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原乡人生存实录:心在哪里?竞争力在哪里?

80酷酷网    80kuku.com

  

  开篇

  如果有人问你,你的故乡是哪里?是生你的源头,还是你大半辈子追求理想为之奋斗的地方?

  城市在变迁,家在移动,人人都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当小区域的变迁扩大为大区域的变迁,也即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流动时,留在我们脑海里的故乡定义也处于变异当中。

   事业和感情,是定义新故乡的两大指标。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为之努力奋争的无非就是事业和感情。

  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竞争力在哪里,你的故乡就在哪里。两者兼得自然皆大欢喜,当鱼和熊掌无法兼得时,你就必须在心里进行自我权衡,究竟哪一样对自己而言更为重要,事业还是感情?以此作为判断行进方向、城市选择的指标。

  有故事说,两个中国人看世界杯足球赛,一位在英国留过学,一位在法国留过学,他们支持的球队几乎可以肯定是按这样的顺序排列:中国、英国,中国、法国。他们不自觉地转移或至少部分地转移了自己的故乡。有人喜欢说第二故乡、第三故乡,他们现在对故乡的选择也许就是自己终老于斯的地方,也许就是他们后代的故乡。

  游子停留下来便不再是游子,他们心里都有自己的故乡。

   所以,不管你在哪里生活,学着热爱它吧。苏东坡有名句曰:此心安处是故乡。当然,再往前追究,这个意思唐朝的白居易就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可见古人已经看得很开了,所谓四海为家。我们又何必拘泥于身在何处,家在何方呢?

  故乡,可以像人一样漂泊。

  新故乡倔起

  ——造就新故乡五大原由

  中国的农耕民族对土地有一种本能的膜拜。故乡、故土,历来系着游子的心,真是悠悠万事,惟此为念。徐霞客的生命只有短促的五十六年,从万历三十五年泛舟太湖开始,尤其是他母亲天启五年去世以后,他风餐露宿,百折不回,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直到崇祯十三年夏天,他患了重病,“双脚不良于行”,才停止了倔强的行走。可是他并没有停留在任何一处令他激动不已的山川湖泊,他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常州。乡愁如小溪,长得流也流不完;乡思似晚霞,浓得化也化不开。

  徐霞客是一种古代式的故乡恋。然而,放眼全球,各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大流动以及界限的日益模糊,导致吻合现代白领生活价值趋势的故乡定义已在不知不觉中百转千回了一遍。

  「故乡」(名词) 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家乡;老家。偏正式:故乡。

  按照《辞海》列出的定义,显然在某个城市居住的期限长于你生长的地方,即可算你的故乡。由此,我们掘弃传统故乡的概念,引申出对于故乡的重新定义:你的事业和感情所在地,即是真正的故乡所在。

   世界:界限的模糊

  走到异乡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也有各种各样的境遇。到了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游子和异地人的概念淡薄了,生在哪里、长在哪里和生活在哪里,缺少了从前那种必然的联系。现代生活变数无穷,四处奔走的概率极大。“父母在,不远游”的人越来越少,“此间乐,不思蜀”的人越来越多。把目光放远一点,开阔一点,就会发现国际间的人员流动越来越自由,各国之间的界限感觉越来越淡薄。在欧洲,国家的版图普遍较小,国与国之间免除签证的很多,连货币也统一为欧元。驾一部汽车,可以在欧洲大陆的不同国家之间自由穿梭。全世界范围来看,移民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城市:文化的融合

  从古到今,漂泊似乎都有些被逼迫的成分在里面。一个有活力的地方,总是张开宽大的襟怀,拥抱别处健步而来的游子。当然,它也送走踌躇满志的行者,接纳疲倦远归的游子。这是一种美德,一种底蕴,一种血液的流动,一种生命的凝聚。多元文化如茂盛的野藤,穿插攀援,盘根错节,拢也拢不住地顽强生长。

   爱德华。W.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说:“大多数人主要知道一个文化、一个环境、一个家,流亡者至少知道两个;这个多重视野产生一种觉知:觉知同时并存的面向……”双重的文化背景、双重的价值取向既让漂泊者疲于应付,又让他们获得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在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他们又情不自禁地用故乡的民族主义寻找更多的庇护和温暖。

  远来的游子,找到一片可以繁衍生息的土地,带来自己的文化,融入当地的习俗,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时,一方人与一方水土的概念也会日渐淡薄。当自己认同的文化在何处生根时,何处就是自己的故乡。

  企业:异地化需求

  中国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大量的外资企业争先恐后涌进中国,中国本地国际化集团的崛起,对人才的需求进入了一种渴求的状态。在这种态势下,如果其人才空缺仅仅依靠本地人才的填补,远远无法达标。

