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职场中的“软刀子”

80酷酷网    80kuku.com

  

  “xx不服上司不满领导”“他其实对这行一窍不通”……办公室里时常会飘出这样的“小道消息”,让背负流言的人心绪烦乱。近日美国一家网上评估公司公布“办公室恶习排行榜”,飞短流长被评为头等恶习。

  流言是职场中的“软刀子”,恶化了上班族的工作情绪。当你不小心被飞短流长“击中”,会如何应对?

  流言止于智者?

  薇薇(部门经理)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就避不开流言。而在所有流言中,香艳的绯闻往往传播得最快,也最容易被放大、扭曲。

  不幸的是,自从一天上班途中搭了副总的顺风车,我就被扯进了这类最糟糕的流言。

  平心而论,我算得上漂亮,工作也勤奋,不仅副总,其他领导对我也挺满意。所以,进公司后一直顺风顺水,25岁就坐上了部门经理的位子。我知道,有人不服,特别在和我同年或者略早一两年进公司的同龄人中,嫉妒我的大有人在。密友告诉我,其他部门的一次聚餐会上,另一个美女就借着酒劲,半真半假地向老总发嗲:“薇薇,她凭什么啊?我哪点比她差了?”有人探听我是否有什么背景;也有人揣测:我往领导的办公室跑时,指不定在背后捅了别人几刀。

  不过我并不在意——我就是我,我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无需表白或者刻意去证明什么。

  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想得那么简单。自从搭车事件发生后,(是的,这件小事已经上升到了“事件”的程度,因为,我事后知道,这个消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通过电话、短信、MSN等形式,传遍公司上下,连续几天成为最热门话题)。人们似乎终于明白了:我,一个年轻姑娘,为什么能在短短时间里爬得这么快?

  从密友口中,我渐渐听到了各种“版本”:我在面试时和副总交射出电光火石般的眼神对视,副总如何坚持录用我,之后我又如何借汇报工作之名频繁出入他的办公室,在年会聚餐上如何互相敬酒眉来眼去,在会议上如何力排众议支持对方的提议,在集体旅游中如何伺机落后结伴而行,最终如何成功勾搭,并获得副总的倾力相助……

  其细节之具体,想象力之丰富,简直连我自己也差点“信以为真”!难怪密友竟怪我不该瞒着她与已有家室的副总交往。呜呼,真是百口莫辩。

  我最初相信,流言,必能止于智者。于是,更加卖力工作,也避免与副总的单独接触。然而,这被解读为刻意避嫌,不仅没人相信,最后,就连大老板也怀疑我的所谓工作成绩都是副总偏袒吹出来的,犹豫是否还该对我委以重任。副总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随意地与我相处,变得拘谨和慎重。总之,我周围的气氛变得压抑,再也不是我曾经热爱过的那个团队了。

  就像很多绯闻事件的女主角一样,最终,我只能黯然辞职。既然我无法改变他们,无法改变流言,只能用我的离去让流言画上句号。虽然,逃避的做法不符合我的性格,但是,要改变环境,真的比改变自己,更难。

  没法求证,没必要求证

  燕萍(人力资源)

  “流言蜚语”真不是一个好词。字面的解释是这样的:“流言”指没有根据的话:“蜚语”,义同“流言”,指背后散布的带有污蔑、诽谤性的话。

  既是没有根据的话,为什么要传来传去?职场上偏偏就有这样的人,特别喜欢说张家短、李家长。

  “流言”的传播靠两种人。一是“流言”制造者。这种人心态极不平衡,自己不努力工作,还嫉妒别人晋升比自己快,奖金比自己多。于是千方百计地算计别人:哪个女同事和男上司说话略带点“轻浮”,就说人家想“勾引领导”;和男上司行为略带点“夸张”,就说成“有不正当关系”。

  二是“流言”散布者,这类人可以是说职场的“隐形杀手”,最喜欢将听来的流言加上“佐料”,再四处张扬,原本没有的事情也变成有了,其嘴巴掠过之处,一片狼藉,受害者遍体鳞伤。

  也许因为职业关系,通常这类的流言,传到我们人力资源部,就好像进了回收站——只进不出。因为公司里形形色色的流言传来时,“说话者”都抱着同样一个目的——求证事实。身为人力资源主管的我,这时做任何表态,都会增加流言的杀伤力,到最后会变成“是人事部某某人说的”,那就麻烦大了。

  其实,各种流言传到我们这里,同一件事往往有好几个版本,有时还真无法判断其真伪。所以,更不能去“传”了,这也是我的职业道德和做人准则所要求的。

  我曾经碰到过一件事:某部门一位领导离职时,和我说了很多关于我部门另一同事Sunny的传闻,她说这是临走前对我的“好言相告”。当时,Sunny在我心中的形象,真的是“一落千丈”,我一度讨厌她到极点。不过,平时的Sunny在我看来,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同事呀,难道是“人心隔肚皮”?后来,我反复推敲那位离职领导的话,联想起她们曾在工作上有过冲突,才觉得那些话是有“水分”的。

  我想,她的“忠告”,我没有办法求证,也没有必要求证,既然如此,就当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现在,我和Sunny的感情一直很好,没有因为那无聊的流言失去一个很好的同事。

  大声对“流言门”说“不”

  马廷刚(记者)

  “你知道他为什么提拔得这么快?老总的女儿向他抛绣球了!”在我踏入职场第3年的时候,我遭遇了差点让我崩溃的“流言门”。

  当流言在它所能及的范围内流传时,我还懵然无知,依然以笑脸面对每个传播和接纳流言的人。

  终于流言也传入我的耳中,顿时如五雷轰顶。与同进单位的同事相比,我提拔得快,这是事实。但说老总有意让我当乘龙快婿,却不是事实。我与领导的女儿是有过交往,但只是探讨过几次聂绀弩的杂文,而她早已心有所属。老总欣赏我,是因为我的职业表现比较突出——我是公认的报社第一快手,我的性格也非常随和,人缘不错,这个事实,为什么没人提起?

