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总关系的微妙变化之二

80酷酷网    80kuku.com

  

  前期我在中人网(后被网友转载到搜狐和阿里巴巴等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与老总关系的微妙变化》(如阅此文,建议先看前帖《我与老总关系的微妙变化》,这样才有连续性)的文章,这是一篇纪实文章,也是一个案例。文章发表后得到很多同行的点评,使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受益良多,也让我进步了不少,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大家对我的指点和帮助,希望我接下来的这篇文章也能得到你们的关注。

  记得我入职本公司没多久,在一次与老总的工作探讨中,就改善工作氛围一事,我以“温水泡青蛙”的事例试以说服他。这个例子很有针对性,我公司缺少的就是迅速反应,很多新进员工入职时很有激情,但慢慢地就被公司的氛围所默化(如有个性不愿被默化的只有选择离职)。不是说:两勤带一懒,懒也会变勤;两懒带一勤,勤也会变懒吗。象公司现在这样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恶性循环”。在公司的老员工中,大都比较“温顺”,好象已经习惯了这种慢节奏,根本就没什么忧患意识,也没有危机感。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不能被卷入这个恶性循环的“漩涡”,我要去改变一些东西,要有所改变先从老板改起,只要老总的观念有所转变,员工这层面还是比较好处理的。

  当然,我这“改变先从老板改起”想法的支撑点就是:一,凭老总的高度,应该知道我这样做的一切都是为公司,要不然我得罪谁不好,为什么要冒“大不讳”去得罪老总啊?公司不是我的,如按现在的工作环境,我会“混”得很轻松。二、在他身边都是说好话的人,少了对他的客观评价,让他一直沉缅在成功的喜悦中,我想成为他的一面“镜子”,让他看清楚自己。三、他表露出来“我不怕别人指出我缺点,也不怕和所有员工争执”的好学上进的理念误导了我。我当时的想法是:提问题如不痛不痒他有时会忽略,也许一针见血让他痛定思痛才能有所改善(当然我也预估过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看来我高估他了),所以很多时候我表现得有点“放肆”。四、他一直不怎么信任人,也知道很多人在他面前不真实,这也是我“直言不讳”的原因。我只希望对他对公司真忠诚和自己个性的率真能取得他的信任,但现在看来我是“愚忠”。五、作为职业经理人,从职业道德或工作能力而言,我必须把我所看到不好的一面阐述出来,这是对我自己,也是对公司的一种负责,从自己的性格而言也不太屑于把不好的事物当成好的去奉承,我不会“拍马溜须”。

  “忠言逆耳,苦口良药”,提些尖锐的问题时,总以为老总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当时本着:就算他暂时不能理解,相信后续他也应该能够明辨是非吧。很多体育明星在取得奥运冠军后,会被胜利冲昏了头,乃至在其它一些小型比赛上被淘汰,原因是什么呢?在取得胜利的时候,就是没人在他们面前说一些“逆耳”的话,使他们迷失了自己。又如在央视“梦想中国”的舞台上,评委孙悦“现身说法”。告诫梦想舞台上的前三强说:“你们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你们是最棒的。记得我在参加青歌赛获得三等奖时,一夜成名所有的荣誉接踵而来,我迷失了自己。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有人在你边上说一些逆耳的话,那是弥足珍贵的。你们(指梦想中国三强)也是,现在要多听逆耳的话才不至于迷失自我”。这虽然不是什么经典名言,但说得很实在。我公司何尚不是这样呢?一路走过来很是顺利,前期的一些管理模式没出什么大的问题,老总便视为是好的方法和制度了。从而忽视了管理的提升,他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没能发现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状态。所以我总在他面前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意在让他能够警觉,从而突破瓶颈。

