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遗址篇第2辑疑案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迈锡尼文明因何毁灭?


迈锡尼文明因何毁灭?
 
  从1876年起,迈锡尼城门上的一对石狮子再也不可能寂寞了。谢里曼等人在城内发现的墓圈a ,使世人的眼界大开。3000多年来“多金的迈锡尼”

  城似乎又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古代希腊世界迈锡尼文明的重要遗址陆续被发现,梯林斯、派罗斯、雅典……。到了1952年,m.文特里斯宣布他对迈锡尼时代的泥版文书已释读成功,证实它们是希腊语文字。至此,爱琴文明的这部分历史是讲希腊语的人的历史,得到了当前历史学界的公认。面对迈锡尼文明时代王宫的残垣断壁,目睹令人惊叹不已的王室宝藏,人们情不自禁地要问,如此辉煌的文明,何以毁灭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因为可靠的文字资料实在太少太少,线形文字b 泥版文书和荷马史诗所提供的信息过于简单;考古发掘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但要把不会开口的遗址、遗迹、遗物唤醒,也有相当的难度。

  依据荷马史诗,我们了解到在特洛伊战争之前,希腊北方的游牧部落就从北部和西北部进入了迈锡尼世界;战后,他们继续向迈锡尼世界纵深推进。

  赫拉克利斯的子孙和多利亚人从伊庇鲁斯到达了罗德斯、科林斯和都德坎尼斯诸岛,还有些人到了克里特。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的底斯也提到赫拉克利斯的子孙在特洛伊战争之后两代,即80年后返回伯罗奔尼撒。于是有人认为,正是这些南下部落的入侵,导致了迈锡尼文明毁灭,特别是其中的多利亚人更是祸首元凶。与此认识相反,n.g.l.哈蒙得、j.f.丹尼尔等则指出,在西北方的入侵者来到之前,迈锡尼世界已经衰落。至公元前13世纪后期,迈锡尼文明的统治已开始动摇。迈锡尼文明时代的居住地有的毁灭,有的荒弃,不少城市加强了城防工事。公元前12世纪的居住地有320 个之多,但在公元前11世纪仅有约40个左右继续有人居住。总的趋势是迈锡尼文明地区的居地数锐减,人口稀少,但没有哪一地区是完全被放弃的。一切迹象都表明,迈锡尼文明已经走上了末路。据考古资料看,公元前13世纪期间,多利亚人并未进入希腊世界,直到迈锡尼文明的不少城市已经变成废墟之时的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多利亚人才涉足此地。因而,公元前13世纪末以来迈锡尼文明世界各地王宫连遭毁灭之灾,不能归咎于多利亚人。多利亚人面对的是一个已经不可避免要毁灭的世界。

  考古资料也没有为当时多利亚人到来的说法提供物证。于是,j.柴德威

  克从研究古文字人手,提出大胆假设。他指出,神话传说中关于赫拉克利斯服12年苦役的故事,反映了多利亚人臣属于迈锡尼人的历史事实,多利亚人早就遍布在迈锡尼世界各地,只不过他们是被统治者。赫拉克利斯的子孙返回伯罗奔尼撒,则道出了多利亚人推翻迈锡尼人的真情——不存在所谓多利亚人入侵,只是内部的阶级斗争。以派罗斯为例,j.t.胡科讲到,公元前13世纪中叶,希腊大陆上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阶级与阶级之间,矛盾重重,斗争激烈。派罗斯的经济问题很严重。青铜不足用,青铜加工业已衰落。國家经济组织已废惫不堪,税收不齐,经济亏空。土地不足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之需。有的人投机致富,國家却只能靠积蓄的产品度日,要么就从地方额外征收黄金。当时,神权也受到挑战。村社不按祭司要求行事;有的人甚至敢于不履行宗教义务。中央的高度集中化也由于其它部门或其它國家的过分压力而受到了破坏。在这种形势下,派罗斯的王宫已是岌岌可危。

  这一切可能是导致派罗斯毁灭的主因。

  还有人认为祸根原是天灾。r.a.波伊宗研究认为,那时发生了连年的干旱。天灾造成食物短缺,人口减少,大量小村庄被放弃,王宫经济发生危机。

  特洛伊战争很可能是迈锡尼世界联合行动寻求经济出路的一次远征。事与愿违,10年海外苦战,耗损了他们自己的巨额财富,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使经济危机加深,也加速了迈锡尼世界走向灭亡的步伐。

  还有人提出,迈锡尼文明遗址中有几个是毁于火灾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大火?猜测者的目光又投向了活跃于东地中海的海上民族,并且认为是他们破坏了小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各地许多城市,促使赫梯帝国灭亡,埃及帝国衰弱,当然也影响到迈锡尼世界。g.e.米隆那斯等甚至说当时的派罗斯有一支装备着20条船的大舰队,可终于没有抵挡住海上侵略者。

  但是反驳此说的人指出,海上民族在公元前13世纪时并未进入希腊。从泥板文书中看,在派罗斯陷落之前,國家除了正常的换防之外,并无任何特殊军事行动。虽然曾有划船手集中之事。但可能是去履行某种公务,或是去贸易,而不是去打仗,因为他们是从各地抽调来的。关于舰队之说也查无实据,唯推测而已。还有令人不解的是,派罗斯王宫没有防御工事。如果说派罗斯的灭亡或许是失之大意,那迈锡尼、太林斯等地不仅有巨石筑就的高墙,而且有保证战时水源的设施,可谓森严壁垒,却也没能免于灭亡。殊途同归,迈锡尼文明毁灭了,到底为何,众说纷坛。解开此谜,只望更多的资料重见天日。

no.2 世界古代史上存在黑暗时代吗?


世界古代史上存在黑暗时代吗?
 
  在古代地中海周围的各大文明中,都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黑暗时代”,它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之间。之所以称它为黑暗时代,是因为历史学家们对这个时代的情况知之甚少,那时的人也没有留下多少遗迹。如在迈锡尼文明衰落之后,古希腊城邦兴起之前,在以色列的铁器时代,等等。这种论断已为学术界所接受,并沿用了200 年,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然而,这是确有其事呢,还是学者们在研究中所出现的一个天大的错误呢?最近,英国四位考古学家和史前史专家著书立说,对“黑暗时代”这一论断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黑暗时代是学者们人为地创造的,然后把它插入到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编年中,使得公元前12世纪以前的历史和公元前8 世纪以后的历史分割开来。无论怎么说,现用的编年的确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奇怪的现象。

