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古代名人排行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赵佗是秦朝著名将领

赵佗(公元前237年 -前137年 )是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4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 )。

   平定岭南

    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秦始皇接着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赵佗到龙川(今龙川县佗城镇)上任后,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的居民至南越,加强汉越的民族融合。

    南越称王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由于他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接着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

    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秦朝灭亡后,前204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南越国的疆土,北至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至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广州市。

    臣朝汉朝

    经过多年征战,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并平定了中原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余军事势力。而此时的中原,已经兵乱多年,百姓生活劳顿困苦,所以刘邦决定不用军事剿灭的方式来对付南越国。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番属国。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刘邦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

 c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她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赵佗觉得- -可能会通过长沙国(汉朝的另一个番属国,位于南越国北部,现湖南省境内)来吞并他,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

    吕后随即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侯,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一年后,吕后死去,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进攻。

    这时的赵佗凭借着他的军队扬威于南越一带,并通过财物贿赂的方式,使得闽越、西瓯和骆越都纷纷归属南越,领地范围扩张至顶峰。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赵佗归汉

    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他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接着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陆贾到了南越后,向赵佗晓以利害关系,赵佗被再次说服,决定去除帝号归复汉朝,仍称“南越王”。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象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101岁,葬于番禺(今广州)。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四代南越王。一直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

no.2 海瑞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广东海南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治黎策》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到福建延平府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嘉靖三十六年任浙江淳安县知县,在任期间着有《淳安政事》。嘉靖四十三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嘉靖四十五年世宗皇帝迷信道教,讲究长生之术,不理朝纲,以死上疏,条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触怒嘉靖皇帝,皇帝读罢此奏疏,非常愤怒。传说他当时把奏折往地上一摔,嘴里喊叫:“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旁边一个宦官为了平息皇帝的怒气,就不慌不忙地跪奏:“万岁不必动怒。这个人向来就有痴名,听说他已自知必死无疑,所以他在递上奏本以前就买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诀别,仆从已经吓得统统逃散。这个人是不会逃跑的”。嘉靖听完,长叹一声,又从地上捡起奏本一读再读。

    嘉靖把奏章留中不发。他有时把海瑞比做古代的忠臣比干,但是皇帝不想自己成为商纣。有时又痛骂海瑞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物”。有时他责打官女,宫女就会在背后偷偷地说:“他自己给海瑞骂了,就找咱们出气!” 后海瑞终被被罢官入狱,在狱中住了10个月。嘉靖世宗皇帝死后,穆宗即位,恢复海瑞原职,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调尚宝司任司丞,后升审谳平反冤狱的大理寺寺丞、南京有通政。隆庆三年升金部御史巡按应天。此期间,他黜贪官、搏豪强、整治宿弊,使权豪势宦敛手屏息,同时也触怒权贵,遭到打击。隆庆四年因抑制豪强,被劾离职,返回原籍。后张居正当权,张居正政见与海瑞不合,始终没有起用海瑞。

    张居正死后、万历十二年(1584)朝廷又召回起用,任通政司左通政,万历十三年任南京右金都御史,未到任就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后升南京都御史。万历十五年(1587)因病卒于南京。出丧那天,送葬的百姓如丧考妣,队列长达百里之多,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谥忠介。海瑞以“直言敢谏”称着于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据《明史》记海瑞“秉刚劲之性,憨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励,诚为人所难能”。 


 

no.3 明朝第一将军—袁崇焕

明朝第一将军—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或,又字自如),广东东莞桑园客家人,广西梧州府藤县籍。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明朝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 1622年(天启二年),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同年单骑出关考察关外,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筑古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卫戍。 1626年(天启六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宁远城,受炮伤而死,袁崇焕升至辽东巡抚,终因不附魏忠贤,被其党所劾去职。熹宗崩,思宗即位,魏忠贤见诛。朝臣纷请召袁崇焕还朝。1628年(崇祯元年)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思宗召见崇焕。崇焕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复辽,并疏陈方略,皇帝大喜,赐崇焕尚方宝剑,在复辽前提下,可以便宜行事。

