都十分
突出。讨袁部队中除少数部队素质较好、战斗力较强外,多数部队在强敌进攻面前非溃
即降。五、少数讨袁战争的领导者信心不足,遇到困难挫折即发生动摇,影响了士气。
    讨袁战争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无可挽回地失败了,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北洋军阀
统治的黑暗时期。
    ------------------

no.99 护国战争

保卫中华民国、反对帝制复辟而进行的战争

    护国战争是1915年12月至次年6月,在云南等省组织的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维护中华民国而进行的一场进步的、革命的战争。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加快步伐向民主共和势力进攻,一步步向帝制接近,直至
称帝。
    1913年10月,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撤销
国民党议员资格,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开会。1914年1月,又将其余议员遣散回籍,
象征民主政治的国会被彻底破坏。1914年5月毁弃《临时约法》,另颁袁记《中华民国
约法》,年底又炮制《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大总统可连选连任,并可确定继任人。
1915年5月9日,为寻找靠山,袁世凯又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二十一条”,以主权换取
日本对他称帝的支持。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其亲信杨度等6人成立筹安会,鼓吹恢复
帝制。12月11日,参政院(国会解散后成立的新机构,参政员多清朝遗老和袁的亲信)
上推戴书,“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國皇帝。”12日,袁世凯申令接受帝位。31
日,宣布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中华帝國洪宪元年”,元旦举行登极大典。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引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对。
    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夏决定组建中华革命军武装讨袁。梁启超领导的进
步党也在国内组织反袁。1915年8月20日,梁启超不顾枪弹威胁,在《大中华》杂志上
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帝制。1915年11月,梁启超帮助具有民主思想的爱
国将领蔡锷秘密离开北京,由日本转赴云南。云南一部分军官和士兵,在原国民党将领
李烈钧等人的鼓励下,早就酝酿武力讨袁,由于云南将军唐继尧态度不明朗,所以迟迟
没有发动。12月19日,蔡锷抵昆明,促使了各派力量的统一。12月21日,唐继尧、蔡锷、
李烈钧、罗佩金、方声涛等人举行秘密会议,共商讨袁大计。25日,云南独立,护国战
争拉开帷幕。起义领导人设想以云南为根本,先向川、黔、桂进军,继而会师武汉,然
后北上直捣袁逆老巢。
    他们将云南的1.5万兵力编成三个军,军以下设梯团。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攻四
川;李烈钧为第二军总司令,攻桂;唐继尧兼任第三军总司令,攻黔、湘。第一军6000
余人,是护国军的主力。为适应作战需要,实行紧急扩军,使三个军的兵力都有充实。
    云南宣布独立后,袁世凯命令驻岳阳的第三师师长曹锟、驻南苑的第七师师长张敬
尧、驻江西的第六师师长马继增,立即率部分别向四川、湘西开进,准备对滇作战。湘
西方向为第一路军,马继增为司令;四川方向第二军,张敬尧为司令;
    曹锟为总司令,负责组织前方作战。
    蔡锷领导的第一路军打算在北方援军到达之前,迅速攻取叙州(今四川宜宾)、泸