  在整个过程中,我也预料过事情的后果,但没想到会有这么糟。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我也是唯上司是从,虽然不脱直率的个性,但我沟通时会讲究技巧。因为我以前所遇到的老总都是我认为不值得这样去付出的,说得难听一点,这其实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完全是以一种“出卖”工作的方式在合作,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走出办公区与公司就没任何关联了。而刚开始入职本公司,我真的想有所作为,把很多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来处理(现在想来,也许老总很不爽我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在工作之余,也总会与老总交流一些工作心得与看法,这当然避免不了会有意见分歧和观点不一。但每次固执地坚持我的观点,他都会妥协,表明他很大度,这样让我觉得老总“可塑性”很强,所以更有想改变老总的欲望。就我这次的经历,也许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败笔。也许,我真的不会曲线救国和绵里藏针。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管理模式我还是不太习惯。我并不认为我这“包拯式”的工作方式有什么错,如果真是对企业负责的好老板,应该会很欢迎如我辈性格的员工。细细分析民营企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老总的固有思维太强,员工有意见不敢提,就算提了也如我辈般遭遇,这占了很大的比重。试问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这难道不是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吗?国内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去共同努力的。

  初入公司确实有点太过理想化了,总想高攀与老总做朋友。现实中我们只是雇用关系,老总就是老总,没法做朋友。我在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处处以公司大局为重,可他未必领情,这是目前国内很多民营企业老总的通病。他们强权,没人可以挑战他们的权威。他们很多时候不需要所谓的才华和能力,只要忠诚和顺从就好,而老板就是公司做大的制度和准则,老板是天,就是公司的文化。但很多老总的高度不够,视线不够远,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这就形成对事情的了解相对滞后,对公司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过去,缺少前瞻性。等公司成熟以后,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我公司就是这状况,这难道不是一个瓶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吗?在这过程中我直指问题所在。如果,老总也是外聘人员,我被认为锋芒毕露,在挑战老总的权威,出于职位的稳固排斥倒可以理解。但我们老总是企业主,谁能挑战他的权威啊,他不应该有这想法吧?何况清楚地记得我曾向他说过一句话,“一个企业没谁都可以,就是没老总不可以”,也就是说一个打工者能对你造成什么威胁啊?

  我也不知道与老总的关系是否可能恢复到正常的雇用关系,不奢望恢复到从前般“礼遇”,只要他公平对我,没什么偏见就好。在网上,很多网友说我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再待下去可能会被“炒鱿鱼”。摘录一些,他们的说法大同小异:“你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生涯基本到头了,老板不是那种翻脸无情的人,但你触了他的底线,一次次地挑战了他的权威,剩下的可能是慢慢地把你打入“冷宫”,直至你自动消失在他的视线之中。”也有人说:“你现在保鲜期已过,接下来会慢慢腐烂……”当然也有劝我留下来的朋友说“首先,反省自己,在这种环境绝对是很好的大熔炉,能不能烧出好钢完全在自己,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学习的环境。如果能够重新获得信任,这说明您在人际关系上已经卓越了。”走也有走的理由,留也有留的原因。也许,我对公司的管理和老板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如果说巧言令色或阿谀奉承是职场不败的法宝,那我真的很失败。不得不考虑我在本公司的“生命周期”和“生存土壤”。

  前面被当作“弃婴”般在公司冷落了一段时间,幸好我自己没遗弃自己。我在做薪酬体系,并安排我的两个下属做人事和行政制度。这段时间看似很轻松,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享受”空调,但个中的滋味可有几人知?因为有的是时间,我的薪酬体系做得让自己很是满意,我下属也同样交了一分让我满意的成绩单,但这只仅仅是让我满意的工作而已。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有得到老总的认可才是好的。也许,这段时间老总们都太忙吧,很少见到老总的身影,我想找个机会与老总好好谈谈。