  企业求贤若渴,纷纷重金网罗异地人才,百万年薪聘请高管,十万年薪只求一技术人才,解决户口和房子之类诱人的启事频频现于社会上。企业的观念在改变,一将难求,只要你的核心竞争力为他们所需,无所谓本地与异地的概念,人才无边界。以往招聘条件中要求本地户口类的条件少之又少。甚至很多企业更愿意招引异地人才,异地人才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单打独斗,他们的职业目标更明确,他们的斗志更旺盛,他们的动力来源马力更足。也因此,企业更愿意用这些一无所有的职业人,在把工作作为生命中最重要之元素时,所得回报也更为丰厚。我们所看到的成功人士,他的事业地往往不是生于斯的地方,而是老于斯的地方,事业扎根之地,感情、生活自然也会随之形成一个圈。

  人才:流动更增金

   国内的人才流动似乎呈现出一种不成定律的趋势。从地域上来说,即从北方或西部某些城市往南方沿海城市迁移;从区域经济环境来说,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城市迁移;从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来说,从本身专业以及兴趣出发,来选择适合个人从事行业及兴趣发展的城市;从职业人自我理想来说,选择与本我个性相符合的城市,比如从事IT业,有可能还是会选择北京;喜欢从商广州也许是最佳选择;而喜欢浓郁经济气氛且快节奏,则首选上海;崇尚休闲度日,杭州、四川都是不错的地方。

  选择异地城市作为理想故乡,自然有着比较过后与原来故乡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一般人才流动,都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增值。薪金待遇、理想职业、居住环境、感情归宿、人文气息,总有其中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收获。

  中国有句俗话:树挪死,人挪活。当然,这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漂泊的人,有成功的,就有潦倒的。衣锦还乡的固然不在少数,无颜回国见江东父老的也大有人在。然而不管对什么人,生长的老家都会越来越遥远,慢慢变得像一柱不能触摸的图腾。

  政策:迁移便利性

  为鼓励各地人才流动以达到更好的互补,政府顺势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除我们常见的各城市为引人才创造的种种有利条件以外,各经济繁荣城市之间也在不断加强这种互补的政策扶持。

   最近新出台一个苏、沪、杭三地互认职称、统一考试标准、求职“一网通”等措施,为三地人才的流动增设了一辆直通车。今后,上海的高级工程师到杭州工作,将不再复审或复评其职称。对经人事行政部门核准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省辖市人事行政部门或省业务主管部门核准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予以互认,不再实行复审、复评或确认。上海人事局专业技术处处长陈皓说,职称通常反映人才的资质,由于国家具有统一标准,今后两地人才无差别,由于人才的大量流动,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之间将迈向“零障碍”交流。

   职场原乡人访谈篇

  在现今中国的各大城市中,有无数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事业、理想或爱人,离开自己的故乡,走到一个地方,开辟出新的天空,也为自己创作出另一个故乡的所在。他们漂移的理由都有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如今的他们,人处于新的故乡,又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们寻找了六位职场原乡人,他们分别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宁等城市作为他们新的故乡所在。因为在那里,蕴藏着他们的理想、事业乃至爱情。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经历与想法。

   故乡漂移: 山东——北京

   北    京: 我的事业发源地

  口 述 者: 路志涛。男,29岁。

  山东人。MBA在读。

  现为北京美斯特公司

   工程部项目经理。

  漂移原因: 寻找理想中的事业。

  看起来柔弱的李敏,选择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只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逃避。三年的感情,遭遇残酷的现实,脆弱而不堪一击,没有任何预兆,两个人的世界中忽然就剩下她孤伶伶地一个人,每每走过一个熟悉的环境,李敏脑子里总会不自然地浮起两个人的影子。时隔半年,她依然在迷离的生活幻觉中游荡。有一天,她忽然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即使不疯也会沉沦。于是,她选择离开。

  “去上海,并没有经过多么周密的思考,只是因为这是第一个闪过我脑海的城市。区别于四川的安逸和休闲,上海的繁华、热闹、喧嚣以及走在人群中的陌然认知感将会是医治我的良药。”这是李敏选择上海的初衷。于是,通过网络,李敏联系上一个暂时住所,收拾起简单的行装,告别父亲的不安和母亲默默的眼泪,踏上开往上海的列车。

   坐在上海的出租车里,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陌生,异乡的感觉扑面而来,在让李敏彷徨的同时也唤起了她血液中久违的激情。广告业出身的她,感觉感性和灵气似乎又慢慢注入了身躯,对这一切的新奇给了她一种凤凰涅磐后重生的感觉。

  然而,娇柔的李敏终究躲不开女孩子天生的依赖心理,初到上海,她常常会有种无所依靠的感觉。像一叶终日在这座广阔城市大海上的浮萍,一无所有让李敏没有丝毫的安全感。这种阴暗的感觉一直持续到她遇到徐兵。

  “曾经听说,上海是一个培育爱情的好地方,我将信将疑,十里洋场,能培育出怎样的爱情?现在,我相信了。”李敏幸福地笑着。徐兵如一缕阳光在不经意间透过层层障碍照志涛从山东一个小县城来到北京,完全是受明确目标和不羁野心的驱使。或许早在很久以前,在他潜意识里就隐藏着这种念头:山东,这个祖辈相传的地方,不会是一辈子待的地方,理想在远方,最终的落脚点也在远方。

