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之痒:进入职场必经阶段?

80酷酷网    80kuku.com

  

  熬过去,就可以看到明天

  个人档案:晓雯,女,24岁,大学本科学历,广告公司文案“千元族”

  心语:明天,如同那个从未出现的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但是,等待的希望总是有的。

  和所有大学刚毕业想留在上海的年轻人一样,我放弃了回家乡进电视台的机会,选择了留下来,做一个小广告公司的文案。薪水不多,在我刚够生活,不够生存。

  薪水的大头主要还是花费在房租上。一般沿地铁、轻轨附近的两室一厅(全配)租金在1500元左右,东奔西走之下,总算租下了一套400元的一室户。虽然房间是毛坯,地点也太偏了点儿,但总算是在地铁终点站的莘庄。好歹咱也是“沿线一族”了。

  沿线一族的上班速度是可以保证的,但是代价不菲。每天上班来回6元钱,每月150元的交通费如同房租,对我来说是雷打不动的一笔费用。每逢加班到晚上10:30的时候,我就会像一只准点的报时钟,“叮当”之后,拿起包就走。最后一班地下铁,在很多文艺片里,这是爱情邂逅的浪漫之地;于我,它是3元和30元的分界线。

  温饱问题,倒没有想像中那么严重。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公司中午提供的5元钱盒饭,两荤两素一个汤,还是很正常的每天一餐。早饭是忽略不计的,晚饭是随时随地可以解决的。所以,就算我没有在“生活”,可我的确是在“生存”着。

  我25岁了,还在这个叫“上海”的城市里漂浮,不知道还要漂多久,也不知道哪里是终点。我所有的快乐和悲伤,也许是因为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还没到来,也许是因为梦想被每月1000元的现实所覆盖……但是,恋爱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一个人待在一起,而待在一起的各种消费是需要钱的;美丽,也是需要钱的。我只在徐家汇或者淮海路的品牌店里逛,然后,再去襄阳路或者地下商城等一些小店去淘款式相近但是便宜很多的衣服。这个城市的美容院到底有多少,健身中心到底是哪个好,我真的不知道。每天,我只路过它们,但是从不进去。

  想继续做广告这一行吗?应该是吧,我喜欢这个充满创意的行当,到我厌倦那一天为止。

  梦想和现实的冲突始终存在

  个人档案:悠悠,男,27岁,本科学历,平面设计“千元族”心语:梦想和现实之间,有时就像一场噩梦,而我在其中,时而平淡从容,时而筋疲力尽。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毕业后,就来到上海一家制作公司做平面设计师。月收入千元,对现在的我来讲,虽然没什么大起大落,但我希望能上个高度。

  工作性质决定我经常通宵作业,夜宵虽然不是AA制,但也是同事间轮流请,每次三四个人,也就40元左右。再多再苦的工作,一顿饭吃下来,心态上就很平稳,工作也很起劲。

  创意这个东西,决定着一个设计的生死,我也常常买一些广告业内的杂志翻看,一本也就十几块钱,碰到过期折价的书刊,会像挖到宝一样欣喜若狂。当然,比较经济的方法就是常常登录国内外比较有名的设计网站浏览,这要比去美术班学习经济得多。

  每个月也会买一些应季的衣服、外套和鞋子当然买名牌了,一件也要200元左右,其他就随意,实用就好。

  平时的爱好主要是听音乐和看电影,每个月大概有1/3的花销都在这上面。如果不需要特别珍藏的,就去网上下载MP3.

  我曾经想过自己应不应该跳槽,但如果想有持续的发展,就应该在一家公司做久一点,慢慢向高层发展。可现在的月薪,只能让我满足一般的喜好,对于进一步满足自己的梦想,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是一个在生活上没有太多想法的人,现在有一个女朋友,相处三年了。虽然两个人很想在一起,有一个自己的家,可是,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除了要攒买房子的首付款,月供也会很拮据。有时,挺怕她看不起我的,毕竟男人担负的责任要比女人更多一些。眼看父母也渐渐衰老,如何解决个人问题、赡养老人问题,时常让我饱受折磨。梦想和现实之间,有时就像一场噩梦,而我在其中时而平淡从容,时而筋疲力尽。

