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才版图上的“新贵”

80酷酷网    80kuku.com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由古至今,求贤若渴的传奇不断演绎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朝代的辉煌。

    成都,中国版图上阶梯过渡的平原地区,截至去年底,成都市人才总量达到68.23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为56%,专业技术人员49.84万人,每年人才储备的递增率为8.9%。

    如果说资本聚集地历来是人才聚集地,这个现实没有什么稀奇。然而,是什么缔造了成都这个并非资本趋之若骛的地区成为近年来汇聚人才资源的“盆地”?

    犹如巨大的磁场,能够构筑绿色“人才生态环境”的地区,必定是人才趋之若骛的地区。近年来,成都市以市场为导向,努力使人才资源得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优化配置,创新人才使用方法,加快人才资本的聚集投入、转化和增值。打破身份、户籍、所有制限制,取消入城指标,打开人才“柔性流动”和“产业引才”的通道。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初步形成了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体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由一个“第一”向另一个“第一”的跳跃是缔造竞争力的平台。机制,市场,园区,成都人才生态环境的三大板块耕耘出一块滋养智慧的沃土。

    机制:搭建“群英会”的舞台

    今年初,成都市上下围绕“树立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全面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主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各种思想的交汇碰撞在全社会达成了一种崭新的人才观——“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可以带来巨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的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就能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本。”

    正如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就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所阐述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作为省会,成都在推进四川“从人才资源大省逐步成为人才资本强省”的进程中,应当而且能够带头做出贡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明确指出:成都要“实现人才资本的聚集投入、转化和增值,将科教和人才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大讨论后,推进人才资源向资本转变被列为全市的重要调研课题,7项人事编制工作政策调研课题相继设立: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的对策研究、人才市场产业化发展研究、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措施的研究和试点、创建学习型机关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阳春三月,成都市决定“取消指标限制,以准入条件代替入城指标”。利好传来,外地人才纷纷加盟成都,经资格审查,现已办理入户的本科生700多名,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副高职称以上的200多人,还有15名享受各类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其实,成都市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机制建设并非始自今日。近年来,成都市在人才培养上,构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校企联合、校地联姻、上挂下派、外送内轮、走出国门等形式。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上,在全国首创了继续教育积分登记制度,将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量化为积分,使用证书管理,并与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挂钩,实施仅半年,全市就有2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考试,获得各类资格证书。

    为引进急需人才,从而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层次,成都市从去年起陆续实施一系列新的引才政策: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不占用人指标;“海归”人员简化手续,来去自由;优秀科技人员来蓉免交各种手续费;两院院士、国家级专家、省部级专家每月给予生活补贴;研究生可先落户后就业;急需专业的优秀专科生可落户成都……

    到目前,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4200多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的高级人才2000多名。1998年至今,共接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8万多人。

    为了让人才脱颖而出,成都市各个县区也酝酿出了自己的特色——温江区先后三次面向全省公选区级副职领导和开发区中层管理人才,从6所知名大学220名应聘者中选聘3名在读博士,从企业中选拔了6名区级部门领导;龙泉驿区率先对农村乡土人才评定农村技术职称,先后评出农业技术员、助理农村技师、高级农技师491名;彭州市出台农村优秀人才推荐选拔办法,对被评为优秀人才的,除给予一次性奖励外,还每月发放100元津贴,激发本土人才的积极性。

    正在推行的成都市居住证制度、“柔性”引进方式、人才租赁、借脑工程、订单教育等全新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也吸引了各路英才“相约成都”。

    经营:资源向资本转变的加速器

    人才是资源,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变,“经营”是“高端”的功课。成都市经营人才的手段可谓“情义两心知”。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成都市人才总量达到68.23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为56%,专业技术人员49.84人,每年人才的递增率为8.9%。

    如何使这些人才人尽其才、创造更多的人才资本?成都市提出:用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来开发人才资源,经营人才资本,为人才能量的释放搭建良好平台。

    首先是人才制度的创新,“实施制度创新,用新的经济思想来经营人才,建立健全激励、扶持机制,通过市场优化配置,使静态的人才资源变成能成倍带来价值的资本。”

    成都市某信息公司在创业之初开发了电线上网项目,高新区创新中心为之减免了两年税收,并义务定期提供各种培训。如今这个公司的资产已逾千万。

    几年前,成都市政府开始实施科技人员奖励制度。从2000年起,成都市每两年拨出8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重奖两名杰出科技人员。到目前,全市共评出480项科技成果转化奖,发放奖金584万元。