  志涛坦言,脑子中那些胡蹦乱窜的想法也许是基于个性中的不安分因素,自己似乎天生就不是一个甘于平庸和按部就班生活的人,视野的扩展线和很多激情般的斗志是他的父辈所不可理解也不为接受的。这也正常,在那个小县城,一切都是约定俗成,传统行业,父业子承,稍微有些不合规矩的行为都会被传为“神经病”。志涛当时自我嘲讽,自己是逃不掉荣膺“神经病”这个称号了。

  “当我的容忍限度超出一定界线时,我的想法付诸行动了。在我做出放弃朋友、家人眼中的金饭碗这个‘傻瓜’似的举措一瞬间,一种突然间的轻松震得我自己也目瞪口呆。也许我就不该在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遵从父母的意愿回到这个小县城,过了三年安逸却一无所获的警察生活。”志涛说道。

  然而,很快志涛就推翻了自己这个错误的想法,三年的警察生涯不知不觉为今后的道路做了铺垫,灵活、坚韧、毅力、爱拼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的个性。而且本着对计算机业的热爱,在工作之余,志涛还义务承担起了机关里所有计算机维修和网路铺设方面的活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加上机关工作不错的收入、大量的闲置时间,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些都为他顺利进入IT这个风起云涌的行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怀着满腔的热情,提着简单的行李,站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志涛也一度产生了茫然,虽然为自己设定了大方向,但志涛几乎没有考虑过该怎么走这个被提上现实层面、具体而紧迫的问题。恍然间,拨通一个在北京的同学的手机,等了足足三个小时,才见到那个好久不见的熟悉身影。由此,奠定了志涛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北京够大,够折腾,够容纳一个远方人,这是一个适合生存的地方,所有的茫然和懦弱都被胸腔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于瞬间击散。

  上苍的眷顾让志涛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在行内一家有相当知名度的IT软件公司担任技术支持。为了珍惜这个机会,除了吃饭、睡觉,志涛所有的时间都在尽己所能的工作着,且乐此不疲。一年后,专业技术得到飞速提升的过程中,和他手头一个项目合作的美资厂商伸出了橄榄枝,两相比较后,在原公司交接完一切事务后,志涛跳槽到了目前工作的这家公司。美资公司的工作氛围、人性化的管理,正合他的脾气。志涛毫无保留的奉献着自己积累多年的学识、经验和能力,同时,他也得到了丰富的回报,每实现一个目标后令人喜悦的成就感让志涛总是保持着旺盛的工作动力。

  一年前,志涛报考了在职MBA,顺利得到录取。“现在,我边工作边充电,对自己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能清楚地看到前面的道路,我想我会更坚定的走下去。”志涛笑了笑,自信地回答。

  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收获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漂移感悟:“在北京的三年,我学到了在山东那个小县城八年、十年也学不到的东西,经历了我的父辈做梦也想象不到的经历,我觉得这也是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一个表现,是北京给予了我这一切。北京对于我,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到现在那份再也离不开的情怀,一切都发生的那么自然而亲切。再过段日子,事业完全稳定下来,我就预算买房,把父母从那个小县城接来北京,尝试一下与以往日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北京,也许注定要成为我生命中真正的故乡。”

  故乡漂移: 四川—— 上海

  上    海: 爱情“滋生”的温床

  口 述 者: 李敏。女,28岁。

   四川成都人。本科学历。

  现为上海华裔广告公司

   策划部总监。

  漂移原因: 治疗感情失败所带来的心理创伤。

   到了李敏脆弱的心田,让她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热情,对爱情的憧憬。虽然他仅仅是李敏现在所在公司的一个普通创意人,但他具备一个上海男人的特质:温柔体贴。“他可以非常自然的系上围裙为我做饭,会在某个让我愁眉不展的雨天戏法般的变出一把雨伞,会在我心情低落时真诚而毫无怨言的陪我逛街购物,这种细腻和实在是我从未体验过的。”面对真诚的李敏,对这一切感到无法拒绝,过去的终将成为历史,把握现在才是智者所为。徐兵无意中的这句话让李敏最终走出了笼罩在身上一年多的阴影,岁月已经过滤掉了所有难受的感觉,剩下的就是上海冬天午后透过玻璃窗温暖的阳光。

  来上海到现在,李敏一直没有更换工作单位,虽然其间不乏很多好机会的光顾。或许在别人眼中,广告公司永远是风头出尽,好事占尽,广告人24小时光鲜动人,各种创意、思想随时随地突现,出入在高档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商务会所,应该会没有那么多烦忧了,李敏却丝毫没有类似感觉,她坦言自己不是事业型的女人。和徐兵在一起工作的日子是最快乐的,两个人互帮互助、和乐融融对李敏来说比事业上的拼搏更重要。