  我们知道,公元前8 世纪,古希腊人借用腓尼基字母而创造了希腊文。

  然而,他们借用的却是300 年以前的胖尼基字母。另一桩怪事是,塞浦路斯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字突然消失了300 年,而后又忽然以原来的形式出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公元前12世纪的塞浦路斯青铜器却经常同公元前9 世纪的其它文明遗物出现在一起呢?公元前10世纪至9 世纪埃及法老的物品又怎么会总是在别处一二百年以后的环境中出现呢?还有,为什么以色列的铁器时代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圣经》中记载的所罗门的“黄金时代”呢?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同黑暗时代有关。我们再来看一些怪事。传统说法认为,迈锡尼文明是从米诺斯文明派生的。这个说法是伊文思首先提出来的,而后得到学术界普遍接受。到了1953年,年青的建筑学家迈克。文特里斯成功地译读了迈锡尼时代的文字——线形文字b.这个结果使学者们大吃一惊。线形文字b 竟然是希腊文,同米诺斯文明的线形文字a 没有多少关系,却同后来的希腊文一脉相承。这就把迈锡尼文明同希腊文明紧密联系起来。

  但根据传统的编年,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沟壑,被400 年左右的时间分开了。还有,我们认为,腓尼基人在西部地中海,在北非的里克索斯(llxus )和乌提卡(utica )建立殖民地的时间是公元前1100年以前。然而,在这里发现的最早遗迹却是公元前8 世纪后期的,或公元前7 世纪早期的。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的差距达400 年。在特洛伊,学者们仍无法确定究竟哪一层是属于特洛伊战争时期的城堡,到底是第六层还是第七层a.这两层的遗迹都极其贫乏,远不象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所描绘的那样富丽堂皇,而早些的层次中却留下了壮观的城墙,不过那显然是公元前13世纪以前的,而且是为地震所毁。尽管考古学家们在这里挖地三尺,但他们仍无法找到一个层次来代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 世纪之间的文化,第七层b 通常同公元前12世纪的迈锡尼物品挂勾,而第八层里则有前700 年左右的希腊物品。奇怪的是,第七层b 和第八层又似乎是一脉相承的,是延续的。它们的发掘者卡尔。布雷根教授也认为其间没有断裂。还有赫梯帝国的编年,也有一个断裂。考古学家们在厄尔—阿马尔那(el— amarna)和博戈科尔(boghazkoy)发现了两个泥板文库。在这些文献材料中保存有赫梯同埃及法老之间的外交信件。在厄尔一阿马尔那文库中有阿蒙霍特普三世,埃赫那吞和图坦卡蒙的信件,在博戈科尔,有图坦卡蒙的妻子写给赫梯国王苏比鲁留姆一世(suppiliuma)的信,信中说因为她的丈夫死了,所以她恳求同赫梯王子联姻。根据这些信件,可以确定赫梯帝国同埃及新王国的第十八和十九王朝同时,按照埃及史的编年,就是在公元前15至13世纪。因此,赫梯帝国的衰亡应在公元前1200年至1175年之间。但我们知道,赫梯帝国灭亡以后,在南部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小的赫梯國家。不过,从这些國家同上述的关系来看,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公元前10至8 世纪。这期间也有几百年的断裂。

  那么,所有这些编年的最终根据是什么呢?回答是埃及历史的编年。早在16世纪,莱顿大学的约瑟夫。斯喀里格(josephscaliger)发现了一份托勒密时代的埃及史家曼涅托(manetho )写的埃及编年史的概要,根据这个拜占廷时代的概要,学者们对埃及历史进行了编年。这个编年从此为学术界公认。后来,考古学家威廉。弗林得斯。佩特利(williamflinderpetrie)又用天文学的证据对它进行了修改。事情是这样的,根据埃及纸草文书的记载,埃及人的“完美年份”是在天狼星拂晓前从东方升起、正好同尼罗河的泛滥

  吻合的那年,这种情况每隔1460年才出现一次,称之为“天狼星周期”。恰好罗马一位名叫肯索里努斯(censorinus)的作者记载公元139 年天狼星拂晓前升起的日期是那年的元旦。根据这个记载,学者们便可以推算出埃及的“完美年份”具体是哪一年。由于这个天文学的证据,埃及的编年历来被认为是有科学根据的。而其它文明的编年就采用了这个最可靠的根据,利用埃及和它们的关系,一步步推算出各自的编年。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方法引起了我们上面所述的种种问题,无法作出圆满的解答,上面提到的四位考古学家和史前史专家认为,不应该用天文学的证据硬套埃及历史的编年,他们提议,第三中间期的历史如果缩短250年的话,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这还是一个谜。而这个谜一旦解开,整部世界古代史都将重写。

no.3 奥尔梅克文化为何神秘?


奥尔梅克文化为何神秘?
 
  奥尔梅克文化遗迹湮没于墨西哥的荒野之中已达数千年之久,只是在20世纪40年代才被部分发现,直到80年代初,学者们才在这一文化的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并没有全部揭开这个古代民族神秘的文明史。

  现在人们还不知道古代奥尔梅克人的起源。当然,就象所有的中部美洲人一样、他们来自北方,在种族上是蒙古人种分支。但是,他们如何来到其定居地?从什么地方开始发展其卓越的文化,并将其文化传播给其他居民?

  这些都是尚无确切答案的问题。“奥尔梅克”一词原意是“橡胶地区的居民”。

  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奥尔梅克人最重要的居住中心是在墨西哥炎热的维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的大森林里,主要聚居于洛斯一图斯特拉斯山和托那拉河与夸察夸尔科斯河流域。但是,根据16世纪编年史家和历史学家的材料,奥尔梅克人不仅居住在“橡胶地区”,而且也分布在墨西哥的高原地区。现今,这一文化的遗迹集中在拉文塔、圣洛伦索、特雷斯一萨波特斯等地,很可能是一些巨大的祭祀中心。其极盛时期约在公元前1200—500 年,被认为是中部美洲最古老的文化。

  早期的西班牙和印第安史学家曾提到,古代中部美洲曾经住过奥尔梅克人。有的学者还描述了他们的外貌:文身、锯齿、染黑齿、幼时人工改变头型、剃发、蓄须。然而,后来不知什么缘故,这一文化却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而今古代奥尔梅克人在雕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重新吸引了人们。在奥尔梅卡人遗址有着形状不同的整块巨石琢成的雕刻品;其体积之大,形象之生动奇特,雕刻技巧之高超,都令人惊叹。其中最著名的巨大的人头雕像,最大的一个高达2.5 米以上,重达30多吨。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奥尔梅克人居住的地区找不到用于各种石雕的玄武岩,而需穿过大森林,跨过河流和涉过沼泽,才能从50公里以外的火山石场开采和运来这种石料。人们不禁要问,在既无畜力又无机械的原始社会生产条件下,奥尔梅克人是如何搬运这些石料的?