    在全社会高看人才的大气候下,成都市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竞相为人才提供待遇与事业发展的“套餐”。迈普数据通信公司把科技人员薪酬标准与长沙长海医院职工档案都已移交市人才交流中心卫生分中心管理,实行了全员人事代理制。今年起,成都市直属学校新进高中毕业生均实行聘用制。教育、卫生系统职工占到全市事业单位职工总量的80%,这两大系统的职工实现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社会人”的历史性转变之后,其余事业单位职工的转变也将陆续开展。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成都市也走在前列。“招人才到市场”、“找工作到市场”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位于宁夏街的成都人才市场是国家级人才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人才市场,形成以现场交流和人才信息网站为依托,固定市场、网上市场、移动市场三位一体的立体服务格局。到目前,市场共举办招聘会886次,入场单位3.5万家,进场人数105万人次,达成意向38.9万人。市场人才库目前还拥有动态存量48000多人,其中高级人才4400多人。

    此外,成都市还有市(区)级人才市场24个、民营人才市场13个。成都市近年引进的7.6万人才中,通过人才市场引进的有4.1万人,占53.9%。

    园区:人才高地的孵化器

    透视成都这座人才高地的崛起,科技园区的建设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一笔。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谈到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时强调,“建设转化载体,以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化进程,推动人才与成果的创业与转化。”

    67平方公里的成都高新区,堪称成都市聚集人才的试验区、示范区:人才总量6万多人;硕士以上学历人才5000多人;博士700多人,约占全市的30%;“海归”人才300多人,约占全市的20%;国内外专家630多名;35岁以下人才约4万人;引进人才1997年为360人,1999年为950人,2001年达3000人;1平方公里范围内平均有75位博士或硕士;每100人中,有42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在“网络人才库”里,还有10万本科生、3万博士和硕士的强大阵容。

    成都高新区何以成为人才磁场?

    奥秘在于成都高新区人才政策的灵活性和超前性。成都高新区人才资源聚集有赖于自1998年以来逐步完善的一整套“特殊”的人才政策——凡本科以上外地生源毕业生,只要落实了用人单位,均予接收并免收城市增容费;鼓励“柔性流动”,即高级人才前来工作可不转关系、户口,来去自由,享受本区居民待遇。

    对来区工作的博士后,补助10万元经费;每年由区财政出资100万元设立高级人才创业基金,出资300万元设立高级人才创新奖励基金;今年5月出台高级人才专项奖励办法:年薪在10万元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另给予3000元至4.5万元不等的奖励,使高级人才一手拿高薪、一手拿奖金。

    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套120平方米的高档廉租公寓;开发高级人才住宅小区,商品房按120平方米/户、5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贴。

    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人才立区”,实行高级人才免收城市增容费、子女优先就近入学以及“让位子、加担子、壮胆子”等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推出网上引进、定向招聘等新型人才引进方式;以重点院校、科研单位同进区企业“联姻”为重点,大力实施“借脑工程”,已促成川大与乘风阀门厂、电子科大与宏明公司等10多对校企“联姻”;先后引进四川大学东部校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东部校区等10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落户,不仅储备和培养了大批人才,还为进一步促使人才、科技与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夯实了基础。

    成都市海峡两岸科技园199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为了有效吸引、使用人才,今年再发“英雄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6名管理和技术人才,其中副处级以上领导岗位9个,高级管理、专业技术岗位7个,对有突出贡献者在政治上重用、经济上重奖,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今年的国家及四川省“引进国外人才项目计划”中,高新区有6个项目获得立项,占全市的50%,引进的9位专家分别来自美、日、加、澳等国。其中盛进生物工程公司的基因开发系统项目,引进的是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的美国科学院院士William J. Rutter博士,专家评审组认为该项目是“生命科学领域里的革命”。近两年来,高新区共有10多个项目获得“引智”立项,直接吸收了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从观念到机制,从市场到园区,成都市引才、聚才的一系列动作为人才优势向资本优势的转变储备了“智慧能量”。如何最大可能地释放“能量”,实现从“才源”到“财源”的转变,成都市从政策、资金、园区等方面实施了全方位的“脑力激荡”,日益凸显的人才资源“裂变”效能,已经成为成都博奕城市经济一个颇具分量的砝码。