  终于等到老总召见,才有种我还是公司一员的感觉,叫我们(还有两个副总)去他办公室,是为讨论公司集团化管理架构重组一事。老总已经按他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做了一个总架构,总公司与分公司各部门、各职级都在这架构上体现。对下线各区域的分公司进行直线管理,分公司不设总经理,总公司各部门直接管理分公司各部门,所有的决策权在总公司,分公司按指令执行就好。他的理由是这样直线管理叫“扁平化”管理模式,会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从字面上讲是很理想,但很明显不合理。这次我学“乖”了,在老总一番高谈阔论后,我不作任何建议,我知道老总这种做法是“假民主”,与其说他想听取别人的意见,倒不如说他是在显耀自己的成果和功劳。因为他都说这是他考虑了一个多月,再三斟酌才做出来的架构,肯定没什么问题。如果我说:“这样进行远程管理是不现实的、整个架构过于臃肿(总共三百多人的公司,架构上主任以上级的管理职就占了八十多个,有的部门只有两个人也设个经理)”,那不又与他唱反调啦,我现在只能保持沉默。

  我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因为有所顾忌,但两个副总有意见了(他们是以前的分公司老板,现在合并到总公司上班)。他们也同意这样的直线管理(因为他们听老总这样一说,觉得是非常不错,但未能预料到按这架构执行会带来什么样的不适),但就分公司该设什么职位产生了意见分歧。这只是他们之间利益的冲突而已,脱离了设计架构的真正意义。他们的争执相持不下,一时还达不成共识。我只能把头左右摇摆,谁说我都点头。这种没有结果的争论在我们公司太多了,虽然很不习惯,但也只有让自己慢慢适应。

  人都有个共性,那就是在争执的时候,如两人相持不下,总想找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我们几位老总也是如此,一副总说:“我们都不专业,小周(指我)才是专业人士,我们听听他怎么说。”这可把一个“热山芋”扔给了我,当时可真为难,我支持谁都不好使。弄不好,那可不就“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嘛”。所有人的眼光齐刷刷地射向我,都有要我把票投向他的热切期盼。我不能再保持沉默,总得要表态啊。有了前车之鉴,我知道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说我的真实看法的。但我不善于去说一些子虚乌有的事,那样我会心虚,会脸红,会底气不足(这也许就是我职场的瓶颈),当时还真有点骑虎难下。

  为了“曲线救国”,我只有先肯定老总的功劳,说:“老总你的架构做得很全面很细,费了很大的精力在里面。但结合我公司实情,因公司不断在发展、壮大,有些职能部门我们可以放到后续发展中再作补充。比如:我们的管理职暂时不用设那么多,等我们的业务上升后再随业务定。”我接着说:“老总设计的“直线管理”是最好(我心里是说太理想化)的管理模式,但前提我们的管理必须很规范,集团刚成立很多管理细节有待提高,我们只能把它放到后面来规范。因为我们现在还在磨合过程中,如果直线管理会有很多不良反应的。比如:分公司的日常工作谁来安排、协调;分公司的工作谁去监督;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谁去处理等,这些是遥控不到的。”我这一番话下来,没有听到老总“机关枪”式的回扫,说明谋些方面他也认可,最起码他在考虑我所说的问题。

  事情到最后,再争执也不会有个“所以然”出来。他们一至同意让我重新做一架构,但条件被老总限定死了。就是不能违背老总原有架构的“精神”,我只能稍作修改(其实这不叫重做架构,只是为避免争执的一种过度方式),仅把原来的架构一拆为二即可,即把总公司与分公司的架构分开来做。总公司与分公司的架构不在一张纸上体现,表面矛盾也就不那么凸现了,但内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其中一个副总说:“你让人家自己去编写嘛”老总马上反驳说:“他编写也要根据我的意思去编嘛。”“你为什么总要根据你的意思去写呢?”眼看又要闹得不欢而散,我打圆场说:让我先做出来看看吧,然后再讨论啊。

  如果按这样的方式重做架构的话,那很简单,我回办公室后马上把老总做的架构拆分,然后重新组合。不同的是:我用不同的版式做的架构,看起来确实舒服一些。很快我把架构做好了发给老总。心中一直在嘀咕着:老总会不会说我一点都没改变,那还要你做什么呢?幸好,直到下班老总也没有找我去他办公室,我悬着的心才又落到实处。说句实话,我现在还真有点怕老总,以前的理直气壮不知跑那去了。我觉得自己很心虚,因为我现在是在“混日子”过,以前理直气壮,是因为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是两个不同的面。