  无疑,石器是奥尔梅克人用来创作各种雕刻的唯一工具。使用最普遍的原材料是玄武岩,它是用来制作大型雕刻品的。其他石料,如玉石、皂石和石英石,用作小型雕刻。

  这些石雕的大部分都表现独特的人物形象;扁阔的脸盘儿、蒙古人种的眼睛、沉重的眼皮和突出的眼球,宽平的鼻子和过大的鼻孔。这种形象是否揭示了奥尔梅克人与亚洲人的关系呢?

  奥尔梅克人雕刻品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嘴的形状奇特。它看上去半张着,经常露出牙床。上唇平而翘起,就象在作鬼脸,嘴角急剧下弯,这样下唇呈现弯曲状。人们就把这种形状称作“奥尔梅克人的嘴”。它使人联想起这种象猫一样的表情,并进一步联系到出没于这一带大森林里的美洲虎的嘴的特征。而美洲虎是奥尔梅克人崇拜的对象。由此人们推测这些石雕可能与宗教崇拜祭祀有关。

  除了巨石人头像之外,在奥尔梅克雕刻中,还包括祭台,是一种饰有浮雕的独块巨石台,整块巨石棺和葬礼用的柱石,其上刻有象形文字和数字。

  这就揭示了中部美洲曾经存在过一种最古老的日历和书写体系这个史实。所有这些雄伟壮观的雕刻,都表现出古代中部美洲人民令人赞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奥尔梅克人的艺术创作特点在精致的玉石珍宝、装饰品和其他人类与动物形象,以及美洲虎的神人同形作品的制作上,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奥尔梅克文化对古代中部美洲其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譬如,其平底器皿的陶器式样流传到墨西哥中部,这样,奥尔梅克人的艺术思想就同上述地区居民自己的制陶技巧和风格结合在一起,从而变革了陶器传统,产生出更为精致的式样。在奥尔梅克文化影响下,各地的艺术家们用粘土或石料制成了几乎都带有孩子气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的苦难和残忍,但也有表现侏儒和有不同的先天缺陷的人物形象的。这些表明,奥尔梅克文化在中部美洲曾有过重要的影响。所以人们称之为这一地区的“文化之母”。

  但是,本世纪80年代初在伯利兹北部的“奎利奥”地区,学者们通过考古研究,发现那里的玛雅文物是公元前2750—2450年,或公元前26世纪的物质。这样,玛雅文化反而比奥尔梅克文化早存在近千年。面对这一考古新成果,又如何解释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呢?

  诚然,对于奥尔梅克文化的研究刚揭开序幕,所以它的许多方面至今还是未知数,例如,关于这一文化究竟起源于何处,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有些人认为它起源于墨西哥的莫雷洛斯州或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沿岸的山坡上,因为有人在那里找到了早于拉文塔文明兴盛期(公元前800 —400 年)的奥尔梅克象形文字符号。另一些人声称,奥尔梅克文化起源于墨西哥的盖雷洛州,因为他们在那里搜集到了奥尔梅克人制作的许多小物件,但这一说法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论证。而大部分学者相信,在墨西哥湾沿岸一带可能会发现这一文化的最初阶段遗迹。

  关于奥尔梅克文化的形成,它与其他民族集团的关系如何,学者们的意见更是不一。有些学者认为,在历史上奥尔梅克人作为一个民族单位是不存在的,这一文化并不能与某个确定的民族集团联系起来,在这一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玛雅人、托托纳克人以及其他部落和民族的人参加。而另一些学者的意见却与此相反,认为近年的考古新成就证明了奥尔梅克人及其文化是独立存在的。总之,这一文化至今还是一个谜,许多问题还待人们去揭开。

no.4 玛雅编年史始于何时?


玛雅编年史始于何时?
 
  近几十年,玛雅文化区的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最新考古发掘活动不仅获得一批极有价值的文物资料,而且也使得玛雅编年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换言之,最新考古成果对传统的玛雅年表提出了挑战:玛雅历史究竟始于何时?

  本世纪80年代初,在伯利兹北部(位于佩腾地区内)的所谓“奎利奥”地区,学者们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对玛雅文化遗迹中的木料用放射性碳作了测量,确定它们是公元前2750—2450年,或公元前26世纪的物质。因此,它们存在的时期比现今人们所知的玛雅文化起点,还要早1000多年。

  但是,上述的考古新发现不仅造成调整有关年表的困难,而且也带来不少历史疑难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奥尔梅克文化视为中部美洲多种文化的“母文化”,但主要是玛雅文化的母文化,玛雅人从奥尔梅克文化中吸收了其以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但是,按照考古学者诺尔曼。哈蒙德的说法,在“奎利奥”所发现的文物表明,玛雅文化反而比奥尔梅克文化早存在近千年,这就牵涉到一连串的历史问题,并需要作大量的调查研究,以便对有关的编年史作相应的调整。具体地说,“奎利奥”的考古成果给玛雅人的古代时期增加了1000年,并给佩腾低地的史前史增添了1600多年。但是,如果给玛雅文化确定如此早的形成期,就必须重新解释玛雅文化与奥尔梅克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玛雅文化如何影响到新生的奥尔梅克社会。

  然而,在“奎利奥”考古活动带来这些问题之前,有关学者已对玛雅文化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可靠而科学的理由,准确地划分了它的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中主要有两条理由:(一)在玛雅文化区已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多次发现大量整套的陶器;还按照地层学,确定了古代文化时期;除此之外,还运用科学手段,特别是放射性碳测定古代时期的物质。

  (二)由于对古代玛雅的碑铭作了惊人的详尽研究,现今有关学者已可以解释玛雅人所使用的几乎全部的年表象形文字,而古代玛雅人曾利用这种象形文字来记载其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所述的研究,学者们不仅使得玛雅文化的各个时期首先同古罗马的儒略历,后来同格雷历相互关联起来,而且在年代,甚至月份和日期方面都能准确地相互对应起来。关于玛雅历和格雷历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存在两种体系:其一,由赫伯特。j.斯宾登确定的对应体系,主要把玛雅日期后推260 年。其二,由三位专家:古德曼、马丁内斯和汤普森提出的体系,使玛雅年表同现存的其他年代体系更为一致,因此它更能被人们所接受。

  据研究,玛雅人借助其独特的年表体系,把各个重要的历史日期记载在石碑、绘画,甚至陶器上,所以其年表象形文献能为我们准确地表达其许多历史事件和提供珍贵的资料。这样,通过象形文字,我们能较准确地了解,在各个玛雅城市中几个主要历史人物的名字及其出生、登基、去世的日期和地名。尽管玛雅编年史是粗线条的,但是我们可以大致描述一些城市的历史文化状况,如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古城的情况。

  根据传统的年表,玛雅文化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前古典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317 年;(二)古典时期,从公元317 年到889 年;(三)后古典时期,从公元889 年到1697年,至此,最后一批有组织的玛雅人被西班牙人征服。