州,然后东取重庆,但由于护国军运动太慢,主力尚未到达沪州,北洋援军已先期赶到。
于是,护国军决定分兵三路(一路入贵为右翼,一路攻叙州为左翼,中路攻泸州),派
左翼第一梯团攻叙州。
    1916年1月17日,护国军第一军第一梯团在新场与敌接战,袁军一触即溃,护国军
连占燕子坡、黄坡耳、捧印村等要点。18日晨占横江城。21日占叙州。
    叙州失守,使袁世凯大为震怒。四川将军陈宦集结兵力万余人反攻叙州。从1月29
日到2月7日,护国军勇猛顽强,与敌激战七八昼夜,将敌各个击破。后因纳溪战场吃紧,
需分兵往援,守叙州兵力单薄,在敌冯玉祥部攻击下,于3月3日放弃叙州,退守横江。
冯玉祥本非真心拥袁,因而在进占叙州后,即屯兵不前。
    与第一梯团进军四川的同时,1916年1月16日,蔡锷率第一军总司令部离开昆明向
泸州进发。在护国军先遣队董鸿勋部的影响下,驻扎永宁的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于
1916年2月2日在四川纳溪宣布独立。董、刘两部会师,准备合攻沪州。2月6日,护国军
进至沪州以南之蓝田坝,与泸州之敌隔江对峙。同一天,袁军援军赶至泸州,加强了防
御。2月8日,董部渡过长江,9日占领罗汉场。但袁军于当天夜里偷渡成功,于2月10日
袭取了蓝田坝。董部闻讯,急忙收缩兵力,于11日夜退往江南,企图恢复蓝田坝阵地,
次日激战一天,未能奏效,只得退往纳溪。攻取泸州计划未能实现。
    袁军占领蓝田坝之后,立即向纳溪进攻。此时,泸州袁军已达2万余人。2月14日,
袁军田树勋部占领纳溪外围高泉场两侧高地,以猛烈炮火压制护国军。同一天,袁军精
锐第三师第六旅吴佩孚部猛攻纳溪镇东之高地棉花坡,护国军刘存厚师之工兵营顽强防
守。2月16日,护国军梯团长赵又新又调董鸿勋支队一部赴棉花坡,接替刘师工兵营。
这时,正在开进途中的蔡锷闻讯,急令第三梯团之朱德支队,火速往援。18日,袁军再
次发动进攻,护国军顽强作战,与敌军激战竟日,适逢天降大雨,袁军撤兵回守。护国
军于19日、20日展开反击。由于袁军兵众,护国军弹药接济不上,被迫于23日转于防御。
    2月23日,蔡锷赶至纳溪前线,决定从25日晨起,再次发动攻击。由于袁军兵力较
厚,注意纵深设防,护国军没能攻破敌之正面阵地。这次作战,护国军虽予敌以重大杀
伤,但本身伤亡和失踪也不下千人,兵力大为削弱,蔡锷认为,“此三星期之剧战,实
吾国有枪炮后之第一战也”。鉴于伤亡较大,弹药不济,蔡锷决定暂时退却,于3月6日
下令后撤至大洲驿一线。袁军占领纳溪。
    经过休整,护国军的兵力和弹药得到补充,士气有所恢复。而袁军方面则因后援不
继而士气低落。至3月中旬,前线袁军粮弹告竭。蔡锷决定趁机全线反击。3月17日,护
国军各路开始进攻。经过数日作战,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
    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作战,袁军死伤惨重。这时,袁世凯也迫于国内外形势,于3
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陈宦派人到大洲驿护国军第一军司令部,要求休战。双方议定从
3月31日至4月6日停战一周,后又谈判继续休战。
    与泸州、纳溪之战同时,戴戡率滇军徐进先遣队进入贵阳,贵州于1月26日宣布独
立,并于2月2日出兵攻四川綦江。但因兵微力弱,没有什么结果。
    湘西方面的作战,主要由护国军第一军右翼军东路司令王文华所率黔军一、二、三
团进行的(原计划由第三军入黔,与黔军会师后攻湘,后情况有变)。早在贵州独立前,
王文华即率所部秘密离开贵阳,进入湘境,准备分三路从晃州(今新晃)、漠滨、铜仁
突破,进攻湘西。
    1916年2月2日(农历除夕)夜,王文华率中路第一团乘晃州守敌虚弱(仅一连兵
力),突然发起进攻,占领县城。
    2月4日,攻占蜈蚣关,毙敌80余人。然后乘胜直逼沅州。同时令右路吴传声第三团
向中路靠拢,与第一团钳击沅州。吴团于2月3日攻克漠滨、吒口,5日克黔阳(今黔城
镇),6日占拱江镇,然后赴沅州。
    2月13日,护国军第一团、第三团会攻沅州,战斗异常激烈,吴传声阵亡。14日,
护国军占领沅州,守敌逃遁。
    左路第二团在进攻开始后,由铜仁出发,连克米沙、小坡等边界据点,逼近麻阳。
2月16日,在第一团援兵的配合下,攻占麻阳。这时,护国军游击队司令王华裔联络原
