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溶胶(到底什么是“气溶胶”)

80酷酷网    80kuku.com

什么是气溶胶(到底什么是“气溶胶”)

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就网友关心的气溶胶是否传播新冠病毒的问题作了回答。

冯录召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还有间接的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和粪—口传播途径有待进一步的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多数病例是可以追踪到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这个情况符合当前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一些特征。

冯录召表示,具体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中悬浮的过程中,因为失去水分,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核,就形成了飞沫核,这个飞沫核可以飘到更远的地方造成远距离的传播,这个就是气溶胶传播,一般情况下在特定的环境里面,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比如说在一些临床气插管中,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

到底什么是“气溶胶”,看完这篇文献综述你就明白了

2月9日,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发放防护物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要想了解“气溶胶”传播,就得首先明白到底什么是“气溶胶”?之前,人类发现哪些疾病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2019年1月31日,英国莱斯特大学医学院感染、免疫和炎症科教授Julian W. Tang在权威学术期刊BMC Infectious Diseases《BMC传染病》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气溶胶的综述性文章。Julian W. Tang还与全球多地的工程学专家在与空气传播感染控制有关的气溶胶传播和气流动力学方面进行积极的合作。他现在还担任《PLOS ONE》的学术编辑和《感染、遗传学和进化》特刊的客座编辑。

这篇题为“Recognition of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agents: a commentary”(《评论:对于传染源气溶胶传播的认识》),对气溶胶传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下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对论文的全文翻译:

摘要

尽管对于大多数呼吸道传染源而言,短距离飞沫传播是可能的,但确定同一传染源是否也通过空气传播,对所需的感染控制干预措施的类型(和成本)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

气溶胶的概念与定义也常被讨论,它常被和飞沫传播混为一谈。有些作者用“气溶胶”代表“飞沫传播”或者“气溶胶传播”,大多数作者还认为空气传播是气溶胶传播的代名词,

但是,在讨论针对个别能够通过空气(气溶胶)途径传播病原体,以及针对该病原体特定感染控制干预措施时,这些术语经常被混淆使用,比如肺结核,麻疹和水痘。

因此,当我们需要知道某种特定的干预措施,如要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PPE)的类型是否能被视为足以预防感染发生(比如是否需要佩戴N95而非外科口罩)的时候,弄清这样的术语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篇评论认为“气溶胶传播”是针对一些传染病的常用术语,这些传染病已被公认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此文还讨论了其他病原体,例如流感病毒,其空气传播的潜力更多地取决于不同的宿主、病毒和环境因素,并且其气溶胶传播的潜力可能被低估了。

背景

如果一种传染源从分类上来说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那么“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判断对于医护人员如何与确诊病人接触、使用怎样的个人防护装备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于预防空气传播的传染源(比如气溶胶传播)通常比预防仅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的传染源的个人防护装备更贵。原因与气溶胶的特点有关:一是它们跟随气流流向,这需要人防护装备在气道周围紧密密封;二是对于生物气溶胶而言,它们的尺寸很小,要求人防护装备增强过滤能力。

近期基于临床的几篇文章、指南和流行病学数据,突出显示了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CoV)和埃博拉病毒可能存在的气溶胶传播途径。针对后者的一些研究回应试图将这些理论风险放在更实际的角度,并且这很好地说明了将这些爆发或再次爆发的病原体分类是件多么令人困惑的事,很难将它们分成飞沫(短程)传播或是空气传播(短且可能远程)传输类别。

但是,这种阐述并非是非黑即白的,而是相对的。因为这两种都有可能通过气溶胶进行近距离人际传播(与感染者1米以内)。

定义

严格来讲,“气溶胶”指的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例如空气中的小液滴。多年来,有很多已出版的相关研究通过颗粒直径对其进行分类。

例如,普遍上认为:

一是沿气流流线运动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10μm的小颗粒具有潜在的短距离和长距离传播能力;<5 μm的颗粒能够轻易穿透气道一直到达肺泡腔,<10 μm的颗粒容易穿透声门下方。

二是直径> 20μm的大液滴,它们更容易在重力影响下沉降,由于液滴太大,它们无法沿吸入气流流线运动。对于这种粒径,佩戴普通外科口罩即可起到有效防护作用,这种大液滴由于直径太大,也不会通过口罩两侧(没有紧贴皮肤的地方)被吸入呼吸道。

三是直径为10-20μm的“中间颗粒”,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兼有小颗粒和大液滴的一些特性,但沉降速度比小于10μm的颗粒快,且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剂量比大于20μm的大液滴小。

“气溶胶”还包括“液滴核”,它们是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0μm或更小的小颗粒,通常在呼出的呼吸液滴快速干燥过程中产生。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周围空气流动强,较大的液滴也会像气溶胶一样表现,并有可能通过此途径传播感染。

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出,当颗粒直径大于10 μm时,在下呼吸道(LRT)和声门以下的穿透力迅速减弱,在该部位引发感染的可能性也迅速降低。

类似地,直径大于20 μm的颗粒引发感染的可能性更小,因为此类大颗粒可能粘附到呼吸道上皮粘膜表面,或在进入下呼吸道前被纤毛缠住。

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提出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定义方案,将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定义为“可入肺颗粒(respirable particles)”;直径在10μm到100μm之间的叫做“可吸入颗粒(inspirable particles)”,这些几乎全部都沉积在上呼吸道。

一些作者提出了“精细气溶胶(fine aerosols)”,由直径5μm或更小的颗粒组成,但这有时受到测量仪器的限制。几位论文作者将通过大液滴或气溶胶大小的颗粒传播一起称作“空气传播”,或使用“气溶胶传播”描述可以通过吸入任何大小的颗粒引起疾病的病原体。

但是,我们认为将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和其他更大一些的颗粒区分开来是重要的,因为它们在质量上的显著差异意味着不同的悬浮时间,渗透气道区域以及对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用“空气传播”指代最为常见的一种定义,即病原体通过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大小的颗粒进行的传播。

如果被感染的病人由于呼吸、咳嗽或打喷嚏制造了不同大小的传染性飞沫,那么个体之间无论是短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还是空气中的小液滴核传播都是可能的,传播方式取决于与患者源的距离。

到底什么是“气溶胶”,看完这篇文献综述你就明白了

短程和长程气溶胶传播的潜在途径,以及这些液滴在表面(媒介)的沉降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