  在前古典时期,玛雅历法已出现。南部玛雅人在陶器、石雕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土丘中发掘出埋葬有牺牲和祭品的墓穴。这些土丘后来当作庙宇的台基。中部玛雅人建有房基,制作陶器;建有拱顶和添加灰浆的毛石工程;还树有一系列初期的石碑。北方玛雅人制有简陋的原始陶器,建有大型的宗教中心,其中以毛石建筑庙宇。在古典时期,南方玛雅人继续同特奥蒂华坎保持关系,与佩腾有贸易交换。到后期,除了北面坡地之外,

  都出现了文化衰退。中部地区有美丽的彩陶和石雕。从佩腾起,石碑崇拜得到扩展;还出现更为精美的毛石工程,加工精细的尖顶石碑雕刻和特佩乌陶器,该地区最终衰落并被遗弃。同时北方玛雅文化尤卡坦兴起,建有宏伟的毛石工程,其正面有石料镶嵌的图案,但是没有石碑。在后古典时期(或墨西卡时期),在南方,玛雅人被托尔蒂克人征服;出现陶制塑像,在山岗顶上建有防御工事。北方玛雅人也被托尔蒂克人征服;在奇钦伊察形成巨大的统治中心,人们崇拜“库库尔坎”——长羽毛的蛇神;制有精致的器皿,奇钦伊察后被遗弃,玛雅人迁都于玛雅潘,它建有城墙,该地衰落后,各地形成自治的结构。通过以上玛雅各历史时期的概述,我们可以认为,传统的玛雅年表具有较可靠的历史基础,已形成一整套较科学的体系。然而,现今它面临着“奎利奥”考古新成果的挑战,如何重新调整玛雅编年史呢?这确实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历史难题。

no.5 玛雅文明因何北迁尤卡坦半岛?


玛雅文明因何北迁尤卡坦半岛?
 
  被誉为由“新世纪希腊人”创造的玛雅文明在中美洲莽莽丛林中整整沉睡了好几个世纪,一直未被人得知。1576年,一个名叫迭戈。加西亚的西班牙王室使者在从危地马拉去洪都拉斯的圣彼德罗苏拉城途中,意外地发现了湮没在苍郁葱葱丛林之中的玛雅古迹——科潘遗址。此年3 月18日他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详细叙述了在科潘所看到的一切,从而成为玛雅文化遗址的第一个发现者。但这一发现未引起西班牙王室和当时欧洲其他國家的重视。时光又向后推移了200 多年,一个在中美洲服股的爱尔兰人胡安。加林多在1833年探古来到科潘。他把考察到的见闻撰写成文公布于世,随即考古工作者、旅游家蜂涌而来。1848年一个叫莫德斯托。门德斯的被神奇传说所吸引,对另一个玛雅文化遗址——危地马拉东部佩腾地区的蒂卡尔作了一次探险性考察,但未获任何结果。19世纪60年代,法国神父布拉瑟。德布布尔在研究西班牙神父迭戈。德兰达编写的《尤卡坦叙事》手本过程中,发现书中象形文字符号与中美洲玛雅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象形文字相同,这就揭示了尤卡坦半岛的印第安文化与中美洲地区的玛雅文化乃是同一体系。手稿的发现在考古学界、人类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1881—1894年美国考古学家阿尔弗雷德。莫德斯用了整整14年时间对科潘遗址进行系统、详尽考察,发表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中美洲首次考古科学报道》,以后莫利在中美洲和尤卡坦半岛对玛雅文化研究了40年,对116 处遗址逐一考察、分析,撰写了当今世界研究玛雅文化最有权威的一部巨著——《古代玛雅》,作为美洲印第安文明摇篮的玛雅文化因此名闻世界。

  玛雅文化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当时玛雅人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等地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公元前后陆续兴建城邦,至8 世纪已有100 多座城市,其中以科潘、蒂卡尔、帕伦克、奇钦。伊察、玛雅潘、乌斯玛尔最为著名。

  公元前后玛雅人独立地创造了象形文字,它由许多图象和符号组成,符号有800 多个,其中常见的400 多个。这些象形文字一般刻在石柱、祭台、金字塔、陶器上,或写在用无花果树皮做的纸上。石碑是玛雅人的年鉴,每隔20年立一块、记载着玛雅人发生的重大事件。科潘象形文字阶梯可说是玛雅文字的一座宝库,阶梯共63级,由2500块经过精细加工并刻有象形文字的方石垒成。更令人赞叹不已的是玛雅人用象形文字撰写了浩如烟海的史书,可惜的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入侵后将这些书籍看作“异端邪说”,被宗教裁判所焚毁了,得以幸存下来并公认的只有三本,即《玛雅三抄本》。

  由于农事的需要,玛雅人的天文学知识已达到相当高水平。他们不仅能准确预测日食、月食,而且能测出金星公转周期,与今天的计算偏差率仅为每月6 分钟,比同时期的中国、欧洲计时都准。他们还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 天的一个月,共19个月计365 天,对时间的计算其准确度超过了目前世界上采用的格列历。

  为了计算年代、记载日期,玛雅人在数学上也成绩卓然。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发现和使用0 ,这比世界上其他民族要早800 年。他们用手指和脚趾计算,创造了20进位计数法。

  玛雅人的建筑、雕刻、绘画更是堪称一绝。他们建造的宏伟壮观的宫殿中,不少宫殿规模与欧洲最大的宫殿不相上下,巧夺天工的石彻金字塔、太阳庙堪与埃及金字塔媲美,镶嵌在每一建筑物上的巨型石雕精美绝伦而又含意深邃。更耐人寻味的是,装饰在建筑物正面的蛇形神面具与我国商朝时代祭皿上的饕餮纹十分相似,这是天然巧合还是玛雅人和中国人原是同一祖宗。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考古学家从大量出土文物和玛雅遗址考察中发现,玛雅艺术兼有东方印度、中国、埃及的艺术风格。

