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之死(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

80酷酷网    80kuku.com

于谦之死(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

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垂青史的官员,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没错,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石灰吟》,作者就是我们要谈的主人翁,于谦,于青天。

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英宗朱祁镇只是工具,这二人才是元凶

众所周知,于谦德行兼备,忠君爱国,简直就是一个完人,他为何最后却落得一个被杀的下场呢?

有人说,这主要是因为他不够圆滑,才导致了他的灭亡!

而我想说的是,胡说八道,说出这样话的人根本就不懂于谦。

那么,于谦究竟因何而死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有没有道理,看完自己思考呗!

要弄明白于谦的死因,有两件事是必须要讲的,那就是“北京保卫战”和“夺门之变。

北京保卫战

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皇帝朱祁镇被太监王振忽悠了,非要去讨伐瓦剌,结果能力不够,命来凑,所率部队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战争中,王振被乱军所杀,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

抓住朱祁镇这个宝贝后,瓦剌部落打算用这个皇帝来和大明交换财物,如果不给钱那就撕票。

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英宗朱祁镇只是工具,这二人才是元凶

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最后大家统一得出结论,不接受要挟,杀朱祁镇随便杀,反正大明坚持“不和亲 不赔款 不割地 不纳贡”。不就是一个皇帝嘛,重新立一个就是了,于是朱祁镇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祁钰继位成为明代宗。

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知道明朝如此硬气,气急败坏,杀朱祁镇自然没什么意义,围攻北京城夺取地盘更加划算。

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英宗朱祁镇只是工具,这二人才是元凶

蒙古兵即将兵临城下,兵力空虚的大明首都北京城将如何应对?

朝堂之上发生了争论,有人坚持拒守而战,有人坚持效仿宋朝南迁,也有人犹豫不决。有个叫徐珵(chéng)的人表示,应该南迁,没等他说缘由,一个严厉的声音袭来。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这是于谦的声音。

然后,于谦慷慨激昂的言辞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宝座上的皇帝朱祁钰。

于谦这次讲话鼓舞了在场许多人,同时也揭开了他力挽狂澜拯救大明朝的序幕。

可是,有一个人却颜面扫地,受尽嘲讽,红着脸参加完这次会议。这个人就是徐珵,那个被于谦痛骂一顿的那个人。

在这次会议上,于谦收获了掌声与荣耀,徐珵他却被喷得狗血淋头。这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就是被责骂而已,而在自命清高的文人徐程心里,这就是对他自尊的践踏,这个仇恨他绝不会忘记。在说回主人公于谦之前,请记住这个被骂的徐程的名字,待会有用。

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英宗朱祁镇只是工具,这二人才是元凶

皇帝朱祁钰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北京保卫战的作战事宜。于谦是御史出身,平时写写文书,骂骂当朝者,水平很高,可是没想到他第一次带兵,就体现出很高的军事造诣。

当然,光靠于谦一个人也是守不住城池的,他必须要用好每一股力量才行。土木堡之败中,战场上逃回来一个将军,名叫石亨。当了逃兵的石亨在朝堂之上自然倍受歧视,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让血性男儿石亨特别痛苦。不过,兵部尚书于谦非常清楚石亨的能力,不但不嘲笑他,还对他非常器重,在守卫北京的这件事儿上,也经常会参考他的意见。

对此,石亨也是心怀感激,因为他急需要一次机会洗刷耻辱,和打败自己的也先部队在战场上重新较量。

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英宗朱祁镇只是工具,这二人才是元凶

在军事会议上,石亨曾当众给出建议:敌攻我守,坚守不出,耗尽对手粮草,围城危机自然解除!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但是于谦却不同意,他说:

“也先率大军前来,气焰非常嚣张,如果坚守不出,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我大明国开国至今已近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能纵横天下,我辈又岂能畏惧小小瓦剌?”

这话霸气十足,再次震慑住了全场所有人。但有一个人心里是不服气的,这个人就是石亨。

石亨的确是个善战的将军,打仗也很骁勇,可是在政治问题他不懂,他非常不理解于谦的做法。更让石亨意想不到的是于谦提出的守城方法,竟然是以攻代守,全军出击!

而且,临战前,于谦他还颁布了一条军令: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胆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而这九门中的德胜门守将正是兵部尚书于谦本人,也就是说他自己也是面临破釜沉舟,不胜则死的处境。

虽然意见被于谦否了,但是这种安排石亨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这样自己就有机会和也先在战场上过招,同样这也是千载难逢建功立业的机会。

最终,北京城守卫战打赢了,于谦带领众人建立了不朽之功!(由于北京保卫战过程复杂,且并非本文论述重心,暂且一笔带过!)

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英宗朱祁镇只是工具,这二人才是元凶


北平保卫战结束后,于谦拒绝了一切封赏,仅仅接受了一件蟒袍。而接受封赏最大的,是战场上拼杀最英勇的将军石亨。石亨被册封为侯爵,这下,完全洗刷了之前失败的耻辱,也算是彻底扬眉吐气了。

石亨头脑简单,不爱讲什么大义,是个粗人,他的想法很简单,战场上奋勇拼杀,为的就是加官进爵,不然为啥呢?