  第二天一上班,一反常态我被急招去老总办公室,我心中一紧,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什么好事情。从入职到现在,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从来没有被这么急召见过。短短几十米的间距,让我做了很多最坏的打算。伸手敲老总办公室的门时,自己的思绪还没收回来,一声“请进”,把我从猜疑中拉回到现实。“把门关上”老总很严肃,再次把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从没这么严肃过,每次叫去交待工作从没叫过关门啊,一种不祥感油然而生。

  我诚慌诚恐地坐在他对面,他一改以往的快人快语,一、二、三地把工作布置完。然而今天他在电脑键盘上摸索了很久,才打开昨天我发给他的架构图。“你看看你做的架构图,这么大的错误,你自己看看错在那里”老总说。我想不可能啊,那都是按他的意思做的啊,我眼光虽然盯在电脑上,但我思绪没在上面。“我还真看不出来错在那里,请老总明示。”我说。“你如果看不出错在那里,那你更有问题了”老总说,“你看这两个部门,设计部怎么放到生产中心,生产部反而放到了研发中心了”老总接着说:“做人力资源工作的怎么能这样呢?”我一味地说:“我把两个部门给放反了,我错了,我错了……”可我内心确说:就这么芝麻点大的事,搞那么大的场面,可把我给吓坏了。

  这事件后,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自入职到现在,他从没有指出或纠正过我工作上有什么差错,很多时候是我一味地说公司这也不好,那也不对,他归结为公司所有问题都领导(他)的错了。我在想,是否是我平时做工作做得让他无可挑剔,还是他的管理水平有限,真挑不出我什么毛病呢?以至于,他总觉得有种“仰视”我的感觉(管理方面他在我面前真的没自信),今天,他终于发现我工作中有错了,总算可以“俯视”我了。不知这种说法是否能站得住脚,但日常工作中,很多细节他总爱与人较个高低。我觉得这是他欠缺风度的一个地方,你是老板,员工比你强是好事啊,会为你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啊(你根本就没必要怕员工会威胁你的地位嘛),如个个员工都不如你,那公司的前景可想而知了。何况“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也没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啊,用得着去跟自己的员工去争强斗胜吗?但他好胜的性格比一般人要强,不管什么事,总以他自己做的为最好。

  我忽发奇想,为了改善与他的关系,让他不再“仰视”我,我工作中常出点小错,乃至在后续的工作中多人为地出点小错,让他不时地批评批评,也许还真能找回他在我面前的自信,从而改善我们间的关系。真是這样,那就“赛翁失马”咯。

  记得我前篇《我与老总关系的微妙变化》写过,我曾用了很多时间去做的薪酬体系上交后,一直没有回音。我想,就算不用我这体系也应该给我个信息反馈吧。我追问顶头上司副总,副总回答我说还没提交给老总,并说会按排时间进行讨论。但副总喜欢把讨论工作留到5.30分钟下班后讨论,他说这是他的工作方式,因为他这工作方式我刚开始不怎么了解,才有了我与副总之间的第一次工作交流。找完他(副总)的当天下午,因有点事我5.40就下班了,事后才知道副总下班后来找我谈论关于薪酬体系一事,但我已经下班了。

  第二天一上班,顶头上司就叫我过他办公室(他的办公室与我的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并叫我关上门开始训话了:你怎么跑得那么快,我本来想找你讨论一下相关薪酬的事,到你办公室一看,门都锁上了,你走时应该跟我打个招呼嘛。他说话还是很客气,和蔼可亲。我只能说:对不起!这是我的错。因为相互间不是很了解(虽然我们彼此不陌生,但他以前是我司的客户身分,我们的交流也只是“点头之交”而已),我不敢说其他什么,怕说多错多。他接着说:作为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多加加班,我们以前(指分公司他以前的管理模式)都是上班很晚的,我想广州这也可以这样啊,一天八小时根本就做不了什么工作,时间一晃就下班了。你说对吗?我只能违心地说:“对”。但我肯定是有想法的,因为你是老板,我只是个打者,说得难听点,我“出卖”给你的只是八个小时,其他的时间是由我自己支配的,除非你给我相应的加班费,这是我的权利。当然,这番话我没敢说。

