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排行分析

80酷酷网    80kuku.com

  

    目前,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生产商98%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2003年度入围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的企业,欧盟有6国22家,销售额156.4亿美元,在50强中占42%,同比增长4.7%;美国14家,销售额112.1亿美元,占30%,同比增长6.7%;日本13家,销售额98亿美元,占26%,同比增长3.4%。与三地轮胎产量美国2.99亿条占42%、欧盟2.38亿条占33%和日本1.77亿条占25%对比,欧盟在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方面占有明显优势。2001年,美国和日本非轮胎橡胶制品耗胶量分别占橡胶消耗总量的31.9%和37%,而德法意英4国则分别高达68.1%、50.4%、52.4%和53.6%,高于橡胶消耗总量的1/2~2/3。     

    法国哈钦森以销售额近23亿美元、年增长6.5%的速度连续2年位居50强之首。而日本普利司通则从2000年的23.2亿美元下降至2001年的20.6亿美元和2002年的21.4亿美元,退居第2位。德国佛罗依登贝格、大陆分居第3和第7位,美国派克—汉尼芬、库珀居第4和第5位,瑞典特雷勒堡居第6位,日本nok、东海分居第8和第10位,英国汤姆金斯居第9位。美国马克Ⅳ工业和固特异在1999年之前,曾分别以14.9亿美元和12.1亿美元位居前5位和前7位,2002年分别减到8.2亿美元和11.2亿美元,退至第15和11位。近几年来,由于经营业绩及企业兼并、资产重组等原因,世界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这种激烈动荡、大起大落的现象,已占1/5以上,因而排名顺序变化较大。 

    50强中以轮胎为主的企业有7家,其非轮胎橡胶制品所占比例为:普利司通12%,库珀47.6%,大陆12.5%,固特异8.1%,东洋35%,横滨22%,住友18%,他们全部为世界轮胎前10强,其非轮胎橡胶制品销售额也多排在前20位以内。以工业橡胶制品生产为主的专业厂家约30家,非轮胎橡胶制品产销量均占2/3以上,有10家是100%。非橡胶制品生产企业从事工业橡胶制品生产的主要有:基本保健(占0.8%)、代尔菲汽车系统(占1.2%)、沃依兹造纸(占10.2%)、西部制药服务(占35%)等十几家,形成了跨行业、跨专业共同生产工业橡胶制品的竞争局面。

    这些生产商大部分是跨国集团公司的世界级企业,工厂分布世界各地,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形成了全球生产指挥系统和营销体系。以生产乳胶制品知名世界、位列第17位的澳大利亚安塞尔为例,在欧美各地均有乳胶厂,包括美国最大的安全套生产厂,其手套市场份额占英国的85%、北欧30%、德国15%、法国8%和美国25%,2002年乳胶制品营业额达7.5亿美元。  

    50强中至少有16家以上在中国设有独资、合资企业,如美国派克-汉尼芬、固特异,德国大陆和凤凰,英国芬纳,奥地利森普利特等。特别是日本已达10家以上,如普利司通、nok、东海、丰田合成、住友、东洋、鬼怒川、西川、富国和日轮等,工厂数量每家多达1~3个,规模大小不等,专业性很强,已占领国内相当部分市场,产品大量出口。其产品涉及胶带、胶管、胶辊、胶布以及减震件、密封件、传导件、导电件,还有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用橡胶制品等各个领域。如果包括50强以外的日本与我国合资和独资的工业橡胶制品企业在内,工厂数已超过100家。中国的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实际上已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之中。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绝大部分仍为小企业,生产分散,迄今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集团化势力。如管带企业大小上千家,年销售收入在1.1亿~1.9亿元的只有三力士、青岛橡六、上海胶带、阜新橡胶、沈阳长桥、河南尉氏、浙江双箭等7家,销售额最大不过0.25亿美元。工业橡胶制品企业多达300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在1.3亿~2.8亿元的仅有解放军3517厂、安徽中鼎、沈阳橡四、湖北中南橡胶、铁岭华晨等5家。乳胶制品企业近百家,过亿元的企业仅青岛双蝶和张家港大裕2家而已,其年销售额皆在0.15亿~0.35亿美元之间,较进入世界50强近3亿美元的目标相距甚远。  

    纵观世界发展趋势,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如果不重组整合,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根本进不了世界50强行列的。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必须下决心走产品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效率化、经营制约化、体制集团化的路子,以多种股份制形式实现做强做大。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