   普通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对这一点,她俩达成了共识。去年,俩人合资买了一辆POLO,周末去郊外放放风,或是来一次市区大环游,都能让李敏开心好久。

   漂移感悟:“一晃,上海时光过去两年半,我也即将走入婚姻的殿堂。我幸庆自己来上海的决定,幸庆遇到徐兵。上海对我来说,早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而是我将交付下半生的故乡,我掘弃了四川人在上海即为外地人的概念,因为在我的身体处于漂泊状态时,我的灵魂却终于找到了一个住所,这个住所即是我的真正故乡。”

  故乡漂移: 杭州——广州

  广    州: 我的竞争力所在

  口 述 者: 张禹。男,28岁。

    杭州人,在广州读书。

  现为广州富士企业市场部经理。

   漂移原因: 发展个性中与城市相吻合的元素,

  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蔡启明如今日夜打拼在南京,很自然的,他把南京当作了自己事业上的“原乡”。他坦然提出,“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故乡了。”而南京如今正是他的事业中心所在,作为北京人,他也欣然接受成为一名“新南京人”。

  他自小并未对自己进行何种职业设定,因为他以为将来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哪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并不能从小就定夺下来。蔡启明先生长得很高,180公分左右,算是标准的运动员身材。“我小时候不太爱念书,选择体育是老师的建议,认为以后可以出来当教师也不错,起码收入稳定。”蔡启明笑笑地说着,描述自己年少单纯的想法,时间彷佛回到记忆的深处……

  “其实那个时候我父亲不太赞成我的选择,一般人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会认为学体育的人四肢发达,头脑就比较简单,这是错误的观念,体育是人类挑战自己身体极限的一个过程,你看举办奥运的时候,每一个选手的生理机能都是在最佳的状态,但是有的人能克服心理情绪的紧张,让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有的人多年的训练却因为无法适当调适压力而功亏一篑。”说到自己学有专精的领域,蔡启明显得特别认真。

  一般人的想法,未来的道路因循着以往既有的背景会比较好走,商的就往经贸界发展,学文的可以走编辑或教书的路线,蔡启明却不以为然。他说:“地球这么大,世界这么广,不去走走看,怎么知道你的黑夜是别人的白天。人生有很多事情要勇于尝试,试了就是你的!”

  就这样,体育大学毕业后,他发现自己在企管方面有高度的兴趣,同时也看好未来发展的前景,于是选择出国深造MBA.“我念书那一年,网际网络正好兴起,大家都相信它会是未来的明星产业。当时我就想,既然要竞争,就全力以赴。就像打球一样,打一场球就好好打,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对手!”

   有着体育和企管教育的背景的蔡启明,与目前从事的高科技产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是如何让自己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人人欣羡的高科技产业?“我想最主要得归功于我是个容易归零的人!能够把自己归零,吸收才会快,不要背之前的包袱,大企业要常常归零,才能面对激烈的竞争。”

  记得自己当初选择南京作为事业发展的新地点时,家里人并不同意。从家庭角度考虑,蔡启明是家里的独子,父母自然希望他能够留在北京,留在故乡,留在父母的身边。但蔡启明自己也有自己的考虑。“我以为所谓故乡在当今的中国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在世界其他地方走一圈之后,你自然会发现,事业的发展更诱惑着你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新的地点会成为你新的故乡——因为在那里有你自己的事业和企图心。”

  漂移感悟:“生命是一段长长的旅途,坚定自己的方向,一直向前走,求学也好,工作也好,都可看作是一列列帮助你前进的列车,当出现叉路,与自己方向不符的时候,就跳下来自己找一辆车,直到你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辆车。那或许就是你新的生活中心所在。坚持往自己的方向一直前进是最重要的。”

   张禹在广州读的大学,似乎理所当然也就留在了广州。但绝对不能说是因为对这个城市的延续心理而导致他选择这个城市。广州的务实,与张禹性格中的某一部分极为吻合,这是他喜欢它的最大因素。

  漂泊是多数现代大学毕业生的宿命,当然,这里的漂泊定义是相对于出生地而言,在心理上,四年的广州生活并没有让张禹觉得在这块土地上自己是异乡人。还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的7月,酒醉泪干之后,四年的缘分终于化作“鸟兽散”各奔天涯。

   刚走上社会时,手里没有多少积蓄,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张禹和一个同学在近郊合租了一个小平房,阴暗潮湿。窗户有两张A4纸那么大,只有一张用砖头支着的木板床和一张可以坐下半边屁股的小板凳,连一张小桌子都没有。而睡觉本来就容易被惊醒的张禹,还要忍受着离住处有百米之遥的铁轨上夜间火车行驶的噪音,每当火车经过时,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床也在跟着颤抖。只有当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窄窄的窗户洒遍屋子的每个角落时,才有了些许活力,这也是张禹在那段日子一天中心情最好的时刻。那时他就发誓,一定要把根深深扎进这块土地,成为这个城市真正的一份子。