湘西守备司令周则范起义讨袁,乘正面战场胜利之机,连克靖县、绥宁等城,敌军退守
武冈。
    护国军攻下麻阳后,进行补充休整。王文华将所部扩编为四个团,分驻所占各县。
    湘西连失数县,袁世凯十分不满,迭令第一路军司令马继增迅速开进。袁军进入湘
西后,烧杀抢掠。民怨沸腾。2月29日,马继增途中暑卒,由第六师第十一旅旅长周文
炳代其职。至3月中旬,袁军第一路军陆续抵达湘西,随之分四路进攻护国军。3月31日,
袁军卢金山混成旅攻破沅州。4月2日,王文华组织力量反攻沅州,与敌激战四昼夜,歼
敌400余人,但自己也遭巨大损失,不得不于6日退守斐家店。4月7日,袁军攻占麻阳。
黔阳方向,护国军也退守瓮洞一带。当夜,贵州护国军奉蔡锷电令,与敌停火休战,双
方遂成对峙状态。
    湘西之战中,护国军以不足四个团的兵力,牵制了两个师又四个混成旅的敌军,有
力地配合了四川、广西方向的作战,战绩显著。
    1916年2月21日,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率所部方声涛梯团千余人,由昆明出
滇南,趋广西,准备东征粤浙。
    唐继尧也将准备开往湘西的第三军一部调往桂粤方向,以增加第二军兵力,保证攻
粤计划完成。正在这时,新任云南查办使的广东一师师长龙觐光(广东将军龙济光之兄)
率8000余人经广西进攻云南。李烈钧闻讯,立即命令正在开进途中的张开儒、方声涛两
梯团在云南之富州(今富宁)、广南一线展开,准备阻击来犯之敌。另请待出湘西的黄
毓成挺进军和准备增援贵州的赵钟奇梯团,经贵州兴义折向广西西隆,从翼侧进攻龙军。
    1916年2月底,龙军分兵两路进窥云南。虎门要塞司令黄恩锡率四个营为右翼,经
龙潭乡向广南县城潜进,广东陆军第二旅第三团团长李文富率该团主力为左翼,进攻剥
隘、皈朝。
    3月2日,李文富攻占剥隘。张开儒在皈朝构筑工事,据险扼守。3月11日,李文富
猛攻皈朝,护国军坚守虹山阵地,双方激战7昼夜,彼此呈僵持状态。
    与此同时,方声涛部也与敌在龙潭激战,在龙潭以南之石洞与敌激战数日,将敌击
退。
    3月15日,广西将军陆荣廷在其老上司岑春煊和梁启超等人的鼓励下,宣布广西独
立。这一变化,使护国军第二军士气大振。3月16日,方声涛部收复龙潭。赵钟奇也由
贵州兴义进入广西西隆,使黄恩锡腹背受敌,失败而逃。坐镇百色的龙觐光又被桂军包
围,只得投降。在皈朝与滇军激战的李文富部,见大势已去,也向护国军投降。至此,
袁世凯进攻云南护国军后路的计划完全破产。滇桂边作战结束。
    从1916年4月开始,双方停战,护国战争实际上已经停止。停战以后,全国政治形
势继续向前发展。1916年4月6日,广东将军龙济光在桂滇军的军事压力和革命党人领导
的民军胁迫下,被迫宣布独立。4月12日,浙江独立。4月16日,冯国璋致电袁世凯,劝
其退位。5月8日,南方已独立各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遥戴黎元洪为总统,推唐继
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副抚军长,逼迫袁世凯交出政权。随后,四川、湖南也宣布独立。
6月6日,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中病死。
    6月7日黎元洪继任总统。7月14日,护国军方面撤销军务院。25日,中华革命党发
出通告,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护国战争到此正式宣告结束。
    护国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全国人民拥护共和,反对帝制,护国军的兴
起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因而仅有2万余人的护国军能够打败优势袁军的进攻。从军
事方面分析,护国军的领导者蔡锷、李烈钧、方声涛等人以及大部分中下级军官,都是
忠于共和的、爱国的,有的还是革命的军人,他们首先举起义旗,武装讨袁,因而能够
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士兵的战斗热情,从而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另外,护国军习惯于