    1629年(崇祯二年)崇焕与内阁辅臣钱龙锡谈到平辽事宜,认为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主张“先从东江做起”,集中精力对付毛文龙。后崇焕于7月24日借口阅兵设计文龙,当众宣布毛文龙十二大罪状,以尚方宝剑斩文龙于皮岛。1629年(崇祯二年)十月,发生“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境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戒严。袁崇焕闻讯带兵两日急行三百里,袁崇焕本应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在此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安全。但当他侦察得知敌兵已经越过蓟州向西进发时,只是率兵跟蹑,赶到河西务时,又不顾将领反对,率部前往北京,于次日晚抵达广渠门外,大败清军。袁崇焕如此之举,引起北京城外的戚畹中贵的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敌骑劫掠焚烧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戚畹中贵园亭庄舍被敌骑蹂躏殆尽。

    世传皇太极施反间计,捕捉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崇祯皇帝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但是一些学者倾向于相信崇祯皇帝杀袁崇焕,并非是皇太极的反间计得逞。由于袁崇焕是囚禁半年后才被处死的,不大可能是因一时激愤误杀。事实上,擅杀毛文龙一事,就足以使崇祯皇帝决心杀之。文龙旧部大都误认为是皇帝要杀毛文龙,于是把怨恨转移到皇帝身上,大举哗变,造成日后一连串悲剧事件的发生,终于致使前线态势一发不可收拾。

    1630年(崇祯三年),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磔”死。崇焕伏刑之惨情,令人毛骨悚然,当时北京百姓都相信袁通敌,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崇焕死后,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袁守墓。史载“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

    乾隆49年(1872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清高宗实录》载:“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案情始末终于真相大白。

    其部下佘义士夜窃其尸葬于今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即原广东义园,并为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代。袁崇焕被后代史学家誉为“明朝第一将军”。 

no.4 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

 

    惠能(638-713),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一作慧能。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此,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命即南归。

   惠能南归广东后,于仪凤元年(676)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据《瘗发塔记》载,当印宗法师在该寺讲《涅槃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即于正月十五日为他落发,二月初八受具足戒,因而有瘗发塔的遗迹。

    惠能说法,“以定慧为本”,又曰“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关于“顿悟”。他的解释是:自心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又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共说,为邪见故。他还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定偈语,不但扼要地说明了禅宗源于般若,而且为禅宗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们的建立门庭,影响极大。

   开元二年(713),惠能卒于新州国恩寺。韶、广二州门人,迎惠能遗体至曹溪南华寺供奉至今。 

no.5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公元1630年-公元1696年),广东番禺人,字翁山(这个字号,他自称是在二十岁时梦登一座名为翁山的高峰后所得),初名邵龙。出生于明清鼎革之际,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著名诗人、学者,后奔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联络同道,屡次计谋义举。晚年隐居沙亭故里,以笔墨为利刃,著书立说,终身不仕清廷。屈大均的诗歌作品多揭露清军暴行,感伤时世,诗风明健,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著作有《翁山诗外》、《道授堂集》、《翁山诗略》、《广东新语》等。尤以《广东新语》著名。

    人物列传

  少年 历民族危难,保大伦于乱世

  屈大均自幼就是远近闻名的天才儿童,读书还非常用功,十四岁便能执笔成文,和同乡人结成西园诗社。十六岁就学于陈邦彦门下,在越秀山麓苦读,除了诗、书、易等六经外,还涉猎兵法、剑术、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和老师陈邦彦的儿子陈恭尹互相切磋,相长相成,为他后来治学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1646年清军攻陷广州,屈大均的父亲对年仅十七岁的儿子晓以大义,告诫他要洁身自持,保持大伦于乱世。第二年,十八岁的屈大均便怀抱报国捐躯之志参加了他的老师陈邦彦发动的抗清军事斗争,起兵高明,约陈子状于南海,张家玉于东莞,互成犄角。可惜兵败事穷,陈邦彦不幸被俘,被杀害于广州,暴尸旷野,屈大均挺身而出,冒死收敛老师的遗骸,具殓盛葬,传为一段佳话。

  青壮年 积极投身反清复明斗争

  不久,清将李成栋反正于广州,南明永历帝由广西赴肇庆,屈大均闻讯非常高兴,即刻赶往肇庆呈上《中兴六大典书》,经大学士王化澄引荐,准备在朝任职,后因父亲病危,只好辞归。此后,反清复明的斗争一度处于低潮。