   浙江人的天性中都有优秀的从商成分存在,张禹也不例外。一直觉得自己是块从商料子的张禹,相信终有一天会拥有自己的公司。所以在一开始选择工作时,民营企业就是首选,包括这四年中一共跳过的三次槽也都是在民营企业中流动,他希望能从这些睿智的企业家身上汲取造就自己成功的元素。

   每到一个公司开拓市场,总是特别艰难。浙江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在张禹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个地接一个地的跑,一个客户接一个客户的攻克。在广州灼热的太阳底下,衬衫能在一天中被汗水浸湿无数次,为了等一个客户接见,张禹在他们写字楼外足足站了五个小时,得到的是他们一句陌然地抱歉:“不好意思,我忘了这码事。”在遭遇了数不清的冷面和白眼后,张禹依然不懈怠。凭着自己灵活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禹慢慢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积聚了自己的人脉资源和物质财富。

   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梦想,张禹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夜以继日,不要命的往前冲。在又一次成功的跳槽升职后,张禹回杭州探亲,看到西湖边上三五成群看书、打牌、野餐的人们,心里似乎有所悟。“我并不喜欢杭州的过分休闲和慢节奏,但生活毕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广州对于我的定义并不仅仅是工作,而是以后人生的所在地。这一年来陀螺似的忙碌工作,完全违背了生活的本质。”张禹参透玄机似的说道。

   再次回到广州时,自感心境受到洗礼的张禹,虽然依旧为着自己的事业而奋力打拼,但内心却多了几分温暖。他会在周末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认真的感受真正的广州,和久未见面的同学组织一次郊游或是随意小聚。而工作因着生活的调节反而开展得更加顺利。

   张禹很喜欢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

  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漂移感悟:“30岁前的生活,应该像中国的禅,朦胧却已经暗藏了几分天机在内,大道将成,若隐若现,只是这其中的一份辛苦会如炼狱般难熬,度过了,将会豁然开朗。我觉得生命其实就是一种不停的选择和行走,但在28岁这一年,工作,生活,感情,故乡,我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更加明朗化。”

   蔡启明如今日夜打拼在南京,很自然的,他把南京当作了自己事业上的“原乡”。他坦然提出,“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故乡了。”而南京如今正是他的事业中心所在,作为北京人,他也欣然接受成为一名“新南京人”。

   他自小并未对自己进行何种职业设定,因为他以为将来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哪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并不能从小就定夺下来。蔡启明先生长得很高,180公分左右,算是标准的运动员身材。“我小时候不太爱念书,选择体育是老师的建议,认为以后可以出来当教师也不错,起码收入稳定。”蔡启明笑笑地说着,描述自己年少单纯的想法,时间彷佛回到记忆的深处……

  “其实那个时候我父亲不太赞成我的选择,一般人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会认为学体育的人四肢发达,头脑就比较简单,这是错误的观念,体育是人类挑战自己身体极限的一个过程,你看举办奥运的时候,每一个选手的生理机能都是在最佳的状态,但是有的人能克服心理情绪的紧张,让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有的人多年的训练却因为无法适当调适压力而功亏一篑。”说到自己学有专精的领域,蔡启明显得特别认真。

   一般人的想法,未来的道路因循着以往既有的背景会比较好走,商的就往经贸界发展,学文的可以走编辑或教书的路线,蔡启明却不以为然。他说:“地球这么大,世界这么广,不去走走看,怎么知道你的黑夜是别人的白天。人生有很多事情要勇于尝试,试了就是你的!”

   就这样,体育大学毕业后,他发现自己在企管方面有高度的兴趣,同时也看好未来发展的前景,于是选择出国深造MBA.“我念书那一年,网际网络正好兴起,大家都相信它会是未来的明星产业。当时我就想,既然要竞争,就全力以赴。就像打球一样,打一场球就好好打,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对手!”

  有着体育和企管教育的背景的蔡启明,与目前从事的高科技产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是如何让自己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人人欣羡的高科技产业?“我想最主要得归功于我是个容易归零的人!能够把自己归零,吸收才会快,不要背之前的包袱,大企业要常常归零,才能面对激烈的竞争。”

  记得自己当初选择南京作为事业发展的新地点时,家里人并不同意。从家庭角度考虑,蔡启明是家里的独子,父母自然希望他能够留在北京,留在故乡,留在父母的身边。但蔡启明自己也有自己的考虑。“我以为所谓故乡在当今的中国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在世界其他地方走一圈之后,你自然会发现,事业的发展更诱惑着你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新的地点会成为你新的故乡——因为在那里有你自己的事业和企图心。”

   漂移感悟:“生命是一段长长的旅途,坚定自己的方向,一直向前走,求学也好,工作也好,都可看作是一列列帮助你前进的列车,当出现叉路,与自己方向不符的时候,就跳下来自己找一辆车,直到你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辆车。那或许就是你新的生活中心所在。坚持往自己的方向一直前进是最重要的。”