山地作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北洋军则对西南的地形和气候都不适应,以致士气低
落,在护国军英勇作战面前,无可奈何。
    但是,护国军将领在作战指挥上也有失误之处,战略目标与主观条件不相符合。护
国战争刚开始,就分向川南、湘西、桂粤三个方面进攻,兵力过于分散,因而在四川这
个主要作战方向上未能达到占领叙、泸、綦并进而攻占重庆的作战目的,反而在袁军反
击下后撤。其次,战前准备不足,使战争过程中兵员、饷械的补充和供应跟不上。
    ------------------

no.100 护法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保卫民主共和制度的最后一次努力

    护法战争是孙中山先生发起和领导的一场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恢复国会
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战争。护法战争从1917年8月开始,至1918年5月结束,历时9
个月。因南北军阀的妥协而失败。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政府的实权落入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1917年初,在中国是
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总统黎元洪和段祺瑞因各自投靠的帝国主义后台不同
而发生尖锐分歧。段祺瑞力主参战,并向日本借款。与日本有矛盾的美国则唆使副总统
冯国璋反对参战。国会内黎元洪一派议员也反对参战。4月,段祺瑞在京召开督军团会
议,胁迫国会和黎元洪,立即宣布对德作战。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国务总
理兼陆军总长职,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府院之争”。
    段祺瑞被免职后离京赴津,授意皖系、奉系各省督军闹独立。黎元洪于惊慌之中向
“辫帅”张勋求援。张勋则借机搞复辟,黎元洪去职,7月1日拥废帝溥仪复辟。
    张勋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借机在天津组织“讨逆军”,7月5
日马厂誓师,讨伐张勋。12日“讨逆军”进入北京,复辟失败。段祺瑞以再造民国的功
臣自居,重新掌握实权,黎元洪辞职,冯国璋继任大总统。
    段祺瑞重新掌权后,拒绝恢复张勋复辟时期已被抛弃的国会和《临时约法》,准备
号行召集由各省督军指派的“临时参议院”。段祺瑞的专制独裁和武力统一方针,使亲
英、美的西南军阀感到威胁。陆荣廷、唐继尧联名谴责北洋政府解散国会、废弃约法的
行径,否认段内阁的合法性,宣布暂行自主。7月24日,孙中山致电陆荣廷,敦促陆荣
廷协力护法,恢复国会,举起了护法旗帜。孙中山准备借西南军阀的力量与北洋军阀的
假共和作斗争。
    孙中山先生的护法主张得到了广泛支持。1917年7月21日,原海军总长程璧光发表
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宣言,率领第一舰队,由吴淞起航赴粤。原国会议员150余人也
于7—8月间陆续到达广州,西南军阀想利用孙中山的威望,借“护法”之名来对抗段祺
瑞的武力统一,因而表示愿与孙中山“合作”。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由南下议员组
成的非常国会,议决成立军政府。9月,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陆荣廷、唐
继尧为元帅。10月1日,段祺瑞下令“出师剿灭”南方军队。护法战争正式开始。
    孙中山为首的军政府所辖军队主要是陆荣廷、唐继尧、陈炯明、程璧光所统各军,
总兵力约15万人。北军可用于前线兵力10余万人,双方在湘、川、粤、闽等地展开争夺,
尤以湖南战场最为激烈。
    1917年8月,为取得南攻粤桂的前进基地,段祺瑞命其心腹傅良佐代替谭延闿出任
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闿无奈只得于9月9日交出印信。北军势力首先伸入湖南。