  玛雅人正是以其创造的灿烂文明,赢得了“新世界的希腊人”的美誉。

  然而,到了公元9 世纪,玛雅文明骤然消失了,巨大的金字塔、祭祀中心变得空荡、荒芜了。科潘、帕伦克、蒂卡尔、乌斯玛尔相继停止了石柱雕刻。

  玛雅人丢弃了曾是用自己双手缔造的繁荣昌盛的城邦向北方异地迁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面对成为废墟的玛雅古城遗址,人们叹惜、迷惑。不少专家、学者力图查找各种资料来揭开这个谜。一部分玛雅文化研究者认为,是气候骤变、瘟疫流行、地震破坏迫使其北迁,如墨西哥城玛雅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鲁斯就说,玛雅祭司们也许为忙于应付一场突然降临的灾难,根本来不及记录消失的原因;一种说法为玛雅人营养不良、近亲通婚造成其民族逐渐衰败被迫离乡背井;另一种看法是,不科学的耕种方法使地力耗尽而不得不迁移,但大量考察证明玛雅人农业生产水平远高于当时其他印第安人。在古典时期一个玛雅农民两个月的生产便可养活一家人,所以此种观点缺乏足够依据。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玛雅社会内发生了被压迫阶级反抗特权阶级的斗争,从而被迫迁移。其理由是,古典时期后期城市中一些建筑工程突然停顿下来,统治者的御座被捣毁,祭台的雕象被打碎,这些都象是一场反对祭司贵族统治的斗争留下的痕迹。尤卡坦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的阿尔弗雷多。巴雷拉。巴斯克斯教授讲得更为具体,认为是承受不了贵族无休止奢望的奴隶,用双手扼杀大部分主人,因此一部分贵族逃跑了,其中一些人可能在若干年后同北方来的托尔蒂克人联合起来,重返尤卡坦,征服了失去的故土,使衰落的玛雅城邦再次兴旺起来。但是,留下的破坏痕迹也可能是外族入侵或统治阶级内部争斗造成的,况且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个别城市,而玛雅人北迁尤卡坦半岛却是全面性的。

  由于科学家掌握的材料和依据尚不完整,我们还很难弄清那些年代久远的事情,但总有一天现代人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会让沉默着的废墟、古迹开口,诉说出这个谜底。

no.6 莫契文化为何消失?


莫契文化为何消失?
 
  在今秘鲁西北部约350 公里长的狭长沿海地带,曾存在一个古老而璀璨

  的印第安文明中心,这就是神秘的莫契文化地区。它比举世闻名的南美洲印加文化还早约1200年。它始于公元100 年,灭于700 年。该文化因当地的莫契河而得名。莫契人曾创造和发展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核心,但是约在公元700 年以后其文化渐趋衰落,最终湮没于荒野之中。是什么原因造成莫契文化发展的终止呢?至今,这是国外不少学者所努力探究的一个问题。

  在前印加文化时期,秘鲁沿海谷地曾呈现出巨大活力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其基础是农业。源自安第斯山的河流在其下游蕴蓄有大量的肥沃物质,这就为古代印第安人发展农业提供了丰富的肥料。古代人种植玉米、木薯属植物、菜豆、南瓜、甘薯、花生、棉花和龙舌兰。在沿海内地的小山丘富有鹿类动物,在河口的芦苇荡内栖息大量的鸟类。因此,对于那些热带沙地上古代沿海居民来说,安第斯山区的河流是天公的赏赐物。就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下,莫契人从事农业种植、打猎和捕鱼活动。此外,他们还在南美洲西部广大地区:从厄瓜多尔到智利从事贸易活动。在上述坚实的经济基础上,莫契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化成就。

  他们利用土坯砖块砌成雄伟的金字塔和高台,作为宗教仪式和行政中心;但在其主人死后,人们在这些建筑物底下修造墓室,以安葬其主人的尸体。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560 公里处,矗立着一座十分壮观的太阳金字塔,是莫契人的建筑典范。它高达41米,占地5 万平方米,用一亿多块砖坯砌成,整个工程费时达数十年之久。此外,锡潘的一座金字塔及其前面的高台约建于公元300 年。高台长70米,高10米,共分三层。1988年7 月,考古工作者就在这著名的锡潘高台底下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莫契文化时期的墓室,这就是遐迩闻名的锡潘古墓。

  据研究,古墓约修建于公元300 年,正值莫契文化发展时期。考古工作者从墓室中发掘出6 具尸体,墓主约30岁,身高1.68米,属武士和祭司阶层。除此之外,还有多名殉葬者。在墓主上下和左右,有两个约20岁的女子,大概是主人的妻妾;另外,有两个约40岁的男子,其中一人是武士,另一人是主人的侍者。在侍者旁边葬有一条狗,可能是墓主的爱犬。在主人的斜上方,还葬有一个约20岁的男子,大概是卫士。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卫士没有双足,两个女子和两个男子中也各有一人缺一足。据推测,为了防止他们在殉葬时逃跑,所以在陪葬前将他们的脚砍掉。

  在古墓中,还发掘出大量的陶器和金银铜器等陪葬品。其中有工艺精湛的贵金属工艺品,如“金头人”,其眼睛由珠宝和青石雕成;还有金杯,其装饰图案反映了古秘鲁的发达农业。此外,还有貌似美洲虎的猫科动物雕刻品,和比实物大两倍的金花生。在出土的1000多件陶器中,有壶、碗、坛子、酒杯等。许多陶器上饰有精美的图案和人物形象,如:身披铠甲武士、裸体战俘,以及各种动植物和昆虫。

  莫契文化为后来举世闻名的印加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在物质文明方面,印加人继承了古代安第斯山地区和沿海地区人民的农业、冶金、纺织和制陶等方面的生产传统和技术;例如,他们继承了北部沿海的冶金技术。据一些编年史家记载,库斯科的统治者曾把那里的冶金工匠迁到首都来发展冶金业。

  那么,影响如此之深远的莫契文化为什么在公元700 年以后趋向消失呢?关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结论性答案,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其一,认为在秘鲁沿海存在另一个强大的文化核心,它从南向北推进,从而湮没了莫契文化。其二,认为来自安第斯山区的部落集团从东部入侵,最终毁灭了这个秘鲁沿海的古文化中心。其三,认为可能毁于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

  由于莫契文化的考古研究活动在1987年才刚刚起步,因此揭开灿烂的莫契文化的奥秘还有待时日。

no.7 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圣阿古斯廷文化遗址位于今哥伦比亚境内马格达雷那河的源头,即分布在所谓的哥伦比亚群峰坡地上。从那里,一种独特的古代土著文化影响扩展到极其广阔的地区,但至今人们还不能确定其界限。据初步调查研究,所述的文化区范围大致包括了亚马逊盆地、考卡省和乌伊拉省一部分的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圣阿古斯廷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拥有数以百计的巨石雕刻,再加上巨大的建筑工程。这就提出了它同秘鲁和中部美洲的相互关系问题;然而,由于缺少对陶器形式的系统研究,所以几乎不存在它的编年史。上述因素阻碍了对所提出的理论建立必要的、确凿无疑的历史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至今人们还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然而,由于学者们重视其刚起步的科学考察,现已发现这种内陆文化区已扩展到派斯河一带和考卡省西北部。在那里一个极其崎岖不平的山区,存在明显相似于圣阿古斯廷文化特点的文化。其最富有魅力的主要特点是地下墓穴,有时可通过旋梯进入,其墓墙饰有绘画。但是,现在还不能断定它同圣阿古斯廷文化的关系。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作出以下的判断:哥伦比亚的高级文化地区,并不只是存在奇布恰文化,也没有一个宏大的文化统一体。圣阿古斯廷文化应是各个地方文化中的一个小区域文化。实际上,各地方文化不可能建立相互关系,而是相对孤立演进的。换言之,在哥伦比亚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奇布恰文化区,相反,分布着一系列独特的小文化区。此外,由于哥伦比亚处于古代美洲四大土著文明潮流(中部美洲、加勒比、亚马逊和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中心地带,所以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上述各种因素作用下,关于哥伦比亚各文化的历史来源及其创造者问题长期成为历史难题。