  故乡漂移: 北京——南京

   南京: 职业方向在哪里,

     精神上的故乡就在哪里

  口述者: 蔡启明,男,28岁。

  北京人。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毕业,国外MBA硕士。

  现任南京市奇明科技产品

   管理部专案副理。

   漂移原因: 寻找新的职业方向。

  穿着一袭职业套装,亲切中不失端庄的高敏华,尽管今日已是一个称职而优秀的主管,当初进入职场也是从一个懵懂的新鲜人开始。她自己笑着说:“到明年1月,我进入成大科技就满10年了!”从业务代表、产品经理,一直到现任行销业务总监一职。高敏华不断为自己争取新的磨练机会及挑战,并能够舍弃自己原来在沈阳的种种职业资源,一头扎入武汉的新市场,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拼出一片新的天空。而她,如今也已经把武汉当作了自己新的故乡。

  高敏华是沈阳人,进入成大科技公司后,一直在沈阳分公司工作。在公共事务部任职八年后,深感于在同样的工作岗位时间过长,已面临成长瓶颈,高敏华向主管表达期待改变的意愿。在公司有计划的安排下,高敏华先前往上海总部担任三个月总经理特助,“那三个月对我来说是很好的磨练机会!”谈起这一段充实的生活,高敏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一是视野变广了,以前只待在公共事务部时,可能会觉得很多事情不合理,预算不够、资源有限,可是当你真正用整个地区的视野去看待事情时,就会发现在那样的状况下,老板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的确会有他的优先顺序;还有一点很有趣:担任总经理特助你会接触到很多人,同样是一份报告,有人会给你洋洋洒洒的十几张,有人只会给你三、五张,但上面都是重点,同样一件事情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但最后毕竟都达成目的,这是我观察到很有趣的地方,当然无形中也增加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建立广大的人脉也是收获之一,从前只能接触到东北地区的工作伙伴,而这三个月的磨练让我在极短的时间与大量各个地区产业界的密集精英接触,这些人脉的建立对我往后工作的进行的确有很大的帮助。”

  三个月的新环境新职务训练让高敏华的职涯发展更上一层楼,而她更体会到“只要肯学习,任何事都是可以很快达成的!”而正在这时,公司决定让高敏华到武汉分公司担任行销业务总监一职。

   作为一名女主管,让高敏华为了新的事业发展而放弃在沈阳的家庭与职业资源、奔赴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职业打拼,这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自身经验观察,高敏华认为女性主管多比较有耐心、会关怀部属的需求,能尊重他人意见,擅长沟通协调,并且重视承诺,不会有over promise 的状况发生。然而情绪化、喜欢稳定生活,较缺乏冒险精神,也是女性主管在职场发展时容易遇到的瓶颈。高敏华坦承:“传统社会下女性背负的包袱沉重,不管是家庭的压力、社会的期待,甚至是自我内在经常面临到的角色冲突,都是女性往职场上发展时必须背负的包袱。我是把事业放在更重要地位的女人,我不觉得作为女性就应该不以事业为重。在这一点,幸亏我的先生也相当尊重我的选择。”

   职场如战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突破自己的职业瓶颈,高敏华毅然选择了武汉。“武汉作为国内中心城市,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中也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对长江沿线的进一步扩张依赖于武汉这个中心的发展。既然公司相信我,我就来到这里,把这里当作我的新故乡,重新开始新的团队磨合、新的人脉资源整和、新的生活与事业的开始。”

   生活中的高敏华尽量落实用正面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件事情。“以前我当业务代表的时候,每天的工作压力都很大,可是同事看到我时都是很开心的,他们会说:”Lisa,你怎么每天看起来都很高兴的样子!‘我觉得虽然每天会面对很多压力跟挫折,可是这些压力、挫折和我身边的人是无关的,那何必摆一张苦脸给他们看呢?“在这个忙碌紧张的社会,灿烂的笑脸的确是让人精神松弛的一帖良药,正是开朗的态度,让高敏华不但与公司同事一直保持良性的互动,也让她有勇气接受每一次更高难度的挑战。

   漂移感悟:“所谓的故乡,所谓的原乡,只是我们的一种选择。在这个流动性非常高的现代社会,我更愿意去选择新的地方,开展新的职业高峰,面对生命中每一次的机会与挑战,我总是坚持全力以赴。”

  故乡漂移: 沈阳——武汉

   武    汉: 市场与企业发展的要求让我扎根武汉

   口 述 者: 高敏华,女,31岁,沈阳人。

   现任成大科技武汉分公司行销业务总监

  漂移原因: 因为公司市场发展战略的需要,迁移武汉分公司在深圳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所有的精英都是经过多次考验、历练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而如今在职场上争得一席之地的,不乏所谓的“新深圳人”。这一大群外地来的他乡游子,怀抱着一股成就大事业的凌云壮志,将深圳视作了他们的新家乡。洪汉清就是其中的一员。目前在深圳智星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个人电脑事业处担任副理的洪汉清,可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北方人,然而他来深圳三年后,几乎没人怀疑他是深圳本地人,只是偶尔流露出爽朗的北方人性格,才让人醒觉他的家乡所在地。而洪汉清本人则早已把深圳当作了自己的新家乡。