    傅良佐到任后,立即撤销刘建藩的零陵镇守使、林修梅的第一师第二旅旅长职务。
刘、林都是革命党人,在湘军中威望较高。9月18日,刘、林在衡阳宣布湘南自主。傅
良佐急令第一师代师长李佑文率该师第一旅前往进攻。9月28日,第一旅大部分官兵起
义,加入护法军。李佑文仅带10余人逃回长沙。10月6日,湘省护法军各路将领齐集衡
阳,决定组织“湘南护法军总司令部”,程潜为总司令。
    傅良佐进攻湘南护法军,表明南北军队在湘决战已不可避免。桂系军阀决定以武力
援湘,驱逐傅良佐,收复湖南。北军也积极备战。
    10月6日晨,南北两军在湘潭接战。10月9日,北军占领衡山北12公里处的护湘关。
10日,北军又攻占衡山北面最后一个据点石桥铺。11日又轻取衡山。护法军在贺家山
(位于衡山、衡阳之间)顽强阻击。从10月15日起,南北两军各投入兵力万余人,在贺
家山一带连日激战。护法军各部顽强抵抗,挫败了北军的进攻,但由于弹药不继,未能
发起新的攻势。双方呈胶着状态。
    为打破僵局,程潜等决定留部分兵力守衡山,主力转攻宝庆,时北军在宝庆方向取
守势,仅派湘军第二师之朱泽黄旅进驻永丰,并控扼永丰宝庆间险要山地界岭(永丰西
南15里)。10月31日,护法军与朱泽黄旅在洪罗庙激战,朱旅退界岭,旋又退至永丰。
11月4日,护法军林修梅部光复宝庆。
    11月8日,护法军克复界岭,11日占领永丰。北军弃城而逃。
    11月14日,北军第八师师长王汝贤和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属直系)因对皖系段祺
瑞派其亲信傅良佐督湘不满,在进攻受挫的情况下,不愿再为皖系卖命,乃通电停战议
和。通电发出后,王、范二部自行停战,并从衡山撤退。段祺瑞无可奈何,只得加委王
汝贤以总司令代行督军职务。护法军乘机进攻,11月17日连克湘潭、株州,20日进占长
沙。王汝贤、范国璋率残部逃往岳阳。11月22日,段祺瑞因受到直系停战议和的干涉,
无法继续实行武力统一,只得辞职。冯国璋装出准备同南军议和的姿态,这一情况,使
桂系陆荣廷为之心动。
    但是,段祺瑞不甘心对西南用兵的失败,下野后,策动各省皖系军阀一致主战。冯
国璋只得于12月15日任命曹锟为第一路军总司令,张怀芝为第二路军总司令,各率所部
南下攻湘。18日,又任命段祺瑞为参战督办,把军事指挥大权交还段祺瑞。1918年1月8
日,冯国璋通电北洋各督,同意继续对护法军作战。
    陆荣廷和护法军将领见求和无望,乃决定乘北军主力抵湘之前,先发制人,收复岳
阳。
    1918年1月23日,由粤、湘、桂联军组成的护法军向岳阳发起进攻。经过数日激战,
于27日上午占领岳阳,俘敌1300余人,缴获飞机两架,火炮40余门,以及大批枪支弹药。
    攻占岳阳后,桂系军阀以夺取湖南为满足,不想夺占直系王占元的湖北地盘。桂系
潭浩明更声称如“北不攻岳”,则“南不攻鄂”,这样,护法军就丧失了乘胜北进之机。
    护法军占领长沙岳阳后,护法军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先是桂系军阀对军政府故意刁
难和破坏,后是夺占湖南地盘,在湖南胡作非为,引起湖南人民和许多湘军官兵的极大
反感。在此情况下,北洋军阀发动了第二次攻湘作战。其企图是攻下岳阳、长沙,进而
占领全湘。
    1918年2月5日,冯国璋任命吴佩孚署理陆军第三师师长,令其率部向蒲圻、嘉鱼一
带开进。23日,吴部到达蒲圻。
    在此之前,张敬尧部已进入通城。28日,北军发起进攻,当日击败守卫新店、滩头
的湘军,向纵深推进。3月2日,北军攻占万峰山湘军阵地。护法联军退守羊楼司。羊楼
司是由武昌入岳阳的咽喉要道。联军在此构筑了由堑壕、石垒和铁丝网组成的多道防御
阵地,准备坚守。3月10日,吴佩孚挥军猛攻羊楼司,联军防线被敌突破,只得向岳阳
方向后撤。11日上午,北军占领羊楼司。此战,北军死伤300余人,南军伤亡更为惨重。
15日,北军攻占通往岳阳的最后一个要地云溪。16日,北军总攻岳阳。17日夜,守城联
军弃城撤往长沙。
    18日上午,北军进占岳阳。此战,联军内湘桂军之间矛盾重重,互相掣肘,加之兵
力分散,消极防堵,装备落后,士气不振,因而一遇吴佩孚精锐之师,便难以招架。吴
佩孚则因岳阳之战而名声大振。
    与岳阳之战同时,北军张敬尧部对平江也发起了攻击。3月22日占领平江。
    岳阳和平江失守,使坐镇长沙的湘桂粤联军总司令谭浩明束手无策,于3月25日率