  现在根据一些零星的材料,可大致勾划出它们的历史文化轮廓。到公元1500年左右,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在内的哥伦比亚的一些较发达文化,是以具有阶级结构的酋长国为特征的一种文化类型。西班牙人曾把它们叫做“联盟”、“邦国”和“王国”,但这些名称都是不确切的。其主要的社会经济特点是:它们可能已有较发达的农业,不断增高的人口密度和深化的军事和宗教实践。在神权政治下,宗教是巩固社会团结的主要手段。从其分布情况看,酋长国并不限于高山地区,而是向下扩展到低地热带稀树草原的广大地区。其自然条件是,没有极大面积的热带森林地区,且在一些地区内耕地需要进行灌溉。在一些部落里,精耕细作的农业提供了经济生活的基础,所以打猎、捕鱼和采集的意义从没有象对热带森林的农民那么大。在一些地区,用修筑梯田的方法来扩大耕地。作物的多样化是其另一特征。它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品,而且保持了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

  长期以来,作物的引种和试验已经培育出来一系列驯化了的植物:在低地上有玉米、甘薯、甜木薯和苦木薯、豆类、花生、凤梨和鳄梨等;在较高的地方则有昆诺阿藜、美人蕉、马铃薯和块根落葵等。培育出来的作物种类繁多,与驯养出来的家畜的种类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缺少大的哺乳类动物作为食物的情况下,豚鼠、麝香鸭、野犬等提供了肉食品。在沿河一带捕获的鱼类是一种很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各种各样的纤维作物,其中特别是,棉花,为纺织技巧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但是其实践可能同中部安第斯山区有联系。此外,珍珠、黄金和各种绿宝石是各部落人民贸易经济中三种贵重产品。

  以上的描述表明,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区在内的哥伦比亚部分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得到显著的发展。但是,究竟是哪个部落集团创造和发展了圣阿古斯廷文化呢?根据其主要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关于其文化创造者问题,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几种假设:一,是哥伦比亚的马格达雷那河上游地区土生土长的居民创造的文化。

  但是,从其文化特点看,它缺乏鲜明的广性和可靠的历史基础,因此,这一假设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二,是来自秘鲁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对阿古斯廷文化主要是以巨石雕刻为特点,同时引种了许多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作物,这表明它与古代秘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还需要大量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这个问题。

  三,是来自中部美洲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这一假设的可能现实性不大,因为圣阿古斯廷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特点与中部美洲古代文化差异较大。

  以上三种假设的任何一个论点都还没有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都需要进一步探究。

no.8 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圣阿古斯廷文化遗址位于今哥伦比亚境内马格达雷那河的源头,即分布在所谓的哥伦比亚群峰坡地上。从那里,一种独特的古代土著文化影响扩展到极其广阔的地区,但至今人们还不能确定其界限。据初步调查研究,所述的文化区范围大致包括了亚马逊盆地、考卡省和乌伊拉省一部分的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圣阿古斯廷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拥有数以百计的巨石雕刻,再加上巨大的建筑工程。这就提出了它同秘鲁和中部美洲的相互关系问题;然而,由于缺少对陶器形式的系统研究,所以几乎不存在它的编年史。上述因素阻碍了对所提出的理论建立必要的、确凿无疑的历史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至今人们还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然而,由于学者们重视其刚起步的科学考察,现已发现这种内陆文化区已扩展到派斯河一带和考卡省西北部。在那里一个极其崎岖不平的山区,存在明显相似于圣阿古斯廷文化特点的文化。其最富有魅力的主要特点是地下墓穴,有时可通过旋梯进入,其墓墙饰有绘画。但是,现在还不能断定它同圣阿古斯廷文化的关系。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作出以下的判断:哥伦比亚的高级文化地区,并不只是存在奇布恰文化,也没有一个宏大的文化统一体。圣阿古斯廷文化应是各个地方文化中的一个小区域文化。实际上,各地方文化不可能建立相互关系,而是相对孤立演进的。换言之,在哥伦比亚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奇布恰文化区,相反,分布着一系列独特的小文化区。此外,由于哥伦比亚处于古代美洲四大土著文明潮流(中部美洲、加勒比、亚马逊和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中心地带,所以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上述各种因素作用下,关于哥伦比亚各文化的历史来源及其创造者问题长期成为历史难题。

  现在根据一些零星的材料,可大致勾划出它们的历史文化轮廓。到公元1500年左右,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在内的哥伦比亚的一些较发达文化,是以具有阶级结构的酋长国为特征的一种文化类型。西班牙人曾把它们叫做“联盟”、“邦国”和“王国”,但这些名称都是不确切的。其主要的社会经济特点是:它们可能已有较发达的农业,不断增高的人口密度和深化的军事和宗教实践。在神权政治下,宗教是巩固社会团结的主要手段。从其分布情况看,酋长国并不限于高山地区,而是向下扩展到低地热带稀树草原的广大地区。其自然条件是,没有极大面积的热带森林地区,且在一些地区内耕地需要进行灌溉。在一些部落里,精耕细作的农业提供了经济生活的基础,所以打猎、捕鱼和采集的意义从没有象对热带森林的农民那么大。在一些地区,用修筑梯田的方法来扩大耕地。作物的多样化是其另一特征。它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品,而且保持了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

  长期以来,作物的引种和试验已经培育出来一系列驯化了的植物:在低地上有玉米、甘薯、甜木薯和苦木薯、豆类、花生、凤梨和鳄梨等;在较高的地方则有昆诺阿藜、美人蕉、马铃薯和块根落葵等。培育出来的作物种类繁多,与驯养出来的家畜的种类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缺少大的哺乳类动物作为食物的情况下,豚鼠、麝香鸭、野犬等提供了肉食品。在沿河一带捕获的鱼类是一种很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各种各样的纤维作物,其中特别是,棉花,为纺织技巧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但是其实践可能同中部安第斯山区有联系。此外,珍珠、黄金和各种绿宝石是各部落人民贸易经济中三种贵重产品。

  以上的描述表明,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区在内的哥伦比亚部分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得到显著的发展。但是,究竟是哪个部落集团创造和发展了圣阿古斯廷文化呢?根据其主要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关于其文化创造者问题,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几种假设:一,是哥伦比亚的马格达雷那河上游地区土生土长的居民创造的文化。

  但是,从其文化特点看,它缺乏鲜明的广性和可靠的历史基础,因此,这一假设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二,是来自秘鲁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对阿古斯廷文化主要是以巨石雕刻为特点,同时引种了许多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作物,这表明它与古代秘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还需要大量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这个问题。

  三,是来自中部美洲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这一假设的可能现实性不大,因为圣阿古斯廷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特点与中部美洲古代文化差异较大。

  以上三种假设的任何一个论点都还没有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都需要进一步探究。

no.9 撒哈拉绿洲时代的早期文明真象如何?


