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没有英雄的年代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为什么在房地产、电信等领域,我们几乎面临领袖的集体失语?为什么我们缺少英雄?

  这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年代。

  那么,史玉柱是不是英雄?在谈这个话题之前先讲一个故事。美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曾说,哪怕他的财产一夜间人间蒸发,哪怕把他赤条条地扔在沙漠里,只要让一支商队从他身
边经过,给他20分钟时间,他就能重新成为亿万富翁。可以想象,他在说这段话时,个性张扬,脉搏里跳动着自信和冒险的血液,随时准备着跌倒了重新爬起来。美国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一大批企业家筑起经济大厦。

  回过头来看,在中国企业界,具有这种“企业家精神”的人有多少?编者在做“2002年度财经风云人物”的候选榜时,尴尬地发现,某些行业的领袖们,竟然集体无语。在梳理的过程中,房地产、金融、电信以及汽车行业,纷纷落入编者的视线。然而,编者所面对的,却很难是一张具体的脸。比如房地产,纵横捭阖的固然很多,真正的“大鳄”却几乎全部蛰伏不出。受中国文化长期浸淫、经历了“民营企业最心神不定”的上世纪80年代的他们,习惯于沉默,他们的个性深藏于大江之底;再比如,汽车、电信,即将过去的2002年是他们的盛宴,可是,这些领域的领袖们也几乎全体缺席,对于他们来说,事件的发生完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只是顺理成章地向前推动,而他们只是凑巧成为见证者而已。

  史玉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浮出水面的。对读者来信、网民投票以及专家评选的统计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企业领袖的一个重新认知的过程。我们需不需要个性企业家?史玉柱实际上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执着的,敢于面对失败并且重新爬起来的精神,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浪漫主义和悲剧色彩。在他的身上,纠缠着大多数企业家难以摆脱的宿命,却又有着高于他们的毅力和勇气,这是中国创业者从“成小业”到“立大业”,从舵手演变为舰长所必须经受的淬炼。

  企业家是企业的生命支柱,也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的灵魂。然而,难以想象,一个没有个性的企业家可以胜此重任。毋庸置疑,史玉柱的性格中有着太多值得争议的东西,所以他同时成了本报“年度最具争议人物”。然而,安迪·格鲁夫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现在,该是将“个性”推上前台的时候了,该是重新审视“企业家精神”的时候了。这也许是史玉柱留给我们的启示。(本报记者张军)

  最佳上镜人物:杨澜——传媒为王

  杨澜,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后赴美留学,1997年进入凤凰卫视做主持人。2000年1月,杨澜动用约3500万元的资金,与友利电讯主席高振顺联手收购了良记的控股权。3月17日,良记正式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公司,杨澜亲自出任主席,本人持有占35%价值6300万美元股份。2001年9月,杨澜及其丈夫吴征以其在香港上市之“阳光文化”之股份,以部分换股、部分现金方式一举成为国内著名网站“新浪网”第一大股东,拥有“新浪”16%的股份。2002年11月,阳光文化停牌。阳光文化以约1亿港元的作价(全部以股份支付),从有“香港壳王”之称的陈国强手中收购“成报传媒”的控制权。(柴京)

  年度最佳炒作人物:吴士宏——逆风折翅

  老实说,现在谈论吴士宏是一件有点危险的事。你不能谈学历,否则很容易招致学历歧视的指责;你不能谈出身,否则很容易落入妒嫉的陷阱;你也不能谈性格,否则很容易陷入人身攻击的泥沼。但吴士宏的确是个人物,从护士,到IBM勤杂人员,到IBM华南分公司总经理,到IBM中国销售总经理,到微软(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到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及TCL信息产业公司总经理……每一步,都有耀眼的亮点,每一步都会掀起一股新闻狂潮。

  如果说之前吴士宏还在以一部充满感性的畅销书《逆风飞扬》炫耀自己的成功,那么今年所有对她的关注则完全超乎了她本人的意愿,吴士宏至今没有只言片语,却是媒体提及率最高的财经人物之一。选择了沉默却能荣任“最佳炒作人物”的“殊荣”,事情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吴士宏被一种看热闹的眼神聚焦,被人观看着从高处跌落。这种偏离寻常的追风可以说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悲哀,更是一种财经精神的悲哀。

  从跨国巨头微软到国内巨头TCL,再到传闻中的新兴民营企业,在不少业界人士眼中,吴士宏已经在某种程度显示出步步退却。吴士宏本身职业起点比较低,一路实干到了今天的局面,应该说是令人钦佩的。在IBM和微软,吴士宏做的都是销售工作,到TCL后做的却是战略的制定。遗憾的是,吴士宏尽管全力以赴,也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也许吴的优势并不在战略的制定与把握上,而在于策略的实施与执行。没有在TCL顺利完成个人转型,不能不说是吴士宏的失败。

  不过,吴士宏的悲哀并非完全由个人因素造成,说是业界的悲哀可能更为准确。业界不健康的舆论风尚,关注女性胜过关注女性职业发展,关注IT概念胜过关注产业内涵,关注事情的起源而忽视最后的结果等等无一不是重要原因。

  离开了“近乎自己职业理想的TCL”后,吴士宏最需要冷静与反思,尽快从一个缺乏实质意义的新闻人物向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转变。希望吴士宏一路好走!(本报记者吴江)

  年度最佳黑马人物:张海——巧玩财技

  张海,资本运作高手。2000年4月,凯地收购深圳东方时代投资有限公司70%的股份。在此之前,东方时代刚刚入主中国高科,最终介入方正科技和中科健等多家上市公司。2001年,凯地又先后收购银鸽投资、深大通、浙江国投。在一年时间里,凯地用资本链条“超级捆绑”的关联公司几乎已经超过百亿市值。2002年1月,健力宝75%股权转让给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张海出任健力宝总裁,之后,“火速”成立健力宝饮料股份公司,这家为上市做准备的股份制公司将拿出40%的股份分封给他的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职业经理人。2002年8月,连续两次流拍的15%健力宝股权终于有了买家。其买家是法人代表为“张金富”的香港某公司,而张金富就是健力宝集团董事之一,张海的第一桶金就是和张金富有关,这等于“张海系”在控制了健力宝75%股权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控制90%股权的程度。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