  “小周啊”,他开始语重心长了,“你的能力我们都不怀疑,包括李总(另外一个以前的代理商现在的副总)自那次拓展训练后,我们对你都挺有好感的。但总觉得你现在没放开手脚去工作,没在工作状态中,能否说说你的想法吗?”“没有吧,我对工作都是尽心尽责的啊”我警觉地说,“也许有可能是我近期学习比较紧,有点彼劳吧,但我会尽快调整,不会影响工作的。”“哦,对了,你在考MBA,十月分毕业对吧?……”他的其它祝福的话也就不便多说了,但我知道他想与我建立好的一种工作关系。坦白地说,我对他的背景还是有所了解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那种“经验型”的管理人员,理论知识缺乏,所以需要和我“知识型”的相互补充。他这话倒是很诚恳,说的也是实话。

  通过交流似乎还有一些话可说,我想通过他(副总)传话,虽然,我也知道他在老总面前说话没什么份量(因为老总是不会轻易放权给任何人的),但最起码好过我自己去跟老总说。我说:“转眼到公司已经快半年了,但我入职时谈过的相关事项你还不知道,作为你的下属,我认为有必要跟你说说”我迟疑了一会接着说,“我入职时因为还在读书,所以需要多二天假期(一般一月休四天,但我有两个星期六要上课)。当时跟我谈工资的人说,等我毕业正常上班后再作薪资调整,我现在快毕业了,到时工资不知是否能调整,如不能调整的话,那我照常休六天了。”我觉得这很正常,我七月份转正时没加工资,是因为我每月比一般人多休了两天假,换句话说,如不调整工资我可以照样休六天嘛。他很认真地记录了我的情况,并说:“这就是你的一个心理障碍嘛,难怪你工作总是不急不缓”我说:“这只是一小部分,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过后你会慢慢了解的”

  跟我们副总提加薪的事有很久一些时日了,到今天依然音信全无,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对此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我估计,到我毕业时,他们有可能会否定当初谈定的一切。因我入职时与我谈工资的是财务部的一个负责人,因上次查税,他至今都没回过公司,但前几天公司又入职了一位财务经理,很明显,前面那财务部负责人被“冷藏”了。我现在这种状况,他们到时完全可以说:我们并不知道这么回事啊,这样一推不就干干净净了吗。公司在这方面我真的没信心。就说那财务负责人吧,发生这样的事,对于人家的去留应给一个合理的说法吧。而公司所做的安抚是:现正是查税的紧急关头,你先在家休息段时间,等风头过后再从长计议吧,难道我的为人你还信不过?这是老总亲自向人家说的话。他几次打电话给我,问公司到底把他怎么样处理,我不知该怎么回答。虽然,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怎么回事,但大部分人还是在猜疑中。到今天,事情也许比较明朗化了,当事人也许还蒙在鼓里。

  前些日子,我那两个下属转正,我给他们调薪的幅度比较大。说句实话,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心态,我心虚,所以不敢直接面对老总,而是把转正申请表给了我的顶头上司。我这样做即在情理之中,也在情理之外。情理中是因为,他是我顶头上司,我所有的工作是该向他汇报。情理外的是:老总明确说过,没正式宣布前,所有的工作还是按原来的模式进行,也就是说我该直接向老总汇报工作。现在公司这种状况,还真的有点乱,多头领导更明显。三个老总都能直接向我交待工作,比如负责营销的副总,他也时不时交一些工作给我做,为了挽回在公司的劣势,谁的工作我都不敢怠慢。因为我已经得罪了老总,现在谁都不能再得罪了,幸好,其它两位老总对我的评价还不错。

