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低资历员工

80酷酷网    80kuku.com

  

    选用人才,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不要“作茧自缚”。

    我们提出人才要知识化,要有一定的学历,但不要唯文凭论,历史上有许多人才,他们的学历并不高,但很有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恩格斯,中学尚未毕业。大文豪高尔基,只在小学读过三年书。大发明家爱迪生,仅上过三个月小学。我们有许多领导干部,由于过去的条件限制,不少人未上过大学,但通过自学和实际锻炼,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我们提出人才要专业化,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就不可能胜任工作。但有些非专业人员也可能在某些专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欧洲16、17、18世纪前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迅速崛起,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如太阳系学说的创立者哥白尼,解析几何的奠基者笛卡尔,牛顿力学的创立者牛顿,微积分学的创始人之一莱布尼兹,电学研究的先驱者富兰克林,轮船发明家富尔顿,创立星云说的康德,等等。他们的许多成就,并不是在他们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上取得的,而是业余取得的。例如富兰克林,是一个普通的印刷工人,担当着排版、印刷、送报等项工作,通过业余学习和实验,在电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又如哥白尼在创立太阳系学说时,其职业是大主教的秘书和医生,他在课堂的小楼里建立了观测台,利用业务时间对天象反复观测和计算,终于创立了太阳系学说。

    我们提出人才要年轻化,克服不论才能只看资格、不问品德只看辈分的“论资排辈”的思想和做法。资历反映了人们的实践经验,但也不是绝对的。不能把资历同能力、水平划等号,更不能按资历深浅决定职位的高低。年轻化也不是绝对的,年龄只是表面现象,有无真才实学才是实质。有许多人是大器晚成,到了中、老年成才。尤其是重视中年成才。不仅有历史事实证明大量成就是中年做出的,例如有人对1500年到1960年全世界1249名杰出科学家和1228项重大科研成果作了统计,发现发明的最佳年龄是25岁至45岁。也有人统计了301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其中大约40%的人是在35——45岁获奖的。而且还有大量事实证明中年起步成才也不晚,例如汉朝的公孙弘,年轻的时候放猪,40多岁才学《春秋》,成了著名的学者,被汉武帝任为丞相。宋朝的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后来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成了著名的文学家,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前苏联的一位农村妇女名叫古谢娃,40岁才开始学文化,73岁当了博士。

    在人才的性别上也要不拘一格,不要轻视妇女人才。妇女成才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