    “高科技成都”在行动

    没有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的转化,等于是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1999年6月,《成都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初,成都市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建设高科技成都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将成都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与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和西部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根据该“行动计划”,成都将实现4个全国“一流”:全国一流的研发水平、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高科技成都行动计划”的核心就是破除体制性的壁垒和政策障碍,为科技企业搭建起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优化科技人员创业的宏观环境,全面加速科技人才的市场化进程,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计划”揭开了“高科技成都”的行动步伐——2002年,成都市斥资5000万元,用以建立和加大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科技创新种子资金、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和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以此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今年,“高科技成都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是围绕科技项目的储备与转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包括拓宽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加大孵化器力度建设。

    作为“高科技成都行动计划”中首要启动的实施项目,完善有效的孵化体系建设在推动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的转化上功不可没,通过政策性的推动,让创业人才得以“转变”和“增值”。一批科技型企业在它的“庇护”下成长起来。截至2003年5月底,全市已经建立各类企业孵化器24个,孵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82家,毕业实现独立经营的企业达到300余家,累计培养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200余人。

    四川亚联高科技集团公司3年前入驻高新区时,成都市根据高科技企业孵化机制,给予了亚联在企业创立的手续办理、税收、贷款等方面极大扶持。如今,虽然亚联年产值已接近7000万元,正着手筹建在外地的第四家分公司,孵化机制仍“不离不弃”——由政府出面为其担保300万银行贷款将用于一个化工类新项目的启动,“仅仅是政府对我们融资方面的支持,就让亚联今天多获得了1500万元的订单。”

    受惠于成都市“高新企业孵化机制”的企业,亚联只是一个缩影。高新区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新技术孵化器和高新技术园区,纷纷为创业者一路大开绿灯:从高效率的企业创立程序“一站式”服务,到给予企业在创业资金、税收、财政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包括常年为企业提供支持的专家咨询服务等。

    目前,成都市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高效、针对性强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服务体系,推动大量高科技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让智力资源与市场接轨。到2002年末,成都市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建成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86家,实现总产值399.56亿元,销售收入278亿元,工业增加值116.51亿元,利税79.68亿元,出口创汇1.61亿美元,分别是1998年的3.48倍、27倍、26倍、31倍和27.8倍。

    点金术: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资金是很多企业,尤其是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帮助它们建立技术转化平台,突破资金瓶颈是一个服务型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想你想到我心痛”,这绝不是个别科技企业曾经的昨天,“手握项目却寸步难行”,如何打通资金管道,实现成果与资本的市场对接,成为众多创业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破解这一难题,成都市建立了企业中介服务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

    1997年,成都市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正式挂牌,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专家理财”的宗旨,全力为成长型科技企业孕育“造血”功能。经过5年运作,资金规模从当年的2570万元达到2002年的1.15亿元,通过控股参股的形式先后组建了17家政府引导性创业投资机构,资本达6亿元,投资科技项目109项,吸引社会资金50多亿元投资科技项目。

    在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之间,政府搭起了一座沟通无限的桥梁。围绕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和科技项目转化实行公开招标制度;科研院所与成都开展“院地合作”,科技精英与企业家亲密携手。成都轻工业研究院在市属科研院所改制中率先“出位”,由此带动这项工作的全面启动。

    2002年11月,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产权交易管理规定》,建立了孵化企业技术产权交易服务、未上市科技型股份公司产权交易服务、国有产权交易服务和县域特色经济综合服务4种模式。在这些模式的示范带动下,共发布项目1069个,组织大型项目推荐会10场,推荐项目451个,促成了“小霸王复读机”、“光电传感器”等11个项目成交,成交额逾30亿元,融资金额达2.1亿元。在实现技术产权化、产权股权化、股权资本化这一良性循环的过程中,风险投资举足轻重。

    2000年,成都市政府创建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所为创业者和新兴企业提供以技术产权交易为纽带的资源整合,启动了成长型科技企业将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脚步,从而打通了风险投资机构进出高科技产业的渠道。据悉,成都市政府将斥资300万元,用于包装优质科研项目,筛选出1000个科研项目在市技交所免费挂牌,其中100个优质科研项目将获得免费的“商业包装”——在为其制定出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后,通过市技交所这一平台免费向国内1000家商业机构发布。

    从发明家到企业家,由交易所牵线搭桥引来的风险投资圆了了众多创业者的梦,蒲郸铭是其中之一。自他的“雾化负离子健身香烟”项目开始申报专利,就得到成都市相关部门的诸多支持——市科技局根据《成都市专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给予了蒲郸铭1万元的最高单项专利补助金。市技交所帮助其联系海外风险投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商洽,美国一家专业投资公司与蒲郸铭最终顺利达成了1亿元的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在成都高新区建设一条年产300万盒香烟的自动化生产线。