  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再次攻陷广州,为逃避迫害,当时不过二十多岁的屈大均在番禺圆岗乡雷峰海云寺(该寺早已废弃)削发为僧,法名今种,字一灵,号骚余,并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死庵”,以示誓死不臣服清廷之意。1652年以后,屈大均以化缘为名开始云游四海,奔走吴越、幽燕、齐鲁、荆楚、秦晋大地,结交志士仁人,如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三十岁时,还曾遣人联络抗清名将郑成功,准备以舟师沿海路进攻南京。屈大均积极串联四方志士,投身军旅,可惜后来因事败露而被清廷追捕,被迫浪迹江湖,数年后回到家乡隐居并蓄发还俗。

  1673年,吴三桂自云南率部反清,当年四十四岁的屈大均即由粤北入湖南投军。吴三桂认为屈是可用之材便委以重任,受他以广西按察司副司职务,监督孙延龄部属。但是后来没多久,事态发展表明吴三桂的复明是假,自立为帝是真,大事不可为,屈只好托病辞去监军职务,返回故里。

  晚年 避世隐居潜心著述

  在屈大均的后半生,随着清王朝统治的逐渐稳定,昔日的反清志士们有的死难殉国,有的变节入仕清廷,屈大均也面临多次出山为官的机会,但他却一一推辞。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著书立说之中,追忆过去的战斗和奔波岁月,为那些反清复明的亡友们立传作诗。

  他撰写《皇明四朝成仁录》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颂德,在明末的遗民中引起较大的反响,也为后人留下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为了使汉族文化得以流传和保存,他还对广东文献、方物、掌故进行收集编纂,编成《广东文集》、《广东文选》,并著述《广东新语》,记述广东的天文、地理、矿藏、草木、动物、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被认为是一部史料价值非常高的广东地情书。 

no.6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谥文献。广东曲江人,生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享年六十三岁。七岁知属文,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应举登乙弟,授校书郎,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应道侔伊吕科,对策第二等,拜左拾遗,上书请求开辟大庚岭新路(今南雄梅关古道),功成迁左补阙。因才鉴出众,又晋知为司勋员外郎。宰相张说常荐九龄于玄宗,张说死后,玄宗思其言,诏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适逢勃海王造反,皇帝赐诏,九龄援笔立成,玄宗褒赏曰:“此卿为文学之士,不知有王佐之才,他日相卿,当以经术济腾。”即擢工部侍郎知制诰,掌管王命。官至中书令,为相三年,曾上书废循资格,选拨人才,著名的就有王维、李泌、孟浩然、皇甫冉等人,复置十道采访使,又教河南数州种水稻。对唐朝的鼎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时,范阳节度使张守圭因安禄山计伐奚,契丹失败,张守圭按法问斩,因安禄山辩解,张守圭便将其执送京师,九龄劾奏:“守圭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帝不听从,九龄再次上奏:“禄山狼子野心,有逆相,宜即事诛之,以绝后患。”玄宗不听,放其归去,遂酿成日后长达八年“安史之乱”,玄宗入避四川,思其先见之言(此时九龄已死),遣中使往韶州祭之。

  唐玄宗生日,官僚多献珍异,独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认为“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一一陈述前古兴替之道。武惠妃俗欲立其子为太子,诬告太子瑛,玄宗欲废,九龄劝谏说:“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武惠妃派太监私告九龄曰:“公为之援,宰相可长久。”被九龄斥退之。李林甫不学无术,口蜜腹剑,初时,玄宗欲以李林甫为相,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帝不从九龄之言,而李林甫以九龄文章品行为玄宗赞赏,心存嫉忌。九龄遇事无巨细,皆力争,林甫巧伺帝意,阿谀奉承,日夜思谋中伤九龄。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九龄被罢尚书右丞相。翌年,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拜扫南归,遭疾死于曲江家中。

