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尽了天地玄机)

80酷酷网    80kuku.com

道可道 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尽了天地玄机)“道可道,非常道”,道尽了天地玄机,也成为误解《老子》的根源

《老子》的开篇讲的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

听说过《老子》的人,恐怕都不会感到陌生,也被许多人所津津乐道。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背后又隐藏了老子怎样的无奈和隐痛?

《老子》开篇的这六个字,其中就有三个道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在这里,首先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他本人对道的重视以及他对道的理解。

那么,老子的“道”字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这个“道”字怎么写。

我们以一个金文字形的“道”字为例,中间是一个人头,也就是首领的“首”字;下面是一个停止的“止”字,其实就是一只脚的变形,表示行走;然后把一个行走的“行”字拆开,放在中间的“首”字两边。表面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头脑在行走。其实表达的是似乎带有一定意志性的法则在运行。

简单讲完“道”字的字形,我们再回到《老子》当中的“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习经典,儒释道一样,千万不要用现代的思维模式去卡。按照现代的思维模式,出现一个概念,必须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古人没有这种意识,同一个概念,出现在不同的语境,就会有不同的含义。这个道就是如此。不仅是不同文献中道的概念有差异,即使是《老子》这本书当中,道的概念也有不同。

那么,老子的“道”,都有哪些含义呢?

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划分为互相联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含义就是本体论层面的道。相当于《周易·系辞》当中所说的“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的“易”;也相当于佛教当中的涅槃寂静、如如不动的真如自性。

第二层含义是由本体论生发的不可更改的规律性、天性。在这两个层面上,《老子》的第二十五章有专门的解读。

第三层含义是遵循于道的思维、行为规则。也就是人针对于道的特性而采取的应对策略,这可以说是世间法中的最高智慧,也是《老子》一书当中的精华。

那么,“道可道,非常道”中的三个道是哪一层含义的“道”呢?第一个“道”和最后一个“道”,是前两层含义的道。“可道”的道,与这几层含义都无关,是说道的道,也就是说出来,描述出来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道可以用语言描述出来,那么,它就不是常道。

那么什么又是常道呢?常,其实是对本体论的道的一种定性。最初的《老子》其实说的不是“非常道”,而是“非恒道”。因为汉文帝名字叫刘恒,为了避皇帝的名讳,所以,汉文帝之后的《老子》把“非恒道”改成了“非常道”。

“恒”是什么意思呢?“恒”的本义来自“恒”字右半部分的“亘”字。原来的“亘”字其实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看见的这个字形,而是上面一个横、下面一个横、中间一个月亮。上横为天,下横为地,所以,“亙”或者说“恆”字,表达的是天地之间的月亮东升西落、月圆月缺,这种情况永恒不变。由此生发出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含义。

“道可道,非常道”,道尽了天地玄机,也成为误解《老子》的根源

那么,在现实当中,有什么现象是真正恒定不变的呢?我们的回答是:没有。即使作为“恒”字取象的月亮的变化也不是完全不变的。我们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有形成的过程,将来也会有消亡的结局。大千世界成住坏空,没有永恒不变的。所以,只要是可感知可描述的现象,就不会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有没有永恒不变的呢?有,这就是所谓的恒道,或者按照通行本我们称之为常道。这个常道就是本体论指向的那个状态。如如不动、不生不灭。

不过,只要离开了本体,进入到可以感知可以描述的现象世界,那么就不是永恒的。佛教的三法印中有:诸行无常。世间所有运行的东西都会有生灭,都会有生老病死,所以是无常。三法印说无常,《老子》说非常,其实是一回事。无常就是非常,非常就是无常。

我们说《老子》是世间法,但《老子》的世间法首先是说出世间,然后再从出世间回到世间,那么世间法的智慧就有了根本智慧的根基。

所以,老子一开篇就说:本体的道也就是永恒的道,是无法描述的,只要能描述出来,就一定不是那个本体论上的道。

可是对不起,你叫它道也好,叫它常道或者恒道也好,还是叫出来了,叫出来就不是它本身。没错,只要描述了就是不它本身。可以说,老子给它起个名字,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如果我们不给它起个名字,我们就无法去探讨这个问题。所以,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说,“强字之曰道”。一个“强”字,道尽了老子的无奈。不过,老子希望,当他想要表达的事情,你听明白了,一定把这个概念性的定义扔掉,千万不要拿在手中不肯放下。不然,老子的苦心就将付诸东流。(一苇《道德经》解读音频正在喜马拉雅播出)

“道可道,非常道”,道尽了天地玄机,也成为误解《老子》的根源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