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地方风险投资公司创业秘史

80酷酷网    80kuku.com

  

  如果从1992年华裕达参与成立上海科技投资公司算起,以上海政府推动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主线条看,上海风险投资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6年的历程。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见证了风险投资业从政府高度干预,到委托管 ...-

  如果从1992年华裕达参与成立上海科技投资公司算起,以上海政府推动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主线条看,上海风险投资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6年的历程。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见证了风险投资业从政府高度干预,到委托管理、专业化运作的转变。他曾经遭遇过管理公司中找不到一名真正专业的投资人才的尴尬,也面临过自己孵化的企业最终被外资接手的无奈,以及资金不够、支撑不起更多企业的遗憾等等。

  但这16年中,上海政府组建的上海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沪上的高校紧密联合,覆盖张江、漕河泾、紫竹园等多家科技园区的企业,打下了上海风险投资产业的基础。

  某种程度上,华裕达就是上海风险投资成长历史的活字典。

  超前实验

  1992年,华裕达担任上海市科委主任,当时的上级领导找到华裕达,希望政府能对高新技术产业有所推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上海市政府决定由科委成立一个投资公司。

  由于资金紧张,上海市科委在7000万元经费中硬是拿出了5000万元人民币;上述市领导继续寻找资金来源,从国资委筹到了一亿元人民币,由此,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地方风险投资公司——上海科技投资公司。

  为了扩大资金规模,第二年,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又引入了银行、上海宝钢、金山石化、东方明珠(爱股,行情,资讯)等7家企业,资金扩大至3.05亿,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更名为上海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科技投资”)。

  资金有了,管理经验从哪里学?

  当时,华裕达接触的人当中有华登国际创始人刘宇环。刘宇环不仅带了一些学习资料给华裕达,也介绍了一番华登国际的成绩。刘宇环当时提到,华登国际在东南亚投资的26个项目中,“只失败了半个”。

  但华登国际给华裕达带来震撼的,倒不是这一彪炳的战功,而是它的模式。当时,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化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企业融资难,华登国际这类风险投资是一个有效解决途径;但这种风险投资机制需要一批专业人士操作,这一批人需要培养。

  华裕达亲自实践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idg创始人麦戈文通过各种途径与上海科技投资谈合作。当时负责上海科技投资的领导、前上海市副市长与麦戈文决定,双方成立一个合资公司,上海科技投资出资1000万美金。

  “合资公司的成立是风险投资在上海的超前实验”,这个决定体现了上海市的魄力,但也给华裕达出了个难题。因为在当时,上海科技投资账本上并没有1000万美元资金,此外,受当时法律、政策的限制,成立这样的中外合资公司难度相当大。

  尽管有曲折,这家名为上海太平洋(爱股,行情,资讯)技术创业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最终还是成立了,这是国外一线风险投资基金进入中国的第一步。

  这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就是idg中国的前身。

  合资公司在初期运行中,华裕达承认交了不少学费,“丢掉过几千万”。

  同样付学费的还有上海科技投资。该公司投资了20多个项目,华裕达回忆“投坏的不少”,但后来也有几个项目给上海科技投资带来了一些收益,特别是在联通上海公司的投资所获颇丰。

  尽管如此,在这一历程中,上海科技投资还是按照老体制在运作,并没有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同时,公司缺少风险投资运营经验,法律环境也不完善。

  一帮“半路出家”的管理人

  1999年,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到了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上海市政府出资6亿元人民币成立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创投”)。华裕达被委任为上海创投首任总裁,他本人也想好好借鉴之前学到的国外风险投资的机制。

  此前,上海计委组织相关人员到美国进行了一次考察,学习基金操作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投资人和管理人分开。管理着6亿元人民币的上海创投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必须找到一家合适的管理公司。

  此时,在国内找合格的管理公司绝非易事。在没有找到合适的管理公司时,上海创投先找了一些熟悉的科技类企业投资。后来,才逐步把投资职能交给管理公司。

  上海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作为lp在寻找管理公司时,“根本没办法提要求”。在当时的条件下,对管理公司提出“专业”、“背景”等要求,都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

  “99%的人都没有风险投资经历。”此后出任上海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总裁的陈爱国回忆。因此,当时对管理公司的要求相当简单,只要对风险投资有一定认识、有热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即可。最后,来自投资银行、科技管理、企业经营,或者政府管理的各种人士成为了第一批中国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

  当时,陈爱国负责上海创投的风险投资部,代表投资人的角色。但事实上,他不得不“越界”去帮助管理公司。鼎盛时期,有7家本土管理公司帮助上海创投打理其投资。

  鉴于很多人没有经验,或者刚从书本上学到皮毛。华裕达在公司内部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的运营原则:商量着办。

  最开始,管理公司每看一个项目,都会将详细材料送到上海创投风险投资部。陈爱国的团队与管理公司一起研究,提意见,协商决策。

  “除了对管理公司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外,其它都靠自觉。那个时代的人,一心想创造新模式,热情高涨。”陈爱国说。

  随着经验不断积累,上海创投风险投资部慢慢回归到应有的位置,更多集中于行政和服务型工作。最后,完全由管理公司履行投资管理功能。

  上海创投对管理公司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专业化越来越成为重要条件。投资经理必须具备技术等专业背景和经验。其次,公司更强调增值服务,投资经理能在管理、财务、法律、营销、研发等对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