    科技园区:“才源”到“财源”的摇篮

    卡内基家族靠产业资本成为钢铁大王,花了近百年时间;洛克菲勒家族靠资源资本成为石油大王,花了50年时间;比尔·盖茨靠人才资本成为世界首富,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才气”与“财气”从未像今天这样结合得如此紧密。

    “不仅成为人才资源高地,还要成为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高地。”这是成都科技产业园区的目标。借鉴发达国家和世界知名企业开发、使用人才的成功经验,成都的科技产业园区纷纷亮出新招:鼓励企业向优秀人才提供优厚报酬,实行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实现报酬从身份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使人才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积极营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报酬优厚、流动自由”的创新文化和“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的氛围……

    今年初,成都市委市政府整合建设高新区,对高新西区周边沿成灌高速公路以南、绕城高速公路以西约50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实行规划控制,作为高新区的后备发展空间。以建设“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仍是成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关键性支撑。

    在成都高新区,人才只需带着大脑来,就可以在这里实现人才资本效益的最大化。为优秀人才搭建创业平台,今年初,高新区开工建设全国最大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已有银星、万创等企业率先入驻。到目前为止,高新区孵化器累计孵化“毕业”企业300多家、项目近1000个,仅技术创新中心1997年创立以来就实现产值31亿元、利税5.9亿元。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GDP对全市的贡献率超过1/5;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省的57.3%、全市的74.3%;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8家在这里投资设厂,成为西部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下一步,高新区重点要创造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良好环境,对前来转化成果和创办企业的人才,给予最优惠的支持政策,提供最好的条件,构建“五星级”服务体系,打造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政策服务“特区”。“高新区要进一步增强‘聚变’和‘裂变’两大功能,使人才资本迸发更大的能量”,打造科技商务区,形成人才、成果、资本的高度聚集效应;建设以IT、现代生物制药、精密机械制造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形成人才资本和科技成果的强大裂变效应,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在成都高科技产业园区,创造出“人才资本神话”的企业可以开出一长串名单来:迈普、国腾、地奥、迪康、倍特、托普……

    国腾通讯公司是迄今孵化器中孵化出的全国规模最大企业,回首当年,“当时我们就像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场地、资金等问题靠自己根本不可能解决。如果没有孵化器的精心培育,我们即使坐拥人才优势、坐拥国际领先技术,产品多半也会胎死腹中。”

    “带动省、市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升级优化,力争5—10年内跻身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前3名。”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提出加快科技创新、多渠道推进人才资源转变,以发挥科技生产力、构建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为突破口,增强战略竞争力。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汽车工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000多人,高级技工5000多人,为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全力打造四川现代制造业基地。目前已引进一汽集团、四川汽车工业集团、上海航天科技公司等企业的生产性项目181个,建成投产企业123个,预计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36亿元以上。总投资13.6亿元、率先在开发区建设的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其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在这里找到了释放能量的广阔空间。曾一度濒临绝境的老军工企业星光电工厂,经过开发区管委会的人才资本运作起死回生:2001年9月,以原厂优秀人才和优质资产重组而成的新公司诞生,当年下半年开始盈利,销售收入超过原厂全年总和。

    高质量建设大学科技园,是成都市利用在蓉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和科技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全市先后有8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加快成果孵化。其中四川大学科技园、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川大制定了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政策,电子科大把技术开发、成果推广的成效列入职称评聘条件,中科院成都分院实行“一院两制、一人多岗”制度鼓励创业。川大科技园从今年起,尝试建立资助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吸引更多的科技精英及新生力量进园创新创业。四川农大将在温江区建立研究生院和农业高科技园。目前,8个大学科技园已引进企业106家,实现销售收入9.4亿元。川大科技园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约1200万元;电子科大科技园的成电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无线电局域网路由器、无线网卡、GPRS无线数据应用平台等产品,成为国家三个无线接入网重点生产企业之一;新型背投电视机被列为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成果作价3300万元、吸引民间投资8700万元投入生产。

    海峡两岸科技园加快二次创业,在一期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将二期开发面积规划为9平方公里,建设西部吸引台商投资示范基地和四川轻工食品加工基地。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人才的流向即是资本的流向。成都,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领航人,有理由在崛起的人才高地上,刷新一个由智慧到财富的纪录。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