所属桂军慌忙撤离长沙。26日,吴佩孚第三师不费一枪一弹开进长沙,张敬尧部也随后
赶到。
    这时,段祺瑞已重新出任国务总理。3月27日,段任命皖系军阀张敬尧为湖南督军
兼省长,同时电令吴佩孚部立即率部向湘南进军。
    1918年4月初,段祺瑞决定将在湘北军分三路向南推进。以吴佩孚部为中路,出长
沙攻衡阳,以张敬尧为右路,由湘乡、永丰攻宝庆,原第二路军之施从滨师、张宗昌第
二混成旅等为左路,经醴陵南下,攻攸县、茶陵。此时,桂军已退到祁阳、宝庆地区,
将湘军甩在湘潭、衡山一带。湘军将领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力保湘南。他们决定以较
弱的北军左路为打击对象,对敌实施反攻。
    4月20日,湘军以赵恒惕为湘东前线总指挥,在部分粤军协助下,分五路向进入攸
县的北军发起突然攻击。4月21日,湘军一部与粤军一道将北军施从滨师包围,经两昼
夜激战,歼施师大半。4月23日,湘军攻克攸县,毙敌千余人,俘敌数百名,夺获飞机
两架。25日,湘粤军与扼守黄土岭之敌展开激战。27日,湘粤军发起总攻,据守黄土岭
之张宗昌第三旅等部拚死抵抗。赵恒惕亲临督战,指挥湘军从下面连续突击。北军终于
不支,弃黄土岭而逃。湘军乘势猛追,连克醴陵、株州,前锋距长沙仅数十里。经此一
战,北军左路军几乎全军覆没。湘东反击战取得重大胜利。后来,已攻占衡阳的吴佩孚
部向湘东卷击,湘军遂放弃株州、醴陵,吴部连陷安仁、攸县、耒阳。至此,湖南大部
又为北军所占,护法联军全部退守湘桂边界地区。
    与湖南主战场激烈鏖战的同时,护法军(有的省称靖国军)在四川、广东、福建等
地区也同北军进行激战,但越到后来,军阀争夺地盘的色彩愈浓,已脱离了护法的轨道。
    护法战争的大旗是孙中山先生首先高举起来的,但孙中山先生有“政府”(护法军
政府)而无军队,因而战争的领导权实际上操纵在西南军阀陆荣廷、唐继尧等人手中。
这些军阀一面利用孙中山的名望与北洋军阀争地盘,一面排挤打击孙中山。1918年4月,
唐继尧密电西南各省,逼孙中山去职。
    5月20日,西南军阀与反动政客操纵非常国会,改组军政府,废大元帅首领制为总
裁合议制,推唐继尧、孙中山、陆荣廷、岑春煊等7人为总裁,后又以岑春煊为主席总
裁,而由陆荣廷把持实权。孙中山只得于5月4日向非常国会辞去大元帅职。5月21日,
孙中山孑然一身,愤然离粤转沪,标志着护法战争的失败。此后,护法军政府成了与北
洋政府妥协议和的机构。1918年8月,北军主将吴佩孚在湘南前线公开通电主张“和
平”,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护法军政府复电赞成和平。此后,各地区的战争基
本停止。
    孙中山发动和领导的护法战争虽因西南军阀的破坏而失败,但仍然有一定的进步意
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并使军阀制度的黑暗腐朽受到进一步揭
露。事后,孙中山得出结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护法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一、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提出有号召力
的政治口号,没有触及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务;二、没有建立起强大的革命武装,孙中山
依靠的是靠不住的西南军阀,因而只能使战争性质逐渐演化为军阀纷争;三、缺乏集中
统一的指挥和协调一致的军事行动,各省军阀大多各行其是,各怀私图。当然,北洋军
也未能在战争中实现其武力统一的图谋。所以,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讲,南北双方实际
上都不是胜利者。
    护法战争的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彻底破产,标志着民族资产
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失败。中国人民应该寻求新的救国道路。
    ------------------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