撒哈拉绿洲时代的早期文明真象如何?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沙漠的撒哈拉,以其干旱炎热而著称于世。

  这里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还不到100 毫米,气温最高时达到摄氏60度。但是,现在的撒哈拉地区远在公元前6000年代至3000年代,曾经是一片绿色的草原。这里的早期居民一度创造出非洲最古老的文化。最早发现这个文化的,是德国青年探险家巴尔斯。19世纪中叶,他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发现了几处古代文化遗址,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刻在高大岩壁之上的水牛形象。巴尔斯相继在其他沙漠地带,也发现了以水牛为题材创作的岩画。这使他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既然在沙漠地区普遍存在着水牛这种动物岩画,那么在远古时代必定会存在着水牛得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并且一定会有游牧民族在这里居住过。他继续在恩尔哲尔地区进行考察,又发现了刻有犀牛、河马等水中动物形象的岩石壁画,但是在这些壁画中偏偏没有“沙漠之舟”——骆驼的形象。这些发现使巴尔斯产生了一个控测:水牛是与草原绿洲相联系的,而与沙漠结缘的骆驼不见于同一时期的岩画,这说明撒哈拉地区在远古时代是一片绿洲草原,而不是干旱的沙漠。巴尔斯根据考古发现,把撒哈拉地区的历史分为前骆驼时期和骆驼时期,以此标明撒哈拉草原时代和沙漠时代的鲜明界限。

  20世纪30年代,法国地质学家法拉芒对阿尔及利亚奥伦南部的一些古代洞穴壁画做了进一步考察,他完全同意巴尔斯将撒哈拉历史分为绿洲和沙漠两个时期的看法,法拉芒还在壁画作品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在晚些时候的岩画早期作品中常见的野生动物水牛不见了。法拉芒认为这是撒哈拉地区自然条件变化的结果,因为水源一旦丧失,水牛这种动物必定濒于灭绝。

  1956年,由亨利。罗特率领的法国考察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恩阿哲尔高原地区和阿哈加山脉,在洞穴内和石崖上发现了近万件的壁画作品,它们生动地反映了撒哈拉地区绿洲时代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情况。

  从人物的刻画来看,似乎已经出现了高低贵贱之分,个别人正面凝视,气字不凡,带有高贵、尊严的气质,这可能是个领导者。多数人物弓背弯腰,侧面而立,好象正在受训或受惩罚,这些可能是贫富分化和等级对立的反映。

  壁画上有许多雄壮的武士,他们手持矛盾,一副不可侵犯的神态。有的坐在车上疾速飞驰,好像是在出征。战车很特别,有两根车辕,比普通的多一根。

  有的持剑注目。对准了野鹿和野牛,这些似乎表明战争常见,狩猎占据了经济生活的重要地位。

  壁画中还有这样的群像:有的身缠腰带,头戴小帽,扭动腰肢;有的敲击乐器,有的排成整齐队伍,翩翩起舞,还有的奉献物品,很明显,这是祭神的场面,它表明宗教崇拜已经开始产生。有的学者提出,水牛之所以在早期壁画中普遍出现,很可能是由于水牛在远古居民的社会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而被尊奉为一种神圣的图腾崇拜物。

  壁画中的人物外形多是四肢硕长,细腰宽臂,很象现今非洲黑人的体型特征,而有些人物像的肩、背等处有不少白色斑点,和今天西非和中非黑人装饰在身体上的标记十分相似,不少学者通过鉴别工作认为,壁画中的人物造型特征是典型的黑人种族模样,这说明撒哈拉史前文化的创造者是非洲的土著黑人。

  在许多岩画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古代游牧部落围猎野生动物的场面。

  野生动物中有大象、狮子、犀牛、河马、野驴、羚羊、鸵鸟等,它们形象逼真,在猎人的攻击下,疯狂跳跃奔跑,动感十分强烈,据放射性碳14测定年代方法表明,这批壁画大约创作于公元前5400—2500年之间。但是,有些考古学家认为一些峡谷壁上的人物和动物图象应属公元前8000到4000年前的作品。

  撒哈拉史前文化何时衰落呢?这个问题当然与撒哈拉地区何时由草原变成沙漠的问题密切相关。考古学家们考证,大约公元前3000年以后的撒哈拉壁画中,水牛、河马和犀牛的形象逐渐消失了,这说明自然条件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而到公元前1000年时,所有的壁画创作几乎都停止了,撒哈拉地区的史前文化也随之彻底衰落了。其原因,有的学者认为,这可能由于气候干旱,饥荒和疾病并起造成的。可是,有些学者认为大约在1 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退去,气候逐渐转为干旱,雨量减少,草原地区由于缺水植物开始枯萎、动物向有水的地区逃生,撒哈拉成为浩瀚无垠的沙漠。史前文化终于衰落了。

  除了撒哈拉地区史前文化衰落原因之外,还有一些谜因让人们感到不解。例如石壁上绘制的成千上万件的彩色图画,刷上的五颜六色又怎能经历数千年风雨剥蚀而不褪色呢?有一些岩画本身也充满了神秘感,如有一幅高6 公尺的彩色人物壁画。令人迷惑不解。这幅半身人像有头、肩膀、两臂、上身,但没有耳朵、嘴巴、鼻子、眉毛,一对眼睛,一只在脸的正中,另一只长到耳朵边上,样子十分怪诞滑稽。许多当代人看这幅绘画后都大为惊奇,感到它与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肖像在表现手法上十分相似,甚至人物外形也很相像。远古时代的撒哈拉地区绘画大师们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画,其中象征性的寓意如何?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揭示出其真相。

 

no.10 斯瓦希里文明是谁创造的?


斯瓦希里文明是谁创造的?
 