  把两下属的转正报告递上去后,我还以为又是无言的结局呢。我也知道完全批下来是不可能的,能打个五折就不错了。事过几日,老总叫我去他办公室,一是说薪酬体系一事,一是说我下属转正一事。我知道他肯定又没看我那体系,他告诉我的信息是×××公司的薪酬体系很全面,我们就用他们那模式吧,我们做的薪酬太低,没有竞争力。记得当初他要我做薪酬体系时,明确地告诉我:把×××公司的薪酬标准降低两个等级作为我公司的标准,我按他的要求做出来后,又是劳而无功,我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关于我下属转正,他倒是很爽快地批了,这是他工作随意的特性,只要他心情好,他就不会去考虑事物的合理性。

  老总把我下属的转正申请表给我时,并顺手把那总助的转正申请表也给了我,并说:对于员工转正,薪资调整的合理性你要去权衡。但是,那总助的转正申请表是直接交给老总的,老总今天交给我去办理,这是不符合流程的,也是他工作太过随意的又一表现。给不给那总助调薪让我去权衡,某种意义上说,他是给了我很大的一个权限。我跟那总助本来就有很大的不愉快(祥细情况请阅读我前面发表的《昔日的下属今日的“上司”我该怎么面对》),他是故意考验我的大度?我接过申请表当时还真有种:你再狡猾今天还不又落在我手上的感觉,我当时真想一分钱都不加给他。但过后一想,我不能公报私仇,这不是君子所为,就算他曾经算计过我,我大人有大量,不跟他一般计较。

  回到我办公室,我把那总助叫过来跟他进行转正面谈。发生前面的事,他自己也不好意思面对我,每次在办公区遇上,他总是很尴尬地回避。我本着自己“大肚能容”之大将风度跟他说,你的转正得到批准,并给你加薪500元,希望你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也不知他是出于什么心态,对我说一些“交心”的话。因我两个下属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他把他听到我下属在背后发的牢骚说给我听,当然还有一些他从老总那听来的其他一些信息。他的言下之意是说我太直了,这样在职场是不好的,他间接地说他工作的“不露声色”,好象很有成就感。话说回来,他的阴沉确实是我应该学习的地方。但不管他怎样去作努力,我只能把他列入“另类”,他不是我结交的类型,某些方面我看不起他。

  近来公司发生了很多事,公司气氛很是沉闷。我跟老总提议,希望搞个什么小活动来活跃一下。其实,我们老总在很多时候也是“童心未泯”,他也爱玩,而且要玩得开心、尽兴。搞活动的提议很快得到批准,老总要我统筹、策划。我们就进行第一届公司杯羽毛球赛吧,这是公司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文体活动,做预算时只预了六百元钱,不敢预太多。一是,从成本着想,太多怕老总不批;二是,不知效果怎样,到时会不会被视为浪费钱。

  所有活动事宜筹备得比较妥当,没什么意外,活动如期举行。公司的几个老总都报名参赛,老总显示得很活跃。公司组织活动,老总勇跃参加是好事,但老总喜欢与员工去争胜负,这有点煞风景(因为公司员工知道老总的性格,肯定会让球的,这样就失去了比赛的意义了)。这场赛事中,老总争强好胜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其它副总赢球,他会说那是别人让的。而他自己赢球,便说是实力的见证。他这话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真实成分无从考量。他是老总,只要他高兴,怎么说都行啊。比赛进行到一半,也就是到半决赛时,有一场是我VS他,我早已做出为讨他高兴的决定,输球不算什么,重在参与嘛。我与老总的较量中,要让输球没有破绽还真不易,我败下阵,老总果然很开心。

  本来我安排一天的赛事,老总找我去说,能否把决赛放到下周再举行,因为大家都很累了。这倒是好提议,但为什么不在活动前给我充足的时间去计划呢?抛开破坏游戏规则不说,但也应该考虑到费用的限制吧。很无奈,我说:行是行,但就是费用已经全部投入进去了。他说:那就追加吧,把奖品也搞丰厚点,要不然员工会说公司小气呢。接着他又说:以后每个月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费用可提高至1500元,包括这次。从他的情绪中,我能感觉到他今天玩得很开心,很尽兴,所以他还希望有下一次。