  沉默还是反抗?我也发出了哈姆雷特式的自问。我不想任流言泛滥,不想成为别人的笑柄。于是,我选择了大声说“不”。

  在每周一次的业务晨会上,当老总和部主任讲完之后,我站了起来,面对不同的眼神,要求说几句话。我把自己听到流言后的郁闷和盘托出,说:“我原可以选择沉默,因为沉默是金,但我不想这么做。并不是为自己‘漂白’什么,我只想说,我做好了份内的工作,我想做个善良的好人。如果我获得一些荣誉或职位,那是上级对我工作和做人的肯定。我真诚地欢迎大家指导我的工作,但最好是以公开和公正的方式!”

  众人鸦雀无声,似乎没有想到我会以这种方式来反击流言。随后响起一阵掌声,有人喝采道:“是条汉子!”老总也幽默地说:“我可不想让我的女儿违反《婚姻法》!”

  举座哄堂大笑!

  一个恶臭的闷屁

  悠悠(学报编辑)

  “办公室恶习排行榜”,读了令人为之一乐。原来,在美国也有在办公室内传播流言蜚语之辈!而一向给人印象是阳光豁达潇洒自在自信的美国人,居然也怕这一阴招。

  办公室里的飞短流长,许多白领身陷困扰,视之为“软刀子”“冷暴力”。

  其实,这是上班那点事中的一点“屎”,“耳屎”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

  如我这般五十上下年纪的人,大多吃过背后人说人的苦头,上海话叫做“吃轧头”。小到家事琐事,大到政治生活,流言经常如影随形地跟随。依我看,今日的小白领应该庆幸: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好日子。尽管数千年遗传的传布流言蜚语的恶习依旧,但是比起“文革”时代,如今的人言已经不那么可畏,谣言已不足以杀人。

  办公室内的流言蜚语未必全是恶意——这是我给现在白领们的宽慰话。邻家小女在家常常唉声叹气,说是又被人向领导报告什么什么了。我帮她分析,打小报告者只是一时业绩下降使出“绊马索”,希望你跑得与她一样慢,这未必给你带来多少凶险。5000米中长跑比赛中不是也有这种损招么?踩你鞋后跟或推你一把,见怪别怪。

  办公室内的流言蜚语,有时会来自好朋友,许多小白领为“被背叛”而痛苦。我的建议是:在一起喝过几次小酒,或到有山水处拍过几张合影的朋友,千万别当成了肝胆知己。喜欢显摆或是喜欢让老板知道自己业绩的心态,也许会让你的“朋友”有意无意地打些小报告以抬举自己,这是人性的弱点,可以理解。

  传播学研究发现,你不喜欢传递信息给老板,而有人喜欢,这样会形成信息传递的偏颇。或者,你也打小报告加入传播?或者,你泰然处之听之任之?大家都以为混在大多数中便是“有团队精神”。于是,普通的喜欢躲在人群中的人,会找出一个有弱点的人来当众矢之的——只要这个人不是自己。

  许多年前,我因为没有船票回家而踯躅在南京下关码头。连夜在窗口排队买票的人挤在一起,难免说些粗话、荤话,还有放屁打嗝的。半夜时,闹烘烘的人群中冒出一个恶臭的闷屁,大家哗然。一直在人群中显得能说会道的“带头大哥”,大声咒骂“放这个臭屁的人要断子绝孙”,还有其他更不堪入耳的下流话。此时,众人个个故作暴笑状附和,唯恐自己被人怀疑是放此屁者。

  当时的集体无意识境况,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市井粗人以骂街来抱团和自保,而办公室内的“细人”,则是以流言来将某人“革除”出同类。因此,团队精神不是抱团。与其挤在售票窗口前的那个“团队”中,不如退身而出。也许你会被误以为是放过一个臭屁的人,可习惯孤独、享受孤独也是一种境界。

  上班那点事中,被飞短流长击中一下,甚至连杯水风波都算不上,权当挠痒痒吧。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过自己的日子,走自己的路;游自己的山水,看自己的风景。世界很大,乐子真多。

  不听  不信  不传

  王传海(HR)

  在英语中,流言与谣言多用“rumor”这个词,《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指出,流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辞源》中这样解释:流言,散播没有根据的话。

  一些Bie有用心的人,会散布谣言来诋毁他人。对此,有人置之不理,听之任之,信奉身正不怕影子歪,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也有人针锋相对,与传言者当面对质,你让我出丑,我就让你下不了台;还有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造我的谣,我也给你编一段故事。

  我信奉的,是攻其破绽,“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给流言散播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单位里的中层干部L君,被谣传“学历是假的,小学都没有毕业,认为1/2加1/3等于2/5”。当公司有一项目要建一个复杂数据模型时,一些硕士生、本科生束手无策,L君却独自完成了模型设计,得到上司的认可。谣言不攻自破。

  聪明能干的女秘书Vivian颇得领导赏识,30多岁尚未谈婚论嫁,出色的工作业绩和外表,常常让女性同事暗暗妒嫉。一次有事外出一星期,竟被谣传是去“打胎”。当她回来时,适逢公司举行800米跑步比赛,人家精神抖擞拿下第一名,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顿时语塞……

  流言止于智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不听不信不传,为他人和自己创造一个清净的工作环境。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