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求平衡中把握研究生扩招的规模

80酷酷网    80kuku.com

  

  昨天,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研究生就业人才网联合举办的2006届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双向选择会上传出消息,研究生就业难的状况尚未有明显改善。据了解,明年北京高校毕业研究生将达到4.2万人,比今年净增9000人,为历年最多。由于前几年开始研究生学制改革,清华、北大等高校的部分两年制研究生和三年制研究生同时毕业,就业难可能更加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具体到研究生的就业难,则不得不承认,这与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盲目扩招大有关系。随着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扩招,这几年研究生的扩招规模也明显加大,在有的高校,研究生扩招成了学校扩招的重点,其幅度超过了专科和本科,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建设跟不上,一名导师一般都要带二三十个甚至五十多个研究生,报载在某高校,更是出现过一名百岁老教授早已病重卧床,却一直带着十几个博士生,直到去世方才卸任的“奇观”。研究生教育到了这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地步,称之为“盲目扩招”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培养高级管理型人才除外),是一种精英教育,而不是为了培养普及应用型人才,不是一种大众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对应,国家和社会对硕士、博士这样高级研究人才的需求数量是有限的。即使在我国这样一个急需高级人才的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也应该严格限定在一定的规模之内,以保证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数量少而质量精,这样就会形成培养与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不会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局面。

  研究生盲目扩招,使研究生数量大幅度上升,在加大了就业压力的情况下,也极易造成研究生质量有所下降。教育专家指出,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多数处于学术前沿,有突出学术建树的比例相当高,比如复旦大学的第一个博士生葛剑雄,取得学位时已经是学界公认的第一流的历史地理学家;而现在的博士生,能取得第一流学术成果者寥寥无几,博士生的整体学术水平有所下降已经成为共识。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现在不少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不如从前,一些在权力和金钱上占有强势地位的人,纯粹为了一纸文凭而纷纷攻读在职博士、硕士,这些都降低了研究生的含金量,损伤了研究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盲目扩招一方面加剧了研究生就业难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损害研究生的输出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质量与声誉。长此以往,必将给学生、学校甚至整个国家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当务之急,应当正确评估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科学评估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培养合格研究生的能力,从供求两方面来确定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并保证研究生的质量。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