  个人档案:阿娟,女,21岁,大专学历,数据录入员“千元族”心语:对于月薪只有1000元的我来讲,有太多的地方没有去过,太多的事情没有办法去做,又有太多的顾虑,让我没有办法走自己想走的道路。

  刚来上海,特别兴奋,我的学历不高,能见见世面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在上海工作两年了,虽然没有在大范围内四处走动,但是也认识一些人,见到了很多事情,月收入千元,让我的未来很迷惘。

  信息录入其实很单调,要想月收入达到1000元,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基本工资只有600元,其他的收入完全依靠计件工资,还要保证不出错误,否则,会被扣工资。计件工资拿得很辛苦,遇到月末信息结库,都要工作到半夜两三点钟,甚至通宵才能完成任务,第二天只有半天休息。从我来到公司还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总有干不完的活儿等着我。

  每周仅有的休息时间通常用来睡觉,补充体力,很少有时间出去购物娱乐。刚来的时候,即使出去也只是在公司宿舍附近的小商场转转。那些大商场,给我惟一的感觉就是价格太贵,根本就不是我们能消费得起的。遇到打折降价,也总是盘算再三,挑几件急着穿的买。后来才慢慢学会在购物中讨价还价,挑选更多、更时尚一点儿的衣服,给自己增添了很多自信。

  作为数据录入员,很难有大段的时间用来学习和进修,但是接触大量广泛的信息也能让我了解很多知识。可是怎样利用这一点,我始终也没有想好。如果走出现在的公司,在其他的公司我会很难得到一份工作。而且没有公司宿舍,就要租房子,上海房价这么高,拿1000元的月薪很难立足的。和上海人相比,租房子就是我最大的难题了。而且,上海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泡吧、娱乐对我来讲很诱惑,却不鲜活,一切想像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而已。

  总是对未来很迷惘,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有追求我的,但是,对于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我们,来场过早的恋爱,只有增添更多的烦恼。真想问问在上海工作的人们,他们都是怎样过来的。

  在父母的宠爱中失去勇气

  上海的一些职业顾问公司在接受就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眼下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毛病。他们干什么都没劲、赚多少都不够用,大学毕业了还要从父母手里拿生活费。

  沪上一家职业顾问公司最近接待的一个案例十分典型。那位赶来咨询的王小姐大学毕业几年了,始终抱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原因说来特别:她每次找到的工作月薪都是两千元左右,可是她的月平均开销却是一万元,而父母送的汽车还不需要她花钱养。换过好几次工作却老也唤不起工作的动力,王小姐只好闲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干。时间长了,眼看当年的同学工作经验、阅历不断增长,王小姐不免心生羡慕,却还是不知道自己从事怎样的工作才“有趣”。

  像王小姐这样的年轻人,如今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许多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在就业问题上搁浅,原因多半是父母和自己都不能接受每月1000元左右的岗位待遇。有的学生职校毕业后找不到“坐办公室”的工作,就由父母养着继续读外语等各种补习班,有的干脆让父母掏钱把自己送到国外去读书,更差的啥也不干,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在社会上闲逛,在父母的溺爱之下,逐渐失去吃苦的勇气。

  记者曾在一家电信柜台前听到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上次有家公司给我800元工资,做一天休一天,上班要上12小时,不要太吃力,我隔天就把它炒掉了。”“给我1000元,哪够用啦,我宁可在家里玩。”

  “千元之痒”培养的忧患意识

  对于千元的工资看不上眼,是不少年轻人的通病。但是上海学生看不上的岗位,外地学生却很在乎。所以,遭遇“千元之痒”的几乎都是外来的大学生。

  是上海的学生没有遇到这样的窘困吗?不是。而是因为上海的大学生,根本没有能力面对,因而绝大多数都选择了退缩。

  条件好的父母有能力养、条件差的可以享受补助,再加上都是独生子女,条件再差父母也会千方百计宠着,这样一来,年轻人要培养自立意识和自我奋斗意识就难了。这些年轻人该奋斗时依赖在父母身边,等到父母年迈养不动他们了,他们将因为没有工作阅历和失去年龄优势而面临更大的就业难题。本市的职业顾问公司曾在上海的职业成功人士中做过一个抽样调查,结果85%的受调查者都表示,自身家庭经济条件薄弱所带来的前途忧患意识以及对工作的渴望,是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基础。社会学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的救助措施都将越来越好,如何尽快建立成长型家庭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