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文化的四大误区

80酷酷网    80kuku.com

  

  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古有“三纲”一说,今有“执行”一词。执行文化的的核心是所有有利于执行的积极因素都予以肯定而科学的利用,所有不利的因素应予以立即排除。笔者认为在执行文化的执行过程中有很多难以执行的因素。

  在保罗•托马斯与大卫生•伯恩合著的《执行力》一书中谈到全美满街的咖啡店,惟有星巴克(Starbucks Coffe)一枝独秀;同是做PC,惟有戴尔(Dell)独占熬头;都是做超市,惟有沃尔玛(WAL Mart)雄居零售业榜首,在于这些企业拥有较强的执行力。当然,企业声明远扬了,归结于什么因素带来的成功在不同的著述中有不同的论述。如果企业不是去借鉴,而是照搬照抄,甚至是去复制,结果并非尽如人意,反而会适得其反。有些企业受《执行力》一书的启示,大搞企业文化并强制推行。执行文化的目的固然是对文化现状的改观,提高全员素养,营造文化氛围,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要谨防以下误区。

  误区一:强力推行。

  在推行执行文化前,首先,要核实本企业是否具备推行的条件。其次,要向员工明确推行执行文化的目的和意义。再次,要考虑执行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力求做到未雨绸缪,执行有力。执行本没有错,而强制执行员工就会怨声载道。

  误区二:基层开刀。

  企业的领导者属于决策群体,是员工的行动指南。领导者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心里和工作热情。无论是文化制度还是企业的其它管理方面的制度,领导不去带头执行和把握方向就让员工去认真地执行,员工则会采取对策阳奉阴违。所谓的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火车跑的快,关键在车头”。反而论之,一群玩忽职守的领导本是一群散将,带出的兵不用说也是萎靡不振的逃兵,一个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一个企业要想夺得市场的主动权,营造和谐环境关键取决于企业中、上层领导的综合素质、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身体力行的执行制度,而不是先从基层开刀。

  误区三:有始无终。

  执行文化主要体现“执行”二字,没有执行力的文化或像人间天堂或如一团散沙。对于企业来说,用制度去约束员工的行为是一贯做法,但是企业内部是否有监督、考核机制是很多企业忽视的问题。在制度执行伊始,运转良好。若有人违反甚至违犯了制度中的条文,制度的监督部门有没有按制度去处理,或者打折扣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那么制度就如同虚设,更不用谈“执行”了。制度变得苍白无力,从而会出现制度执行中断、无人问津、随意亵渎的局面。善始善终的是企业管理者殛待解决的问题。

       误区四:形式主义。

  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无形,这种做法是对企业、员工和社会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形式主义的执行文化会出现实际执行和表面文章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汇点。有的企业认为挂几条横幅,写几条标语,宣传栏配几张插图就是企业文化,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一方面是欺骗员工纯真,另一方面是蒙骗社会公众的视线。形式的东西总是不能长久的并且害人害己害企业,在次奉劝企业管理者还是趁早回到求真务实的轨道。

  “执行文化”在日趋被众多企业认同的今天,作为企业的决策群要慎重对待,不可小视。为了企业长足的发展提倡“执行文化”本没有错,关键是如何去做前期准备工作和寻求有效的建设方法,避免以上误区在企业演绎。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