  我们重新置办奖品,并安排决赛事宜。到决赛那天,老总打入了四强,并角逐冠、亚、季军,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应该退出,难道,堂堂的老总也是为拿奖而参赛吗?就算拿了冠军颁奖给他有意义吗?赛事进行到一半,老总又来找我说,我们进行一场复活赛,让其他队员(比如让球输给老总和副总的队员)重新可以有比赛的机会。他总是很随意地去破坏游戏规则,一切按他自己的意愿去处事。他没考虑到我们场地租用的时间限制,和赛事相关事宜的衔接性。但又不得不考虑他的提议,只有作最坏的延时打算了。他这样的工作方式总让人手足无措,再周密的计划都白搭,因为始终是跟不上变化的。

  比赛到最后,老总越打越有劲,还没有下的意思。我认为没必要这样,作为裁判的我,看来要使用一些“特权”来平和这场比赛了。我可以吹“黑哨”嘛,但又不能太明显。虽然,老总他不懂羽毛球比赛规则,但还是有其他人在看。为了对所有参赛的员工公平点,也为了让老总出足“风头”,最后我把老总的这场比赛以平局结束。比赛圆满结束,颁奖时我让老总很出彩,又是让他颁奖,又是让他在奖品上签名。看得出他很高兴,最后他在总结上说感谢我们部门,能得到老总的肯定,这就够了。

  近段时间以来,公司人员流动较大。当然,营运中心副总刚上任,是该烧“三把火”,要不然不能树威。对于激活公司工作氛围来讲,这也许是件好事。打破以前从不“炒人”的惯例,连续解雇了几个人,有可能会让一些“混”的员工有危机感,从而努力工作。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一个期望,实际工作中负面影响还是有的。这期间,也有几位员工受到影响辞职了。这也是不正常的,但又不是我所能掌控得到的。如果这样下去,我不得不为公司担忧。因为公司现在“炒人”,不是按优胜劣汰机制,完全是凭个人的喜好。“炒人”的标准不是以能力论,是建立在员工对主管关系的好与坏上,我现在的处境也只能是静观其变。在这种机制下被“炒”的员工,肯定有很多矛盾在里面。如果员工上劳动部门投诉,就会招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麻烦。就公司现在的状况,查税还没有一个处理结果,再惹劳务纠纷,这样想起来就可怕了。公司在防患意识上不强,这所说的并非危言耸听。

  前两天有几个辞职人员来找我聊天,他们道出了太多的无奈。我也听得出他们其实也不想走,但他们的上进迫于他们离开。公司现在这种情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我,这是种悲哀。我知道他们离职来找我聊的目的,但我无能为力去帮到他们,每走一个人我都要自责一次,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记得有个很资深的员工在跟我聊时的一番话:“我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多,从没向公司要求过什么,从入公司一年时工作的充满激情,到第二年工作的平平淡淡,现在我好象麻木了,对工作提不起兴趣了”。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公司好象再没供他发挥的空间了,他感觉到公司很压抑,想换个工作环境透透气。他说:“这三年多来,就我这工作岗位(比较敏感也可说是灰色收入较多的岗位),在我手上过的款项有几千万之多,但我到今天依然两袖清风。现在看来,我只是愚忠”。一句“愚忠”道出的是一个“老黄牛”般的残酷现实。我不知该怎么劝解他,但他倒一语道破“天机”说:“你不用安慰我了,我倒想为你打抱不平……”非常感谢他对我的“抱不平”,但我在想:网上不是大部分人说我科学有余,艺术不足吗?如如今处境的我也许不叫“冤”吧?那是前面的因,才有我现在的果。

  十月份对我来讲会有很多的惊喜,我个人的不讲,就公司而言,十月份我会很忙的。公司十月份有个很大型的订货会;十月份公司会对全国各地,五百多家的加盟商进行一次一次拓展培训;十月份公司集团注册成立;十月份就近期“庆国庆、迎中秋”联欢文艺晚会的统筹、策划和组织、实话工作。十月份……(未完待续)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