  从前镶嵌瓷器的壁龛,如今野鸟在那里哺雏孵卵。

  这是一位斯瓦希里诗人咏叹已消失了的中世纪斯瓦希里文明,“斯瓦希里”一词既是语言和民族的名称,也可表示东非海岸中世纪形成的一种文明。

  这种文明形成的历史包括斯瓦希里语的产生和演变;奴隶制城邦制國家的形成;与印度洋北缘贸易的兴起和繁盛;东非海岸本土文明与东亚、东南亚、

  印度、波斯以及阿拉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伊斯兰教未传入东非沿海地带的7 世纪以前,东非沿岸文明是由班图等族创造的以农耕为主,辅之采集、狩猎和商业的文明。7 世纪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和阿拉伯人等外族的移民,逐渐形成斯瓦希里人的文明。这种以商业城邦为特色的文明在13——15世纪到达极盛;至15世纪,沿肯尼亚至莫桑比克海岸兴起的比较大的商业奴隶制城邦即达37个,如一串明珠散布于东推海域。这些城市与阿拉伯、印度、波斯和中国进行贸易。从东非出口的商品有黄金、象牙、肉桂、乳香、玳瑁、琥珀和奴隶,进口的有来自中国的青瓷、丝绸、漆器,中东的织品、铁器,印度的宝石。商业十分繁荣。城市建筑也很壮丽。14世纪的著名旅行家俨本。巴图塔称赞基尔瓦是世界上建筑得最好的城市。郑和船队下西洋时记载其城市:“濒海而居,堆石为屋,四五层高。”它的农业与园艺业也达到相当高水平。16世纪还有人称赞:桑给巴尔、奔巴等地区,土地富庶,食物充足,种植稻米、小米、小麦,栽培桔子、柠檬、石榴、蜜果等等。其语言文学、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6世纪随着葡萄牙人的闯入和浩劫,其文明发展才嘎然而止。

  斯瓦希里文明的创造者是谁呢?这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谜。一些学者认为,‘斯瓦希里人的祖先来自伊朗的设拉子地区,东非海岸是“伊斯兰教的前哨站”,斯瓦希里文化受外来影响而成。到14世纪达到顶峰。此论认为:来自波斯的哈桑。阿里及其六子和一些跟从者在10世纪率领七艘船离开伊朗,远航至东非海岸。每艘船的人到东非后都建立了一个居留地。其中为人所熟知的四个居留地是蒙巴萨、奔巴岛、科摩罗群岛中的约翰纳,以及基尔瓦。哈桑本人就定居在基尔瓦。由于这些移民加之阿拉伯人的到来,这些居留地经过一定的时期逐渐形成为城市并演变成为城邦,斯瓦希里文明由此产生。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阿拉伯人是斯瓦希里文化的创造者,英国东非史学者科普兰把东非城邦叫做“阿拉伯的殖民地”。他劝告读者“把沿海的一系列殖民地和其文明当作是阿拉伯式的。”他承认有一些受波斯文化影响,但认为非洲本地人所作的贡献很小,甚至根本不存在。

  上述两种观点60年代后都受怀疑,一些学者认为斯瓦希里文明的创造者应为东班图人。根据王勤在《斯瓦希里语的发展和演变》一文对此派研究的介绍,斯瓦希里语带有明显的班图语特征。如班图语的特征之一是名词有单、复数之分,而无阴阳性之别。并按性质分为若干类,斯瓦希里语也是如此。

  又如斯瓦希里语与其它班图语一样,每个单词通常是由词根和词缀组成的。

  当形容词或数词修饰名词时,必须根据名词的类别及单、复数,分别在形容词(或数词)词根前加上相应的前缀,以保持语法关系的一致。斯瓦希里语也是非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记载东非沿海最早的文献是《红海回航记》。

  该书记载,在任何外来者未曾达到东非沿岸前,班图人已在那里定居。当地居民已有自己的语言,用于经商及日常交往,只是未形成书面文字。据说这就是最早的斯瓦希里语。坦桑尼亚学者马希阿斯。姆尼亚帕拉在《斯瓦希里语史》中即认为:这种原始的斯语很可能就是班图语中古老的恩戈兹语。当时恩戈兹语曾通行于肯尼亚北部沿海的拉木地区,包括发扎和帕特直至塔纳河流域。另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介绍,期瓦希里语属于尼日尔一刚果语系中贝努埃一刚果语族的班图语支系。也有些语言学家认为,班图语本身可自成体系。斯语应属于班图语系中的东班图语族。各种关于斯瓦希里人的口头传说也表明:“设拉子人”来自波斯的说法缺乏根据。一是在11——12世纪,印度洋贸易重点已转移到阿拉伯南部和红海地区;设拉子对东非海岸贸易无足轻重;二是斯瓦希里语中缺乏波斯语词汇,而早期清真寺或墓葬中亦无波斯语铭文。“设拉子人”来自阿拉伯的论点也站不住脚,主要是因为在12世纪以前斯语中的阿拉伯语成分极少,而当时的海岸居民亦非穆斯林。一些人认为,所谓“设拉子人”的故乡实际上是指索马里南部,即斯瓦希里语的发源地。考古学文献资料也表明非洲东海岸公元前1000年后就受到阿拉伯人影响,他们来此经商并与当地人通婚。这些经营贸易的阿拉伯人,不断为住在他们周围的非洲人所吸收。同时他们也不断从阿拉伯和波斯湾得到补充。

  由于他们的参与产生了斯瓦希里文化。这种文化是吸收了非洲以外文明的真正非洲综合体。巴兹尔。戴维逊认为:从根本上讲,它主要还是班图非洲文化。非洲东海岸这种早期的文化是一种混合物。它起源于许多方面,但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显然是非洲式的整体。斯瓦希里文化中的外来因素还受到来自印度、波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等地区的影响。公元7 世纪后,阿拉伯以更大规模在东非海岸扩张,从北向南兴起了一批商业城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与当地非洲人通婚融合,这些小城邦的后裔越来越非洲化了。当时的一些旅行家的历史记载也表明这种文明的主体者是非洲人。马斯乌迪、埃德里亚以及10至12世纪阿拉伯作者,一致认为东非海岸占压倒优势的是僧祇人、尼格罗人。约1300年,迪马斯基说东非海岸的人民是尼格罗人和异教徒。16世纪初的马尔博萨也说马林迪和布腊伐城的居民是“摩尔人”。考古学家马修在发掘东非一些建筑遗址后也认为,如果从它作为一种逐渐伊斯兰化的非洲文化的历史这一角度来看,要比它单纯看作是来自波斯湾的伊斯兰教殖民地的历史来看更容易使人理解些。因此,根据上述各学科的材料,一些学者如艾伦、霍顿、鲁尔斯、斯比尔、马修,特别是上文提到的巴兹尔。戴维逊认为,斯瓦希里文明不是阿拉伯式的,也不是波斯式或印度式的,它们是非洲式的,而且主要是尼格罗非洲式的。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