  讲到来深圳的原因,洪汉清笑说,“我总有个观念,优秀的地方聚集优秀的人,想成为优秀的人,首先要去优秀的地方。这样你才能有更多机会成为事业上的翘楚。”工作经历丰富的洪汉清曾在全国跑了很多地方,最初工作时的业务员经历,让他几乎在全国转了一大圈。在五年前,洪汉清想为自己规划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未来,于是他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毅然来到了深圳。“深圳是我国电子产品的一个集中地,开放的人才观念、先进的技术水平等因素都让我对深圳充满了期待。”

   五年后的今天,洪汉清认为自己当年的决定非常正确。一开始在智星公司他从事业务工作,由于表现优秀,一路高升,近二年才担任要职。“新到一个地方,融入当地的习惯、背景很重要。而你自己原来的优秀品格也要保留,这是你的优势。当你能把两者都紧密结合起来时,你就基本上修成正果了。”

   提及自己成长的背景,对日后待人处世,甚至是进入职场后,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帮助,不假思索地,洪汉清回答:“在与外面的客户、伙伴或是朋友接触时,因为我很直接,所以距离一下就可以拉很近,旁边不知情的人看我们交谈,常常会误会我和对方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我不太时兴讲客套话那一套!”北方人的爽朗特质,在如今这位新深圳人洪汉清身上也表露无遗。

  而深圳这座南方城市对洪汉清的挑战也并不小。语言上洪汉清还算是

   故乡漂移: 石家庄——深圳

   深    圳: 到优秀的地方成为优秀的人

   口 述 者: 洪汉清,男,32岁,

   石家庄人,辗转工作于各地。

    现任深圳智星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个人电脑事业处副理。

   漂移原因: 因为从事电子行业,所以期待自己来到深圳,

    成为这个领域内的优秀人才

    有天赋,常年业务员的经历让他迅速学会了粤语,并能应对自如。平时更是留心观察深圳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如今的他已经转换自如。

  工作至今,难忘的职场回忆不胜枚举,最难忘的一次经验是他初任副理时主持策划的平价笔记本电脑专案。“我们公司以前很少出低价位的产品,然而那次的专案几乎是在半天之内,我们就决定要推出低价的笔记本电脑。选一个新的产品,开发一个新的市场,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做了这个决定,同时我们刚好8月1日有一个大的资讯展,那个时候做了这样的决定,大家都觉得这么赶这样来得及吗?不过现在发现时间点抓得很好,发货量也在追加中!”当初做这个决定时,有人质疑时间太赶有风险,洪汉清表示,什么事情没风险,但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备案!什么样的状况提供什么样的备案,只要有完善的备案,案子当然是可以走的!这其中的考验包括成本的评估、交货时间是否切得刚好以及竞争厂商当时的状况。

  那次以后,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一致肯定,回响热烈,带给他很大的鼓舞。洪汉清表示,那次专案后,他觉得自己更加自如地融入了这家深圳公司,而这也证明自己当初选择深圳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

   漂移感悟:“优秀的地方成就优秀的人,想寻求成功的人,就要不惮于去闯荡。新的事业在向你招手,为什么不努力去开创一片新的天空呢?到那时,你会发现,所谓的家乡,就是你成功的地方。”

   职业顾问谈“职场原乡人”

  “家乡”的三重属性

  在谈到“职场原乡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家乡”的属性有一个清醒的判定。“家乡”能称之为“家乡”,主要是由其三重属性所构成,家乡首先是你的生存地,你要满足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物质需求;其次是你的人生舞台,你的事业、工作、生活……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出来,体现出你的人生价值;第三,“家乡”是你的情感归宿地,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这个地方寄托了你的情感归宿。这样总结下来,集聚了这三重属性的地方,才能称之为“家乡”。

   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剧,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在各个城市的功能性发展、人才自由发展的背景下,人才的流动性从偶然走向必然。流动是必然的,不同特质的人才需要与对应特质的地区配对,这样才能发展人的最大功用,也才能对市场、地区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一个城市、地区的移民化程度,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该地区的竞争力高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家乡”也必然处于一种流动性当中。

  “白领”阶层是目前中国“家乡感泛化”的先锐部队

  从先进发达国家的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进程看,人才流动是必然的,由此而带来的家乡感泛化观念也是必然的。在国外,中产阶层是家乡感泛化观念的主力部队。因为在自由的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社会政策等等)下,人才肯定会趋向于最符合自己职业发展、最能诉求人生理想的地方。

  而在目前的中国,什么样的人才最符合这一趋势呢?只有正在成长当中的中产阶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领”阶层。

  白领阶层拥有更自由的观念,更多元的价值观,同时也拥有各地市场所需要的智力资本,有能力流动到全国各地,去实现自己的事业、人生理想。相对的,所谓的蓝领阶层,他们更大的程度上是属于实施层面的人才,囿于其技术或劳力特质,对家乡的眷顾大大高于白领阶层。

