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工作站空壳化 金刚钻缘何成了花瓷瓶?

80酷酷网    80kuku.com

  

    高校培养的尖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日益受到企业青睐。加强校企间人才流动的博士后工作站制度近年在我国蓬勃开展。然而,记者近期到扬子石化、熊猫电子、金城集团等大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采访时却未见一名博士后。南京斯威特、泰州春兰最红火时都有10多名博士后,现在也仅剩下寥寥三两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出现空壳化。
 
  博士后进企业“水土不服”

  江苏高校众多、人才密集,每年有1000多名博士生毕业,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有近30%做博士后。南京某高校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张永春介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一年接收博士后上百名,从这三所高校的流动站去企业工作站的博士后不足10%,而这些人在企业呆够两年后,又纷纷倒流回学校。江苏有63家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总数居全国第一,这些企业对博士后招不到也留不住。他说,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科技创新围绕生产需求产生的矛盾造成这种局面。

  博士后从小学到博士毕业接受的教育都侧重理论知识,通常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写论文“轻车熟路”。高校还为博士后发表论文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校园里思想活跃,可以跟踪最前沿的理论;学校有导师和图书馆,自由安排的时间充裕。博士后进了高校收入也不低。张永春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南京市的工科高校一般要求一名博士后在流动站两年期间发表5篇论文,其中,三篇上核心刊物、两篇要收录进论文“检索”中。发表论文有高额回报,如果论文在《科学》(science)或《自然》(nature)等核心杂志上发表,一篇可得到学校5万元奖金,论文进了“检索”可得3万元,即便在学校认可的档次较低的其它杂志上发表论文,也能拿到数千乃至上万元奖金,此外还有工资。博士后留校“有论文,见效益,评教授,评博导,名利双收”。而企业为博士后设定的项目围绕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解决生产工艺需求这三个方面。博士刚毕业时普遍对生产流程不了解,动手能力弱。去企业要履行合同,风险大、压力大,是“下下策”。

  “金字招牌”成摆设

  博士后重在培养,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企业老总要博士后马上解决企业技术上的大问题,要求他们“利用有效时间为企业做出最需要的结果”,当达不到这种效果后,便失去了兴趣。

  东南大学副教授达飞鹏1997年进入南京某大型摩托车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2001年出站留校。他说,国内企业长期走跟踪型技术路线,研发能力弱。企业的资金往往用于生产和营销等能够快速见效的部门,而对投入大、风险大、产出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不够重视。达飞鹏到这家企业搞的项目是摩托车外壳快速成型技术,这项技术一旦开发成功能够将摩托车外壳生产周期缩短一半,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开展研究需要7万至10万美金购买先进软件,是否能很快出成果还说不准。“当时企业审批起来很犹豫,老总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决定了博士后工作站是否能真正起到作用,老总不感兴趣,底下再怎么说也没用”。最终,带着“到企业就是为了做出一个东西来”这个想法的达飞鹏未能如愿。快速成型技术由于缺资金一直搞搞停停,至今也未完成。

  更有甚者是有的企业用博士后来撑门面。民营高科技企业斯威特集团长期从事博士后工作站管理的陈万才说,美国的博士后工作站体制是高校和企业间自发形成的,但也限定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几个领域。江苏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经过简单加工的豆奶,原本引进硕士就足够了,可这家企业也申请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江苏泰州一家企业的老板开始申请建站时非常热情,四次上北京汇报情况,当博士后工作站批下来后,企业也不急着招人了,“金字招牌”一挂,从此没了动静。

  企业也有企业的苦。一位民企老总告诉记者,“起初创办博士后工作站也抱着培养使用的目的。可发现不少博士后论文写得好,实际行不通,他们又不愿做小事,只好当摆设。”

  “平行线”何时对接

  一家企业的“形象工程”是小事,政府的“形象工程”会给众多企业埋下隐患。一位长期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政府官员说,近年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数量增长的速度之快和政府服务工作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某些政府部门审批前不对企业进行起码的培训,放松资质要求,审批后听其自便。博士后工作站出现授牌时热热闹闹,挂牌后冷冷清清的怪现象。

  熊猫电子人力资源部丁峰说,熊猫集团博士后工作站从申报到审批,跑了国家、省、市三级人事部门,用了一年多。引进了博士后,户口要落在南京,需向省里申请,到市里审批,辗转几个部门,时间又耗去不少。跨省招人更麻烦,落实人选后还必须与南京市的高校中有相关专业的流动站合作,为外来博士后找到本地博导。更让企业感到无助的是,熊猫电子博士后工作站挂牌后,主管部门几乎从来不和企业联系。

  校企沟通难也让企业头疼。人事部1997年文件中表述“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与工作站的目的是架设企业与高校之间联系的桥梁,……企业每招收一名博士后都要在高校流动站找到其相应的导师,建立联系后,能够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服务。”但多家企业向记者表示,博士后工作站已建了好几年,高校的门依然敲不开。高校里的博导没时间管企业的事,企业又很难找到既懂业务又够资格的人选与博导沟通。丁峰说,有的高校还借博士后工作站向企业“敲竹杠”──高校向企业收取的博士后培养费一般在四五万元左右,一所学校竟开价20万元。政府、企业、学校三者原本应该为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一齐努力,现在却像三条“平行线”,各为各的利益,没有交汇点。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