他以为自己这样,别人也是如此。此时的石亨地位已经比于谦高了,他明白于谦是自己的恩人,是他给了自己机会,于是他决定想办法报恩。他报恩的方式,也是非常简单且搞笑。

石亨上书给皇帝朱祁钰,保举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官,他觉得这也算是帮恩人一点小忙了!

谁知道,于谦对这种行为特别反感,对朱祁钰说:石亨身为大将,却保举私人,应予以惩戒!

这话传到石亨那里,他都懵了:这个假正经的读书人搞什么名堂,不领情就不领情,居然还去告状诋毁我!

石亨是个超级俗人,他不理解什么叫光明磊落,当然他也不想理解。这次事件后,石亨开始反感于谦,他觉得于谦是个不履行官场规则的人,这样的人成为不了自己的盟友,终究只会成为自己升官发财这条路上的绊脚石。

于是,石亨准备对于谦下手。而于谦背后是皇帝朱祁钰,对付皇帝自己还是没有胆子的。可是,随着朱祁钰逐渐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石亨意识到机会来了。

当然了,石亨也非常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实力确实不够,实力也确实不足,要想做谋反这件事,还是很困难的。于是,他找来了两个盟友曹吉祥和张軏(yuè)。

这下,凑足了三个臭皮匠,可仍然没有干大事(谋反)的能力!

夺门之变

经过朋友介绍,石亨认识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徐有贞,是个特别有眼光,有才干的阴谋家。巧合的是,徐有贞和石亨一样,恨透了于谦。

当年他在朝堂上说错了一句话,就被于谦挖苦讽刺,以至于被众人唾弃,遭受冷遇。没错,这个徐有贞,正是8年前,被于谦骂得狗血淋头的徐程,为了摆脱当年的耻辱他连名字都改掉了。

名字改了,但是对于谦的恨意却丝毫没有改变。这下好不容易有了翻盘的机会,徐有贞当然要抓住机会。

在徐有贞的策划里,既要扳倒于谦,又要富贵荣华,直接谋反是不明智的,把关在南宫里面的朱祁镇接出来重新当皇帝,自己这帮人辅佐他,才是上上策。

在徐有贞的精心谋划下,夺门之变非常顺利。(同样,因为夺门之变具体过程并非本文重心,故一笔带过。)

夺门之变后,被软禁七年的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朱祁镇得以重返皇位,自然是对辅助自己夺权的四个人是感恩戴德,所以他们都相继飞黄腾达,得偿所愿。

这下,徐有贞成了皇帝朱祁镇的心腹之臣,终于可以动手报复于谦了。这时候,徐有贞察觉到机会来了,他对朱祁镇说了一句话,彻底害死了于谦。

徐有贞仗着心腹的身份,跟皇帝朱祁镇反应情况,于谦不愿意和谈,打算另外拥立新君,对您重新继位非常不满,这样的人应该杀掉!

朱祁镇苦笑着摇头,道:于谦是有功劳的,不能杀!

徐有贞灵机一动,补了一句话,直接让朱祁镇动了杀心。他说: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英宗朱祁镇只是工具,这二人才是元凶

迷糊的朱祁镇被惊醒了,他的皇位被朱祁镇霸占了七年,这样重新暴力夺回皇位与世人无法交代,政治借口是必须要找。所以,朱祁钰的心腹于谦是个大麻烦,必须要除掉他才行。所以,为了保证夺门之变的合法性,朱祁镇顾不得那么多了,不就是担一个杀功臣的名声嘛!

皇帝对他动了杀心,于谦自然无可奈何。最终,于谦带着“迎立藩王”的罪名被赐死。这也是个莫须有的罪名,于谦死得和岳飞一样冤枉。

明朝于谦之死背后的阴谋,英宗朱祁镇只是工具,这二人才是元凶

于谦死后,京城百姓痛哭,天下大怨。后来到成化年间,于谦才终于被平反,名誉得到恢复,冤屈才得到洗刷。

有人说于谦性格不圆滑,不会做人,这样的人势必会被排挤,这是他被迫害致死的根本原因。

但我想说,圆滑可能是某些人的生存之道,但于谦这样的民族脊梁可不屑于“圆滑”这种行为。在那个时代,对于大明王朝来说,于谦绝对担得起“伟人"两个字!

的确,于谦曾经让徐有贞丢脸,给石亨难堪,是导致他们报复的主要原因,可是这里必须要弄明白,到底是谁的错?

徐有贞贪生怕死、石亨投机取巧,错的是他们啊,于谦光明磊落,他何错之有啊?


综上所述,明英宗的昏庸,徐有贞的记仇,石亨的野心,三者加一起便造成了一个千古名臣的冤案!

明英宗朱祁镇,只是别人夺取利益的工具,真正害死于谦的就是徐有贞和石亨,曾经和于谦朝夕相处的同事,曾经共同浴血奋战的战友。这两个自私的家伙,担得起"历史罪人“的名号!

我是@海贼说历史,一个把有趣的历史讲得更有趣的账号!

你的点赞是对我的褒奖,

你的关注是对我的认同,

你的评论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感谢读到现在的你,愿你健康快乐每一天!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