  “职场原乡人”理念认同

  家乡所以成为家乡,是因为其“物质生存地”、“人生价值舞台”、“情感归宿地”这三重属性,这三重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更自由得以实现的可能,家乡的流动性、泛化感就成为必然,“职场原乡人”会越来越普及成为中国人才市场上的主流。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审视这一理念的由来:一、这是区域市场发展的要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侧重点必然会产生差异化,各地的商业功能与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细化与分众,客观上就必然要求不同特质的人补充到各个需要的地方求生存谋发展。

  二、这是多元化人生价值感时代的必然。如果说区域发展的要求是从纵向来看的话,那么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就是从个人的横向角度来观察。当代是一个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合理化实现是每个人追求的梦想。要想得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不可能僵化、固定在自己的“故乡”中,新的家乡漂移成为必然。这个时代早已不是单单追求解决生存问题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发展问题。

  从这两个角度看,区域市场的要求是一种客观要求,而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则是一种主观的要求;区域市场的要求是一种被动的、甚至无奈的要求,而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要求;甚至我们可以断言,追求个人价值、积极实现流动,将在现在和未来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的举动与理念,这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做好两种准备 不做“职场流浪汉”

  在这个流动社会中,如何面对“泛家乡时代”、成为优秀的“职场原乡人”呢?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面对这个问题。

  一是在理念上要有强烈的使命感。现代的白领阶层,作为中国新阶层的中坚分子,要具备强烈的“我在建设、履行历史的使命感”的观念,“经营自我价值最大化”;中国的白领阶层要寻求理念上的集体认同,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改观具有巨大的价值。不能让自己的主体人生价值观落后于时代,否则的话,当不了“职场原乡人”,就要变成“职场流浪汉”。

   二是在行动上要积极面对“泛家乡时代”,锻炼自己成为优秀的“职场原乡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个体等多方面的努力。具体来说,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如果可能,需要你从高中时代开始就要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这一点年轻的父母们要积极响应,为自己的下一代做准备。等到大学时代,由于往往是异地学习,更要积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习惯,即使是家在读书所在地,也要争取做到周末尽量不回家,避免养成“赖家”的习惯。

   2、培养个人的业余爱好:独立的人、流动的人,需要有一些个人的爱好,以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层面。要学会享受生活的兴趣。这对养成个人良好素养、建设美好的生活品质非常有帮助。

    3、勇于面对“恩赐的失恋”:感情生活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志,饱满的情感动力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构成“家乡”的重要元素。我们要善于通过失恋来锻造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成熟的人。没经过失恋的人往往不能培育出成熟的责任感。感情的阅历会让人学会处理、适应新的状况和新的环境。

   如何面对“泛家乡时代” 成为优秀的“职场原乡人”

  在“职场原乡”的过程中,如果想顺利的面对“泛家乡时代”,顺利成为优秀的“职场原乡人”,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搞定事业为先,感情生活放后。不能在自己的生存舞台上证明自己的人,又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感情责任呢?所以奉劝广大工作人以工作、事业为先,首先为自己做好职业定位、打好城市根基,再来谈感情生活。

  二是跨区域发展前要找好职业方向。不能盲目漂移,任着自己的性子随便到另外一个区域去发展,那是冲动不是理智。一般来说,在去一个城市之前就应该为自己定好职业方向,并且这个职业方向是与这个城市的发展大方向是吻合的。平时就应该做一个“城际评估专家”,对各个城市在哪个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做好评估,与自己的职业方向吻合的为上上选择。一般到一个城市生存3—6个月就可以判定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

  三是在生活上努力适应,不要为自己背经济包袱。雏鹰在飞翔的阶段不应该背负过多的包袱,要让自己拥有一个广阔、自由的天空,人也是这样。比如到一个城市,最初一年中最好是租房子居住,不要贸然买房子,给自己背上经济包袱,拖累自己日后的发展。合租等方式是比较省钱的方式,而且与二房东的接触会让自己更快融入当地社会(而且可以规避违约风险)。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关、饮食关也都要尽量快快适应。

  四是在感情问题上要明智处理。

  感情生活中尽量不要早早确认感情责任。感情的问题最累人,在城市漂移的过程中,要遵守“自由选择”、“互相尊重”、“工作导向”三个原则。在感情问题上,盲目遵从所谓传统“美德”的人反而是落伍的人,到最后很有可能两败俱伤,感情、事业双双失败。

  倡导“职场原乡人”的意义

  在日常职业咨询过程中,往往是刚到一个城市、或准备去另外一个地区发展的人最常对“家乡漂移”问题产生不适应状况,在此情况下,宣传、倡导“职场原乡人”理念就更见其深远意义:让立志漂移的人确认自己的理念,更坚定、主动地进行城市流动。

   让游移不定的人清楚地知道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大胆放手去实践。

   让沉睡困惑的人醒悟过来,推动他们早一点跟上时代的大潮。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