  自九龄去后,玄宗常思念,每宰相荐士,总爱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谔谔有大臣节,是一位有远见、创见和革新精神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江南入相从公始”、“岭海千年第一人”,他为“开元之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宋天禧年间,州人建风度楼和以风度为路名于市内纪念他,楼今已毁,现尚有《曲江集》十二卷流传于世。  

no.7 杨一清大学士
杨一清(1454—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出生于广东化州州署,化州城人。《明史》载:杨一清,进士出身。为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中枢重臣,出将入相,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公,正一品),历任户、吏、兵三部尚书,陕西三边军务总制,武英、谨身、华盖三殿大学士,特进左柱国(勋官名,武官一品),官居至内阁首辅(官名,亦称首揆。明朝对内阁首席大学士之习称,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与万历(1573~1620)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重于宰相、主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清朝军机处领班军机大臣职权较重,一般皆称首辅。选自《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正一品俸。明史有传,杨一清一生历官五十余年,官居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名将相、诗人、书法家、围棋宗师、民族英雄。
杨一清是广东历朝开科取士以来,一批又一批带着岭南人聪慧、刚直务实、生人(民)为身,社稷自任,以天下國家为已任的博大情怀寒窗苦读,中举入仕,青史留名。为家乡争得一份自豪。是化州读书人中,文韬武略做到宰相者,唯有杨一清一人。杨一清是化州人走向全国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一 石龙鸣 宰相出 杨一清的父亲杨景,祖籍云南,景泰年间任化州同知。明景泰五年(1454年)十二月初六日,杨一清出生于广东化州州署,其生母为州人张氏,入籍化州。
清乾隆版《云南安宁杨氏族谱》载:“杨景,……举人,先后任霸州、澧州判官,娶巴陵刘氏生二女。景泰年任化州同知,娶化州张氏,生子一清,官司宰相。天顺四年致仕居化州城……”
明清各版《化州志》都有杨一清情况的记载。原文稿录如下:
卷之十记
石龙记 明州守 赵仕锦
“景泰时,同知杨景者妇孕,而石龙鸣三日,生子一清,官司宰相,即文襄公是也。”
卷之十 诗赋
石龙赋 有序 明 浙江左布政 陈珪
“……是龙也,不数鸣,鸣必瑞应,前代之鸣莫详,姑举近代,景泰中三日鸣,应于州同杨,生子一清,后为相。正德初又鸣,应于余高三父司成公……”
石龙胜迹是自然景物,一个像龙首的石头,露于石龙岗上,有窍下通江底,气激时则发出声音,有时“似鹅而洪”,有时会喷沙“轻细明洁”,平时只听到淙淙泉水声,尤如一曲美妙的乐章。化州因石龙井而名叫石龙,南北朝时期,梁朝置罗州、石龙郡。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设州署于石龙岗上。
杨一清四岁时,父亲杨景送他到化州孔庙读书。杨一清聪颖好学,幼年已博览群书,通读了四书五经,凡经史百家,典章文献无所不看,七岁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写出很好的文章。化州的教育官员视之为奇才,有意推荐其直接入京深造。杨一清十一岁时随父迁巴陵,化州官员为其出具证明,由巴陵当地官员推荐入京深造。朝廷把这个刚满十一岁的少年破例送入翰林院读书。在京觐见时,成化皇帝得知杨一清向以“神童”驰誉乡里,有意试探其才华,亲自试诗赋五篇,杨一清下笔立成,帝深为嘉许;皇帝又即兴口出一联:“一间茅屋两先生,聚六七童子,教《百家》、《千字》;”杨一清不假思索脱口而对:“九重金銮一天子,会十八学士,读《四书》、《五经》。”皇帝大悦,命内阁择师教之,指定当时朝廷声名卓著的文豪、湖南籍状元黎淳作他的导师。在黎淳的悉心教导下,少年杨一清的学业突飞猛进。状元黎淳门下,同时培养了三个神童,即李东阳、杨廷和、杨一清,才学在大明全国都属于出类拔萃的人。

心系朝廷 功满西北 杨一清保疆为国、忧国爱民、务实为政的历史功绩与才华,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诗坛、棋坛杰出人物,曾扶明朝大厦于将倾。明代状元杨慎赞誉为:“四朝元老,三边总戎,出将入相,文德武功。”高度概括了杨一清的一生。《明史》称赞杨一清:“以才具入阁,于时政最通练,而性阔大。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然其才一时无两。”“其谋略曾比为唐朝名相姚崇,保卫连续曾比为唐朝元帅郭子仪……”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